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奧戰役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5月4日) |
法奧戰役 | |||||||
---|---|---|---|---|---|---|---|
伊拉克戰爭的一部分 | |||||||
法奧半島的地理位置 | |||||||
| |||||||
參戰方 | |||||||
英國 美國 波蘭 澳洲 | 伊拉克 | ||||||
兵力 | |||||||
3500人 | 1000人以上 | ||||||
傷亡與損失 | |||||||
18人喪生 |
150人以上喪生 440人被俘 |
法奧戰役是伊拉克戰爭最早的一場戰鬥之一。在伊拉克戰爭中聯軍最初的一批目標就有在伊拉克軍隊對位於法奧半島上的採油設施進行破壞之前完整地奪取這些設施。這能夠避免像1991年海灣戰爭中發生的生態危機再次發生,並且能夠讓伊拉克更快地恢復石油出口,這對於戰爭之後伊拉克的重建工作非常重要。
按計劃,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三突擊旅在同一時間攻佔烏姆蓋斯爾,這樣一旦Khawr Abd Allah航道被聯軍清除完水雷之後,國際社會就能夠通過伊拉克唯一的深水港向該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第三突擊旅得到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5遠征部隊的加強,這樣他們便有足夠的兵力來奪取這兩處目標。
戰役經過
[編輯]3月20日
[編輯]在經歷數天的惡劣天氣之後,聯軍對法奧的突襲在2003年3月20日打響。美軍的武裝直升機和戰鬥轟炸機在地面部隊行動之前對位於法奧半島上已知的伊軍陣地進行了一場短暫的空襲。在一場經典的空降部隊夜襲中,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0突擊隊及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通過直升機被投放到當地,遭遇了伊軍輕微的抵抗。他們在不損失一人的情況下奪取了3處重要目標並俘獲了超過200名伊軍士兵。
在同一時間,聯軍通過空中和海上方式投送兵力,控制了法奧半島外海的石油和天然氣平台。海豹8隊和海豹10隊奪取了Mina Al Bakr石油平台,而波蘭GROM特種部隊奪取了Khor Al-Amaya石油平台。在行動中有32名伊軍被俘。美國海軍爆炸物處理分隊隨後登上了這兩座平台以搜尋和拆除詭雷和爆炸裝置。
第二輪突襲中的英軍部分由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0突擊隊在當天22點25分展開。在突襲之前,炮兵部隊和海軍艦炮進行了火力準備。地面炮火來自於位於科威特布比延島上的3個英軍炮兵營和1個美軍炮兵營,而艦炮支援來自於英國皇家海軍「里士滿」號、「查塔姆」號和「莫爾伯勒」號3艘護衛艦以及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安扎克」號護衛艦。美國海軍陸戰隊通過直升機投放到法奧北部,在此之前海軍陸戰隊的AH-1武裝直升機還對伊軍目標進行了火力打擊。海軍陸戰隊摧毀了伊軍的炮兵部隊,這些炮兵會對第40突擊隊的側翼以及石油開採設施構成威脅。
這次部隊前插行動在開始階段由於惡劣的能見度而進行得很不順利,而且形勢因為伊軍火力和風沙而變得更加的糟糕。第三突擊旅偵察部隊的指揮部門所乘坐的CH-46直升機在攻擊部隊變更集結地區時墜毀,導致7名皇家海軍陸戰隊成員、1名皇家海軍成員和4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員喪生。之後雲層壓得更低了,部隊前插行動也被迫流產了。聯軍制定了一個新的前插計劃,在計劃中,聯軍將在黎明時分使用英國皇家空軍的CH-47直升機和美洲獅直升機投放部隊。最終登陸計劃得以執行,只是比原定時間晚了6個小時,並且部隊被投送到一片不太安全的登陸場。所有預定目標都被聯軍奪取。
3月21日
[編輯]第15遠征部隊在當天清晨越過伊科邊境,故意繞過了烏姆蓋斯爾市區並奪取了港區。
原定計劃中英軍裝甲部隊將使用氣墊船進行登陸,但這一計劃由於工兵部隊發現法奧附近的沙灘上有大片雷區之後就被放棄了,在這片雷區如果使用美國海軍的氣墊船載運英軍的「彎刀」式裝甲車進行登陸的話太過危險。裝載在美國海軍「拉什莫爾」號登陸艦上的英國陸軍第一女王龍騎兵近衛團C中隊的「彎刀」式裝甲車最終選擇回到科威特進行登陸,並最終在24小時之後越過烏姆蓋斯爾北部水道,之後在巴斯拉南部的鹽沼地就位。
3月22日
[編輯]薩達姆手下的「費達因」準軍事部隊繼續在烏姆蓋斯爾附近開展零星的騷擾作戰。當天兩架英國皇家海軍「海王」直升機在空中相撞,7人喪生。
3月23日
[編輯]第15遠征部隊提前達成了主要目標,在越過伊科邊境48小時之內奪取了肅清了烏姆蓋斯爾附近地區。之後他們沿Khawr Abd Allah水道向北推進,遭遇了「費達因」武裝的頑強抵抗。
3月24日
[編輯]一個伊拉克裝甲旅試圖在法奧進行反攻。他們與第40突擊隊遭遇並被擊退,多輛伊軍裝甲車被擊毀。
在通往烏姆蓋斯爾的道路被宣佈安全並且法奧半島大部被聯軍攻佔之後,這一局勢使得英軍第7裝甲旅得以向巴斯拉推進,而美軍可以向巴格達推進,因為巴斯拉附近的伊軍無法通過法奧威脅到美軍的側翼以及對聯軍的補給線進行襲擊。[1]
參考內容
[編輯]- ^ Operations In Iraq – First Reflections, British Ministry of Defence, 7 July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