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山西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山西大學
Shanxi University
山西大學校徽
校訓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
創辦時間 大清光緒二十八年四月一日
西元1902年5月8日
學校標識碼4114010108
學校類型部省合建高校
研究型大學
黨委書記王仰麟
校長黃桂田
教師人數3265
學生人數34048
本科生人數24155
研究生人數9893
校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太原市
塢城校區:小店區塢城路92號
東山校區:小店區南中環東街63號
大東關校區:杏花嶺區紅溝南街36號
總面積3,008畝(2,005,300平方米)[1]
校刊《山西大學學報》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山西省人民政府
郵區編號030006(塢城校區)
030031(東山校區)
030013(大東關校區)
網站www.sxu.edu.cn
位置
地圖

山西大學(英語:Shanxi University縮寫SXU),簡稱山大,創建於1902年5月8日[2],最初名為山西大學堂,坐落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是一所公立高等院校,是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現為山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部省合建大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工程)重點建設的14所院校之一,同時還是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

簡介

[編輯]

山西大學是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11計劃、英才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為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盟全國九所地方綜合性大學協作會成員、中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黃河流域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前身是1902年5月8日創辦的山西大學堂,1912年改名山西大學校,1931年改名山西大學,1943年改名為國立山西大學,1953年更名山西師範學院,1961年恢復山西大學校名。

截至2023年3月,學校有塢城、東山、大東關3個校區,總佔地面積3008畝,建築面積116.64萬平米;有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種類、14個博士後流動站;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4155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366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55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77人,設有本科專業87個。

歷史沿革

[編輯]
侯家巷的山西大學堂,1904年
山西大學堂創辦者岑春煊
山西大學堂西學書齋總理李提摩太

山西大學堂時期

[編輯]

山西大學創建於1902年,最初名為山西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Shansi),是中國創辦最早的三所大學堂之一,其他的兩所國立大學是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它也與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等屬同時期的近代新式高校。

1901年9月,山西巡撫岑春煊奉旨以明朝萬曆年間設立的晉陽書院和清末張之洞創立的令德堂為基礎,籌辦山西大學堂。辦學費用來自英國撥還的庚子拳亂賠款

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學堂正式成立。後來,岑春煊接受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議,增設西學書齋,原有的部分稱中學書齋。李提摩太為西學書齋總理,西齋於1902年6月26日開學。

山西大學校時期

[編輯]

最初校址設立在太原市侯家巷內(現在的太原師範學院所在地)。民國初年更名為山西大學校,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公立(官立)大學之一。依據民國初年學制,山西大學校取消中齋和西齋,設立預科和本科。預科學制3年,本科學制4年。

1913年,設立法科法律學門和工科土木工學門。

1914年,山西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原設的土木、機械、採礦冶金三個專門科併入山西大學校。

1917年,工科教學大樓落成。

1918年7月,北洋政府參議院議員中央選舉委員會將山西大學校列入國立範圍。這意味着,凡在山西大學校本科畢業,以其所學任事三年,或曾任山西大學校校長以及教員滿三年者,可以參與選舉。[3]

1925年5月18日,山西大學學生發起「反房稅」運動,學生列隊前往省議會請願,隨後轉往督署,與閻錫山交涉,最後迫使閻錫山廢除房稅。

1928年2月,派遣教授潘連茹為本校駐京代表,參加中國國立大學聯合會。

山西大學時期

[編輯]

隨着閻錫山於1930年因為反蔣失敗而下野,國民政府的各項教育制度開始在山西省推行。1931年7月,按照國民政府頒佈的《大學組織法》和《大學規程》,山西大學校改稱山西大學。

依據新章程,預科改為附屬高級中學,本科各科改為學院。

1934年7月,奉教育部令和山西省政府決議,山西省立法學院併入山西大學。同年,山西省立教育學院併入山西大學。

1935年7月,根據山西省政府頒佈的《山西省整頓人才教育案》,設立理學院。

1937年8月,侵華日軍不斷空襲太原,山西省政府命令太原各校向晉南疏散。山西大學校部和理工兩院遷往臨汾,法學院遷往平遙,文學院遷往運城

1937年11月8日,日軍攻陷太原,山西省政府下令各大專院校立刻停課解散,圖書設備等校產交由當地政府保管。

1938年春季,日軍南下,晉南各縣失守,山西大學師生星散,校產遺失無存。存留在太原的山西大學校址先是被日偽用作兵工廠,後於1944年成立山西省立太原工業職業學校

1939年夏初,部分身在重慶的山西大學教師向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提議,在重慶恢復山西大學。1939年9月初,山西省政府決定恢復山西大學,由閻錫山兼任校長,同時將山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山西省立工業專科學校併入山西大學。1939年12月23日,山西大學在陝西省三原縣複課。

1941年春季,由於校內出現「省立改國立」的學生風潮,山西大學與三青團三原縣團部和胡宗南十六軍政治部發生衝突,山西省政府電令教務長徐士瑚,將山西大學從三原縣遷往宜川縣秋林鎮虎嘯溝。

1943年2月,由於虎嘯溝瘟疫流行,山西大學由虎嘯溝遷往山西省吉縣克難坡

國立山西大學時期

[編輯]

1943年4月,國民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下令將山西大學改為國立,經費由教育部撥發。1943年7月,山西大學全體師生由克難坡返回虎嘯溝,在此辦學直到抗戰勝利。[4]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山西大學師生於1945年10月奉命離開虎嘯溝返回太原,但是由於同蒲鐵路中斷以及太原校舍被佔用,因此於1945年12月底在韓城借用醫院空房上課。

1946年3月,全體師生陸續返回太原,並於5月重新開學上課。

1948年7月1日,由於全國學生運動此起彼伏,全校學生組織停火罷灶以呼應平、津學生反飢餓、反內戰鬥爭。並推舉代表向校方交涉,要求增加公費,但是國民政府教育部派駐山西大學的會計主任徐秀溪對此予以拒絕。徐秀溪因為態度蠻橫被學生打傷,隨即逃往校長徐士瑚家中。學生在徐士瑚家附近與校方辯論數小時,終於使校方同意學生要求。

此後,由於解放軍徐向前所部在晉中戰役中佔據上風,太原有被圍困的危險,學生召開大會,成立了山西大學遷校委員會。

7月6日,遷校委員會派出馬華、洪耶、高波三名代表面見閻錫山,提出派飛機送學生到北平的要求,閻錫山答應了學生的要求,學生們還進一步趁勢要閻錫山寫信給傅作義,希望幫助解決學生住宿問題,閻錫山也同意了,遂命令在座的教育廳廳長劉逢炎辦理。[5]

部分學生於7月18日至7月20日之間,分批乘坐飛機到達北平,許多教師也一併抵達北平。抵達北平的學生臨時進駐位於東四七條的閻錫山公館。

同年8月12日,在北平的山西大學學生由於無法找到校舍,強行搬入中南海勤政殿和瀛台。中南海隨即被警察封鎖。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傅作義通過電報與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朱家驊、山西大學校長徐士瑚商議後,撥出張家口德王府,作為山西大學臨時校舍。朱家驊則電令徐士瑚,要求他對傅作義的決定「遵照執行」。

同年9月下旬,校長徐士瑚抵達北平。

同年11月,在張家口的山西大學學生因為生活困難而紛紛返回北平。此時山西大學校部在東華門南夾道北平梨園公會大樓辦公,文學院與法學院在東交民巷井陘煤礦公司大樓,工學院在東單總部胡同的一所大院,醫學院在東單蘇州胡同農業部農產公司棉產會大樓,另外在西河沿和朝內大街也有學生宿舍,並且陸續開課。

同年12月中旬,由於反對閻錫山強迫機關學校人員挖戰壕,本年招收的所有新生和部分教師一同抵達北平。此時山西大學共有在校生484人,教師74人。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戰役結束,解放軍進入北平。在北平的山西大學由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

1949年4月26日,太原戰役結束,解放軍攻克太原。留在太原的山西大學由太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

1949年5月15日,在北平的山西大學師生全部回到太原。

1949年8月,太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決定將山西省立川至醫學專科學校山西省立高級助產職業學校晉冀魯豫邊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學專科學校合併到山西大學醫學院。

1949年9月,根據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決定,中國大學理學院併入山西大學。時山西大學設文、理、醫、工、法五個學院。

1950年的國立山西大學

1951年後的山西大學

[編輯]

1951年1月1日,學校名稱由「國立山西大學」改為「山西大學」。

195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銘賢學院(今為山西農業大學)後,將該院的機械工程系和冶金工程系併入山西大學工學院。

這一時期,山西大學師生人數不斷增加。1953年,山西大學共有在校生2100餘人,全校教師363人。

山西師範學院時期

[編輯]

1953年院系調整後,取消山西大學建制,文,理兩院合併,改稱山西師範學院,為教育部直屬高校;醫、工兩院相繼獨立建院,法學院稱財經學院,後劃歸入中國人民大學

1954年由太原市侯家巷遷入現在的塢城路校區(當時仍為太原南郊)。設立七系八科:教育系、歷史系(科)、中文系(科)、俄語系(科)、數學系(科)、化學系(理化科)、生物系(科)、地理科、體育科。另有馬列主義教研室。

1955年,增設物理科,撤銷俄語科、理化科。同時組織教師在自編教材之餘,翻譯蘇聯教材。

1960年,在校學生增加到4127人,教師498人。

山西大學復校

[編輯]
山西大學塢城校區南門(2024年)

1958年,在「大躍進」的過程中,山西省籌備建立山西科技大學。但是該計劃沒有得到上級的批准。因此山西省退而求其次,準備組建山西大學。

1959年9月17日,山西大學成立。教師由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學院等學校調入,校舍則借用自山西師範學院。由於該校師生人數不多,當地人稱之為「小山大」。1960年,該校共有教師106人,學生640人。

1961年,由於經濟困難,中共山西省委決定將該校(小山大)與山西師範學院合併,仍定名為山西大學。山西大學成功復校。

1962年,山西體育學院山西藝術學院併入山西大學。[6]

1966年末,受到全國「文化大革命」風潮的影響,山西大學內部分化為「八八紅旗戰鬥隊」和「八一四毛澤東思想先鋒大隊」兩個造反派。1967年1月12日,「八八」戰鬥隊在大隊長李大綱的率領下奪取了中共山西省委的權力。1月13日,「八一四」戰鬥隊在校內奪取了山西大學的權力。

1968年9月,工宣隊和軍宣隊進入山西大學,但是山西大學的武鬥有增無減。

1969年7月,中共中央下發「七·二三佈告」。山西大學武鬥基本停止。同年9月,成立山西大學革命委員會。

1969年12月,山西大學收到山西省革命委員會的戰備疏散令,從太原出發,於次年(1970年)抵達昔陽縣。1970年9月,全體人員返回太原。

1972年4月,首屆工農兵大學生進入山西大學就讀。[7]

1981年冬季,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山西大學首批7個學科(中國近代史、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文學、科學社會主義、哲學、動物學、光學)有權授予碩士學位。

1988年,山西大學正式成立研究生處,2001年11月研究生處改制為研究生學院,2011年6月,研究生學院正式更名為「山西大學研究生院」。

1993年,山西大學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5年5月, 山西大學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

2012年5月,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11月,成為山西省唯一一所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入選高校,進入「一省一校」國家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新平台。

2014年6月,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山西大學,成為山西大學的大東關校區。

2016年3月2日,山西省教育廳廳務會審議通過《山西大學章程》並予以核准。[8]

2020年12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將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辦學資源整合,重組為公辦本科層次職業高等學校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領導。原由山西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建制撤銷[9]

2021年8月28日,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啟用。

2022年2月,山西大學以哲學、物理學兩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歷任校長

[編輯]

1. 姚文棟(1902年3月 - 1902年5月)
2. 沈敦和(1902年5月 - 1906年7月)
3. 楊熊祥(1904年春 - 1905年)
4. 傅岳棻(1905年9月 - 1906年8月)
5. 丁寶銓(1906年7月 - 1907年春)
6. 解榮輅(1906年8月 - 1909年9月)
7. 渠本翹(1909年9月 - 1910年3月)
8. 胡鈞(1910年3月 - 1912年2月)
9. 李鏡蓉(1912年2月 - 1912年5月)
10. 高時臻(1912年5月 - 1916年5月)
11. 田應璜(1916年5月 - 1916年8月)
12. 高時臻(1916年8月 - 1918年8月)
13. 王錄勛(1918年8月 - 1937年11月)
14. 馮綸(1939年10月 - 1939年12月)
15. 閻錫山(1939年12月 - 1943年4月)
16. 王懷明(1943年4月 - 1946年6月)
17. 徐士瑚(1946年6月 - 1949年7月)
18. 鄧初民(1949年9月 - 1953年12月)
19. 梁園東(1953年12月 - 1958年6月)
20. 楊蕉圃(1958年6月 - 1959年9月)
21. 焦國鼐(1959年9月 - 1965年)
22. 焦國鼐(1973年 - 1980年)
23. 甄華(1980年2月 - 1981年4月)
24. 陳舜禮(1982年4月 - 1983年9月)
25. 程人乾(1984年3月 - 1987年12月)
26. 李旦初(1987年10月 - 1988年12月)
27. 李鎮西(1988年12月 - 1991年)
28. 彭堃墀(1991年6月 - 2000年10月)
29. 郭貴春(2000年10月 - 2012年8月)
30. 賈鎖堂(2012年8月 - 2018年9月)
31. 黃桂田(2018年9月 - 今)

院系設置

[編輯]
人文學科 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 工程 其他 孔子學院 聯合辦學
文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哲學社會學學院

外國語學院

音樂學院

美術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法學院

體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聞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環境與資源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軟件學院

電力工程系

動力工程系

自動化系

土木工程系

電子信息工程系

環境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

初民學院 亞美尼亞

山西大學—美國費佛爾大學

山西大學法律職業學院

山西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大學傳媒學院

山西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科學研究

[編輯]

根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環保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山西省重點實驗室9個,山西省協同創新基地5個,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4個,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

重點基地

  1.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實驗室
  2.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原子分子物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3. 國家級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科技哲學研究中心
  4.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
  5.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生物學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學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計算智能與中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6.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煤化工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7. 環境保護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煤炭廢棄物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實驗室
  8. 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原子分子物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國家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和國家「大學生KAB創業俱樂部」、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教育部互聯網應用創新開放平台示範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9. 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共建):山西中北國家大學科技園
  10. 山西省院士工作站: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院士工作站、智能信息處理院士工作站和化學生物學院士工作站
  11. 山西省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學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地方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方言與口傳文化典藏研究中心、管理與決策研究中心、區域社會史研究中心、旅遊研究中心
  12. 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與研究中心:生物工程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處理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功能分子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光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中藥材GA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所、實驗室、研究中心

  1. 光電研究所
  2.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
  3. 分子科學研究所
  4. 生物技術研究所
  5. 黃土高原研究所
  6. 現代化學研究所
  7. 環境科學與工程中心
  8. 理論物理所
  9. 激光光譜實驗室
  10. 應用光電研究室
  11. 數學與應用數學研究所
  12. 光合細菌研究室
  13. 環境技術研究所
  14. 應用動物研究所
  15. 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16.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17.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
  1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
  19. 高等教育研究所
  20. 歐洲法研究所
  21. 外國語言研究所
  22. 藝術研究所
  23. 日本研究所
  24. 哲學與社會學研究所
  25. 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26. 韓國研究中心
  27. 詩經研究信息中心
  28. 方言研究中心
  29. 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30. 傳播實驗研究中心
  31. 女性學研究中心
  32. 裴氏文化研究中心
  33. 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研究中心
  34. 楊振寧研究中心
  35. 民族傳統體育研究中心
  36. 企業診斷研究中心
  37. 外語考試研究中心
  38. 晉商研究中心
  39. 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
  40. 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
  41. 教育發展與諮詢研究中心
  42. 應用心理學研究中心
  43. 書法研究中心
  44. 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
  45. 司法鑑定中心
  46. 精細化學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圖書出版

  1.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 《山西大學學報》
  3. 《山西大學校報》
  4. 《量子光學學報》
  5. 《晉圖學刊》
  6. 《山大校友》

知名校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学校简介. 山西大學. [2022-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 
  2. ^ 百年山大. [2013-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3). 
  3. ^ 國立山西大學. 国立山西大学一览. 1947: 5. 
  4. ^ 山西大學校史編篡委員會. 山西大学史稿 1902-1984. 山西省太原市: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4月: 第37頁. ISBN 7088·1465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5. ^ 行龍. 山大往事. 商務印書館. 2017年1月: 161–163. ISBN 9787100132473. 
  6. ^ 山大新聞網: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山西大學大會成功舉辦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7-04.
  7. ^ 李廣鎖; 肖文科,張銀海,趙寶華. 别样年华 山西大学外语系首届工农兵大学生纪实.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2年: 第169頁. ISBN 9787203122715. 
  8. ^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34号(山西大学). [202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5). 
  9. ^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教育部关于同意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转设为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函(教发函〔2020〕11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門網站 (北京). [202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