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華民國—馬來西亞關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馬來西亞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馬來西亞

中華民國
代表機構
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代表
代表 艾思妮花[1]
Mrs. Aznifah Isnariah Binti Abdul Ghani
代表 葉非比 大使[註 1][5]

中華民國—馬來西亞關係馬來語Hubungan Malaysia–Republik China、英語:Malaysia–Republic of China relations),是指中華民國(現今通稱臺灣)與馬來西亞(亦稱大馬)之間的關係。於1933-1950年、1964-1974年有領事級關係,終止關係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

政治

[編輯]

外交

[編輯]
綠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反對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馬來西亞

1933年9月20日,中華民國在英屬馬來亞首府設立吉隆坡領事館。12月2日,正式開館。

1949年6月,升格為駐吉隆坡總領事館。1950年1月,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總領事館閉館。

1963年,馬來西亞(包含東馬)正式成立。1964年11月26日,中華民國復設駐吉隆坡領事館。1969年,升格為駐吉隆坡總領事館,兼駐馬爾代夫大使[6]

1967年1月17日,馬來西亞亦設立臺北領事館[7]

1974年5月31日,馬來西亞與中華民國終止總領事關係,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6]駐臺北領事館與駐吉隆坡總領事館隨後關閉。

1984年10月16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出訪時過境臺灣

1991年9月,馬來西亞在南沙群島彈丸礁展開建設,中華民國表示嚴重關切,並重申對南沙群島擁有完全的主權,其他國家的主權宣稱一概不予接受。[8]

1997年11月27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在參加加拿大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後,再度過境臺灣中正機場,與行政院長蕭萬長會面。[9]

1998年2月10日,馬來西亞副首相財政部長安華夫婦等10人抵臺訪問,由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至機場迎接。[10][11]11日,會見行政院長蕭萬長。[12]此行是在亞洲金融風暴後,馬來西亞政府尋求臺灣的金融援助;而中華民國政府則希望獲得政治實質關係的提升,由於雙方並未談妥細節,對雙邊實質關係並沒有顯著的改變。[13]同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連戰、行政院長蕭萬長訪問馬來西亞。[14]

1998年11月,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馬來西亞在會前派遣特使向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呈遞首相馬哈迪的邀請函,但由於政治因素無法實際參與,後指派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丙坤為代表。[15]

2016年11月,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接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專訪,後「星洲網」卻將紙本中的「臺灣前總統」逕自更改為「臺灣前領導人」。17日,馬英九出席「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大會議事手冊與會演講者均冠出席頭銜,卻獨漏馬英九,僅寫上「尊貴的閣下馬英九」、「世界華人領袖」等稱謂。馬英九則掛上自製的「Former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中華民國前總統)名牌出席。演說過程中,也不斷強調「I am Ma Ying-jeou ,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16]會後,召開記者會指責北京打壓,據BBC報道,馬英九指責說,「看得出來是中共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介入」。這樣不但傷害他本人,也傷害臺灣與馬來西亞關係,以及兩岸關係[17]

2024年4月,臺灣東部發生大地震馬來西亞外交部表達慰問之意。[18]

代表機構

[編輯]

1974年8月3日,中華民國設立駐吉隆坡遠東貿易旅遊中心,1988年升格為具大使館功能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中心(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re in Malaysia),駐館人員享有若干外交豁免權,1992年7月13日更名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Malaysia)。[6][5][19]

馬來西亞於1977年開始派移民官常駐中華民國,並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臺北分公司名義辦理簽證業務與其他事項。1982年於臺北成立馬航行政部,1983年增設文化貿易交流中心。1987年將原本的行政、商務機構合併更名為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Malaysian Friendship and Trade Centre, Taipei)。1989年11月,於該中心之下增設馬來西亞旅遊資訊中心(Malaysia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以推展各項業務。[6][20][1]

事件

[編輯]

2020年2月,馬來西亞對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該國外交部宣佈,除了重要官員外,將撤回目前駐兩岸三地的非主要官員和所有家眷。[21]

經濟

[編輯]

貿易

[編輯]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設立臺灣貿易中心[22]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也在吉隆坡設立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23]

近年的兩國貿易額,金額美元[24]
年分 貿易總額 年增減 排名 出口至馬來西亞 年增減 排名 自馬來西亞進口 年增減 排名
2018 19,907,278,497 13.445% 7 10,602,395,484 2.250% 8 9,304,883,013 29.614% 7
2019 19,766,143,108 0.709% 7 9,400,186,984 11.339% 8 10,365,956,124 11.403% 5
2020 19,348,454,287 2.113% 7 9,458,699,696 0.622% 8 9,889,754,591 4.594% 7
2021 25,127,327,811 29.867% 7 13,328,299,254 40.910% 8 11,799,028,557 19.306% 9
2022 30,563,341,396 21.634% 8 17,013,915,054 27.653% 7 13,549,426,342 14.835% 8
2023 24,851,664,968 18.688% 7 15,166,072,482 10.861% 7 9,685,592,486 28.517% 8

2023年的兩國貿易項目如下:

出口至馬來西亞的前10大項目為:集成電路石油與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原油除外)、以石油或瀝青質礦物為基本成份之未列名製品、廢油;印刷電路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磁性或光學閱讀機;熱軋之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半導體裝置、光敏半導體裝置、發光二極管、已裝妥之壓電晶體;經護面、鍍面塗面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電話機(包括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之有線或無線網絡通訊器具;製造半導體、集成電路與平面顯示器用之機器與器具、零件與附件等。[25]

自馬來西亞進口的前10大項目為:集成電路;示波器頻譜分析儀與其他供計量或檢查電量之儀器與器具,供計量或偵測X光阿爾法貝他伽馬放射線宇宙或其他離子輻射線用之儀器與器具;製造半導體、集成電路與平面顯示器用之機器與器具、零件與附件;石油與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原油除外)、以石油或瀝青質礦物為基本成份之未列名製品、廢油;石油氣與其他氣態碳氫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光敏半導體裝置、發光二極管、已裝妥之壓電晶體;未經化學改質英語Chemical modification棕櫚油及其餾分物;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磁性或光學閱讀機;電話機(包括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之有線或無線網絡通訊器具等。[26]

兩國皆以集成電路為主要相互進出口項目,顯現皆以電子電機產業為重點發展領域。另由於馬來西亞天然資源豐富,自其進口大量石油天然氣相關原產品,再由臺灣加工後製成品,在貿易與產業深具互補性,合作關係緊密。[27]

投資

[編輯]

早期臺商赴馬來西亞投資,主要是受新臺幣大幅升值、工資高漲影響而外移,而馬來西亞於1986年開始放寬外商投資並採取獎勵措施後,臺商投資案件明顯增加,並於1990年代初達到高峰,1990年赴馬來西亞投資金額約23億5,000萬美元,排名第1,1994年約117.65億美元,亦排名第1。之後中國大陸越南印尼等競相爭取外資,同時馬來西亞又面臨勞工短缺、工資上漲等問題,因此1990年代後期的投資便逐漸衰退。[28]近年即使因「中美貿易戰」,部分在中國大陸的臺商逐漸移往東盟各國,但主要仍以越南、泰國為首要投資地點,在馬來西亞仍居少數。[29]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司統計,截至2022年,臺商赴馬來西亞總投資金額約35.5億美元,計有499件。2022年的投資金額約1.29億美元,計有20件,排名第12。投資項目有:電子與電機產品、基本金屬、金屬鑄造產品、紡織紡織品等;區域分佈在:柔佛州雪蘭莪州吉打州檳城州等。[28]另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統計,截至2020年,赴馬來西亞總投資金額約138.2億美元,排名第5,次於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新加坡[29]

臺商累計投資

[編輯]

截至2020年,臺商馬來西亞各州的投資如下:[29]

排名 州屬 美元 件數 排名 州屬 美元 件數
1 雪蘭莪 24.74億 551 2 馬六甲 24.72億 197
3 檳城 20.13億 586 4 彭亨 15.3億 41
5 柔佛 14.78億 363 6 吉打 10.4億 273
7 森美蘭 8.69億 76 8 霹靂 7.6億 196
9 砂拉越 4.05億 56 10 沙巴 3.4億 131
11 吉隆坡 0.4億 58 12 登嘉樓
12 玻璃市 12 吉蘭丹

協定

[編輯]
雙邊文件[30][31]
日期 簽署 備註
1993年2月18日 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英語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Malaysia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投資促進及保護協定 以下簡稱臺馬
1996年7月23日 《臺馬避免入息稅雙重課稅英語Double taxation及防杜逃稅協定》
1997年9月30日 《臺馬雙邊仲裁合作協議書》
1997年11月7日 《臺馬雙邊證券資訊交換備忘錄
1998年3月18日 《臺馬雙邊品保驗證合作協議》
1998年9月 《臺馬貿易推廣單位合作備忘錄》
2004年7月5日 《臺馬貨品暫准通關證制度執行議定書》
2009年4月9日 《臺馬證券商合作備忘錄》
2010年3月2日 《臺馬證券交易合作備忘錄》
2010年4月1日 《臺馬資通訊產業合作備忘錄》
2010年6月30日 《臺馬保險業合作備忘錄》
2010年12月6日 《臺馬APEC數碼機會中心合作協定》 [註 2]
2011年3月23日 《臺馬企業合作備忘錄》
2013年9月9日 《臺馬納閩島銀行業監理合作備忘錄》
2014年11月5日 《臺馬納閩島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
2018年3月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馬來西亞衛生部藥品管制局合作文件》 [32]
2018年4月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對外貿易發展機構合作備忘錄》 [32]
2018年5月 工業技術研究院與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投資發展局合作備忘錄》 [32]

經貿問題

[編輯]

除積極爭取馬來西亞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另由於馬來西亞貨幣貶值、勞工短缺、外勞政策多變,以及工作證等申請程序曠日廢時,對從事製造業的臺商造成影響。已有許多臺商選擇外移至越南、泰國與印尼等地。[27]

臺灣的銀行在馬來西亞設立分行限制,雖然有數家臺資銀行已獲准在馬來西亞納閩島設立境外分行,然規定甚嚴,包括須備有至少3名全職人員以及年營運支出達20萬馬幣(約4.2萬美元)以上,單筆借貸達1億馬幣(約2,118萬美元)以上則須中央銀行核可。此外,經營業務不可涉及馬幣、外幣現金支票,僅限境外金融業務,無法提供臺商融資便利。設有辦事處的銀行,則僅能從事營銷與行政業務。[27]

其他尚有實行保護馬來西亞土著政策,政府採購資訊不透明、馬來西亞對於建築相關產品進行防衛措施與反傾銷調查等。[27]

會展

[編輯]

1997年5月,首屆臺馬經貿部長級會議在臺北舉行。[9]

2022年舉辦第7屆臺馬經濟合作委員會,另外下轄企業諮詢小組會議(2021年第3屆)、投資工作小組會議(2022年第6屆)、中小企業工作小組會議(2022年第7屆)、貿易工作小組會議(2022年第11屆)等。[27]

臺商組織/臺資銀行

[編輯]

截至2023年,在馬來西亞投資的臺商約1,700家,並於1990年成立「中華民國旅馬來西亞投資廠商協會」(Taipei Investors' Association in Malaysia),後為與全球臺商組織名稱同步,於2005年10月更名為「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下轄7個地區臺灣商會,分別為首都吉隆坡檳城州吉打州霹靂州馬六甲州柔佛州東馬區,目前會員廠商約500家。其他尚有「馬臺經貿協會」。[28]

截至2023年,臺灣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中商業銀行皆設立吉隆坡辦事處與納閩分行;臺灣銀行臺灣土地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則設立吉隆坡辦事處。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則在申請中。[30]

交流

[編輯]

觀光

[編輯]

臺灣遊客赴馬來西亞的人數近年來約在20萬人次,於2000年首度達到30萬人次。但2003年因受SARS伊拉克戰爭等影響,驟降至12萬人次。之後旅客人數逐漸回升,至2017年為33萬人次;而前來臺灣的馬來西亞旅客也逐年增加,2000年僅為5萬8千餘人次,2011年突破30萬人次,至2017年已達到約53萬人次。[6][33]為發展觀光,臺灣觀光協會在吉隆坡設有辦事處。[28]

教育

[編輯]

檳吉臺灣學校,簡稱檳吉臺校,前身為檳城臺灣僑校,由英業達集團創辦人溫世仁於1991年成立,為海外第一所臺灣學校。校名「檳吉」取自「檳城」、「吉打」兩州州名的首字結合而成。

吉隆坡臺灣學校,位於雪蘭莪州莎阿南市,於2001年6月落成啟用,由中華民國政府撥款設立,目的是為解決臺商子女教育問題。該校設有幼教班小學國中高中,學制與臺灣學校完全相同,學生未來返臺就讀大學,銜接較容易。師資亦大部分來自臺灣。2021年學生數約235人。[28]

中華民國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與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學術資格鑑定機構(MQA)於2012年7月20日簽署《雙方高教評鑑品質互信聲明》,MQA並在其網站公佈中華民國157所受承認的校院,兩國的相關機構已相互承認彼此高等教育學歷。[6]

2017年,馬來西亞在臺灣的留學生有1萬7千餘人,歷年留臺校友總人數超過6萬人,還設立了「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同年,臺灣在馬來西亞的留學生約80人。[33][28]

大馬為臺灣「正式修讀學位外籍留學生」最大來源國,這源自於中華民國長期、穩定的「僑教政策」,作為僑務外交策略一環,中華民國將海外華裔學生視為僑生(僑胞)予以特殊優惠待遇,鼓勵全球華人到中華民國留學(僑生回國),而大馬數百萬計的華人正是中華民國歡迎的對象[34]

娛樂

[編輯]

馬來西亞有許多華裔歌手、演員前往臺灣發展,例如:無印良品光良品冠)、曹格艾成巫啟賢陳慶祥(阿牛)、陳勢安張智成張棟樑梁靜茹戴佩妮李佳薇李心潔李銘順李銘忠戴祖雄謝佳見黃明志等。

著名導演則有蔡明亮,其所拍攝的電影具有強烈個人風格,多屬非商業片,並獲得金馬獎國際影展多次肯定。

援助

[編輯]

1997年10月,對於印尼森林大火造成東南亞嚴重霾害,中華民國政府捐贈10萬片口罩給馬來西亞。[35]

1999年9月21日,臺灣發生大地震,馬來西亞政府捐贈10萬美元醫療用品協助賑災。[36]

2020年4月14日,對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外交部宣佈第2波國際援助行動,其中捐贈160萬片口罩給馬來西亞在內的8個新南向政策國家。[37]

工作

[編輯]

截至2021年底,馬來西亞籍員工前往臺灣工作的專業人才在臺灣外籍員工統計上排名第2,僅次於日本籍員工[38]

事件

[編輯]

2022年9月14日,臺灣選美佳麗高曼容在馬來西亞參加亞洲環球小姐選美比賽期間,在檳城出席2022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開幕儀式時無法上臺,後得知原因是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打壓。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此譴責主辦單位屈從中國,並表達嚴正抗議[39]。桃園市科技資訊局長余宛如稱,她在找到高曼容後,主辦方對此向她致歉,表示該單位也是在最後一刻才被迫不讓臺灣佳麗上臺。不過在一眾佳麗進行合照,高曼容不像其他人揮舞各自的國旗時,主辦方負責人將中華民國國旗交給高曼容。協會主席謝溢高隨後回應媒體訪問時拒絕對此作進一步評論,僅表示只是遵守國家政策,其它問題應諮詢政府部門[40][41]

司法

[編輯]

犯罪事件

[編輯]

2016年4月15日,先前馬來西亞警方破獲的電信詐騙案,共逮捕120名嫌犯,其中52名是臺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本要求將所有嫌犯押解到對岸,經過中華民國外交部等單位交涉後,其中20名臺灣人於深夜搭機抵臺,但由於刑事警察局沒有掌握任何犯罪跡證,因此全部當場釋放。[42]4月30日,另外32名臺灣人則被遣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中華民國政府嚴正抗議,並對此事發展表達遺憾。[43]8月18日,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以欺詐罪起訴先前釋放的20名嫌犯。[44]

簽證

[編輯]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簽證要求分佈圖:入境馬來西亞可以免簽證
馬來西亞護照馬來西亞國民簽證要求分佈圖:入境中華民國可以免簽證。

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馬來西亞,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長。若停留超過30天,須先向駐臺的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申請簽證。自2024年6月1日起,中華民國國民不需註冊即可使用自動通關系統入出境馬來西亞,需入境前3天內上網填報「馬來西亞數碼入境卡」(MDAC)。若短期內曾多次以免簽證方式入出境該國並頻繁往來新加坡泰國等鄰近國家,可能被認定為利用免簽證從事觀光以外活動,遭拒絕入境並遣返。在同一機場的不同航廈轉搭國際線班機,必須申請入境才能轉機。[45][46]

持有馬來西亞護照馬來西亞國民亦可免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47]

事件

[編輯]

2003年4月,馬來西亞為防止境外移入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病例持續增加,暫停受理兩岸三地、越南、加拿大等受感染地區的民眾申請入境簽證。[48]

交通

[編輯]
中華航空B737-800客機降落於吉隆坡國際機場

航空

[編輯]

1990年10月22日,簽署《臺馬交換航權協定》,雙方可指定多家航空公司飛行臺馬航線。[6]

1995年9月5日,在吉隆坡簽署《臺馬航權協定附約》,新增至23個總系數點,以因應空運市場需要。[6]

1997年10月7日,在臺北簽署《臺馬交換航權協定附約二號》,規定雙方航線完全自由化,兩國航空公司可自本國任何點,飛往對方境內任何點;洲際延遠第五航權班次也逐年遞增。[6]

雙邊有航班來往的城市如下(截至2023年6月19日)[49]

客運

[編輯]
 中華民國  馬來西亞(按照都會區人口排列)
臺北 吉隆坡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星宇航空馬來西亞航空亞航長途公司馬來西亞峇迪航空
檳城(中華航空、星宇航空)
亞庇(馬來西亞航空、亞洲航空
高雄 吉隆坡(亞洲航空)

貨運

[編輯]
 中華民國  馬來西亞(按照都會區人口排列)
臺北 吉隆坡(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
檳城(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聯邦快遞

事件

[編輯]

2024年12月5日,臺灣旅客發文指出,吉隆坡國際機場自動出入境閘門的電子看板上移除了中華民國國旗。12月6日,吉隆坡國際機場表示,對於造成旅客不便感到遺憾,並建議向馬來西亞移民局反映。馬來西亞外交部回復臺灣《中央社》,這一變化不會影響臺灣旅客使用自動出入境系統的資格[50]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已向馬來西亞政府投訴吉隆坡國際機場的電子看板上移除中華民國國旗,並指示臺灣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向馬來西亞外交部和駐臺灣的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提出抗議[51]

註釋

[編輯]
  1. ^ 2012年9月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辦事處設總領事、副總領事,對外仍稱處長、副處長。[2][3]
    代表處館長為特任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者任大使銜代表、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者任公使銜代表;辦事處長為簡任第十二職等者任總領事銜處長、副處長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者任副總領事銜副處長。[4]
    註:部分駐外機構名稱雖使用「辦事處」,但層級等同「代表處」,館長為代表。
  2. ^ 馬來西亞城鄉區域發展部英語Ministry of 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Malaysia)與中華民國經濟部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的APEC數碼機會中心(ADOC)秘書處共同簽署,用以協助馬來西亞偏遠地區縮減數碼落差,至今已設立4所中心。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1). 
  2. ^ 外交部針對本(8)月31日媒體報導我駐無邦交國家代表對內改稱「大使」事,特澄清說明. 公眾外交協調會 (新聞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3.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中央通訊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4.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9). 
  5. ^ 5.0 5.1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1).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駐館與駐地關係.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7. ^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 民國五十六年一月至六月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2000: 108-109 [2023-04-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28). 
  8.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據報導馬來西亞政府在南沙群島中其所佔領之彈丸礁上積極展開建設.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9月10日 [2019年2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5日). 
  9. ^ 9.0 9.1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10. ^ 《中華民國87年外交年鑑》〈第六章 外交大事日誌〉.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11. ^ 中央通訊社. 馬來西亞副總理安華十一日搭機抵華訪問兩天.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1998年2月11日 [2017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5日). 
  12. ^ 中央通訊社. 馬來西亞副總理安華十一日拜會行政院長蕭萬長.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1998年2月11日 [2017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5日). 
  13. ^ 高有長. 台媒:馬來西亞與兩岸政府關係之消長. 鐵血網. 2009年9月21日 [2017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2日). 
  14. ^ 《中華民國87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 
  1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關於我參加本年十一月十七、十八兩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之亞太經濟合作(APEC)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事.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8年10月23日 [2020年5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5日). 
  16. ^ 政治中心. 自己做名牌 馬英九大馬演講掛「中華民國前總統」上場. ETtoday新聞雲. 2016年11月17日 [2018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6日). 
  17. ^ 薛之白. 马英九在马来西亚举行国际记者会指责北京打压. 聯合早報. 2016年11月18日 [2018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2日). 
  18. ^ 中央社. 大馬對台灣地震表達慰問 國會議員盼堅強挺過考驗. 華視新聞. 2024-04-04 [202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7). 
  19. ^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0). 
  20. ^ 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 [2015-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6). 
  21. ^ 黃啟霖. 武漢肺炎衝擊/大馬外交部撤回駐中港台官員. 中央廣播電臺. 2020年2月5日 [2021年5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25日). 
  22. ^ 全球網絡.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1月13日). 
  23. ^ 本部駐外單位.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1月13日). 
  24.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202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25. ^ 近二年我國對當地出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6. ^ 近二年我國自當地進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與我國經貿關係.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馬來西亞投資環境簡介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29. ^ 29.0 29.1 29.2 馬來西亞及其州屬投資環境簡介 (PDF).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 2021年3月. 
  30. ^ 30.0 30.1 國家基本資料表.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31.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華民國外交部. 
  32. ^ 32.0 32.1 32.2 雙一組東盟一科. 馬來西亞國家檔 (PDF).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2021年7月12日 [2021年8月9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年7月25日). 
  33. ^ 33.0 33.1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02). 
  34. ^ 「2017年Contact TAIWAN攬才共識營」鏈結在臺僑外生,協助企業找人才 http://info.taiwantrade.com/CH/bizsearchdetail/8455958/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份新聞稿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10月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17). 
  36. ^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37. ^ 呂伊萱. 口罩援助「新南向」名單公布:印菲越澳緬星馬及印度8國. 自由時報. 2020年4月14日 [2020年4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18日). 
  38. ^ 大马员工占全台外籍专业人才15.9% 仅次日本.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中文(簡體)). 
  39. ^ 宝岛佳丽来马被阻上台 台湾外交部抗议指中国打压. 精彩大馬. 2022-09-14. 
  40. ^ WCIT无法上台 挥旗 台湾佳丽落泪 主办方:遵守国家政策.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5) (美國英語). 
  41. ^ 台湾佳丽被拒上台拭泪风波 主办方解释:遵循国家政策.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6) (中文(簡體)). 
  42. ^ 綜合報導. 大馬20詐騙犯返台 無具體事證全放了!. 新唐人電視臺. 2016年4月16日 [2017年4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2日). 
  43. ^ 徐珮君. 32詐騙台嫌遭馬來西亞遣返到中國 總統府嚴正抗議. 蘋果日報. 2016年4月30日 [2017年4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5月19日). 
  44. ^ 鍾元. 馬來西亞詐騙案 台灣檢方起訴21人. 大紀元. 2016年8月18日 [2017年4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2日). 
  45.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46. ^ 免簽證資訊. 中華民國外交部. 
  47. ^ 免簽證.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24-06-04. 
  48. ^ 公眾外交協調會. 針對馬來西亞政府宣佈暫停核發我國人入境簽證,外交部向馬國政府表達不滿與遺憾.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3年4月11日 [2022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1日). 
  49. ^ 生活資訊.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50. ^ 外交部:系统移除青天白日旗 台湾人仍可自动通关.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4-12-06 (中文). 
  51. ^ Taiwan calls out Malaysia for removing display of ROC flag at airport - Focus Taiwan. Focus Taiwan - CNA English News. 2024-12-06 (美國英語).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