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頭過河
「摸着石頭過河」,最早出自中國民間歇後語,1980年代起成為改革開放的標誌性口號之一,又稱摸論,時常被同鄧小平的「貓論」相比較[3][5][6][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時任政務院副總理陳雲在1950年4月的一次政務會議上首次提出了「摸着石頭過河」的工作方法,並在不同場合多次重複強調[6][8]。其他一些中共領導人包括李先念、谷牧、陳丕顯、聶榮臻等也引用過這句話[5][7]。而據學者考證,鄧小平本人並未引用過這句話[3][5][7],但後世對其寓意有着不同解讀,也有人將其歸結成鄧小平的「摸論」[3][4][9][10][11]。
歷史沿革
[編輯]詞源
[編輯]「摸着石頭過河」出自民間歇後語,包括以下幾種版本[3][5][6][7]:
- 摸着石頭過河——踩穩一步,再邁一步
- 摸着石頭過河——求穩當
- 摸着石頭過河——穩當些
- 摸着石頭過河——穩穩噹噹
- 摸着石頭過河——步步穩妥
「摸着石頭過河」本意指在沒有前人經驗、沒有現成的橋和船的情況下,要想過河就必須以身試水、摸索前進[6]。
現代用法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4月7日,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27次政務會議上,時任政務院副總理陳雲提道[6][8]:
物價漲不好,跌亦對生產不好。要摸着石頭過河,穩當點為好。
1951年7月20日,陳雲在《做好工商聯工作》一文中再次強調:「辦法也應該穩妥,這叫摸着石頭過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發生錯誤和穩穩噹噹而慢一點相比較,我們寧可採取後者。」[6][8][12] 此後,1961年3月4日,陳雲在聽取化工部關於化學肥料工業的匯報時,公開指出:「一方面試驗研究要敢想敢說敢做;另一方面,具體做必須從實際出發,要摸着石頭過河,要把試驗研究同推廣分別開來,推廣必須是成熟的東西。」[6] 1962年2月16日,李先念致信鄧辰西,說道:「是否在計劃外進口一百萬美元商品?我看還是放在計劃以內,計劃外用匯不到萬不得已不批准,而且在訂貨時要一步一步地看,摸着石頭過河,穩當些。」[7]
與此同時,「摸着石頭過河」的用法很早就出現在《人民日報》的報道以及正式文件中[5][7]。1959年,農業部黨委上報毛澤東並黨中央的報告《關於一九五九年農業生產的幾點意見》中,就提道:「實行少種高產多收的方針和耕地三三制的偉大理想,必須有步驟,必須是『摸着石頭過河』。一九五九年全國的耕地面積和播種面積不能減得太多。」[7][13] 1965年6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用兩分法領導生產——記嚴龍公社領導生產鬥爭的方法》以及評論員文章《全面、片面、表面和反面》,認為:「搞生產要摸着石頭過河。什麼是石頭呢?所謂石頭,就是落腳點,就是實實在在的真實情況。只有調查研究,摸到了落腳的一個個石頭,才能一步一步走到彼岸,完成任務。」[5][14]
改革開放
[編輯]改革開放前夕,1978年9月9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在國務院務虛會上提出,對於結果不確定的政策措施要採取邊試驗邊探索的方法:「引進項目實行排隊,先安排急需的和已經看準了的,其餘的看準一批辦一批,摸着石頭過河。」[7][17] 1980年7月,由於物價暴漲,引發了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二戰後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罷工浪潮,時任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愛德華·蓋萊克因此被迫下台、波蘭統一工人黨的領導地位動搖[18]。中共保守派領袖陳雲、胡喬木等人認為中國大陸也可能爆發像「波蘭團結工會事件」一樣的危機,但中共改革派領袖鄧小平和胡耀邦對此沒有公開表態[3][18]。1980年12月16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經濟形勢與經驗教訓》的講話,其中講到[5][7][12][19]:
我們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穩。因為我們的改革,問題複雜,不能要求過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論研究、經濟統計和經濟預測,更重要的還是要從試點着手,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着石頭過河」。開始時步子要小,緩緩而行。這絕不是不要改革,而是要使改革有利於調整,也有利於改革本身。
1984年6月30日,陳雲在政府內部材料上批示:「有經驗的外國人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所有外國資本家都是如此。凡屬危險項目,他們不搞,寧吃利息。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道理。」[4][6] 1988年5月12日,陳雲在杭州同浙江省負責人談話時,最後一次公開談論對「摸着石頭過河」的態度:「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一點,穩一點,少走彎路,走彎路的損失比慢一點的損失多。有人批評說『摸着石頭過河』不對,但沒有講出道理來。『九溪十八澗』,總要摸着石頭過,總要下河去試一試。『摸着石頭過河』,這話沒有錯。」[4][6]
後世解讀
[編輯]據研究人員考證,鄧小平並未引用過「摸着石頭過河」這句話[3][5][7]。改革開放後,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一些文章作者將「鄧小平說」和「摸着石頭過河」聯繫在一起,有人開始認為這是「鄧小平『摸着石頭過河』的小理論」[7]。「摸着石頭過河」逐漸被人們認為是鄧小平的原話,甚至被傳播為鄧小平的「摸論」[7],成為中共的宣傳語言及政治術語[3]。
此外,不同人對「摸着石頭過河」的寓意常有不同解讀,也時常有人將「摸論」與「貓論」相比較[3][4][9][10][11]。一些中國大陸以及海外的學者和媒體將「摸着石頭過河」解讀為鄧小平領導中國改革開放的方法和態度——激勵全黨要衝破思想束縛,大膽開拓、穩妥前進[3][5][6][7][22],譬如[23]:
從鄧小平提出這句話的本意上說,摸着石頭過河強調闖的精神和冒的勁頭,反對預先劃定條條框框,自我束縛手腳,是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
摸着石頭過河,是鄧小平同志對中國改革開放方法和策略的一個形象比喻。實踐中,對必須取得突破但一時還不那麼有把握的改革,就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先行試點,鼓勵大膽探索,取得經驗、看得很準了再推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盪,為穩步推進改革、順利實現目標提供了保證。反觀有些國家搞所謂「休克療法」,結果引起了劇烈政治動盪和社會動亂,教訓是很深刻的。
也有學者質疑「摸着石頭過河」的改革方式是否已經過時[26][27][28]。諸如,「現在的改革需要行動派,需要戰略設計和路線圖設計,不能再沿用以往『摸着石頭過河』這類試錯性質的思路」[26]、「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摸着石頭過河的方法已經不適用了」[27][28]、「過河的辦法很多,可以走橋,可以坐船,摸着石頭過河豈不是蠻幹、瞎撞嗎?」[28],等等。2012年,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說我們直到現在還在『摸着石頭過河』,是一種誤解。『摸着石頭過河』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做法...... 近來朝野上下推進全面改革的呼聲開始提高,甚至出現了形成新的『改革共識』的可能。」[29][30]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楊繼繩. 中国改革年代的“双峰政治”和“两点碰撞”. 胡耀邦史料信息網. 共識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Tyler, Patrick E. 1995年陈云讣告:邓小平改革路上的政治障碍. 《紐約時報》. 2016-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中文).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徐慶全. "摸着石头过河”——漫话中共党史术语系列之三. 德國之聲. 2020-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中文).
- ^ 4.0 4.1 4.2 4.3 4.4 鄧英陶. 也谈陈云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 愛思想. 200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本來,同樣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裏說出來,在不同的人眼裏看上去,其含義有時千差萬別,甚至完全相左;有時還有正說、反說和正用、反用之別。如果這句話無關宏旨,不去深究,倒也罷了。但「摸着石頭過河」既然是「漸近式改革範式」之總綱,那就只能認真對待了。那麼,陳雲同志如此看重的這句話,他是怎麼界定的,與其他人的界定有何不同?對此,只有請老人家自已來說,才能講得清楚。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王達陽. “摸着石头过河”的来历. 人民網. 《廣安日報》、《學習時報》. 2018-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学者揭秘“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来龙去脉. 中國新聞網. 《光明日報》.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王達陽. “摸着石头过河”的来历. 《炎黃春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 ^ 8.0 8.1 8.2 黃金生. 最早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并非邓小平而是谁?(原标题《博览之窗》). 鳳凰網. 《黨史博覽》. 2015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 ^ 9.0 9.1 蔣兆勇. 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富论. 愛思想. 200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 ^ 10.0 10.1 袁方; 李義凡. 试析邓小平“猫论”“摸论”的含义和方法论意义.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0年, (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11.0 11.1 洪英俊. 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基础——邓小平“摸论”与“猫论”的哲学意义.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1998年, (2).
- ^ 12.0 12.1 陈云同志关于经济工作、党的建设、思想方法的论述摘编. 光明網. 《光明日報》. 2005-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6).
- ^ 中共中央批转农业部党组《关于一九五九年农业生产的几点意见》. 中國經濟網. 新華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全面、片面、表面和反面. 《人民日報》. 196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 ^ Wudunn, Sheryl. Chen Yun, a Chinese Communist Patriarch Who Helped Slow Reforms, Is Dead at 89.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1995-04-11.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美國英語).
- ^ Chen Yun. Oxford Reference. 牛津大學出版社.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1) (英語).
- ^ 党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3-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18.0 18.1 吳偉. “波兰团结工会事件”的微妙影响. 《紐約時報》.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1) (中文).
- ^ 陳雲. 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 人民網. 《陳雲文選(第三卷)》. 1980-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改革八贤之习仲勋:“杀出一条血路”. 改革大數據服務平台. 《南方周末》. 2008-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习仲勋主政广东:先走一步,“杀出一条血路 ”(摘自《习仲勋画传》). 愛思想. 人民出版社. 2020-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 ^ 山海. 改革开放40年:邓小平究竟给今日中国留下什么. 英國廣播公司(BBC). 2018-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中文).
鄧小平主張「摸着石頭過河」,務實推進經濟改革,塑造此後幾十年的改革方法論。
- ^ 黃相懷. 摸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 人民網. 《北京日報》.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四个全面”擘宏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16)). 人民網. 《人民日報》. 2021-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3).
- ^ 摸着石头过河. 中國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8).
- ^ 26.0 26.1 陳功.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在今天已不适用. 新浪.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6).
- ^ 27.0 27.1 葛國耀; 劉家俊. “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研究. 愛思想. 2013-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28.0 28.1 28.2 李周. 人民日报:有人质疑“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模式. 鳳凰網. 《人民日報》. 2015-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 ^ 吳敬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误读顶层设计. 新浪.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0).
- ^ 吳敬璉. 改革尚在半途 中国的两种前途. 第一財經. 中國企業家網.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0).
延伸閱讀
[編輯]- 孫立平:《改革須警惕「摸石頭上癮不過河」》(存檔),《新快報》,2012年1月10日。
- 葛國耀、劉家俊:《「摸着石頭過河」的現實困境及其出路研究》(存檔),愛思想,2013年9月9日。
- 李周:《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頭過河》(存檔),《人民日報》,人民網,2015年4月9日。
- 陳功:《「摸着石頭過河」的改革在今天已不適用》(存檔),新浪,2017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