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浪潮
外觀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6月21日) |
德國新浪潮 | |
---|---|
時間 | 1962–1982 |
國家 | 西德 |
代表 | 寧那·華納·法斯賓德、 |
受影響於 | 法國新浪潮、古典荷里活電影 |
德國新浪潮(德語:Neuer Deutscher Film,也稱為Junger Deutscher Film)又稱德國新電影,是影評人對於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的一些德國導演與他們的電影作品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法國新浪潮的影響。德國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韋納·荷索、沃克·施隆多夫、溫韋德斯、寧那·華納·法斯賓德、瑪加蕾特·馮·特羅塔、漢斯·于爾根·西貝爾貝格等人。與純粹的娛樂電影不同的是,這些電影人將對社會與政治的批評視為電影的核心。作為導演主創電影,這些電影通常獨立於大製作公司。
歷史
[編輯]新德國電影運動開始後的前三年,由於資金短缺,只拍攝了一部影片,而且成績平平。1965年2月成立了「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並且得到了聯邦內政部的資金支持,該組織成立後的三年間共資助了20部故事片,其中有亞歷山大·克魯格的《向昨天告別》(1966)、埃德加·賴茨的《進餐》(1967)、約翰內斯·沙夫的《紋身》(1967)、弗拉多·克里斯特爾的《信》、(1966)和維爾納·赫爾措格的《生適的標誌》(1967)等影片。這些影片曾於1966年和1967年在各個電影節上放映,使聯邦德國的電影重新開始加入國際交流,重新奠定了德國電影藝術的聲譽。這一時期的電影被稱為「青年德國電影」。[1]
作品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 王宜文. 新德国电影的第一次创作高潮.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11: 99. ISBN 978730304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