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獾式步兵戰車
蜜獾式步兵戰車(Ratel IFV)是一款基於改進型MAN卡車底盤設計的南非步兵戰車,[1]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輪式步兵戰車。[2]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設計符合南非陸軍對輕型裝甲車的要求,適用於快速進攻,可以為準備在南部非洲進行長途作戰的機械化步兵部隊提供最大火力支援和戰略機動性。[1]在南非防衛軍的設想中,蜜獾式步兵戰車主要作為在常規戰爭中向坦克部隊運送機械化步兵並提供支援火力的載具,他們還認為蜜獾式步兵戰車可以成為半獨立戰鬥群的核心,後勤或政治因素不允許這些戰鬥群使用坦克。[3]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設計簡單而經濟,有助於減少重型裝甲作戰車輛在欠發達地區作戰所需的大量後勤投入。[1]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設計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概念,同時它還融合了許多新特點,例如防地雷車體、1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和裝有當時獨特的雙聯裝彈藥供給的20毫米機炮,這使得炮塔內的炮手可以在戰鬥中快速更換彈藥類型。[1]
蜜獾式步兵戰車的第一輛原型車於1972年3月問世,[4]正式量產開始於1976年。[5]比利時買下了原型車,並以此為基礎生產了西布瑪斯式兩棲步兵戰車這一衍生車型。[6]從1976年量產至1987年停產期間,蜜獾式步兵戰車先後生產了自行迫擊炮、反坦克導彈運載車和炮塔內安裝90毫米坦克炮的變體等三個不同的變種型號,[7][5]它們都進行了改進以適應不同的戰場環境。[5]
蜜獾式步兵戰車 | |
---|---|
類型 | 步兵戰車 |
原產地 | 南非 |
服役記錄 | |
使用方 | 見各國使用一節 |
參與戰爭/衝突 | 南非邊境戰爭 西撒哈拉戰爭 波列亞斯行動 非洲聯盟駐索馬里特派團進行的軍事行動 博科聖地叛亂 中非內戰 (2012年至今) 第二次利比亞內戰 也門內戰 (2014年至今)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斯普林菲爾德-布欣公司[1] |
研發日期 | 1972年3月[4] |
生產商 | 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5] 魯梅赫OMC公司[8]:380–381 |
生產日期 | 1976[5] – 1987[7] |
製造數量 | 1,381[9] |
衍生型 | 見變種型號一節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18.5公噸(20.4短噸;18.2長噸) (蜜獾20/蜜獾60)[10] 19公噸(21短噸;19長噸) (蜜獾90)[11]:48–54 |
長度 | 7.21米(23英尺8英寸) (車身)[8] |
寬度 | 2.5米(8英尺2英寸)[8] |
高度 | 2.39米(7英尺10英寸) (蜜獾20)[11] 3.11米(10英尺2英寸) (蜜獾60)[11] 2.91米(9英尺7英寸) (蜜獾90)[11] |
操作人數 | 3名車組乘員 (車長,炮手,駕駛員) + 最多9名非車組乘員[11] |
主武器 | 見變種型號一節 |
副武器 | 7.62毫米勃朗寧M1919同軸機槍[11] 位於炮塔環後側支座7.62毫米勃朗寧M1919中型機槍[11] 位於炮塔頂部的7.62毫米勃朗寧M1919中型機槍(蜜獾60/90)[11] 3,600—6,000發7.62毫米子彈[11][10] |
發動機 | 布欣 D 3256 BTXF 六缸直噴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12] 2200轉/分時為205 kW(275 hp)[8] |
功率/重量 | 11.36千瓦/噸[8] |
底盤高度 | 0.34米[10] |
燃料容量 | 530升[10] |
作戰範圍 | 1000公里[10] |
速度 | 105公里/小時[10] |
研發歷史
[編輯]20世紀50年代,南非防衛軍(SADF)的主要任務是在發生影響大英帝國非洲或中東屬地的軍事危機時與英國軍隊並肩作戰,[1][13]這反映了南非與英國和英聯邦其他成員國之間的長期防務關係。[13]由於其戰略優先事項,南非採用了原產於英國或符合英聯邦理論的裝備。南非步兵部隊主要裝備撒拉森裝甲車,[1]這反映了不成比例地強調徒步步兵數量這一傳統英國步兵理論;撒拉森裝甲車與其它類似裝甲車的作用是將步兵運送到戰場,[2]之後步兵將下車徒步作戰而不是繼續乘車。[2]
南非和英國之間的關係在沙佩維爾屠殺後惡化,這是南非防衛軍的理論和戰略重點發生轉變的標誌。[1]此後,南非防衛軍更加關注國內叛亂或有限的叢林衝突的威脅,而不是海外的大規模常規戰爭。[1]此外,英國政府拒絕向南非防衛軍提供新的裝甲車,迫使後者轉向其他供應商,即法國和西德。[14]這兩個國家與南非公司(如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進行合作,在博克斯堡建立了南非第一個裝甲車工廠。[6][14]西德在國防技術轉讓方面尤其重要,作為交換,它獲得了更高的汽車產品對南非的出口配額,[6]這使得德國公司在南非民用和軍用車輛市場上佔據着主導地位,並幾乎壟斷了南非防衛軍的卡車供給。[6]法德公司的大部分業務是通過當地子公司開展的,例如位於東蘭德的斯普林菲爾德-布欣公司(Springfield Buusing),它是南非所有布欣公司產品的特許經營權持有者,其使用當地製造的車身以及從德國母公司進口的發動機和底盤部件組裝車輛。[15][15]
1968年,南非防衛軍開始制定新的運動戰理論,其核心是用獨立部署的機械化步兵抵禦叛亂和外部滲透對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廣闊邊境線的威脅。[4]坐在步兵戰車上的機械化步兵可以更快地到達交戰區域,並能使用更強大的火力來攻擊和消滅敵人,步兵戰車則能為部隊提供更優秀的防護和機動性。[4]在旨在模擬外國入侵西南非洲的軍事演習期間,南非防衛軍發現他們先前裝備的裝甲作戰車輛都不適合擔任這一角色,因此開發了一種適用於這一理論的新型步兵戰車。[4]所有南非步兵戰車都必須是簡單而經濟的設計,這有助於減輕在邊境地區維護裝甲作戰車輛所需的後勤投入,否則南非防衛軍將缺乏先進的支援或運輸設施。[1]西南非洲邊境的磨蝕性沙地會導致履帶過度磨損,因此南非官員要求研發一款輪式裝甲車。[1]輪式步兵戰車也受到青睞,因為它們的作戰半徑比履帶式車輛更大,並且在西南非洲有限的公路和鐵路網絡上轉移時不需要使用運輸車。[1]這標誌着與蘇聯和西方步兵戰車理論的重大背離,二者拒絕使用輪式步兵戰車,因為其越野能力和負重能力較差,輪胎也易受小口徑武器火力和炮彈碎片的攻擊。[2]但在20世紀60年代末,傳動系統、懸架和防爆胎技術的改進使輪式步兵戰車這一概念更加可行。[2]除了能夠安裝雙人炮塔的底盤和相應車體外,南非防衛軍最初沒有提出其他要求。[4]
斯普林菲爾德-布欣公司決定設計一種基於改進型MAN卡車底盤的六輪步兵戰車;[1]1972年3月,斯普林菲爾德-布欣公司設計出了原型車——巴菲特(Buffel)六輪步兵戰車。[4]南非防衛軍在評估並拒絕了蒂森-亨舍爾UR-416裝甲運兵車、貝利埃VXB-170裝甲車、潘哈德M3兩棲裝甲運兵車和EE-11裝甲車等輪式裝甲車之後,斯普林菲爾德-布欣公司的原型車被選中成為蜜獾式步兵戰車。[4]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負責生產蜜獾式步兵戰車,該公司首先在位於德班的造船廠生產車身,然後通過鐵路將其運輸至位於博克斯堡的工廠與底盤和傳動系統一同進行組裝。[4]蜜獾式步兵戰車由一台布欣 D 3256六缸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該發動機安裝在車體左後部的一個隔間內,頂部設有方便後勤人員維護的檢修板;它可以由兩名技術人員用起重機在三十分鐘內完成更換。[5]蜜獾式步兵戰車裝備了一門20毫米機關炮,這是當時大多數西方步兵戰車的標準武器,其適合與低空飛行的飛機、輕型裝甲單位和徒步人員交戰。[2]南非防衛軍最初選擇了伊斯帕諾-西扎HS.820機炮作為蜜獾式步兵戰車的主武器,因為之前大羚羊裝甲車裝備該機炮的測試取得了成功;然而,在正式生產時,根據丹尼爾陸地系統GI-2機炮的許可證生產的20毫米F2型機炮變體取代了它。[5]
馴鹿行動是南非對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叛亂分子發動的一次大規模攻勢,蜜獾式步兵戰車在該行動中首次接受實戰測試。[16]為了開展馴鹿行動,南非防衛軍對一支以新式蜜獾式步兵戰車為基礎進行機動的機械化步兵組成的綜合戰鬥部隊進行了實戰測試,並配備了大羚羊裝甲車作為後備載具。[17]大羚羊四輪裝甲車的機動性不足以跟上蜜獾式步兵戰車,且大羚羊裝甲車經常不得不被拖出厚厚的沙子或泥漿,這導致南非軍隊遭遇了延誤和由此伴生的麻煩。[18]馴鹿行動的實行也因為大羚羊裝甲車使用汽油發動機而變麻煩,這需要後勤將其與使用柴油發動機的蜜獾式步兵戰車分開進行維護。[19]
雖然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幾乎沒有常規作戰能力,但他們經常得到古巴和安哥拉等盟國的軍隊支援,這些盟國的軍隊擅長建造設防嚴密的防禦陣地,並擁有重型裝甲作戰車輛。[20]在機械化步兵部隊中增加附屬的伊蘭德裝甲車中隊被認為是必要的,因為它們能搭載60毫米後膛迫擊炮或90毫米反坦克炮,這比蜜獾式步兵戰車的20毫米機關炮更適合攻擊固定防禦工事、戰壕內部隊和敵軍裝甲作戰車輛。[16]然而,大羚羊裝甲車在機動性和後勤維護便利性上的不足促使南非防衛軍使用裝備相同武器的新型蜜獾式步兵戰車替代它。[21]蜜獾90安裝了一個裝備有90毫米線膛炮的大羚羊裝甲車炮塔,這門線膛炮可以發射常規的高爆彈和破甲彈;而蜜獾60自行迫擊炮安裝了一個裝備60毫米迫擊炮的大羚羊裝甲車炮塔。第三個變種型號——蜜獾指揮車在不久之後服役,主要作為移動指揮所使用。[22]蜜獾指揮車配備了額外的無線電設備、公共廣播系統和地圖表;其主武器是一挺12.7毫米重機槍。[22]蜜獾81是一個無炮塔變體,乘員艙內安裝了一門81毫米迫擊炮。[5]蜜獾ZT3是當時即將生產的最後一個型號,其配備了一組ZT3豹式反坦克導彈。[22]
1979年,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推出了蜜獾Mk II,其中包括一系列功能改進,旨在優化車輛以適應南非的地理環境並提高機械可靠性。[5]1985年,蜜獾Mk II被蜜獾Mk III取代,後者更換了新的冷卻系統和20毫米機炮的自動旋塞機構。[5]截至1987年停止生產時,各型蜜獾式步兵戰車一共生產了1381輛。[9]
服役歷史
[編輯]當斯普林菲爾德-布欣公司推出蜜獾式步兵戰車時,南非軍官們正試圖將聯合兵種整合到最低一級的作戰單位,他們試圖將旅級甚至營級單位作為標準的全武器單位,而不是師級單位。[19]理論上,在這些戰鬥群中,裝甲中隊和由蜜獾式步兵戰車運輸的機械化步兵將被整合到連一級,使他們有足夠的機動性進行協同作戰。[19]南非防衛軍的第一個綜合戰鬥群是朱麗葉戰鬥群,該戰鬥群被設想為一個用於突襲位於西南非洲和鄰國安哥拉邊境沿線的游擊隊避難所和游擊隊滲透路線的常規打擊部隊,其由兩個機械化步兵連和一個伊蘭德裝甲車中隊組成。[19]後來的戰鬥群用蜜獾90取代了伊蘭德裝甲車中隊,後兩者基本上起着相同的作用。[19]
蜜獾式步兵戰車在南非邊境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南非防衛軍特設戰鬥群的中流砥柱。由於蜜獾式步兵戰車和南非防衛軍的大多數其他裝甲戰鬥車輛都是輕裝甲車輛,南非的機械化作戰理論開始圍繞快速機動、從側翼進攻、用持續機動迷惑敵人等戰術展開。[23]在這方面,南非防衛軍與西方步兵戰車理論(將步兵戰車的作用限制在協助坦克向前推進)以及蘇聯步兵戰車理論(步兵戰車必須根據需要佔領和控制有利地形)有很大不同。[24]雖然能夠獨立作戰,但以蜜獾式步兵戰車為核心的戰鬥群不應佔據和保持靜止位置;[25]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運用集中火力和一種被稱為「防火帶行動」(firebelt action)的移動戰術先發制人消滅敵軍部隊。[26]這一戰術適用於安哥拉樹木茂密的廣闊南部地區,這使得南非部隊能夠進行規避機動,並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實施快速打擊,而不會被過早發現。[25]以機動為導向的戰爭依賴於蜜獾式步兵戰車的速度和機動性,這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彌補其薄弱的裝甲帶來的防護力不足問題。[1]
南非邊境戰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主要來自安哥拉的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游擊隊的越境滲透和襲擊會在每年的雨季呈周期性增長。[27]厚厚的泥漿阻礙了南非防衛軍的蜜獾式步兵戰車和其他輪式裝甲車行進,而落葉的增多為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提供了可以躲避巡邏隊的隱蔽處。西南非洲和安哥拉南部的雨季會從每天2月持續到4月。[27]當雨季4月底或5月初結束時,南非機械化戰鬥群會發起報復性襲擊,在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的戶外避難所捕獲或殺死叛亂分子。[27]在發起進攻時,蜜獾式步兵戰車會分散成箭頭狀陣型,每側各有一隊蜜獾20和一隊蜜獾90,蜜獾指揮車位於中心,其餘蜜獾式步兵戰車則緊隨其後。[28][29]如果此時的機械化戰鬥群像胡珀行動和帕克行動一樣與坦克部隊整合到一起,那麼坦克將率先與敵方裝甲部隊交戰,而蜜獾20和蜜獾90則緊隨側翼,壓制所有試圖靠近的敵方步兵。[28]如果有蜜獾81,它們將佔據編隊中心位於蜜獾指揮車正後方的位置。[28]
蜜獾式步兵戰車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是隱蔽的掩體和圍繞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和安哥拉軍隊的軍營修建的迷宮式戰壕。[16]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車組人員會在無意中駛到叛亂分子的掩體上,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掩體會因為車輛的重量而坍塌,導致蜜獾式步兵戰車無法移動。[16]更常見的情況是,蜜獾式步兵戰車在戰壕中受困後被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步兵包圍,[30]這使得它們不得不被救援車或其他蜜獾式步兵戰車從大火中拖出戰壕。[16]通常在交戰中,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的陣地有多門ZU-23-2雙管高射炮防守,這些高射炮被用於提供地面火力支援,它們會對癱瘓的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車組人員造成致命傷害。[1]
20世紀80年代初,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謹慎地將其訓練營重新部署在安哥拉軍事設施附近,以便能夠得到安哥拉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旅的保護。[31]這使得納米比亞人民解放軍能夠隨時進入其盟國位於當地的後勤和通信設施,並成倍增加了南非防衛軍襲擊這些營地時面臨的風險。[32]南非防衛軍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成立了一些由蜜獾90組成的臨時反坦克排,以便在必要時與安哥拉裝甲部隊交戰。[33]在普洛提亞行動和阿卡里行動期間,蜜獾90的對手是安哥拉的T-34-85、PT-76兩棲坦克和T-54/55系列主戰坦克,最終戰鬥結果好壞參半。[34]雖然蜜獾90在很大程度上足以對付安哥拉基本上已過時的二線蘇聯坦克,但它們仍然受到平庸的防區外射程、低劣的火控系統以及缺乏穩定主武器的影響。[35]蜜獾式步兵戰車部隊經常不得不在坦克後方行動,從後面開火擊毀坦克。[30]這需要車長之間的密切協調,他們通過無線電互相指揮,直到能夠將齊射集中在坦克防護薄弱的側面或後部。[30]由於安哥拉的坦克機動性不如蜜獾式步兵戰車,安哥拉的坦克車組乘員會優先考慮機動性殺傷。[30]一種常見的戰術是向蜜獾式步兵戰車車體下方開火,摧毀其車軸上的差速器使其無法移動。[30]這剝奪了蜜獾式步兵戰車最重要的優勢,使其容易成為其他坦克的目標。[30]
在阿卡里行動之後,南非戰地指揮官開始抱怨稱官兵們期望蜜獾90能夠履行輕型坦克的職責,而不是履行步兵支援的職責。[19]這違背了南非防衛軍的機械化和裝甲理論,[19]因此他們於1987年推出了蜜獾ZT-3,這是一種基於蜜獾式步兵戰車的反坦克導彈運載車。[5]它在莫度萊爾行動期間首次部署,[5]並在對抗安哥拉軍隊的T-54時取得了顯著成功。在興奮/喜利得行動中,[5]蜜獾ZT-3也對古巴的T-55發動了攻擊。
1989年南非與安哥拉停戰與1995年南非防衛軍併入新的南非國防軍導致南非的國防預算開支不斷削減,軍事人員和設備也有所減少。[36]從2005年開始,至少有354輛蜜獾式步兵戰車被宣佈超出軍隊所需數量並出售給其它國家。[37]剩餘的蜜獾式步兵戰車中的大部分都受到南非國防軍有限的維護預算和訓練有素的維護人員數量不足的影響。[38]南非國防軍計劃用新型的八輪AMV裝甲車取代蜜獾式步兵戰車,前者也被稱為獾(Badger)。[38]
外國使用
[編輯]1977年後,南非國內軍工業受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418號決議對南非防衛軍實施強制軍火禁運一事的推動。[39]禁運剝奪了南非防衛軍從其他主要武器進口國購進新武器系統的可能性,限制了南非防衛軍在軍火市場上獲取國防技術的能力,並提高了其為原有設備獲取零部件的成本。[39]雖然南非能夠通過發展當地的武器工業來彌補相應需求,但南非防衛軍的需求太小,無法使生產各種武器裝備在經濟上有利可圖。[39]國防承包商被迫為結構複雜的裝備(包括軍用車輛)的不經濟和短期生產提供工具。此外,在基礎技術已經過時很久之後,南非國內必須持續生產過時設備,這僅僅是因為沒有替代品。[6]這些無利可圖的做法可能導致南非國防領域停滯不前。桑達克·奧斯特瑞爾等公司開始尋找新的方法為未來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獲得急需的資金,並應對快速上漲的生產成本。[39]20世紀80年代初,南非國防承包商轉向出口訂單,以幫助創造必要的規模經濟,維持其業務的可行性。[39]他們開展了大規模的國際營銷活動,其中包括大規模的廣告宣傳和武器博覽會上的展覽。[39] 因此,在製造商的努力營銷下,蜜獾式步兵戰車等車輛的公開信息在製造商的營銷工作中變得更加容易獲得。[40]
摩洛哥皇家陸軍是第一個對蜜獾式步兵戰車感興趣的潛在客戶,當時他們正在從各種供貨渠道採購用於西撒哈拉戰爭的武器裝備,[41]這是藉助沙特阿拉伯慷慨的軍事資助進行的大規模重整軍備計劃的一部分。[41]摩洛哥最初與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取得聯繫,他們此前曾試圖向法國的潘哈德公司購買潘哈德AML裝甲車。[16]潘哈德公司當時正在關閉其AML裝甲車生產線,所以該公司拒絕了訂單,但將摩洛哥政府的訂單移交給了南非,因為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仍在南非生產一種得到了生產許可的潘哈德AML裝甲車衍生品——大羚羊裝甲車。儘管大羚羊裝甲車相較於AML裝甲車進行了大量修改,[16]但摩洛哥車組人員和後勤人員仍然熟悉大羚羊裝甲車,因為他們接受過法國教官關於操作與維護潘哈德AML裝甲車的培訓。[42]摩洛哥於1976年收到了第一批大羚羊裝甲車,[43]並主動向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訂購了更多車輛,[41]其中包括幾十輛蜜獾式步兵戰車,這批裝備於1978年至1980年間交付。[41]1979年,摩洛哥皇家陸軍又訂購了80輛蜜獾式步兵戰車,它們於1980年至1981年間交付。[44]它們被部署在對抗波利薩里奧陣線的平叛行動中,波利薩利奧陣線俘虜了幾輛蜜獾20,並將它們收歸己用。[45][46]截至2016年,摩洛哥皇家陸軍中仍有30輛蜜獾20和30輛蜜獾90服役,[38]它們都是蜜獾Mk III的變體。[38]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558號決議修改了武器禁運條例,禁止所有聯合國成員國進口南非軍事裝備,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為蜜獾式步兵戰車爭取新客戶的努力。[39]到1987年蜜獾式步兵戰車停止生產時,桑達克·奧斯特瑞爾公司仍未得到新的出口訂單。[47]直到21世紀00年代初,蜜獾式步兵戰車的出口才再次恢復,當時南非國防軍宣佈其數百輛步兵戰車超出需求量,並將其出售。[37]這些步兵戰車的主要買家是約旦軍,約旦軍在2002年訂購了100輛,2004年又訂購了221輛。[47]約旦政府與機械設計局和派拉蒙集團等南非國防承包商密切合作,以維護和翻新其裝備的蜜獾式步兵戰車。[48]一些約旦軍的蜜獾20的發動機已換裝新的康明斯QSM11-C330柴油發動機,其能提供329馬力(246千瓦)的動力;[48]這改善了蜜獾式步兵戰車的機械性能,並將其最大道路速度增大至110km/h。新發動機需要在車體中心重新安裝一個發動機艙。[48]
約旦為自己裝備的部分蜜獾式步兵戰車換裝了一個裝有兩門23毫米機炮的BAU-23型炮塔,[49]其他的蜜獾式步兵戰車除了裝備有一排ZT-3豹式反坦克導彈外,炮塔內還搭載了20毫米機炮。[50]除了在約旦軍中服役外,這些改裝的蜜獾式步兵戰車也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少量出口到也門。[51]在也門服役的蜜獾式步兵戰車被用於進行偵察,基本上扮演了裝甲車的角色。[38]2011年也門反政府示威期間,叛軍士兵繳獲蜜獾式步兵戰車的照片在國際媒體上流傳,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51]南非政府承認已獲悉約旦打算向也門交付這些車輛,但他們尚未正式同意轉讓這些車輛,也未修訂最初的最終用戶使用書,該協議沒有規定約旦可以將蜜獾式步兵戰車再次出口給第三方。[51]2013年,蜜獾式步兵戰車開始在利比亞服役,這引發了類似的爭議,並促使南非民主聯盟國防發言人戴維·約翰·梅尼爾呼籲正式調查利比亞是如何在南非國家常規武器控制委員會(South Africa's National Conventional Arms Control Committee,縮寫為NCACC)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得這些車輛的。[52]梅尼爾表示,利比亞很可能和也門一樣違反最終用戶使用書向其他國家購買蜜獾式步兵戰車。[52]利比亞的蜜獾式步兵戰車目前由利比亞國民軍[53]和津坦旅、2月17日烈士旅等與之無關的民兵組織使用。[54]
南非國防軍向其他一些非洲國家交付了少量二手蜜獾式步兵戰車,其中加納在2004年接收了15輛蜜獾20和24輛蜜獾90,盧旺達在2007年接收了15輛蜜獾90和20輛蜜獾60。[47]塞內加爾在2008年訂購了26輛蜜獾20,並於2010年接收這批蜜獾式步兵戰車。[47]贊比亞在2012年還接收了20輛經過翻新的南非國防軍蜜獾20。[47]吉布提於2004年從未知來源購買了12輛蜜獾90。[47]2015年至2016年,喀麥隆快速干預營接收了12輛蜜獾20,用於在受博科聖地叛亂影響的地區進行排雷行動。[55]
2007年,南非國防軍承諾會在維姆貝澤拉行動期間向中非共和國捐贈18輛蜜獾90。[38][56]由於各種不可預見的問題,這一努力失敗了:南非國防軍只願意提供先前退役的蜜獾90,並堅持認為捐贈取決於中非政府是否自行安排將其運往班吉,[56]但後者沒有足夠的資金將所有蜜獾90修復到可用狀態或支付運輸費用。[56]最終只有兩輛蜜獾式步兵戰車交付給中非,其餘的由負責翻新的南非國防承包商回收,理由是中非方面未付運費。[56]兩輛蜜獾式步兵戰車抵達中非時都沒有足夠的部件、維護設備或彈藥,中非共和國的南非國防軍特派團將其用於訓練目的。[57]2010年至2013年間,至少有三名當地車組人員接受了訓練,[58]之後這些車輛被中非武裝部隊正式採用。[57]在2012-2014年中非內戰期間,蜜獾90沒能成功對抗對抗塞雷卡激進分子。[57]中非的車組人員由於缺乏經驗而未能有效地將其用於進攻行動,彈藥短缺的情況也十分嚴重,以至於弗朗索瓦·博齊澤總統親自向南非官員呼籲請求提供90毫米炮彈。[56]內戰結束後,尚不清楚中非軍隊是否保留了蜜獾90,或者兩輛蜜獾90是否都在正常使用。[38]聯合國安理會任命的一個武器控制小組報告稱,2014年7月,它們仍在中非共和國境內。[59]
南非還向聯合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穩定特派團捐贈了蜜獾式步兵戰車。[60]
描述
[編輯]蜜獾式步兵戰車基於商用MAN卡車底盤設計,並使用了許多MAN卡車上的機械部件。[1]事實證明,它大量使用民用汽車行業中常見的零部件能有效規避聯合國對南非實施的武器禁運,該禁運僅適用於專用軍用產品。[61]蜜獾式步兵戰車不是兩棲車輛,也沒有安裝可防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NBC超壓系統(NBC overpressure system)。[62]大多數蜜獾式步兵戰車量產型號沒有任何專門的夜視設備。[62]作為一項應急措施,南非防衛軍偶爾會向蜜獾式步兵戰車車組人員發放夜視儀,這有助於在靠近敵方陣地的安哥拉叢林中行進,因此南非防衛軍禁止車組人員使用前照燈。[63]這在夜間戰鬥中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槍口閃光可能使車組人員失明,而笨重的夜視儀阻礙了炮塔的轉動和反應速度。[63]20世紀90年代,丹尼爾陸地系統開發了可以安裝在新型蜜獾20炮塔上的夜視儀,該夜視儀經過改裝後也可以安裝在舊型炮塔上。[64]
蜜獾式步兵戰車擁有後置發動機和戰鬥艙,而其炮塔環和駕駛艙位於車體前部。[62]它有一個長長的箱形車體,側面和後部略微傾斜。車體為全焊接結構,前部最大裝甲厚度為20毫米。[8]所有型號蜜獾式步兵戰車車體能夠全方位抵擋7.62×39mm穿甲彈,車體正面能夠抵擋12.7×108mm穿甲彈。[62]車體底部為V形防爆結構,可以將地雷爆炸的殺傷力轉移到遠離車組人員和步兵的地方。[16]在南非邊境戰爭期間,蜜獾式步兵戰車經常踩到雙反坦克地雷,這些地雷對車內乘員造成的傷害很小,對其傳動系統造成的損壞也很小。[5]在許多情況下,它們能夠在接受基本的現場維修後繼續移動。[5]TMA-3等安哥拉軍隊常用的反坦克地雷可能會摧毀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車軸,偶爾還會損壞其變速箱,但幾乎從未炸穿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車體。[5]
蜜獾式步兵戰車的乘員包括車長、駕駛員、炮塔炮手和車尾射手。[62]除車組乘員外,車輛的戰鬥艙中還有一個可搭載九名步兵的乘員艙。[11]戰鬥艙兩側各有三個帶觀察孔的射擊口。[11]如果加裝額外的彈藥架或無線電設備,步兵搭載量可能會減少到6至7人。[8][5]乘員艙的入口位於車體兩側,步兵也可通過後部的三個大型氣動密封門出入乘員艙;車頂前部還安裝了五個檢修艙口。[11]
駕駛員坐在蜜獾式步兵戰車前部正中心,並有三塊防彈擋風玻璃為其在戰鬥中提供防護。[62]該設計直接沿用自貝利埃VXB-170裝甲車,其因能增強車組乘員的態勢感知而受到青睞。[4]擋風玻璃裝有裝甲百葉窗,可根據需要關閉。[62]駕駛員還配備有三個觀測用潛望鏡。[62]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轉向系統是帶有液壓輔助系統的機械式結構。[62]
蜜獾式步兵戰車的炮塔位於車體前部(駕駛室正後方),可以容納兩名乘員:左側的車長和右側的炮塔炮手。[8][62]兩名炮塔內車組乘員都配備了頂部艙門,車長還有一個帶觀察孔的車長指揮塔。[62]車長和炮手都可以使用全向旋轉潛望鏡觀察外部環境。[62]蜜獾式步兵戰車的標準武器是一門基於丹尼爾GI-2 20毫米機炮的生產許可證製造的20毫米F2 M693機炮,[65][1]其最大仰角為+38°,適用於對抗低空飛行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11]這門機炮有一個選擇開關,用於在半自動射擊、快速爆發和全自動射擊三種射速之間進行切換,其彈藥由炮塔中的兩條彈鏈輸送。[65]雙彈鏈輸彈系統允許炮手根據需要在兩條彈鏈中切換不同彈種。該機炮可以使用射程為2000米、初速為1050米/秒的高爆彈和射程為1000米、初速為1300米/秒的碳化鎢穿甲彈(armour-piercing tungsten carbide,縮寫為APTC)兩種彈藥,[5][1]後者能夠擊穿60°傾斜的20毫米軋壓均質裝甲。[65]
GI-2機炮的實戰射速可達700至750發/分,車體內可攜帶1200發20毫米彈藥。[11]它為蜜獾式步兵戰車提供了近距離火力支援和反裝甲能力,使得蜜獾式步兵戰車足以在遠距離上與安哥拉軍隊的BTR-60裝甲輸送車和BRDM-2兩棲裝甲偵察車等輕型裝甲車交戰。[1]儘管機炮對重裝甲目標通常無能為力,但一次精準射擊能破壞坦克的外部設備,尤其是瞄準鏡。[23]莫杜萊爾行動期間,一輛蜜獾式步兵戰車在近距離交戰中向一輛安哥拉軍隊的T-55坦克發射了20毫米碳化鎢穿甲彈,前者擊穿了後者裝甲邊緣的薄弱處,並在點燃彈藥架後對其造成了毀滅性殺傷。[23]
蜜獾式步兵戰車的幾乎所有變種型號的主武器左側都安裝了一門7.62毫米勃朗寧M1919同軸機槍。[62]除同軸機槍外,另一挺7.62毫米勃朗寧M1919機槍裝在車體後部作為防空武器使用。[62]蜜獾60和蜜獾90的炮塔頂部還安裝了第三挺7.62毫米勃朗寧M1919機槍。[11]蜜獾式步兵戰車的車體內部最多可攜帶6000發7.62毫米子彈。[11]
蜜獾式步兵戰車由六缸液冷渦輪增壓D 3256 BTXF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62]其位於車體左後方的發動機艙內,與具有六個前進檔和兩個倒檔的全自動RENK HSU 106自動變速箱相連。[62]該變速箱可以手動操作,並具有機械緊急換檔(mechanical emergency gearshift)功能。驅動力分兩個階段傳輸至蜜獾式步兵戰車的三個車軸,通過輪轂中的行星齒輪實現最終減速。[5]三個車軸都有各自的鎖定差速器和縱向差速鎖,[5]每個車輪載台(wheel station)都裝有液壓氣動減震器。[62]
變種型號
[編輯]型號 | 描述 | 說明 | 圖片 |
---|---|---|---|
蜜獾20 Mk3 | 原型車 | 炮塔由法國設計 | |
蜜獾20 Mk3「米蘭」 | 升級型號 | 加裝米蘭反坦克導彈發射器的蜜獾20 Mk3 | |
蜜獾60 | 可搭載3名車組乘員和7名步兵 | 炮塔與大羚羊60相同,裝有一門60 mm(2.4英寸)後膛裝填迫擊炮 | |
蜜獾81 | 無炮塔 | 乘員艙內裝有一門81 mm(3.2英寸)迫擊炮,其作為火力支援車使用 | |
蜜獾90 Mk3 | 可搭載3名車組乘員和7名步兵 | 炮塔與大羚羊90的炮塔相同,主武器為一門90毫米丹尼爾GT-2坦克炮,主要用於為機械化營提供火力支援 | |
蜜獾120 | 120 mm(4.7英寸)自行迫擊炮 | 只有原型車 | |
蜜獾指揮型 | 可搭載9名乘員 | 雙人炮塔,裝備有一挺使用.50口徑勃朗寧機槍彈的機槍 | |
蜜獾EAOS | 裝備了增強型火炮觀測系統 | 用於引導炮火支援 | |
蜜獾救濟車 | 作為修配車使用 | ||
蜜獾 Mk2 ZT3A1 | 反坦克導彈炮塔 | 裝有一個導彈發射器,其中包含三枚ZT3A1激光制導導彈和儲存在車體內的其他導彈 | |
蜜獾 Mk3 ZT3A2 | 反坦克導彈炮塔 | 發射器包含三枚經過升級的ZT3A2激光制導導彈和儲存在車體內的其他導彈 | |
蜜獾運輸車 | 8x8運輸車 | 只生產了兩輛原型車 | |
蜜獾防空車 | 自行防空炮 | 僅見於約旦,在交付約旦軍之前由阿卜杜拉國王設計與開發局(KADDB)進行改裝,其配備了雙聯裝23mm機關炮的新炮塔拆卸自烏克蘭提供的BTR-94 |
衍生型號
[編輯]- 短刺矛(Iklwa) :南非BAE系統公司地面系統製造的原型車,在蜜獾式步兵戰車的基礎上升級了車體和傳動系統,發動機從車體後部移至前部。[66]
各國使用
[編輯]- 喀麥隆: 12[67]
- 中非: 18[68]
- 吉布提: 16-20[69]
- 加納: 39[70]
- 約旦: 321[38]
- 利比亞[38]
- 摩洛哥: 60[38]
- 盧旺達: 35[70]
-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45]
- 塞內加爾: 26[38]
- 南非: 1200[38]
- 也門[38]
- 贊比亞: 14[47]
流行文化
[編輯]- 2021年3月,在俄羅斯Gaijin Entertainment發行的網絡遊戲《戰爭雷霆》中,蜜獾90、蜜獾20和蜜獾ZT3A2作為英國陸軍科技樹南非子科技樹的新載具和其它南非陸軍載具一起加入遊戲「祖魯之矛」版本。蜜獾90位置處在三號概念車正下方,是英國陸軍科技樹南非子科技樹第一輛IV級載具;蜜獾20位置處在大羚羊90 MK7正下方,是英國陸軍科技樹南非子科技樹第一輛也是目前唯一一輛V級載具;蜜獾ZT3A2位置處在武士步兵戰車正下方,是英國陸軍科技樹的一輛VI級反坦克導彈運載車。[71]
參見
[編輯]定位、性能和時代具有可比性的輪式裝甲車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Harmse, Kyle; Dunstan, Simon. South African Armour of the Border War 1975–89.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3 February 2017: 6, 20–39. ISBN 978-1472817433.
- ^ 2.0 2.1 2.2 2.3 2.4 2.5 Besch, Edwin.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 Their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ce. Marine Corps Gazette (Marine Corps Base Quantico: Marine Corps Association). July 1983: 50–60.
- ^ Botha, Willem; De Vries, Maj Gen (Ret) Roland; Ehlert, Lt Col (Ret) Jan; Haddad, William; Nel, Col (Ret) Dr Johan ("Sarge"); Savides, Brig Gen (Ret) Tony; Van Der Westhuizen, Lt Col (Ret) Wessie. Ratel: Making of a Legend (Volumes 1 and 2) Collector's Edition (Hardback). Pretoria: The Ratel Book Team. 2020: 120–122; 143 (Vol 1) 92–101 (Vol 2). ISBN 978-0-620-83635-7.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Steenkamp, Willem; Helmoed-Römer, Heitman. Mobility Conquers: The Story Of 61 Mechanised Battalion Group 1978-2005. Solihull: Helion & Company. September 2016: 29–33. ISBN 978-1-911096-52-8.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Camp, Steve; Helmoed-Römer, Heitman. Surviving the Ride: A pictorial history of South African Manufactured Mine-Protected vehicles. Pinetown: 30 Degrees South. November 2014: 160–180. ISBN 978-1928211-17-4.
- ^ 6.0 6.1 6.2 6.3 6.4 Landgren, Signe. Embargo Disimplemented: South Africa's Military Industry 198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3–85. ISBN 978-0-19-829127-5.
- ^ 7.0 7.1 Ogorkiewicz, Richard. Tanks: 100 Years of Evolution. Oxford, UK: Osprey Publishing. 2015: 220–225. ISBN 9781472806703.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Foss, Christopher F. Jane's Tanks and Combat Vehicles Recognition Guide 2000.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0. ISBN 978-0-00-472452-2.
- ^ 9.0 9.1 Military Matters: Sandstone's Ratel 90 (PDF). Eastern Free State: Sandstone Estates. January 2018 [10 March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0 March 2018).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Chant, Christopher. A Compendium of Armaments and Military Hardware.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7: 53–54. ISBN 0-7102-0720-4. OCLC 14965544.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Heitman, Helmoed-Römer. South African Arms and Armour - A concise guide to armaments of the South African Army, Navy, and Air Force. Struik Publishers. 1988: 48–54. ISBN 0-86977-637-1.
- ^ Foss, Christopher F. 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 2002. Macdonald and Jane's Publishers Ltd. 2001: 515–517. ISBN 978-0710623096.
- ^ 13.0 13.1 Berridge, G.R. South Africa, the Colonial Powers and African Defenc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hite Entente, 1948–60. Basingstoke: Palgrave Books. 1992: 1–16, 163–164. ISBN 978-0333563519.
- ^ 14.0 14.1 Wayas, Joseph. Nigeria's Leadership Role in Africa.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79: 55. ISBN 978-0333262955.
- ^ 15.0 15.1 Bus Plant for Natal. South African Digest (South African Information Service). 1971: 6.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Steenkamp, Willem. Borderstrike! South Africa Into Angola 1975-1980 2006. Just Done Productions. 2006: 43, 96, 134–142, 190. ISBN 1-920169-00-8.
- ^ McGill Alexander, Edward. The Cassinga Raid (PDF). UNISA. July 2003 [22 Febr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4 November 2014).
- ^ Breytenbach, Jan. Eagle strike!: the controversial airborne assault on Cassinga 2008. Manie Publishing. 19 December 2014: 193. ISBN 978-1909982307.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Scholtz, Leopold. The Lessons of the Border War. Stellenbosch: Military Science Department,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2012 [24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January 2015).
- ^ Warwick, Rodney. Operation Savannah: A Measure of SADF Decline, Resourcefulness and Modernisation. Scientia Militaria. 2012, 40 (3): 354–397.
- ^ Mitchell, James. Tartan on the veld: the Transvaal Scottish, 1950−1993. Johannesburg: Transvaal Scottish Regimental Council & Thorold's Africana Books. 1994: 521. ISBN 978-0620178426.
- ^ 22.0 22.1 22.2 Williams, David. On the Border: The White South African Military Experience, 1965-1990. Cape Town: Tafelberg Publishers. 2008: 322–342. ISBN 978-0624044697.
- ^ 23.0 23.1 23.2 Scholtz, Leopold. The SADF in the Border War 1966-1989. Cape Town: Tafelberg. 2013: 41–46, 295, 379. ISBN 978-0-624-05410-8.
- ^ Coffey, Rod. Doctrinal Orphan or Active Partner? A History of US Mechanized Infantry Doctrine. Fort Leavenworth: 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2000 [17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2).
- ^ 25.0 25.1 De Vries, Rol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atel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on Mobile Warfare in Southern Africa. Scientia Militaria. 2012, 43 (2): 174–184.
- ^ Some remininiscenses on the operations conducted by Combat Team 3 (PDF). [2018-03-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 ^ 27.0 27.1 27.2 Lord, Dick. Vlamgat: The Story of the Mirage F1 in the South African Air Force. Johannesburg: 30° South Publishers. 2008: 83, 116, 149–152. ISBN 978-1-920143-36-7.
- ^ 28.0 28.1 28.2 Holt, Clive. At Thy Call We Did Not Falter. Cape Town: Zebra Press. 2008: 67–73 [2005]. ISBN 978-1770071179.
- ^ Heitman, Helmoed-Romer. War in Angola: The Final South African Phase. Benoni: Ashanti Publishing. 1990: 57–61. ISBN 978-062014370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Nortje, Piet. 32 Battalion: The Inside Story of South Africa's Elite Fighting Unit. New York: Zebra Press. 2003: 88. ISBN 1-868729-141.
- ^ Dale, Richard. The Namibian War of Independence, 1966-1989: Diplomatic, Economic and Military Campaigns. Jefferson: McFarland & Company, Incorporated Publishers. 2014: 74–87, 93–95. ISBN 978-0786496594.
- ^ George, Edward. The Cuban intervention in Angola. New York: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5: 75–77, 97–99. ISBN 978-0415647106.
- ^ Operation Protea. Modderfontein: 61 Mechanised Battalion Group Veterans' Association. 2009 [20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5 November 2016).
- ^ Steenkamp, Willem. South Africa's Border War, 1966-1989. Benoni: Ashanti Publishing. 1989: 99. ISBN 978-0620139670.
- ^ Ratel teen tenk en. Port Elizabeth: International Veterans' Association/South African Forces Club. 2011 [20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July 2012).
- ^ South African Defence Review 1998 (PDF). South Afric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2006-09-26 [2016-1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May 28, 2016).
- ^ 37.0 37.1 SANDF gets rid of surplus. South African Associated Press. 2005-10-04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28, 2015).
- ^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6. London: IISS. 2016. ISBN 978-1857438352.
-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Ohlson, Thomas. Zartman, William; Deng, Francis , 編. Conflict Resolution in Africa.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1991: 250–252. ISBN 9780815717980.
- ^ Roherty, James Michael. State Security in South Africa: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Under P.W. Botha. New York: ME Sharpe Publishers. 1992: 112–115. ISBN 978-0873328777.
- ^ 41.0 41.1 41.2 41.3 Michael Brzoska. Arms and Warfare: Escalation, De-escalation, and Negotiation 1994.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July 2006: 172. ISBN 978-1422352960.
- ^ Venter, Al J. Challenge: Southern Africa within the African Revolutionary Context. Rivonia: Ashanti Publishing. 1989: 483. ISBN 978-0620121903.
- ^ Leo Kamil. Fueling the Fire: U.S. Policy & the Western Sahara Conflict 1987. Red Sea Press. 1987: 62. ISBN 978-0932415233.
- ^ Lambrechts, Kato. Paris, Pretoria and the African Continent: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tates and Societie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1996: 155. ISBN 978-0333651339.
- ^ 45.0 45.1 Cordesman, Anthony. A Tragedy of Arm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 the Maghreb. Westport: Praeger Books. 2001: 62, 94. ISBN 978-0275969363.
- ^ Cordesman, Anthony. After The Storm: The Changing Military Balance in the Middle East.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October 2016: 107–112. ISBN 978-1-4742-9256-6.
-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Trade Registers. Armstrade.sipri.org. [201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 ^ 48.0 48.1 48.2 Mechanology develops reconfigured Ratel infantry vehicle. 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ce Review, Volume 39.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006. p. 42.
- ^ Jordan (PDF). Tel-Aviv: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1 March 2016 [12 March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4 March 2018).
- ^ Mobile Operations: Made in South Africa. Neuilly Sur Seine, France: Briganti et Associés. 21 October 2002 [1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rch 2018).
- ^ 51.0 51.1 51.2 Hartley, Wyndham. Radebe fails to explain export of Jordanian Ratels to Yemen. The Citizen (Johannesburg). 15 November 2011 [18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rch 2018).
- ^ 52.0 52.1 Why does Libya have Ratels, asks DA. IOL News (Cape Town). 4 November 2013 [18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rch 2018).
- ^ Islamists kidnap 25 Libyan soldiers, according to army. Times of Malta (Valletta). 11 September 2014 [18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4 October 2014).
- ^ Pusztai, Wolfgang. Armed Groups in Libya After The Elections: What Can Be Expected? (PDF). Mil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 25 June 2014 [29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 June 2018).
- ^ Addressing the Threat Posed by IEDs: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Initiatives. London: Action On Armed Violence. 2017 [12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rch 2018).
- ^ 56.0 56.1 56.2 56.3 56.4 Bozizé's frantic plea for weapons. Mail & Guardian (Johannesburg). 5 April 2013 [29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pril 2013).
- ^ 57.0 57.1 57.2 Heitman, Helmoed-Römer. The Battle in Bangui: The Untold Story. Johannesburg: Parktown Publishers. 2013: 9, 28–29. ISBN 978-0-9921902-8-6.
- ^ Training Progress (PDF). Cape Town: South Africa Parliamentary Monitoring Group. 2013 [18 March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9 March 2018).
- ^ Llorca, Aurélien; Handy, Paul-Simon; Himmiche, Ahmed; De Koning, Ruben; Reyes Aragón, Carolina. Report of the Panel of Experts on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established pursuant to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2127 (2013) (PDF).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6 July 2014 [4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9 March 2017).
- ^ SA soldiers in heavy DRC battles. South African Associated Press. 2008-11-01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4).
- ^ Henk, Daniel. South Africa's armaments industry: continuity and change after a decade of majority rule 2006.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 2006: 164. ISBN 978-0761834823.
- ^ 62.00 62.01 62.02 62.03 62.04 62.05 62.06 62.07 62.08 62.09 62.10 62.11 62.12 62.13 62.14 62.15 62.16 Ratel. Newtown, Connecticut, United States: Forecast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arch 2003 [2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rch 2018).
- ^ 63.0 63.1 Mannall, David. Battle on the Lomba 1987: The Day a South African Armoured Battalion shattered Angola's Last Mechanized Offensive 2014. Helion and Company. 19 November 2014: 182. ISBN 978-1-909982-02-4.
- ^ LCT-20mm – LIW Compact Turret (PDF). Centurion: Denel Land Systems. 2004 [20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3 September 2005).
- ^ 65.0 65.1 65.2 Pretty, Ronald. Jane's Weapon Systems, 1979–80 1979. Macdonald and Jane's Publishers Ltd. 1980: 312–731. ISBN 978-0-531-03299-2.
- ^ 南非OMC公司推出新型“蜜獾”装甲输送车. 中國日報. 2006-10-17 [2022-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4) (中文(簡體)).
- ^ De Cherisey, Erwan. Cameroon's BIR operates Ratel armoured vehicles. London: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13 June 2016 [29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February 2016).
- ^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1,第456頁.
- ^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1,第462頁.
- ^ 70.0 70.1 Wezeman, Pieter. South African Arms Supplies to Sub-Saharan Africa (PDF). Stockholm: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January 2011 [18 March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8 March 2018).
- ^ 战争雷霆“祖鲁之矛”更新日志. [2022-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1 121. Routledge. February 2021. ISBN 97810320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