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福建省二級行政區列表
目前,中華民國福建省法理上轄有[註 1]兩個二級行政區,全數為縣,分別為金門縣和連江縣。其中,前者是中華民國福建省最大、人口數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和下轄三級行政區數最多的二級行政區,面積為151.6560平方公里,人口共139,27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18人,下轄6個三級行政區(3鄉、3鎮);後者則是中華民國福建省最小、人口數最少、人口密度最小和下轄三級行政區數最少的二級行政區,面積為28.8000平方公里,人口共13,05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53人,下轄4個三級行政區(4鄉)。中華民國福建省的兩縣皆由離島組成,故全境皆被海洋包圍。
歷史
[編輯]秦漢
[編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行政區劃可追溯至秦朝。秦朝曾在福建設置閩中郡,使秦朝成為首個在福建設立行政機構的中國政權。惟秦朝並未能對福建實施直接管轄,使福建地方政權作為秦朝的實際藩屬國而存在[1]。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立為冶縣,東漢改為東侯官,260年設建安郡,282年設晉安郡。南朝時設南安郡,治南安,後設閩州和豐州。隋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改豐州為泉州,大業初年更名為閩州,大業三年(607年)又廢州改設為建安郡[2]。
唐宋
[編輯]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為建州,治閩縣(今福州)。武德五年設置豐州,治志安,武德六年分設泉州,治閩縣;貞觀初年豐州併入泉州;垂拱二年(686年)析出泉州南部設置漳州,治漳浦(今雲霄);聖歷二年(699年)泉州析地設置武榮州,治南安;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更名為泉州,治晉江,改泉州為閩州,治閩縣(今福州);開元十三年(725年)閩州更名為福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福建」一詞始出現;天寶元年(724年)改屬江南東道,改福建經略使為長樂經略使;乾元元年(758年)以長樂郡為福州都督府,經略使改為都防禦使;上元元年(760年)升格為節度使。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封王審知為閩王;貞明六年(920年)在福州設立大都督府;長興四年(933年)福州升為長樂府;開運二年(945年)改長樂府為東都。[2]
宋朝時置福建路,下轄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六州及邵武、興化兩軍,又稱「八閩」[1]。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建州升為建寧府[3]。宋末,福州升為福安府,興化軍升為興安州。
元代
[編輯]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治福州路,尋更名泉州行省徙泉州路,十七年(1280年)復置福州行省,同年省入泉州行省,後又分置福建行省,二十年(1283)省泉州行省併入福建行省,又一度省入漳州,二十一年(1284年)省福建行省併入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置分省於泉州路;尋復置福建行省治福州路,二十八年(1291年)改置福建道宣慰司併入江西等處行中書省,二十九年(1292年)復置福建行省。大德元年(1297年)更名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徙泉州路,又復為福建行省復治福州路,三年(1299年)罷福建行省為福建道宣慰司,改屬江浙行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改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福建等處行中書省置福州路、建寧路、泉州路、興化路、邵武路、延平路(原名南劍路)、汀州路、漳州路八路[4]。
吳元年(1367年),福州路、邵武路分別改置福州府、邵武府。
明清
[編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路、建寧路、延平路、汀州路、興化路、漳州路分別改置泉州府、建寧府、延平府、汀州府、興化府、漳州府;二年(1369年)置福建行中書省,治福州府,轄福州府、泉州府、建寧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興化府、漳州府;九年(1376年),福建行省改置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成化九年(1473年),福寧州升為福寧直隸州,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時轄八府一直隸州[5]。清沿明制,以為省,省治福州府[6]。
中華民國
[編輯]民國元年(1912年),福建省政府成立,全省並劃分為東路道、南路道、西路道、北路道4道。民國3年(1915年),以原轄區改為閩海道(閩東)、廈門道(閩南)、汀漳道(閩西)及建安道(閩北)。民國14年(1925年),廢除道制,實行省、縣兩級制。民國22年(1933年),十九路軍在福州發動「閩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定福州為首都,將福建劃為閩海省、延建省、興泉省、龍汀省4個省和福州、廈門兩個特別市,轄64縣。民國23年(1934年),人民革命政府解散,福建省政府成立,同年7月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制度,將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公署,仍轄64縣。民國24年(1935年)設立廈門市。民國27年(1938年),福建省政府遷往永安,全省行政區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1市、62縣、7個特區。民國30年(1941年),日軍攻佔福州,第一區專署遷往福安。民國32年(1943年)全省行政區劃調整為8個行政督察區、2市、64縣、2個特區。民國34年(1945年),省政府遷回福州。民國35年(1946年),福州市正式成立,全省行政區劃調整為9個行政督察區、2市、66縣。民國36年(1947年),全省行政區劃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67縣、2市。[2]
內戰與分治
[編輯]民國37年(1948年)後,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漸趨劣勢,福建省多數縣市皆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民國38年(1949年)10月17日,中華民國國軍主動放棄廈門,集中兵力固守金門[7]。同月,福建省政府由軍方全面接管,實行軍管制度,停止金門、東山及馬祖的縣制,改設民政處管轄地方行政。民國39年(1950年)3月成立金門及馬祖兩軍管區行政公署,代理原來的金門、連江、長樂、羅源以及莆田等五縣實際轄區之政務;5月,國軍撤離海南島,並主動放棄舟山群島,15萬國軍及大量物資轉運台灣[8]。民國44年(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發起一江山島戰役,1月19日攻佔一江山島。1月20日,福建省政府於金門恢復建制,並於馬祖設立閩東北行政公署,管轄連江、長樂、羅源3縣之政務。一江山島陷落後,大陳島等浙東沿海地區陷入不利;中華民國政府經多方評估後,決定放棄浙江沿海剩餘島嶼,集中力量防衛臺澎金馬,至此中國大陸沿海僅剩下福建沿海的金門、馬祖由中華民國控制[9]。民國68年(1979年),考慮到當時國際環境,解放軍停止對金門砲擊[10]。
去任務化
[編輯]民國107年(2018年),時任行政院院長賴清德進一步決議省級機關去任務化、預算歸零,所存省級行政組織及業務完全移交中央政府[11]。福建省政府實質上解散,僅依照憲法增修條文保留福建省政府之機關名號及福建省政府主席之無給職職位[12]。同年12月,福建省政府之行政組織及業務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接收[13]。自此以後,中華民國福建省的實體省級機關正式走入歷史。
列表
[編輯]註:本章節表列之區域代碼係為戶役政資訊系統資料代碼,與已停止適用之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或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及村里代碼同號(僅在鄉鎮市區以上僅直轄市之區不同號),資料來自內政部戶政司[14][15][16];縣市旗、縣市徽及下轄三級行政區數資料來自內政部及各地方政府官網[17];面積、人口數及人口密度資料來自內政部統計處發行之《內政統計月報》,面積的單位是平方公里(取至小數點下第4位),人口的單位是人,人口密度的單位則是人/平方公里(取至個位),數據以2018年(民國107年)12月底為準[18]。
中華民國福建省共有2個縣。
名稱 | 區域代碼 | 縣旗 | 縣徽 | 面積 | 人口數 | 人口密度 | 下轄三級行政區總數 | 下轄鎮數 | 下轄鄉數 | 政府所在地 | 地圖 |
---|---|---|---|---|---|---|---|---|---|---|---|
連江縣 | 09007 | 28.8000 | 13,056 | 453 | 4 | 0 | 4 | 南竿鄉 |
| ||
金門縣 | 09020 | 151.6560 | 139,273 | 918 | 6 | 3 | 3 | 金城鎮 |
|
圖集
[編輯]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徐曉望. 福建通史.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ISBN 9787211038916.
- ^ 2.0 2.1 2.2 福建省历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 2009-10-22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5).
- ^ 東方血脈. 福建路. 行政區劃網.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 ^ 東方血脈. 江浙行省四·福建闽海. 行政區劃網.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 ^ 東方血脈. 福建. 行政區劃網.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 ^ 東方血脈. 福建省. 行政區劃網.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李守孔. 中國現代史. 台北: 三民書局. 1973: 173. ISBN 978-957-14-0663-3.
- ^ 陳布雷.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64.
- ^ 三野戰史編輯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6: 443. ISBN 978-7-5065-5397-1.
- ^ 徐向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關於停止對大金門等島嶼炮擊的聲明(1979年1月).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4-25).
- ^ 顧荃. 賴清德:108年省級機關預算全歸零. 中央社. 2018-06-28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 ^ 邱柏勝. 台灣省政府7/1走入歷史 國發會活化中興新村. 中央社. 2018-06-23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
- ^ 為配合省級機關業務移撥,福建省政府行政庶務工作暨兼辦本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業務,自108年1月1日起由行政院承接.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 2019-01-04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6).
- ^ 行政區域及村里代碼.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8).
- ^ 戶役政資訊系統資料代碼內容清單. 內政部戶政司.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7).
- ^ 中華民國政府機關網址索引.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 ^ 內政統計月報. 內政部.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外部連結
[編輯]- 中華民國政府機關網址索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