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范元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范元音
大清成都府府教授
籍貫四川省重慶府定遠縣
字號字季雅,號雅南,亦號家村
出生道光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824年10月27日)
配偶龐氏
親屬高祖文祚,由歲貢歷任內江縣昭化縣訓導;曾祖光銘文生;祖飛熊文生;父朋點貢生,母殷氏。子肇鏞、肇堂、肇瀋、肇謙
出身
  • 同治十年辛未科進士出身
著作
《定遠縣志》

范元音(1824年10月27日—1897年),字季雅,號雅南,亦號家村,行五[1]四川省重慶府定遠縣(河東四十里)惠新里樂善場人(今四川省武勝縣樂善鎮),道光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824年10月27日)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舉人[2],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三甲第170名進士。曾參與編修光緒元年《定遠縣志》。

生平

[編輯]

小傳

[編輯]
范元音傳

范元音,字雅南,邑東惠新里樂善場人,父一榮清例贈文林郎,兄崑山邑廩生,昆仲五人雅南最少,孝友性成,尤純謹嗜讀,自束髮受書,終歲居窗,終日伏案,未嘗馳心於外。道光丙午夏,科試入邑庠,是歲秋闈即登賢書,時年二十三。嗣後兩上春官不第,歸里設館授徒,循循善誘,成就者多。咸豐庚申,縣尹慕其賢,禮聘主講印山書院,從遊者日益眾,其教人以德行為先,文藝為後,貌恭而性和,匪特門弟子敬愛之,外人亦恆多親近焉,時滇賊擾縣逼城下,雅南佐縣尹李赤城督士民登陴防守,卒得轉危為安,賊平後仍事教讀。至同治十年辛未科會試中式進士,以知縣即用。乃自以其性恬靜不近刑名,不慕榮利。請改教職回籍候選。光緒二年八月選授成都府教授。三年正月到任。至六年大計督憲器重之,保薦卓異,委兼錦江書院監院。九年正月初次俸滿留任,十年正月二次俸滿留任,是年大計督憲再保薦卓異,又委兼尊經書院監院。後於十七年五月因繼母胡氏病故,丁艱回籍,計在任十餘年,送考數次,遇寒士則減免院費,來見者或不取贄,以故解任歸囊,仍空空兩袖清風而已,時年已六十有五。由是淡泊自甘,足不履城市,居常拾殘書裝訂,間參內典或吟詩以自娛,幾有尼父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氣象,年七十作夫婦生壙自為銘曰:『石熙下士,高川鄙儒,父曰榮公,母出殷都,昆仲五人,予以季呼,生質既魯,人笑愚迂。道光癸未菊月以生廿四乙亥實予降庚,自少至長,父教師成,蛾術時勉,忝附科名,歲維丙午,齡屆廿三,泮芹夏掇月桂秋攀京遊兩次退館塾庵,咸豐甲寅,蓼莪抱慚,庚申以後,主講印山,滇賊圍縣,獲救始還。同治丁卯,父辭塵寰,攀髯莫逮,衣永埋斑,辛未禮闈,試雋南宮,才拙辭縣,教授蜀中,仰蒙制府丁公劉公,兩保卓異,永矢清風,錦江尊經書院迭兼,愧無實學,勵俗超凡。光緒辛卯,言賦歸帆,守胡母制,俗務胥芟,幼時作配,裔本鳳雛,同心黽勉,患難相扶。甲申秋望寅降吉符,今偕稀古共穴謀俱,迺作幽壙,頤起待期,無德裕後,恥有溢詞,惡小宜戒善小宜為,勉哉後人,以古為師。』,其為文僕質若此,可想見其為人後三年卒,壽七十三,生平所作詩文多散佚不存。


— 尹之任, 民國武勝縣新志[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同治十年會試同年齒錄》
  2. ^ 《(光緒元年)定遠縣志》卷三選舉,第43頁
  3. ^ 民國《武勝縣新志》卷八士女,第27頁
  4. ^ 民國《武勝縣新志》卷九士女,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