跳至內容

豪勳爵島

座標31°33′15″S 159°05′06″E / 31.55417°S 159.08500°E / -31.55417; 159.0850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豪勳爵島
Lord Howe Island
島的衛星影像
地圖
自然地理
坐標31°33′15″S 159°05′06″E / 31.55417°S 159.08500°E / -31.55417; 159.08500
所處海域塔斯曼海
島嶼數28
主要島嶼豪勳爵島、Admiralty Group英語Admiralty Group、Mutton Bird Islands和柏爾的金字塔
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5.62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875米(2871英尺)
最高點高爾山
管轄
 澳洲
行政區劃新南威爾士州非建制地區
由豪勳爵島議會實行自治[1]
選區麥考瑞港選區英語electoral district of Port Macquarie的一部分[2]
澳洲議會悉尼選區的一部分[3]
非正式旗幟
居民
人口
  • 382
  • 遊客任何時候最多限制為400人。
(2016年普查)[4]
人口密度26.25人/平方公里(67.99人/平方英里)
其他資料
時區
 • 夏時制
官方名稱豪勳爵群島
類型Natural
標準vii, x
評定時間1982年 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六次聚會)
參考編碼186
 澳洲
區域亞太區
無效指定
官方名稱澳洲新南威爾士豪勳爵島豪勳爵群島
類型自然
評定時間2007年5月21日
參考編碼105694
文件編號1/00/373/0001
無效指定
官方名稱豪勳爵群島
類型州景觀遺產
評定時間1999年4月2日
參考編碼970
Type其他 - 景觀 - 文化
Category景觀 - 文化

豪勳爵島(英語:Lord Howe Island/h/)是位於澳洲新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中一座呈不規則新月形的島嶼,隸屬於澳洲新南威爾士州,距離澳洲大陸麥覺理港以東約600 km(320 nmi)、悉尼東北方780 km(420 nmi)、諾福克島西南方約900 km(490 nmi);長約10 km(6.2 mi)、闊約0.3、2.0 km(0.19、1.24 mi),面積14.55 km2(3,600 acre),當中只有3.98 km2(980 acre)的低地為已發展地區[5]

沿着島的西岸,有一個由珊瑚礁圍繞形成的沙質半開放潟湖。常住人口約350人,主要聚居於島的北部;另外通常還有約400人的觀光客。島的南方有偏佈森林的山,全島最高處為海拔875米, 2,871英尺的高爾山(Mt. Gower)也在這裏[6]。豪勳爵群島由28個島嶼、小島及岩礁組成[6]。除卻豪勳爵島本島,最為人所注意的島嶼是無人火山島柏爾的金字塔,距離豪勳爵島東南方23 km(14 mi;12 nmi)。群島以北有一系列七座無人居住的島鏈,叫作Admiralty Group英語Admiralty Group[7]

豪勳爵島於1788年2月17日由亨利·利居柏德·柏爾英語Henry Lidgbird BallHenry Lidgbird Ball)所領導的英國皇家海軍發現,以對法國作戰有功的理查德·豪(Richard Howe,「Howe」姓也有譯為「何奧」者)勳爵命名。

島上一景。遠方即為雙子峰高爾山(Mt. Gower)與利居柏德山(Mt. Lidgbird)

豪勳爵島是由海底2000多公尺深的火山運動與噴發而形成。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於1982年把豪勳爵島與周圍小島列為具有自然方面重要性的世界自然遺產[8]

地理

[編輯]

氣候

[編輯]

豪勳爵島的氣候類型屬於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靠近熱帶雨林氣候

豪勳爵島機場英語Lord Howe Island Airport(1991–2020年平均數據,1988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9.9
(85.8)
31.3
(88.3)
28.2
(82.8)
27.4
(81.3)
25.8
(78.4)
23.9
(75.0)
23.2
(73.8)
23.4
(74.1)
23.6
(74.5)
25.4
(77.7)
28.0
(82.4)
28.4
(83.1)
31.3
(88.3)
平均高溫 °C(°F) 25.5
(77.9)
25.8
(78.4)
25.0
(77.0)
23.4
(74.1)
21.6
(70.9)
19.9
(67.8)
19.1
(66.4)
19.1
(66.4)
20.1
(68.2)
21.0
(69.8)
22.4
(72.3)
24.1
(75.4)
22.2
(72.0)
平均低溫 °C(°F) 20.8
(69.4)
21.1
(70.0)
20.1
(68.2)
18.1
(64.6)
16.3
(61.3)
14.8
(58.6)
13.9
(57.0)
13.6
(56.5)
14.7
(58.5)
15.7
(60.3)
17.4
(63.3)
19.2
(66.6)
17.1
(62.8)
歷史最低溫 °C(°F) 13.1
(55.6)
14.7
(58.5)
13.4
(56.1)
11.2
(52.2)
9.1
(48.4)
7.5
(45.5)
6.1
(43.0)
6.6
(43.9)
5.9
(42.6)
7.8
(46.0)
9.2
(48.6)
11.4
(52.5)
5.9
(42.6)
平均降水量 mm(吋) 102.5
(4.04)
107.0
(4.21)
126.8
(4.99)
138.7
(5.46)
153.2
(6.03)
169.4
(6.67)
138.0
(5.43)
104.7
(4.12)
109.5
(4.31)
99.0
(3.90)
110.9
(4.37)
101.1
(3.98)
1,460.9
(57.52)
平均降水天數(≥ 1mm) 8.9 9.2 10.8 13.0 14.7 17.1 17.1 14.4 11.3 9.3 9.4 9.1 144.3
平均相對濕度(%) 70 67 67 67 66 66 66 64 68 68 68 67 67
數據來源:澳洲氣象局[9]

生態

[編輯]

豪勳爵島竹節蟲是當地特有的物種之一,1930年曾被判定滅絕,但在2001年新的竹節蟲聚落再次在波爾斯金字塔被發現。

參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egional Statistics – New South Wales (PDF).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4 [2009-04-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26). 
  2. ^ Port Macquarie. New South Wales Electoral Commission. 2008 [200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6). 
  3. ^ Profile of the Electoral Division Sydney. Australian Electoral Commission. 2011 [201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4.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Lord Howe Island (State Suburb). 2016 Census QuickStats. 27 June 2017.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5. ^ Draft Report: Review of the Lord Howe Island Act of 1954 (PDF). State of New South Wales,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February 2010. [2011-12-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3-21). 
  6. ^ 6.0 6.1 Lord Howe Island Group.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 Water, Population and Communities. [201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2). 
  7. ^ Hutton 1986,第81頁
  8. ^ Lord Howe Island Group.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09 [200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9). 
  9. ^ Climate statistics for Australian locations. Australian Government Bureau of Meteorology. August 2011 [2009-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October 2021). 

參考書目

[編輯]

新聞來源

[編輯]

This Wikipedia article contains material from Lord Howe Island Group, entry number 00970 in the New South Wales State Heritage Register published by the State of New South Wales and Office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2018 under CC-BY 4.0 licence, accessed on 2 June 2018.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