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 (香港)
沙田 | |
---|---|
Sha Tin | |
坐標:22°23′3.678″N 114°11′30.2186″E / 22.38435500°N 114.191727389°E | |
國家/地區 | 香港 |
地區 | 新界 |
區 | 沙田區 |
建立 | 1973年 |
政府 | 沙田政府合署 |
政府 | |
• 區議會主席 | 程張迎 |
面積 | |
• 城市 | 35.87 平方公里 (13.85 平方英里) |
人口(2023年) | |
• 城市 | 700,300人 |
• 密度 | 10,004,285人/平方公里(25,910,980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700,300 |
居民稱謂 | 沙田人 |
時區 | 香港時間(UTC+8) |
沙田(英語:Sha Tin, 一般坊間亦作Shatin)是香港沙田區的主要部分,位於新界東部,涵蓋火炭以南、大圍以北的城門河兩岸土地,原稱瀝源(英語:Lek Yuen)。沙田在1970年代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原有沙田海南部如今僅剩用作人工排洪河道城門河,而沙田新市鎮的主體部分則在填海地上發展,原有沙田墟一帶已建成「沙田市中心」。
2011年時任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副署長的黃仲衡向傳媒表示,地政總署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確定「沙田」的英文名稱正確拼寫方式爲「Sha Tin」,而非「Shatin」或「Sha-tin」[1]。然而在沙田新市鎮數十年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大量以「沙田」爲名的建築物、屋苑和組織,如沙田第一城、沙田廣場、沙田體育會等都選擇使用「Shatin」作爲對應中文名稱中「沙田」二字的英文名詞。不過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使用英文說出「沙田」之名時都不會區分「Sha Tin」和「Shatin」之發音差異,或直接使用中文稱呼。
歷史
[編輯]沙田原稱瀝源,古稱棘園或艻園[2]。在宋朝時,香木在沙螺灣和沙田被大量種植作為經濟樹[3][4]。瀝源的來源是指城門河清澈的河水。
最早載有瀝源一名的史志地圖為萬曆《粵大記》的《廣東沿海圖》[5]。早於清代,瀝源就以出產優質香樹而知名。據嘉慶《新安縣志》所載:「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5]。當地早於明朝或更前已經有人定居。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當時的城門河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向北已是沙田海,而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
清朝時,瀝源的40多條村組成瀝源九約,共同肩負沙田區的治安防衛。在1899年,在英國接管新界時,政府官員誤以為沙田為瀝源的地名,所以從此瀝源便叫作沙田[6][7]。
1911年九廣鐵路(英段)建成通車,即現時港鐵東鐵綫,於沙田村附近設立一火車站,名為沙田站。1937年的一場風災中,海水上漲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1950年起沙田站附近的大塊農地(即現時新城市廣場一帶)被發展為沙田墟,並於1956年正式落成。可是於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附近的沙田機場再次受到打擊,損毀嚴重。
沙田新市鎮
[編輯]為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提升,香港政府於1960年決定發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其後將原屬大埔理民府管轄的沙田分劃出沙田區。然而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至1973年才正式開始,向居民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的大規劃填海工程。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其後至1980年代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萬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分,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前特首曾蔭權先生曾為沙田民政專員。
氣候
[編輯]沙田 (1985-2023)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7.6 (81.7) |
29.2 (84.6) |
32.1 (89.8) |
33.0 (91.4) |
36.6 (97.9) |
36.4 (97.5) |
37.5 (99.5) |
38.1 (100.6) |
36.5 (97.7) |
35.1 (95.2) |
31.8 (89.2) |
29.4 (84.9) |
38.1 (100.6) |
平均高溫 °C(°F) | 19.3 (66.7) |
19.9 (67.8) |
22.3 (72.1) |
25.7 (78.3) |
29.0 (84.2) |
30.9 (87.6) |
32.0 (89.6) |
31.9 (89.4) |
31.1 (88.0) |
28.5 (83.3) |
24.9 (76.8) |
20.9 (69.6) |
26.4 (79.5) |
日均氣溫 °C(°F) | 15.8 (60.4) |
16.6 (61.9) |
19.2 (66.6) |
22.7 (72.9) |
26.1 (79.0) |
28.1 (82.6) |
28.9 (84.0) |
28.6 (83.5) |
27.8 (82.0) |
25.2 (77.4) |
21.5 (70.7) |
17.3 (63.1) |
23.2 (73.8) |
平均低溫 °C(°F) | 12.9 (55.2) |
14.0 (57.2) |
16.7 (62.1) |
20.2 (68.4) |
23.7 (74.7) |
25.9 (78.6) |
26.3 (79.3) |
26.0 (78.8) |
25.2 (77.4) |
22.6 (72.7) |
18.7 (65.7) |
14.2 (57.6) |
20.5 (68.9) |
歷史最低溫 °C(°F) | 2.7 (36.9) |
4.0 (39.2) |
4.4 (39.9) |
10.2 (50.4) |
15.3 (59.5) |
19.9 (67.8) |
21.3 (70.3) |
22.1 (71.8) |
18.4 (65.1) |
14.4 (57.9) |
6.3 (43.3) |
4.8 (40.6) |
2.9 (37.2)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29.3 (1.15) |
40.5 (1.59) |
66.3 (2.61) |
137.8 (5.43) |
290.7 (11.44) |
456.0 (17.95) |
404.3 (15.92) |
431.3 (16.98) |
290.6 (11.44) |
122.3 (4.81) |
44.6 (1.76) |
32.1 (1.26) |
2,345.8 (92.35) |
平均相對濕度(%) | 73 | 77 | 80 | 81 | 82 | 82 | 80 | 81 | 77 | 72 | 72 | 69 | 77 |
數據來源:香港天文台[8] |
備註
[編輯]- ^ 東方日報:《新版<香港街>查文獻正地名》,2011年2月22日。. [2017年2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9日).
- ^ 衛慶祥, 《沙田文物誌》, 沙田民政事務處, 香港, 2007
- ^ 陳, 嘉文. 街知巷聞﹕新機場 / 沉香賊 偷走了沙螺灣. 明報. 2015年2月15日 [2017年8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7日).
- ^ 盛產香木銷海外. [2017-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 ^ 5.0 5.1 蔡兆浚. 沙田地名初探. 香港地方志中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7) (中文).
- ^ 梁炳華. 沙田歷史 | 港文化18區. 文化葫蘆.
- ^ "Map Of Hong Kong and New Territory - Showing Boundaries According to C.S.O." (地圖), 1901.
- ^ Monthly Mean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for Sha Tin, 1985-2017. 香港天文台. [201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