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哈佛學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佛學會(或譯作哈佛院士會,英語:The Society of Fellows at Harvard University,或簡稱為Harvard Society of Fellows)是哈佛大學中一個低調的菁英學術組織,被譽為「哈佛里的哈佛」(英語:Harvard at Harvard)。[1] 成立至今已經產生了16位諾貝爾獎得主。[2]

學會由哈佛大學校長教務長 (Provost)、文理學院院長、聯同校內十多位知名學者 (包括兩名諾貝爾獎得主) 共同管理,旨在為全球最傑出的青年學者提供在任何院系中自由研究的機會,「只有權利沒有義務,不必教書,只管做自己喜歡的研究。」[3]

青年院士(Junior Fellows)為終身制,由資深院士(Senior Fellows)選出,「必須是具有卓越能力、原創性和資源整合能力的人。他們應代表着最高水平的智力成就,體現出非凡的創造力,並對其領域的未來方向產生重大影響」,[4]是「稀有而獨立的天才」。[5]

學會歷來為哈佛及其他大學培養眾多知名學者,包括分析哲學家蒯因 (Willard Van Orman Quine);第一位,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約翰·巴丁 (John Bardeen)[6];提出典範轉移學說的著名科學史家托馬斯·庫恩 (Thomas Kuhn);語言學家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前任院長、經濟學家亨利·羅索夫斯基英語Henry Rosovsky (Henry Rosovsky);第一位入選學會的女性、哲學家Martha C. Nussbaum;文化史、書籍史領軍人物羅伯特·達恩頓 (Robert Darnton);中國思想史研究開拓者列文森(Joseph Levenson);文學理論家保羅·德曼 (Paul de Man);哲學家索爾·阿倫·克里普克(Saul Aaron Kripke);美籍華裔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王浩[7][8];最年輕哈佛華人教授尹希菲爾茲獎獲得者、有愛因斯坦後繼者之稱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維騰 (Edward Witten)等。[9]

青年院士的誕生

[編輯]

哈佛學會是世上唯一不接受個人申請的博士後項目。[10] 候選人必須由四位導師聯合提名及推薦。[11]資深院士每年再從全球超過400名不同研究領域的候選人中選出約十二名青年院士[11][12]

青年院士在被正式聘任前,有一就職儀式,由哈佛校長領讀以下誓詞

你入選哈佛院士會是因對你在學術領域中作出重要成就之厚望,及你在知識與思想上作出顯著貢獻之承諾。此承諾,你需盡全部智識與道德力量去實現。你應實踐學人的美德,摒除其弱點。你當尊敬前輩——正由於前人的探索才有你今天的起點;也當幫助後來者,進而繼續你拓展的事業。你的目標是知識與智慧,而非名利。絕不佔有他人的成績,也絕不因他人獲得更好的機遇而生妒嫉之心。你所追求的是一遠大的目標,並永不為已取得的成就而自滿。所有的成就與發現都應被你視作每位追求真理的學人從不同角度共同努力探索的、更遼闊的圖案的一部分。作為一名青年院士,你將終生為此目標而獻身。[13] [14]

待遇

[編輯]

哈佛學會待遇優渥,青年院士獲三年的大額獎金[12],年薪十萬美元[11],相當於北美助理教授的薪金。不少人願為接受青年院士一席,放棄其他大學的助理教授職位。哈佛大學大多數教研設施對青年院士開放。[11] 青年院士和資深院士在學期期間每周共進高桌晚宴[11],享受美酒和豐盛晚餐。[15]青年院士每周共進兩次午餐。

青年院士多為學術菁英,佔據了美國最高的學術職位。以1986年至1989年一屆為例,九位青年院士中的四位現已成為哈佛教授。[16] 從哈佛學會走出來的學者都非等閒之輩。當選過學會成員的校友中,諾貝爾獎及各個學科的大家名流輩出,多為學界、業界乃至政界名人。[17]

歷史及理念

[編輯]

學會成立於1933年,由哈佛大學校長A·勞倫斯·羅威爾捐款設立。洛威爾相信不同領域學者間非正式交流的價值。他的理想是為事業剛起步的青年學者提供衣食無憂的環境,給他們絕對的學術自由,讓他們專心於研究,又有與其他菁英定期自由交流的機會,以創立一種具有北美特色的高級人才培養系統。[1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科学网—哈佛里的哈佛 - 邵鹏的博文. blog.sciencenet.cn.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2. ^ 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谈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 - 百度文库. wenku.baidu.com. [2024-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9). 
  3. ^ 学术生涯与爱国情怀——王浩先生访谈-清华校友总会. www.tsinghua.org.cn. [2023-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4. ^ About. socfell.fas.harvard.edu. [2023-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4) (英語). 
  5. ^ Edward Tenner. Environment for Genius?.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6. ^ 约翰·巴丁:只有他,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丨陈关荣 | 集智俱乐部. [202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4). 
  7. ^ 我与王浩 | 南方周末. www.infzm.com. [2023-05-10]. 
  8. ^ 賽先生. “常年郁郁寡欢”的哲学家和他的朋友圈. (原始內容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 (幫助)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9. ^ Listed by Field. socfell.fas.harvard.edu. [2023-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英語). 
  10. ^ Nomination Procedure. socfell.fas.harvard.edu.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6) (英語).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About. socfell.fas.harvard.edu. [202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4) (英語). 
  12. ^ 12.0 12.1 High Society | Magazine | The Harvard Crimson. www.thecrimson.com.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13. ^ 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谈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 - 百度文库. wenku.baidu.com. [2024-04-19]. 
  14. ^ Environment for Genius?. www.harvardmagazine.com. [2024-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15. ^ High Society | Magazine | The Harvard Crimson. www.thecrimson.com. [2024-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16. ^ High Society | Magazine | The Harvard Crimson. www.thecrimson.com.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17. ^ 梁雷. 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谈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 (PDF). 
  18. ^ HOMANS, GEORGE C.; BAILEY, ORVILLE T. THE SOCIETY OF FELLOWS AT HARVARD UNIVERSITY. American Scientist. 1949, 37 (1) [2023-05-10]. ISSN 0003-09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