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埃茲拉·龐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茲拉·龐德
出生1885年10月30日 編輯維基數據
黑利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72年11月1日 編輯維基數據 (87歲)
威尼斯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職業詩人、文學評論家、作曲家翻譯家、自傳作者、作家經濟學家新聞工作者廣播節目主持人、文學史家 編輯維基數據
配偶多蘿西·莎士比亞 編輯維基數據
獎項博林根獎、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 Fellowship 編輯維基數據
艾茲拉·龐德1963年於威尼斯

埃茲拉·龐德(英語: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是美國著名詩人文學家意象主義詩歌的主要代表人物。

生平

[編輯]

1885年,龐德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海萊市。21歲時獲賓夕法尼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在早年,他自稱要「成為全世界最通達詩的人」。[1]

1909年前往倫敦,與當時在文壇上頗為活躍的T·E·休姆英語T. E. Hulme等人結識,龐德早期從事意象主義的寫作便是受這些人的影響。1913年,F·S·福林特英語F. S. Flint發表著名的意象派三點綱領(Imagisme),在兩年後的《意象派詩選英語Des Imagistes》的序言中,龐德又加了三條新原則:提倡用準確的日常語言,創造新的律以及自由選材。這些主張對現代自由體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也為龐德之後改寫現代派詩作了準備。

1917年,龐德參與溫德漢·路易斯英語Wyndham Lewis創辦的《風暴》雜誌中,以表現力量為目的,宣揚應該改革意象派創作上的弊陋,要求那些善於寫作平淡和傷感性詩歌的詩人用有力的、有運動感的意象和節奏來創作。由於意見的相違,漸漸的龐德脫離出意象派,1917年之後他開始了現代派modernism英語Modernist poetry)的寫作。除此之外,龐德還是一個熱衷於介紹中國古典詩歌和哲學翻譯家,他自稱為儒者[2]。經他改編並翻譯了《神州集》、《詩經》、《論語》等儒家經典。

艾茲拉·龐德後期轉向法西斯主義,在二戰爆發之前,龐德就來到意大利,在當地組織了一個反美廣播電台,支持墨索里尼。他被以叛國罪逮捕。他在好友的勸說下,通過裝精神病人,躲過了叛國罪的審判,被關押在華盛頓伊利沙伯醫院13年。期間他的詩歌大放異彩,獲得了國家文學獎。後被釋放。釋放後,他又回到意大利並死在威尼斯

著作

[編輯]
  • 《神州集》(1915年)
  • 《休·賽爾溫·莫伯利》(1920年)
  • 《詩章》(1916-1968年)
  • 《漢字作為詩媒》(1935年,與歐內斯特·費諾羅薩合著)(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 《美聯儲的秘密》揭露美國壟斷金融勢力的巨著,最後由他的好友尤斯塔斯·穆斯林完成出版

龐德與意象主義

[編輯]

1911年5月,希爾達·杜利特爾與詩人弗朗西斯·格雷格和格雷格的母親一起從費城抵達倫敦。等到那年9月份他們再回來時,杜利特爾決定就此駐足。龐德把她介紹給了他的朋友,包括杜利特爾未來的丈夫詩人理查德奧爾丁頓。在他們結婚之前,三人住在肯辛頓(龐德住在 10號,Doolittle在 6號和Aldington在8號), 並且在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工作。[3]

龐德定期與策展人兼詩人勞倫斯·賓揚在博物館會面。賓揚向他介紹了東亞藝術和文學概念,並且以此啟發了龐德後期的詩歌意象與技巧。博物館的參觀者書籍顯示,1912年和1913年期間,龐德經常在印刷室檢查日本浮世繪。這些浮世繪里,有的刻有日本的和歌,一種可能促成意象派構圖技術的詩歌類型。[4][5]這期間,龐德正在創作Ripostes(1912),詩歌風格也漸漸脫離了他早期作品的影子。在翻譯的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翻譯工作的難度並不是因為他對其他語言的了解程度不夠,而在於他對英語的掌控能力不足:「我不是說要去使用一種語言來溝通,而是以一種語言思維來思考。」

1912年,住在Church Walk的龐德,奧爾丁頓和杜利特爾開始研究「語言的想法「。 一天下午,在大英博物館的茶室裏,這三位學者決定發動一場名為意象主義的詩歌「運動」。 意象主義,龐德將在Riposte寫到,「只關心語言和表達」。這個運動的目標是一種清晰感:而這目的恰好與抽象,浪漫主義,修辭,語序倒置以及過度使用形容詞等手法產生不同。 他們就此制定了三個原則: 1.直接對待「事物」,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 2.絕對不要使用無助於表達的詞。 3.關於節奏:按照樂句的順序組成,而不是按照節拍器的順序。[6]

多餘的詞語應當被避免使用,尤其是形容詞。龐德寫道,自然物體永遠是「稱職的象徵」。詩人不應該用平庸的詩句重新講述散文中已經講過的東西。[6]

這個想法的實際行動在龐德的「在地鐵站」(1913)中可見一斑,這首詩的靈感來自於他在巴黎地下鐵的一段經歷。他花費了一整年的時間來打磨這首詩,最後終於將其精華濃縮於到日式俳句的風格之中。儘管龐德的意象主義作品的確是緣起日本文化,但他的創作目標是去重新製作 ——或者像龐德所說的,「創新」——— 以及融合不同的文化風格,而不是直接無情地複製。


相關人物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Ezra Pound. Poetry Foundation. [2019-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2. ^ 吉川幸次郎. 埃兹拉·庞德.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140. ISBN 7-309-04438-X. 
  3. ^ Keith Ridler. Poet's Idaho home is reborn. the Seattle Times. the Seattle Times. [2018-05-22]. [永久失效連結]
  4. ^ Rupert Richard Arrowsmith. Cosmopolitanism and Modernism. Vimeo.com. [2018-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5. ^ Rupert Richard Arrowsmith. Cosmopolitanism and Modernism. Vimeo.com. London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2018-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6. ^ 6.0 6.1 Ezra Pound.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1968: 3–5 [2018-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