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威權民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權民主又稱專制民主,是指威權國家中提倡的一種自稱是民主統治形式。套用在法西斯主義斯大林主義國家則稱為極權民主[1][2]。威權民主最初由波拿巴主義發展和應用[3] 。他們提倡應該讓最有資格的人統治國家,而不是由多數人統治國家[4]。 1920至1970年代統治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法西斯和準法西斯政權中,威權民主被推廣為替代自由民主的方案,以多黨制為基礎的民主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忠於國家的社團主義。企業集團將人們結合成利益團體,向國家訴求,為落實國家的公共意志行事,從而實行有序的群眾統治[5]:4-5。法西斯主義者曾經宣傳威權民主,他們明確拒絕傳統的民主概念。[4]法西斯主義者譴責自由民主制不是真正的民主,他們認為選舉和議會無法代表國家的利益,自由民主制的多黨選舉不過只是一種使精英統治合法化的手段。[5]希特拉譴責議會民主和多元選舉民主,但他一再表示納粹主義才是真正的民主,並呼籲「德國要實行民主」。1933年5月31日,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發表演講時將納粹主義稱之為專制民主。納粹政治理論家沃爾特·格哈特(Walter Gerhart)肯定了威權民主的概念,認為它能夠將權威與人民的意志聯繫起來,他聲稱自由民主缺乏權威。[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Jacob Leib Talmon, Yehoshua Arieli, Nathan Rotenstreich. Totalitarian democracy and after. London, England, UK; Portland, Oregon, US: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2. p. 174.
  2. ^ Roland N. Stromberg. Democracy: a short, analytical history. Armonk, New York, US: M.E. Sharpe, 1996. p. 94.
  3. ^ John Alexander Murray Rothney. Bonapartism after Seda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9. p. 293.
  4. ^ 4.0 4.1 Arblaster, Anthony. Democracy. Concepts in Social Thought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48. 
  5. ^ 5.0 5.1 Riley, Dylan J. The civic foundations of fascism in Europe: Italy, Spain, and Romania, 1870-1945. 2010. 
  6. ^ Donald J. Dietrich. Catholic citizens in the Third Reich: psycho-social principles and moral reasoning.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U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8. p.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