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區
宿豫區 | |
---|---|
市轄區 | |
坐標:33°56′53″N 118°19′25″E / 33.94807°N 118.3237°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江蘇省宿遷市 |
設立 | 2004年 |
下級行政區 | 18
|
面積 | |
• 總計 | 1,236.55 平方公里(477.4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588,520人 |
• 密度 | 476人/平方公里(1,233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389,984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23800 |
電話區號 | 0527 |
行政區劃代碼 | 321311 |
宿豫區是中國江蘇省宿遷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轄18個鄉鎮(場)和2個省級開發區、1個市級開發區,區域總面積為1256平方公里。原為地級淮陰市下屬縣級宿遷市的一部分,199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劃歸地級宿遷市並更名為宿豫縣,2004年3月在新一波的行政區劃中,被分割部分屬地後,更名為宿豫區。
宿豫,豫,又作預。東晉義熙中置,屬淮陽郡。寶應元年(762年)因避代宗名諱,改為宿遷縣,一直沿襲至1987年。1987年,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市。1996年,撤銷縣級宿遷市設立地級宿遷市,原縣級宿遷市分為宿城區、宿豫縣。2004年,撤銷宿豫縣設立宿豫區。
歷史沿革
[編輯]宿豫歷史上就是鍾吾諸侯國屬地,秦時設下相縣,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設宿豫郡、宿預縣,縣城遺址在今宿遷市宿城區鄭樓鎮古城山南麓[2]。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為了避諱皇帝李豫改稱宿遷縣,一直沿襲至1987年撤縣建市(縣級)。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宿遷市,原縣級宿遷市劃分為宿城區和宿豫縣,2004年3月,宿豫撤縣設區。
宿豫與宿預
[編輯]宿遷本名宿預或宿豫,古代各種典籍中宿預與宿豫混用,主要原因是:一是古代「預」、「豫」通用,成書於南朝梁陳之際的《玉篇》 :「豫,逆備也。或作預。」古人認為「宿預」即「宿豫」。二是早期記載「宿預」、「宿豫」的有關史書,都成書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各自為政,信息閉塞,同一名稱的音同義同而形異就不可避免了。[3]
自然地理
[編輯]宿豫區位於江蘇省北部,東經117°56'15"-118°37'3O",北緯33°42'30"-34°12'3O",東接沭陽,南靠泗陽、泗洪,西鄰睢寧,北隔沂河與新沂、邳州接壤,大部分地區屬於黃、淮、沂、沭平原,北部有魯南丘陵的延伸部分(面積約佔總面積的52%),全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形成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趨勢,平均高程38米左右。[4]
行政區劃
[編輯]宿豫區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11個鎮、3個鄉[5]: 順河街道、豫新街道、下相街道、曉店鎮、皂河鎮、仰化鎮、大興鎮、丁嘴鎮、來龍鎮、黃墩鎮、陸集鎮、關廟鎮、侍嶺鎮、新莊鎮、井頭鄉、曹集鄉、保安鄉和嶂山林場。
人口
[編輯]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宿豫區(包括湖濱新區)常住人口為588520人,佔宿遷市的11.8%。
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宿预城遗址碑记. 宿遷市鄭樓鎮政府網,來源:宿遷市宿城區鄭樓鎮人民政府所立宿預城遺址碑記. 2012-02-07 [2014-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簡體中文).
- ^ 著名書法家劉雲鶴官方藝術網——文集文章,「宿預」與「宿豫」。
- ^ [ 自然地理——中國宿豫]
- ^ 2023年宿豫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