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牛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6月5日) |
神戶牛肉,根據神戶肉流通推進協議會的定義,是出產於日本兵庫縣的但馬牛肉。但馬牛是和牛的一種,飼養方式獨特,其肉則為日本料理中的珍饈,特性表現為美味、肥嫩以及外表所呈現出的大理石紋理。神戶牛肉可以做牛排、壽喜燒、日式火鍋、鐵板燒或刺身。它不僅在日本國內,神戶牛肉在海外知名度也相當高,是世界高級牛肉的代名詞。與松阪牛、近江牛並稱為日本三大和牛之一。
歷史
[編輯]牛在二世紀進入日本,用於稻米生產。日本多山的環境使得不同區域的牛的種群特異性發展。「神戶牛」一名誕生於神戶開港(1868年)前後。其雖以但馬為原產地,但「神戶牛」之名造成轟動的原因實際上是發生在日本開國之前。慶義年間,由於橫濱的外國人收購食用牛之交易被附近農夫拒絕,故轉往中國或朝鮮輸入活牛,又因關西地區的飼牛較多,便委託家畜商蒐集該地區的牛隻從神戶運到橫濱。外國人奔走相告,進而使「神戶beef」聲名遠播,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1887年前後,神戶牛便有了固定的生產範圍,主要由山陽和山陰兩地生產,先送往神戶市場再轉移至牛肉消費的大本營東京。[1]
純種牛的但馬牛從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到現在都保持了純正的血統。1983年「神戶肉流通推進協議會」成立,為神戶牛肉設立了標準。
日本國內
[編輯]紅肉比率 | ||||
---|---|---|---|---|
A | B | C | ||
B M S |
No.12 | 神 戸 牛 肉 | ||
No.11 | ||||
No.10 | ||||
No.9 | ||||
No.8 | ||||
No.7 | ||||
No.6 | ||||
No.5 | ||||
No.4 | ||||
No.3 | ||||
No.2 | ||||
No.1 |
神戶肉流通推進協議會持有神戶牛肉的商標。神戶牛肉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必須是兵庫縣內但馬牛血統進行持續交配的後代。
- 只有未產過子的母牛和被閹割的公牛育肥後才能成為神戶牛。
- 必須由兵庫縣內指定的生產者繁殖育肥。
- 只能在兵庫縣的神戶市、西宮市、三田市、加古川市和姬路市屠宰和處理。
- 但馬牛的骨腿肉都是通過日本肉食等級劃分協會進行分級和評價的。將脂肪混雜率,肉的色澤(肉色),肉的紋理細緻緊湊程度及纖維的細膩程度,脂肪色澤和質量作為評價對象分5級進行評價。神戶牛肉需要達到4級或5級。
- 表示「霜降」程度的BMS指數在6級以上。「但馬牛」的特性是肌肉纖維細膩,有細雪花狀脂肪的特點。「霜降」是指這些細的花紋分佈很多的狀態。
- 紅肉比率是A-B級。
- 一頭牛屠宰得到的骨腿肉不能超過470公斤。骨腿肉是指除去皮、頭、內臟等部位。但馬牛原本的骨腿重量平均在400kg左右,比全國的平均重量輕將近50kg,如果過大,會損害紋理細膩的肉質。
- 肉質細膩,細緻緊湊程度卓越。
在繁殖農家處培育8-9個月後小牛被出售到子牛市場,在育肥農家處大概需要花兩年的時間育肥,所以應該是出生後30-32個月的牛才能在骨腿肉市場上出售。特別是但馬牛通常需要比一般的黑毛和牛多飼育2-4個月。神戶牛吃稻草等乾牧草,加入一些有營養的混合飼料(大豆及玉米、大麥、麩子等各種成分的混合物),決不吃鮮草。其脂肪熔點較一般牛低。每年大概有5500頭被作為但馬牛出售的牛,由於神戶牛的認證非常嚴格,其中有大約3000頭牛被評定為神戶牛。因此神戶牛肉在日本牛肉市場僅佔0.06%,是非常高檔的食品。
海外輸出
[編輯]2012年之前,神戶牛肉從未出口。[來源請求]2012年,神戶牛肉業界組織鑑於神戶牛肉在本地銷售不理想,加上農作物關稅廢除等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推動,決定首度向海外出口神戶牛肉。2012年2月2日首批神戶牛肉出口到澳門[2]。2012年7月輸出神戶牛肉到香港[3]。2012年11月29日首次出口到美國[4]。現在也出口到新加坡和泰國。 台灣很早就進口和牛,2001年日本爆發牛腦海綿狀病變,香港於2001年9月起已禁止日本牛肉進口,日本2003年停止牛肉輸台,2010年日本發生最後一例瘋牛症,2017年10月,和牛恢復出口到台灣。
仿冒
[編輯]神戶牛肉名聲在外,二十世紀初甚至每年有八萬頭以上的輸出記錄。[5]也因為如此,神戶牛肉在海外常被仿冒。如美國就有「神戶型牛肉」,是和牛與安格斯牛雜交的產品,肉品供應商希望複製神戶牛肉的生產傳統,稱他們的牛肉與神戶牛肉只有外觀上的不同,而價格則便宜很多。這種牛肉顏色更深,味道更重。
其他國家還有將一般牛肉直接標註為神戶牛肉的情況,尤其是「神戶肉流通推進協議會」未持有該地區的「神戶牛肉」商標的情況下。如十九、二十世紀臺灣的牛肉商,就曾有多次廣告不實的紀錄。其不僅大多數為冒牌貨,部分商家甚至以不同地區產出的牛隻充替神戶牛肉,賺取暴利。如標榜販售「神戶牝牛」的松尾商店,就是將價格較低的沖繩牛移入神戶,以此冒稱這些畜牛為神戶牛肉。不僅如此,1903年,松尾商店更以臺灣總督府買入的非食用種牛,替代食用之內地牛。[1]
関連項目
[編輯]備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神戶肉流通推進協議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