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拉韋

座標1°06′48″N 44°01′49″E / 1.11333°N 44.03028°E / 1.11333; 44.0302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拉韋
Baraawe

مدينة ﺑَﺮَﺍﻭَة
巴拉韋 Baraawe مدينة ﺑَﺮَﺍﻭَة‎在索馬里的位置
巴拉韋 Baraawe مدينة ﺑَﺮَﺍﻭَة‎
巴拉韋
Baraawe
مدينة ﺑَﺮَﺍﻭَة
在索馬里的位置
坐標:1°06′48″N 44°01′49″E / 1.11333°N 44.03028°E / 1.11333; 44.03028
國家 索馬里
聯邦成員州索馬里西南州
下謝貝利州
巴拉韋區
時區+3

巴拉韋索馬里語Baraawe;阿拉伯語:مدينة ﺑﺮﺍﻭة‎)是索馬里聯邦共和國東南岸的一個港口城市。它目前是索馬里西南州的首府。

中世紀時,巴拉韋是非洲東海岸的伊斯蘭城邦,經濟支柱是轉口貿易。

《長樂山南山寺天妃之神靈應記》、《鄭和航海圖[1]費信星槎勝覽》作卜剌哇,《明史》作不剌哇。明代鄭和船隊曾抵達該地。

鄭和立《長樂山南山寺天妃之神靈應記》記載:永樂十五年鄭和統領舟師出使西域。卜剌哇國獻千里駱駝和駝雞英語Somali ostrich[2]

費信星槎勝覽》卜剌哇條:「傍海為國,居民聚落。地廣斥鹵,有鹽池,但投樹枝於池,良久撈起,結成白鹽食用。無耕種之田,捕魚為業。男女拳發,穿短衫,圍稍布。婦女兩耳帶金錢,頂帶瓔珞。惟有蔥蒜,無瓜茄。風俗頗浮。居屋壘石,高起三五層者。地產馬哈獸、花福祿、豹、麂、犀牛、沒藥、乳香、龍涎香、象牙、駱駝。貨用金銀、段絹、米豆、磁器之屬。」

明史記載

[編輯]

明史》記載:「不剌哇,與木骨都束接壤。自錫蘭山別羅里南行,二十一晝夜可至。永樂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凡四入貢,並與木骨都束偕。鄭和亦兩使其國。宣德五年,和復往使。其國,傍海而居,地廣斥鹵,少草木,亦壘石為屋。其鹽池。但投樹枝於中,已而取起,鹽即凝其上。俗淳。田不可耕,蒜蔥之外無他種,專捕魚為食。所產有馬哈獸,狀如麞;花福祿,狀如驢;及犀、象、駱駝、沒藥、乳香、龍涎香之類,常以充貢。」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第19圖
  2. ^ 向達校注 《西洋番國志》附錄二·五《長樂山南山寺天妃之神靈應記》,53頁 中華書局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不剌哇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出自《明史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