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凱伊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凱伊效應(英語:Kaye effect[1] :將混合有機溶液倒到一固體表面,這表面突然向上噴出一束液體和向下倒的液束相會。這種現象稱為「凱伊效應」。這是英國工程師艾倫·凱伊在1963年第一次描述的。

出現凱伊效應的時間較短;一般在300毫秒左右,容易為人忽略。

此後,發現番茄醬酸奶油漆洗髮水和液體肥皂等切應變薄(在切應力下變稀)的液體都具有這樣的性質。

為了了解「凱伊效應」,荷蘭特溫特大學的微斯路易斯用高速視頻頭觀察這效應的全過程 [2];將切應變薄液體倒到固體表面,開始時,形成一繞堆;但其中某一滴滑下,隨後有一束流從堆表面窩弦梯邊飛躍而出;從表面發射出來。微斯路易斯認為,切應變液的介面形成潤滑層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還找到了,把切應變液倒到斜面上,能看到穩定的反彈射流的條件。但是微斯路易斯的實驗還未能從物理角度說明產生凱伊效應的原因。有人認為,在有靜電的情況下,更易出現「凱伊效應」[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aye A.,et al."A Bouncing liquid Stream" Nature,197,1001-1002(1963)
  2. ^ Versluis M.et al. "Puzzle of Leaping liquid solved" Preprint[永久失效連結]
  3. ^ 存档副本. [2014-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