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薩摩亞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摩亞人
Samoans
薩摩亞家庭
總人口
500,000~550,000
分佈地區
 薩摩亞184,205
 美屬薩摩亞21,000
 美國184,440
 澳洲39,992
 新西蘭144,141
 斐濟1,300
語言
薩摩亞語英語
宗教信仰
基督教為主,包括了許多新教派(主要有公理會循道宗摩門教神召會)及羅馬天主教。少數非基督教信仰包括有巴哈伊教伊斯蘭教等。[1]
相關族群
毛利人斐濟人及其他波利尼西亞人

薩摩亞人(英語:Samoans)為薩摩亞群島上的主體民族,屬於波利尼西亞人的一支,與其波利尼西亞民族有共通類似地血緣基因、語言、歷史及文化。由於殖民主義關係,薩摩亞人所居住的薩摩亞群島在政治上被一分為二,西邊是薩摩亞獨立國(舊稱西薩摩亞,1997年改現名);東邊是美屬薩摩亞。薩摩亞人屬南島語系,使用薩摩亞語,因18~19世紀受過西方統治的原因,亦會使用英文。也因統治關係,信仰從原始信仰改為基督教信仰。薩摩亞人社會以「馬他伊」(matai)系統為基礎,以「戶」為基本單位,依靠原始農業、漁業等維生,再由馬他伊進行資源的再分配。除此之外,「紋身」藝術,是薩摩亞社會成年的象徵,也代表着他們的階級身分。

根據2006年估計,大約有18萬8000名左右的薩摩亞人定居在薩摩亞[2] ,大多數的薩摩亞族如今散居在其他國家,主要包括美國(2012年估計有18萬人)[3]新西蘭(2001年估計11萬5000人)[4]澳大利亞(2006年估計3萬9992人)[5]

民族分佈、人口與語言

[編輯]
薩摩亞位置圖
2002年前的薩摩亞群島

民族分佈

[編輯]

薩摩亞人大部分人口分佈於薩摩亞美屬薩摩亞新西蘭奧克蘭夏威夷檀香山加利福尼亞州拉斯維加斯三藩市猶他州鹽湖城,少部分分佈於新西蘭威靈頓澳洲雪梨夏威夷拉奈島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密蘇里州獨立市斐濟[6]

人口

[編輯]

薩摩亞族總人口數約為520,000人。

地區 人口 備註
薩摩亞
184,205
(2017估計)[7]
美屬薩摩亞
21,000
[8]
美國
184,440
(2010估計)[9]
澳大利亞
39,992
(2006估計)[10]
新西蘭
144,141
(2013估計)[11]
斐濟
1,300
[8]

語言

[編輯]

薩摩亞語是薩摩亞族的主要用語,且無其他方言。其書寫方式由拉丁字母構成。[12]

中文 英文 薩摩亞語
你好!
Hello!
Afio Mai!
再見!
Goodbye!
Tōfa!
謝謝!
Thank you!
fa′afetai

[13]

南島語系分佈圖

分類

[編輯]
  • 南島語系 (Austronesian languages)
    •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
      • 中-東部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
        • 東部馬來-波利尼西亞族(Eastern 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
          • 大洋洲(Oceanic)
            • 東-中部大洋洲(Central-Eastern Oceanic languages)
              • 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c languages)
                • 遠太平洋(Central Pacific languages)
                  • 東斐濟-波利尼西亞語(East Fijian-Polynesian languages)
                    • 波利尼西亞語支(Polynesian languages)
                      • 核心波利尼西亞語(Nuclear languages)

聲音系統

[編輯]

薩摩亞語具有10個元音、6個雙元音、9個輔音,不具聲調,重音位於倒數第二個音節。[12]

文法

[編輯]

薩摩亞語的句型結構為:動詞─主詞─受詞(VSO)。[12]

地理環境

[編輯]

薩摩亞族主要居住於薩摩亞

薩摩亞地圖

位置

[編輯]

薩摩亞位居172.16°W~172.80°W、13.43°S~13.81°S。[14]薩摩亞(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前稱西薩摩亞)位於南太平洋新西蘭夏威夷之間,與美屬薩摩亞(American Samoa,又稱東薩摩亞)合稱為薩摩亞群島(Samoa Islands),為波利尼西亞文化三角帶新西蘭夏威夷復活島)之中心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加同視為波利尼西亞文化圈之發源地。[15]

位於烏波盧島法萊拉谷英語Falefa Valley

地形

[編輯]

薩摩亞火山島地形,由薩摩亞熱點噴發而成。薩摩亞熱點是以太平洋構造板塊為基礎,位在薩摩亞群島下方的固定熱點[16][17] 薩摩亞由兩大島烏波盧島(Upolu Island)與薩瓦伊島(Savai'i Island)組成外,另還有8座小島:3座位於阿波利馬海峽(Apolima Strait)的馬諾諾島(Manono Island)、阿波利馬島(Apolima Island)及努烏洛帕島(Nu'ulopa Island),4座位於烏波盧島以東合稱為阿萊帕塔群島(Aleipata Islands)的努烏泰雷島(Nu'utele Island)、努烏盧瓦島(Nu'ulua Island)、納木瓦島(Namua Island)以及法努瓦塔普島(Fanuatapu Island),及一座位於烏波盧島南方的努烏薩菲埃島(Nu'usafe'e Island)。[18]薩摩亞的最高點是薩瓦伊島上的Mauga Silisili,海拔1,857 m,因火山作用關係而形成。[19]島嶼有火山源頭,山區雨林屬硬木材樹木,周圍有肥沃的高原和沿海平原景觀,擁有許多河川和溪流。[18]

氣候

[編輯]

薩摩亞位於熱帶氣候區,高溫高濕。[18]年均溫約26.8°C(80.24°F),年溫差小、日溫差大。[20]大部分降水發生在屬迎風坡的島嶼南部,年降水量約5,080毫米至7,110毫米。11月至4月降水量最多,這段期間也是氣旋出現最頻繁的時期。[18]

阿皮亞(Apia)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30.4
(86.7)
30.6
(87.1)
30.6
(87.1)
30.7
(87.3)
30.4
(86.7)
30.0
(86.0)
29.5
(85.1)
29.6
(85.3)
29.9
(85.8)
30.1
(86.2)
30.3
(86.5)
30.5
(86.9)
30.2
(86.4)
平均低溫 °C(°F) 23.9
(75.0)
24.2
(75.6)
24.0
(75.2)
23.8
(74.8)
23.4
(74.1)
23.2
(73.8)
22.6
(72.7)
22.8
(73.0)
23.1
(73.6)
23.4
(74.1)
23.6
(74.5)
23.8
(74.8)
23.5
(74.3)
平均降水量 mm(吋) 489.0
(19.25)
368.0
(14.49)
352.1
(13.86)
211.2
(8.31)
192.6
(7.58)
120.8
(4.76)
120.7
(4.75)
113.2
(4.46)
153.9
(6.06)
224.3
(8.83)
261.7
(10.30)
357.5
(14.07)
2,965
(116.72)
數據來源:世界氣象組織[20]

歷史沿革

[編輯]
Tia Seu古丘的景色

早期文明

[編輯]

據說,薩摩亞人約在3000多年前從東南亞向東遷徙至東太平洋,此地被稱為波里尼西亞文化(拉皮塔文化)的搖籃。具考古證據顯示,薩摩亞人後來又向其他地方遷徙,其中包括夏威夷大溪地(Tahiti)、新西蘭和其他波里尼西亞島嶼。考古學者對分散在島上的許多史前建築的起源、目的和用途進行研究。許多已不復存在,但有些在今日仍然可見,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薩瓦伊島(Savai'iI Island)的Tia Seu古丘(Tia Seu Ancient Mound,也稱為普萊梅萊土丘英語Pulemelei Mound),被視為是太平洋中最大的人造史前遺址。[18]約西元1000年時,薩摩亞被湯加王國征服。西元1250年時,馬列托亞家族英語Malietoa趕走了入侵者,使薩摩亞成為獨立王國。[21]

18世紀

[編輯]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於1722年,荷蘭人雅各布·羅赫芬是第一個看到這些島嶼的歐洲人。法國探險家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則在1768年遇到了薩摩亞人後,將此地命名為導航島嶼(Navigator Islands)。不過,在1830年倫敦傳教會到來之前,薩摩亞少為人知。[18]

美屬薩摩亞帕果帕果

19世紀

[編輯]

19世紀下半葉,德國薩摩亞群島的影響力擴大,引進大量種植技術,並壟斷椰子和可可豆的製造。英國商業企業、海港權利和領事館則對薩摩亞的基礎造成很大的干預。美國則是在圖圖伊拉島(Tutuila)的帕果帕果港口(Pago Pago)活動,並與當地酋長聯盟。在1880年代,德國英國美國都聲稱擁有薩摩亞王國的一部分,並建立貿易據點。[22]

1902年,馬塔法·約瑟福英語Mata'afa Iosefo與其跟隨者

第一次薩摩亞內戰與薩摩亞危機(1886~1894)

[編輯]

第一次薩摩亞內戰主要是薩摩亞派系之間爭奪王位的戰爭,且受三國干預。在薩摩亞內戰中,德國支持圖普阿·塔馬塞塞英語Tupua Tamasese當國王,但大多數薩摩亞人支持的是馬塔法·約瑟福英語Mata'afa Iosefo。1887年,德國砲擊馬塔法·約瑟福的村莊,卻誤擊到美國的財產,造成緊張情勢升溫。1888年9月發動一場攻擊,回應德軍的砲擊,馬塔法·約瑟福的戰士攻擊德軍並掠奪他們的種植園。1889年,一個熱帶氣旋摧毀了美軍和德軍在阿皮亞港口的戰船,三個陣營最終同意恢復馬列托亞·勞佩帕英語Malietoa Laupepa為薩摩亞國王。九年後,馬列托亞死亡,導致1898年的第二次薩摩亞內戰[23][24]

第二次薩摩亞內戰與圍攻阿皮亞(1898~1899年)

[編輯]

第二次薩摩亞內戰是1898年三國為了薩摩亞島鏈的控制權而引發的衝突。戰爭結束於1899年的三方會議後,美國獲得東半部(今美屬薩摩亞),德國取得西半部(今薩摩亞),而英國獲得其它原為德屬的太平洋島鏈。[25]

1933年,奧拉夫·弗雷德里克·納爾遜英語Olaf Frederick Nelson(左6)與他從被流放至新西蘭回來的女兒們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4~1962年)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到1962年,國際聯盟給予新西蘭權力,以託管名義佔領薩摩亞[26]然而,薩摩亞人對新西蘭的殖民統治感到不滿,指責佔領期間的通貨膨脹和1918年流行病爆發。[27]到了1920年代末,反殖民統治的抵抗運動得到廣泛的支持。毛派領導人之一的奧拉夫·弗雷德里克·納爾遜英語Olaf Frederick Nelson是半薩摩亞和半瑞典血統的商人。[28]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尼爾森雖處流亡,但他仍持續在財政和政治上協助該組織。1929年12月28日,新當選的領導人圖普奧·塔馬塞塞·萊阿洛菲三世英語Tupua Tamasese Lealofi III帶領毛派人在阿皮亞市中心和平示威。[29]新西蘭警方企圖逮捕示威遊行的領導人。當他反抗時,警察和毛派人間產生了隔閡。警方開始隨機掃射人群以驅趕示威者。[30]塔馬塞斯酋長試圖使毛派人冷靜時,他從後面被槍殺。當天,有十人死亡,約五十人受傷。[31]這天被薩摩亞人視為黑色星期六。1920年至1936年,西薩摩亞原住民發起反對殖民統治運動,1954年獲准內部自治。[15]

獨立(1962年)

[編輯]

1962年,西薩摩亞成為太平洋島嶼中第一個獨立國家。同年,與新西蘭簽署《友好條約》,保證高度的合作關係,但新西蘭對島嶼的事務沒有特別的責任。1997年,西薩摩亞更名為薩摩亞[18]

21世紀

[編輯]

2011年12月底,薩摩亞當地的日曆跳過了12月30日,因為其國家從國際換日線的東邊移到了西邊。[32]這一變化目的在於促進與澳大利亞新西蘭之間的貿易。在這個變化之前,薩摩亞雪梨21個小時,但這改變意味着現在是快三個小時。這改變與1892年7月4日加利福尼亞州貿易商所實施的改變有異曲同工之妙。[33]

社會、家庭與婚姻

[編輯]

社會

[編輯]

社會分層

[編輯]

薩摩亞社會具階級且為精英領導制度。在過去,具能力認可的家庭會被挑選擔任領導家庭,而大多數頭銜的影響力僅限於家庭間與村莊間的聯繫。頭銜擁有者從資源累積、動員和資源重新分配的能力獲得其地位及影響力。這樣的制度有助於解決長期財富差距。 [34]

頭銜取得

[編輯]

領導者的產生方式重視血緣以及個人能力聲望,不需為長嗣,且不排除女性的參與,細分為家族級、村級、區級、聯盟級的頭目。現今薩摩亞政治體系就以馬他伊作為基礎。[35]

三位馬他伊,其中兩位具有演講者身分

馬他伊

[編輯]

每戶由一位被稱為「馬他伊」(matai)的頭人所管理,其具有酋長般或參議酋長的頭銜,是公共事務的發言者,且每一個馬他伊代表其戶中所有成員參與正式集會。同一戶並不一定要居住在一起,但必須在同一村莊中,且在馬他伊監督下共同工作,再由馬他伊分配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年齡比親屬關係更具權威,馬他伊對戶中所有人具有絕對的權力,而年紀較大者較年紀輕者地位高。[36]

薩摩亞的陶波
薩摩亞的馬納亞

陶波、馬納亞

[編輯]

每一個村莊的大酋長會將自己戶中的某個女孩封為該戶的「陶波」(taupo),即該戶儀式上的小公主。且在選擇時,具有強烈的血緣親屬關係傾向,在母系中選擇「陶波」,父系中選擇「馬納亞」(manaia)。馬納亞是授予有確定繼承權者的頭銜。戶中的某些老年婦女會被指定為陶波的保母。陶波不能拜訪村裏的其他老人家,也不能在夜裏擅自離開自己的住處。睡覺時,會有一位老年婦女陪她。在無人相伴的情況下,她絕對不能去其他村子。[36]

兩性關係

[編輯]

在薩摩亞社會中,兩性的關係有嚴格的規定,他們不能單獨太過接近,除非村里半數以上的人都在,否則他們不能夠同聚一處。在與異性交往時也必須遵守嚴格的迴避制度。 未婚男女的關係一般分為三種:一是「相會在棕梠樹下」的暗地交往,二是「阿瓦加」(avaga)的公開私奔,三是隆重的求婚。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稱為「莫埃托托洛」(moetotolo),指的是不具真正交往事實,而在夜裏悄悄潛入姑娘房內的方式。在這三種關係中,男子都需要一位「索阿」(soa),當作知己與牽線的夥伴,而他們關係始於愛情的開始也終於愛情的結束。[36]

家庭

[編輯]

家庭型態

[編輯]

薩摩亞的家庭型態為大家庭(薩摩亞語:aiga potopoto),且每個家庭與其土地和頭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34]

居住形式

[編輯]

婚後居住形式為從夫居,但在結婚初期,通常與女方的家人居住。[34]鰥夫寡婦通常得返回他們的血親家庭生活。[36]

[編輯]

薩摩亞社會以「戶」為基本單位。每一戶成員因血緣、婚姻或收養而與馬他伊或其妻子建立關係,但成員之間往往不具親密關係。人們可以從親戚那裏取得任何幫助,有時會佩帶腰帶作為暗示,若對方拒絕,會被視為缺乏人情。然而,德行是薩摩亞人最重視的品格,因此不計較日後的償還,但此紀錄仍會被保留,要求接受者盡早給予回報。薩摩亞社會亦十分重視等級。等級不是由出生決定,而是由頭銜決定。該村大酋長的等級高低決定村子地位的高低,而該戶馬他伊的頭銜決定該戶的名望。除了陶波,很少有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戶中,他們會因不同需要或心情搬到其他家中居住。[36]

分工

[編輯]

男性負責紡椰毛,用椰毛編織土繩土線,用這些線做魚線、編魚網、縫製獨木舟、捆紮固定房屋。

女性負責農業勞動(鋤草、移植、收穫、載運食物等)、海邊捕捉章魚等、汲水、打掃整理居室。

任務的分配是由個人能力所安排,而能力由年齡決定。[36]

親屬稱謂

[編輯]

薩摩亞的親屬稱謂屬夏威夷型親屬稱謂系統。[37]

Graphic of the Hawaiian kinship system
Graphic of the Hawaiian kinship system

繼嗣

[編輯]

居住權和土地使用權一般授予他們的親屬團體,但須視情況而定。在死亡時權力隨其失效,此時則由馬他伊進行重新分配。最初,是從父母的父母繼承遺產;後來,漸漸改成小孩可從父母繼承其土地權。在沒有親屬團體的同意下,土地與頭銜是不行被正式傳承的,所以唯一能夠被分配的是個人財產。 許多人沒有遺囑也沒有個人財產。但隨着個人財富的增加,處理財富的規定愈趨重要。這不是外來的概念,傳統是由馬他伊在死亡前以一種被稱為「馬卡加」(mavaega)的意志形式出現,後來則由公共信託辦公室和法律從業者負責處理遺產管理。[34]

婚姻

[編輯]

婚姻制度

[編輯]

薩摩亞社會屬外婚制一夫一妻制,且雙方應具有相似的階級。對於女性,婚前貞操是被高度重視的,女性禁止與男人發生性關係,除非她是他的妻子。然而,在基督教傳入前的時代,一夫多妻制是存在的,但只發生在高階級的馬他伊家庭中。[38]

求婚、聘禮與嫁妝

[編輯]

求婚者和自己的「索阿」會帶着一籃海貨、一條章魚和一隻雞,在晚餐前到女方家中。如果女方家接受他的餽贈,就表示女方父母同意這樁婚事。他會受到女方戶中馬他伊的正式歡迎。在整個晚禱中他都得虔誠的低着頭坐在那裏,且他和他的索阿會被留下來共進晚餐。等到男方家裏準備足夠的食物和財產,女方家裏也備足作嫁妝的土布和草蓆時,才會正式舉行婚禮。[36]

陶波的限制

[編輯]

陶波不能像一般年輕人一樣進行自由戀愛,人們要求她必須過着嚴格的處女生活。在她結婚時,新郎戶中的參議酋長要在燈火通明的房間裏,當眾人面證明她的童貞。按照慣例,陶波必須嫁到外村,嫁給另一個村子的大酋長或馬納亞。訂婚儀式結束後,新郎回到村裏準備結婚用的食物和財產,並於他所在的村子讓出一塊土地,稱其為「妻子之隅」,在此為新娘建造房屋,成為她和她小孩的永久財產。在此期間,新郎會留一位參議酋長在姑娘家,擔任酋長的使者,並留意新娘的一舉一動。[36]

產業與生活

[編輯]

產業

[編輯]

隨着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外來者帶入加工技術,興建港口引進外國商品、出口本地產品,使薩摩亞不再只是從事第一級產業,二、三級產業也逐漸出現。

交換體系

[編輯]

薩摩亞傳統的交換體系為「再分配式英語Redistribution (cultural anthropology)」。戶中成員一同工作,再由馬他伊進行食物與生活必需品的分配。[36]

麵包樹
卡瓦葉

第一級產業

[編輯]
  • 農業
薩摩亞的農業方式為「定耕」,在馬他伊的監督下戶中成員共同工作。[36]主要種植咖啡、芋頭、椰子、可可、香蕉、木瓜、卡瓦醉椒麵包果。由於抵抗颱風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因此農業生產十分依賴氣候條件。現今,農業人口占薩摩亞全國人口的77% (約12.4萬人)。[39]薩摩亞人對於種植香蕉和椰子十分在行,除了在收穫時期之外,他們不需花費大量勞力但仍能大豐收。[37]
  • 林業
森林資源逐年減少,目前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的46.3%,其中39.4%(約11萬公頃)為非生產性森林,可採林只有4.8%(約1.36萬公頃)。其餘2.1%(約0.6萬公頃)為國家級保護林和部落傳統領地。[39]
海蜇
  • 漁業
從沿海拾取捕或海蜇海貝等生物。[36]也藉由出海至經濟海域(面積為12萬平方公里)捕撈金槍魚(又名鮪魚)。[39]

第二級產業

[編輯]
  • 加工業
現今,薩摩亞工業以消費工業農產品加工業為主。[39]小型工業公司製造進口替代和出口加工的商品,如椰子奶油、椰子油、動物飼料、肥皂、餅乾、香煙和啤酒等。跨國公司則建立生產輸出線進行更高階的加工技術,使他的產品得以再輸出。[34]

第三級產業

[編輯]
  • 服務業
現今,服務業從業人數約為2000人。主要為旅館餐飲業、交通電信業、金融服務業、個人及其他服務業。[39]
  • 旅遊業
現今,旅遊業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和第二大外匯來源。遊客主要來自美屬薩摩亞新西蘭澳洲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39]
  • 貿易
現今,薩摩亞生產一些初級商品作為出口商品,例如:硬木、椰子、椰製品、根類蔬菜、咖啡、可可和魚類。農產品占出口的90%。產品出口到新西蘭美屬薩摩亞澳洲德國美國,進口來自新西蘭澳洲斐濟美國的中間產品、食品和資本貨物。經濟高度依賴來自新西蘭澳洲美國美屬薩摩亞僑民的匯款以及新西蘭澳洲德國的援助。這些匯款正在下降,因為海外出生的移民兒童已經減弱了與國家的聯繫,自冷戰結束以來,其地緣政治意識已經下降。[34]

生活

[編輯]

飲食

[編輯]

當地食物有魚、龍蝦、螃蟹、雞肉、豬肉、萵苣、白菜、根類蔬菜,如talo、ta'amu和山藥等,樹作物則包括香蕉、麵包果和椰子,飲料則為咖啡和可可。日後,隨着貿易的盛行,增加了來自外地的進口食品,例如大米、罐頭肉和魚、奶油、果醬、蜂蜜、麵粉、糖、麵包、茶和汽水等。許多家庭整天只喝茶,只有吃晚餐一餐。[34]

食物和美食在薩摩亞文化中非常重要。幾乎任何慶典或慶祝活動都圍繞着食物。他們用炕窯(Umu)做很多食物。這是一種傳統準備食物的方式,就像是薩摩亞版的烤肉。炕窯是利用熱熔岩岩石加熱的地面石爐。當烹飪食物時,將食物包裹在香蕉葉中再放在岩石上。大多在儀式或慶祝活動中使用。他們傳統吃食物是不使用器具的,喜歡直接用手抓。 薩摩亞人吃的所有食物都是由他們自己飼養與種植的,從他們所有的肉類,如雞肉、豬肉、魚肉到水果、蔬菜,如椰子,香蕉和洋蔥。 他們以Lu'au或Palusami聞名。會在吃芋頭、椰子奶油和洋蔥時,將Lu'au或Palusami包裹在芋頭葉中,然後把它們放炕窯上,煮熟後,將芋頭葉打開吃裏面的食物。另一道美食是Oka,一種生魚盤,由數小塊魚肉組成,用檸檬汁、椰子奶油、鹽和洋蔥醃製而成。還有一道奇怪的美食可以在薩摩亞找到,是Sea,海參的內臟,它會被裝在類似汽水瓶的瓶子中出售。而Fausi是一種由芋泥搭配焦糖椰子奶油醬而成的薩摩亞甜點,。[37]

穿拉瓦拉瓦的警察樂隊
薩摩亞女性的服裝Puletasi

服飾

[編輯]

傳統女士的服裝是普萊塔西英語puletasi,是一種薩摩亞式裙子與上衣的設計。拉瓦拉瓦則是一種圍裙,男女皆會穿。它們有不同的圖案與顏色,但男性的正式服裝則比較樸素。禮服則有一個名叫tuiga的頭飾,由貝殼和羽毛製成。[40][41]

薩摩亞薩瓦伊島Lelepa村的fale tele
海邊的茅草屋faleo'o

居住

[編輯]

薩摩亞的傳統建築統稱為fale。它是用木柱子圍成,用棕櫚葉紮成圓錐住的屋頂,並用被水浸過的珊瑚碎片鋪地。村子四周充滿椰子樹、麵包果樹和芒果樹。[36]

  • 大房子(fale tele):是最重要的房子,通常是圓形。作為會議、家庭聚會、葬禮或酋長受職儀式的場所。[42]
  • 長屋(afolau):形狀像橢圓形拉延伸。作為住宅或招待所。[42]
  • 小房子(faleo'o):是主屋的附加建築,位於主屋後方,通常是長形。在現代,這個詞語用於任何小而簡單的建築,也不需與主屋有關,例如海邊的茅草屋。也可能在主屋旁或海邊建立一個faleo'o,作為休息或供客人居住的地方。[42]
  • 伙房(tunoa):是一個脆弱的建築,體積小,且沒有被真正視為一個房子。在近代,這地方改稱為umukuka,在院子的最後方。用umu在這進行烹飪。在大多數村莊裏,umukuka只是個簡單的開放場所,用幾根柱子和鐵皮屋頂保護這區域,以防天氣的破壞。[42]

運動

[編輯]

部分出名薩摩亞裔運動選手包括效力於美式足球聯賽匹茲堡鋼人隊的特洛伊·波拉馬魯英語Troy Polamalu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莫西·塔圖普英語Mosi Tatupu。儘管美屬薩摩亞的人口不多,但當地出產了大批優秀地美式足球選手[43] ,此外薩摩亞人也以出色的欖球表現聞名,著名地有球員布賴恩·利馬英語Brian Lima以及Manu Samoa,即薩摩亞國家欖球代表隊英語Samoa national rugby union team[44]。在日本則有大相撲力士小錦八十吉 (6代)武藏丸光洋。而美國WWE的知名職業摔角選手巨石強森亦為薩摩亞裔與非裔的混血。

信仰與習俗

[編輯]

信仰

[編輯]

1830年,歐洲人抵達薩摩亞後,薩摩亞人從傳統信仰逐漸改信基督教

傳統信仰

[編輯]

薩摩亞人相信人具二分性——靈魂(agāga)和身體(tino)。靈魂與身體的分離是死亡。在死後,靈魂仍會存在,而這正是薩摩亞傳統宗教所關注的。對於死後的世界有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從歷史民族學的資料中並沒有一致的描述顯示。[45]此信仰相對缺乏儀式,但卻充滿神話。塔哥洛(Tagaloa)是薩摩亞群島的創造者,他的家人帶領過許多神祈,包括祖先、戰神、英雄等。後來,這些神都以動物圖騰的形式出現。而馬他伊就是繼承這些形式的化身。[46]

薩摩亞人的傳統信仰屬於非常複雜的多神信仰,包含人類與非人類的神祇。他們的信仰並沒有很多特殊跡象表示,因此常讓人誤以為沒有信仰。在薩摩亞傳統信仰中最諷刺的一則寓言是薩摩亞女戰神Nafanua曾表示:未來將會有一個新宗教傳入,它將取代他們的傳統信仰,而且這個宗教會徹底地使原信仰消失,並傳播給所有的薩摩亞人。 [37]

位於薩摩亞的一間天主教教堂

基督教傳入後

[編輯]

第一群發現薩摩亞的人並非探險家或貿易商,而是傳教士。來自英國倫敦的兩位傳教士John Williams和Charles Barf於1830年抵達薩摩亞,將基督教信仰傳入薩摩亞,同時也對於薩摩亞的傳統信仰帶來嚴重的衝擊。[兩位傳教士抵達薩摩亞後,遇見了一位男子Malietoa,它是女戰神Nafanua的預言之子。兩年後,John Williams又回到了薩摩亞尋找當年遇到的男子Malietoa,此時他已經是薩摩亞中地位最崇高的酋長,且已改信基督教。1848年,第一版的薩摩亞新約聖經出版,1855年時舊約聖經也相繼出現。從此之後,基督教信仰成為了薩摩亞地區的主要信仰。每個村莊至少有一間教堂,且牧師成為了村莊中最大群的居民。牧師是村莊中最富有的,而他們的富有是來自於薩摩亞人金錢。給教會捐錢是薩摩亞人必須遵守的規定,他們經常被要求每個星期日必須參加崇拜。且許多的學校都是由教會所建立。[37]

習俗

[編輯]

儀式

[編輯]
星期日toana'i
[編輯]

食物分享是這活動的主要特色,這場盛宴通常伴隨着婚禮、喪禮、馬他伊頭銜授予儀式或「白色星期日英語White Sunday」這類的年度盛宴一起舉行。這場盛宴的料理比平時的食物量更多、更美味。食物也代表着儀式性的禮物,與其他戶或村莊作交換。烤全豬亦是這活動的特色之一,鹽漬的牛肉也越來越受歡迎。[34]

三位正在準備阿瓦儀式的女姓
阿瓦儀式
[編輯]

阿瓦儀式英語ʻAva ceremony薩摩亞群島上非常重要、莊嚴的儀式。薩摩亞社會會藉由共享儀式的飲料以紀念此重要場合。薩摩亞的阿瓦儀式與其他地方略有不同,薩摩亞的阿瓦儀式會有演講和正式飲用kava的橋段。而在薩摩亞的阿瓦儀式中還另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橋段,即是馬他伊頭銜的授予。 [47] [48]

節日

[編輯]
日期 節日
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白色星期日英語White Sunday
6月1日
國慶日(獨立日)
12月25日
聖誕節

文學與藝術

[編輯]

文學

[編輯]

薩摩亞文學非常多樣化。書面文學在1960年代後期出現。[49]薩摩亞文學裏透漏著薩摩亞人對世界的認知。

男性紋身pe'a

藝術

[編輯]
女性紋身Malu

紋身

[編輯]

Tatau是薩摩亞語中紋身的意思。男生的紋身又稱為佩阿英語Peʻa,紋身範圍涵蓋背部中央、側面至膝蓋;女生的紋身則稱為馬盧英語Malu,範圍則相對沒有這麼廣泛。紋身圖案是由幾何圖形組成,通常代表他們的階級身分。從1830年開始,在基督教傳教士來之前,所有的薩摩亞男性都有紋身。但因傳教士認為這是對身體的污損和異教徒的行為,因此曾經禁止這項習俗。

薩摩亞過去的文化歷史中,大多數男性在14-18歲之間會紋身,表示他們已經停止生長,以至於紋身不會因在生長而變形。現今,不僅在薩摩亞,而是遍及整個波利尼西亞地區,傳統紋身藝術再次復興,成為文化認同的象徵。

Tatau這個詞有許多含義,除了表示薩摩亞人的紋身外,也表示薩摩亞紋身的設計是四方形的圖樣而非圓形。而在英文中的tattoo一詞也是由此而來。

紋身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薩摩亞紋身師將切割工具浸入由燃燒的燭光貝殼煙灰製成的黑色墨水中,再將圖案刺入皮膚。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後來,紋身設計已改變為手繪符號,如卡瓦碗代表餐飲、薩摩亞房子表示親屬關係、大自然符號(例:貝殼,魚,鳥,波浪,蜈蚣)以及不同長度大小的傳統幾何線段和角度等。[53]

薩摩亞傳統的墊子「耶托加英語'ie toga
斐濟結婚時的masi

工藝品

[編輯]
  • 編織墊「耶托加英語'ie toga」是在儀式或禮物交換中使用。[54][55]儀式交換期間,女性負責製作耶托加與裝飾樹皮布「西亞波英語Tapa cloth」(siapo),而男性負責木製品和紅色羽毛。[56]西亞波是由捶打過的桑椹樹皮製成,類似斐濟的masi。[57][58]圖案是用從樹皮採取的天然棕色染料上色。這些圖案通常代表着植物生命力、貝殼、魚、海龜和木槿花的抽象和現實型態。西亞波可用於衣服、包裝物品或是裝飾。飾品,首飾和髮飾都是由海貝椰子椰子殼纖維等天然材料製成。

音樂

[編輯]

傳統的薩摩亞音樂,只有兩種樂器。帕泰鼓英語Pate (instrument),一種中空的原木鼓;另一種樂器則是fala,一種用棍子敲打捲起來的墊子的樂器。在沒有書面語言時,許多故事和傳說都是透過歌曲傳播,而帕泰鼓復雜的音樂節奏是很多薩摩亞舞蹈表演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許多舞蹈中,舞者們也經常透過拍手來增加節奏,也藉由手的不同動作產生一系列不同的聲音。後來,有兩種樂器成為薩摩亞音樂的代名詞,selo和烏克麗麗(Ukulele)。selo是一種弦樂器,由掃帚柄或類似物體製成,且具有一個大箱子、水桶或其他可作為音箱的物體。琴弦的長度,從琴棒頂端到盒子上,可以拉出類似bass的聲音。烏克麗麗則是一種像小結他的樂器,只有四根琴弦。它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小型化的結他,另一種是由半個椰子殼製成。[60]

薩摩亞的Pate鼓

然而,像結他這類的西方樂器也被廣泛應用於太平洋島嶼,自1970年代以來,薩摩亞的許多樂團在表演中使用過。年輕一代的薩摩亞人仍會在弦樂隊中使用,並且傾向於表演RAPR&B福音靈魂樂的音樂類型。薩摩亞近三十年來在美國參與街舞RAP,特別是對新西蘭地區的薩摩亞文化產生重大影響。[61]Nesian Mystik英語Nesian Mystik是一個新西蘭嘻哈團體,有許多波利尼西亞籍成員,其中包括薩摩亞中國混血的Sabre Strickson-Pua。Boo-Yaa T.R.I.B.E.英語Boo-Yaa T.R.I.B.E.的幾名來自加利福尼亞州薩摩亞夥伴,自1988年以來一直在從事音樂工作。Boo-Yaa與Ice Cube同時進入嘻哈圈,他們經常像西海岸嘻哈風格。[62]

現代流行歌曲搖滾樂薩摩亞擁有大量觀眾,一些當地樂隊也改成此音樂風格,放棄薩摩亞傳統音樂的大部分元素。儘管這些音樂形式很流行,但最近,開始可以看到薩摩亞的傳統歌曲復興,與夏威夷雷鬼音樂風格混合,例如使用帕泰鼓和老式和弦的混合。

舞蹈

[編輯]
Magimagi

薩摩亞人將其文化融入他們的舞蹈中。薩摩亞舞蹈被認為是其文化中最沒有受到美國影響的領域。火刀(薩摩亞語Siva Afi)是薩摩亞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另外,有專屬男性的拍打舞英語Fa'ataupati(薩摩亞語Fa'ataupati),是一種跟隨鼓的節奏猛烈拍打身體的舞蹈形式。[63]還有,專屬女性的舞蹈,稱為毛盧烏盧英語maulu'ulu,更為優雅。而陶阿盧加英語Taualuga則是陶波或馬納亞才能跳的舞蹈。

巨石強森

建築方法

[編輯]

薩摩亞人的建築fale是由稱為ʻafa繩子編織綑綁的,這種繩子的材料源自於椰子的纖維,經常是用niu'afa(afa palm)。 這種編織技術是波利尼西亞地區重要的建築成就。這種技術不僅用於建築,在造船時也會使用到。ʻafa具有許多用途,像是一種代表演說者身分的拂塵儀式性物品也可見之。而在其他波利尼西亞地區,像是斐濟中的馬吉馬吉英語Magimagi也可見到。[64][65]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7: Samo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r (September 14, 2007).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2. ^ Population of Samoa + their flag and capital c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opulation-of.com (2006-12-14). Retrieved on 2011-08-22.
  3. ^ Honolulu Mayor honors National Samoan Language Week. Samoa News. 2012-06-05 [2012-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4. ^ 存档副本. [2009年8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8月8日). . search.stats.govt.nz
  5. ^ 2006 Census Table : Austral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ensusdata.abs.gov.au. Retrieved on 2011-08-22.
  6. ^ country and their culture:Samoan americ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aul Cox.[2017年3月21日].(英文)
  7.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The World Factboo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3月21日].(英文)
  8. ^ 8.0 8.1 >Joshua Project:Samo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3月23日].(英文)
  9. ^ 2010 Census Shows More than Half of Native Hawaiians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ers Report Multiple Ra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U.S. Census Bureau.[2017年3月21日].(英文)
  10. ^ 2006 Census Table : Austral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ensusdata.abs.gov.au. [2011年8月22日].(英文)
  11. ^ Samoan population in New Zea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teara:samoan.[2017年3月21日].(英文)
  12. ^ 12.0 12.1 12.2 12.3 >Ethnologue:Samo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Ethnologue.[2017年3月21日].(英文)
  13. ^ aboutworldlanguages:samo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about world languages.[2017年3月21日].(英文)
  14. ^ google map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3月23日].(中文)
  15. ^ 15.0 15.1 外交部:薩摩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3月23日].(中文)
  16. ^ Koppers, Anthony A.P. Samoa reinstated as a primary hotspot trail. Geology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une 2008, 36 (6): 435–438. doi:10.1130/G24630A.1. 
  17. ^ GSA Press Release – GEOLOGY/GSA Today Media Highlights. Geosociety.org. 27 May 2008 [30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4).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Archive:Samoa.[2017年3月23日].(英文)
  19. ^ Savai'i – An Introdu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amoa Tourism Authority.
  20. ^ 20.0 20.1 worldweather:Samoa Ap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2017年3月23日].(英文)
  21. ^ Eustis, Nelson. Aggie Grey of Samoa. Hobby Investments.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1979. ISBN 0-9595609-0-4 (英語). 
  22. ^ Paul M. Kennedy, The Samoan Tangle: A Study in Anglo-German-American Relations 1878–1900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013).(英文)
  23. ^ Kohn, George C. Dictonary of wars, Third Edition. Facts on File Inc, factsonfile.com. 1986: 479–480 [2017-04-14]. ISBN 0-8160-657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英語). 
  24. ^ Stevenson, Robert Louis. A Footnote to History: Eight Years of Trouble in Samoa]. BiblioBazaar. 1892 [2017-04-14]. ISBN 1-4264-075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英語). 
  25. ^ Ryden, George Herbert.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Relation to Samoa.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75. (Reprint by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8), p. 574; the Tripartite Convention (United States, Germany, Great Britain) was signed at Washington on 2 December 1899 with ratifications exchanged on 16 February 1900.(英文)
  26. ^ Imperialism as a Vocation: Class C Mandates. [27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英語). 
  27. ^ Hermann Hiery, "West Samoans between Germany and New Zealand 1914–1921," War and Society (1992) 10#1 pp 53–80.(英文)
  28. ^ Laracy, Hugh. Nelson, Olaf Frederick 1883 – 1944. Dictionary of New Zealand Biography.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9 June 2011]. 
  29. ^ The Mau Movement (PDF). [27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年11月27日) (英語). 
  30. ^ Field, Michael. Black Saturday: New Zealand's tragic blunders in Samoa. Auckland, N.Z.: Reed Publishing (NZ). 2006. ISBN 0-7900-1103-4 (英語). 
  31. ^ History and migration: Who are the Samoans?.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 Te Manatū Taonga. [27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4) (英語). 
  32. ^ Samoa to jump forward in time by one day. BBC News. 9 May 2011 [9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英語). 
  33. ^ Mydans, Seth. Samoa Sacrifices a Day for Its Future. nytimes.com.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9, 2011 [February 16,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英語).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countries and their cultures:Samo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4月30日].(英文)
  35. ^ Suliljaw Lusausatj 葉一飛. 「Liu動」:薩摩亞的大洋洲經驗 (學位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 2016年4月 [2017-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36. ^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36.10 36.11 > 瑪格麗特·米德. 薩摩亞人的成年. 台北市: 遠流. 1990年1月. ISBN 957-32-0277-8 (中文).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samoancul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4月30日](英文)
  38. ^ countries and their cultures:Samoa-Marriage-and-the-Fami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4月30日].(英文)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中國外交部:薩摩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7年5月6日].(中文)
  40. ^ Mallon, Sean. Samoan Art and Artists / O Measina a Samo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172–175. ISBN 0824826752. 
  41. ^ Sowell, Teri. Worn With Pride: Celebrating Samoan Artistic Heritage. Oceanside, CA, USA: Oceanside Museum of Art. 2000: 36–37. 
  42. ^ 42.0 42.1 42.2 42.3 An Account of Samoan History up to 1918 by Te'o Tuvale. NZ Electronic Text Centre. Retrieved 27 October 2009
  43. ^ American Samoa: Football Island, cbsnews.com. [2017-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44. ^ Prominent Samo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ugust 23, 2006
  45. ^ Bargatzky, Thomas. 2009. 「Culture Summary: Samoans.」 New Haven, Conn.: 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http://ehrafworldcultures.yale.edu/document?id=ou08-000.
  46. ^ Holmes, Lowell Don. 1958. 「Ta』U: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 Samoan Village.」 The Polynesian Society, Inc.: Wellington, N.Z. http://ehrafworldcultures.yale.edu/document?id=ou08-022.
  47. ^ Meleisea, Malama. The Making of Modern Samoa.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7: 248 [22 July 2010]. ISBN 982-02-0031-8. 
  48. ^ Tuvale, Te'o. An Account of Samoan History up to 1918. NZ Electronic Text Centre, NZ Licence cc-by-sa. [22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6). 
  49. ^ 49.0 49.1 "English in the South Pacif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hn Lynch and France Mugler,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50. ^ 50.0 50.1 50.2 "English in the South Pacif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hn Lynch and France Mugler,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51. ^ "Albert Wend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Zealand Electronic Poetry Centre
  52. ^ 52.0 52.1 52.2 "English in the South Pacif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hn Lynch and France Mugler,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53. ^ Samoan Tattoos, Tatau, Tribal Tattoos, Designs |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olynesia.com. Retrieved on 2011-08-22.
  54. ^ Mallon, Sean. Samoan Art and Artist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79–82. ISBN 0824826752. 
  55. ^ Sowell, Teri. Worn With Pride: Celebrating Samoan Artistic Heritage. Oceanside, CA, USA: Oceanside Museum of Art. 2000: 30–35. 
  56. ^ Kaeppler, Adrienne. Polynesia: The Mark and Carolyn Blackburn Collection of Polynesian Ar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76. ISBN 978-1-883528-40-9. 
  57. ^ Pritchard, Mary. Siapo: Bark Cloth of Samoa. American Samoa: Council on Culture, Arts and Humanities, Special Publication Number 1. 1984. 
  58. ^ siapo.com. siapo.com. [2015-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59. ^ Hooper, Steven. Pacific Encounters: Art and Divinity in Polynesia 1760-186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245. ISBN 0824830849. 
  60. ^ Samoan music. Samoa.co.uk. [January 24,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7, 2000). 
  61. ^ Cultural Self-Esteem – The Resour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4-07.. The Next. Retrieved on 2011-08-22.
  62. ^ Rap News Network – Hip-Hop News: Boo-Yaa T.R.I.B.E. Shows Their 'Angry Samoan' Si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apnews.net. Retrieved on 2011-08-22.
  63. ^ Samoa-D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amoa.co.uk. 4 May 2004
  64. ^ Grattan, F.J.H. An Introduction to Samoan Custom. New Zealand: R. McMillan. 1985: 164, 165 [14 August 2010]. ISBN 0-908712-1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65. ^ [1][永久失效連結] Space as social construct :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rural Samoa by Anne Elizabeth Guernsey Allen, Columbia University Abstract. Retrieved 26 October 20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