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奴隸
《叛逆的奴隸》 | |
---|---|
藝術家 | 米開朗基羅 |
年份 | 1513年 |
類型 | 雕塑 |
媒介 | 大理石 |
尺寸 | 215 cm(85英寸) |
收藏地 | 巴黎羅浮宮 |
《叛逆的奴隸》(意大利語:Schiavo ribelle,法語:L'Esclave rebelle,英語:Rebellious Slave)又名《被縛的奴隸》,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全盛期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一件大理石雕塑,高2.15米,創作於1513年,現藏於巴黎羅浮宮。
歷史
[編輯]羅浮宮的兩件《奴隸》雕塑可以追溯到儒略二世墓的第二個版本,由教宗儒略二世的繼承人,德拉羅維雷家族成員,在1513年5月訂製。雖然最初建造一座大型陵墓的計劃被擱置一旁,但作品仍然很壯觀,有一條裝飾着許多雕塑的走廊,米開朗基羅立即投入工作。最早完成的作品包括兩個囚犯(Prigioni,在19世紀改名為奴隸),放置在陵墓的下部, 立柱旁邊。他們的姿勢是由這個建築環境的需要決定的,所以從前面看效果很好,但如果側視的話效果就差得多。
米開朗基羅寫給馬切洛·迪·科維的信件,確認了這兩座雕像的日期,在信中他提到盧卡·西諾萊利在羅馬的住所里看到,他創作的「大理石雕像,高達四肘,雙手背在後面」。
在1542年完成的陵墓最終版本中,並不包括米開朗基羅工作室創作的所有「囚犯」。1546年,米開朗基羅將現藏於羅浮宮的這兩件作品送給羅伯托·斯特羅齊,因為在1544年7月到1546年6月米開朗基羅生病期間,斯特羅齊在羅馬的住所盛情款待了米開朗基羅。1550年4月,斯特羅齊因反對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而被流放到里昂,他把這兩尊雕像帶到那裏。1578年4月,兩尊雕像來到巴黎附近埃庫昂蒙莫朗西貴族城堡的院子裏。
1749年,黎塞留公爵把它們帶到巴黎,安放在漢諾威亭(Pavillon de Hanovre)。1793年,它們被隱藏了起來,但是當最後一位黎塞留元帥的遺孀試圖將它們出售時,它們成了政府的財產,現在是羅浮宮的收藏品。
描述與風格
[編輯]《叛逆的奴隸》描繪的對象試圖從束縛中掙扎出來,他的雙手被捆在背後,軀幹扭曲,頭部扭動,給人的印象是,他正在抬起肩膀和膝蓋,朝觀眾走來。
這兩個人物可能與羅馬藝術中的俘虜有關。喬治·瓦薩里認為象徵被儒略二世控制的省份。然而,對於阿斯卡尼奧·康迪維來說,它們象徵着在這位教宗死後,藝術成了囚犯。特別是《叛逆的奴隸》,可能代表雕塑或建築。對於其他的象徵意義和哲學性質,也有所討論。還有人認為與米開朗基羅的個人生活和他的虐戀傾向有關。
從樣式上看,它們植根於古希臘雕塑,特別是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如1506年發現的雕塑《拉奧孔與兒子們》,當時頗受米開朗基羅追捧;此外的影響,還有羅馬眾多凱旋門的雕塑風格,以及被縛的聖巴斯弟盎形象。
參考
[編輯]- Umberto Baldini. Michelangelo scultore. Rizzoli, Milano 1973.
- Marta Alvarez Gonzáles. Michelangelo. Mondadori Arte, Milano 2007. ISBN 978-88-370-6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