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滅夏之戰
外觀
明滅夏之戰是明朝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消滅四川夏政權的戰爭。戰爭從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開始至八月結束。
明朝穩定了北方的局勢後,於洪武四年正月三日,由征西將軍湯和率舟師由瞿塘、征虜前將軍傅友德率步騎由秦隴,分南、北兩路大軍進軍四川[1]。夏政權君主明升面對明軍壓境,一面派出遣明使修好,以爭取戰備時間,一面用鐵索橫斷瞿塘峽口,並以重兵扼守之。閏三月,明南路軍強攻瞿塘峽,受挫,遂還歸州(現湖北秭歸)。明北路軍則進攻順利,先後攻克階州(今甘肅武都)、文州(今甘肅文縣)、江油、彰明、綿州(今四川綿陽);六月初一日,明北路軍攻克漢州,兵臨成都。南路軍得到永嘉侯朱亮祖率師增援軍,再次舉兵西進,六月初十,廖永忠率兵攻克夔州(今四川奉節),突破瞿塘天險。第二日,明南路軍水陸分道並進,六月二十二日,明軍兵至重慶,明升投降,蜀夏政權滅亡。七月十日,北路軍進逼成都,成都守將戴壽力戰不支,並聞明升已降,遂開城歸降。八月二十日,明北路軍攻破保寧(今四川閬中),擒獲夏將吳友仁,戰爭結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