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學說
外觀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0年10月14日) |
楊朱學說是春秋戰國時代一顯學,以楊朱為代表,為道家激進派,充滿了個人主義、享樂主義。
簡介
[編輯]楊朱主張「貴己」、「為我」。所謂「貴己」,是說「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即順乎人類自然本性;「為我」則指行為應以個人出發,也就是主要是在提倡個人主義。他突破老子的清心寡欲,主張放縱自我以達到快樂的享樂主義,他反對墨家的兼愛及儒家的仁義主張,認為治國的大前提是「既不損己為人,亦不損人為己。」
楊朱發表思想時,各國諸侯為擴充王國領土而發動戰爭、驅策庶民以保王族利益,他認為這有違人性,非治天下之道。他說:「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取利於)天下,天下治也。」[1]
楊朱的貴己說,以態度明顯但是手段溫和的自我中心主義,主張追求個人獨立的自然權利,衝擊當時的君權思想,實則是墨子功利主義、利他主義思想之外的又一反對專制學說,故孟子常把兩者相提並論,稱楊朱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因而衍生出「一毛不拔」的成語。但孟子也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簡稱「逃墨歸楊,逃楊歸儒」,所以許多後人詮釋,孟子認為「楊近墨遠」楊朱思想較接近於儒家思想。
楊朱不僅主張「一毛不拔」,還主張保護私產。政治上,楊朱主張自發秩序和無為而治[2][3]。
評價
[編輯]學者王中江認為楊朱思想不能簡單理解為利己主義,而是一種人本主義思想。[4]另一位學者馬作武提出,楊朱思想是對當時君主制、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關係的反抗,以及認清專制制度對人的個體性的扼殺,楊朱的存在意味着中國古代出現過的個人主義的思想啟蒙。[5]
參考文獻
[編輯]- ^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9.
- ^ 馬作武,沈瑋瑋. 杨朱思想之法律观辨析——以“一毛”与“天下”之辩为切入. 中國知網.
- ^ 周大興. 《列子‧楊朱篇》析論 (PDF). 中國文哲研究所.
- ^ 王中江. 杨朱的“人本主义”伦理学.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5).
- ^ 杨朱“哭衢涂”. 光明日報. [2024-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8).
延伸閱讀
[編輯]- 校友投稿|一毛不拔 (山東理工大學校友網) https://xy.sdut.edu.cn/2018/0531/c281a178427/page.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這是一篇與中國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