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The Fir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機構位置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址天津市河東區一號橋耐火路7號
郵政編碼300180
機構概況
創建時間2002年9月18日 (2002-09-18)
研究領域大地形變(水準、跨斷層)測量技術、地震計量技術
主管機構中國地震局
機構人員
主任宋彥雲(兼黨委書記)[1]
副主任宋兆山董禮[1]
員工人數200餘人
網頁www.eq-gc1.com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英語:The Fir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縮寫:FMAC),簡稱一測中心,是中國地震局直屬事業單位。該中心歷史可追溯至1968年11月[2]。一測中心負責全國地震大地形變(水準、跨斷層)測量技術研究、地震計量業務工作,亦同時承擔全國地震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家地震計量站)職能。

歷史

[編輯]

1966年邢臺大地震後,國家測繪局開始組建以大地測量手段為主的「國家測繪局地震測量隊」[3]。1968年11月,根據有關部門決定,成立「國家測繪局地震測量隊革命委員會」,韓榮昌任地震測量隊革委會首任主任[4]。1970年,依據津黨字第084號文,調整組建「國家測繪總局地震測量隊」,測繪總局地震測量隊設立黨支部[4]。1971年,經津科黨第3號文批准,該隊不再由測繪總局直屬,重組設立「地震測量隊」[4]

1971年8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調整原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各個地震研究部門,調整組建「國家地震局」。國家地震局負責領導全國地震工作,開展地震觀測預報和科學研究[5]。該隊繼而調整為 「國家地震局地震測量隊」[4]。1978年,經中國地震局批准,更名為「國家地震局測量大隊」[4]。1989年,根據上級黨委決定,大隊成立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領導全隊紀檢監察工作[4]

1991年,國家地震局決定,組建「國家地震局第一地形變監測中心」,不再保留「國家地震局地震測量隊」,作為國家地震局直屬副局級事業單位[4]。1993年,依照震發黨[1993]042號及津黨函[1994]1號文,一測中心升格為正局級事業單位[4]

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在其印發的《中國地震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決定將國家地震局改組為「中國地震局」,中國地震局設立「中國地震局第一地形變監測中心」[6][4]。2002年9月18日,《關於中國地震局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批覆》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中國地震局第一地形變監測中心」更名為「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7][8]

2017年7月,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決定,將原屬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管理的地震計量業務劃歸一測中心管理,同時決定成立「國家地震計量站」,由全國地震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加掛牌子[9]。全國地震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家地震計量站)設在地震局一測中心[9]

機構

[編輯]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下設16個工作部門,其中職能部門8個、業務部門7個、輔助部門1個[10][11]。一測中心機構設置情況如下,

業務

[編輯]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作為中國地震大地形變(水準、跨斷層)測量與地震計量的專門業務機構[12],以GNSS測量、區域精密水準測量、跨斷層形變測量、流動重力測量、地磁觀測、空間遙感技術、地球物理探測等技術手段,開展地震監測、預測、應急、防禦及科研等領域的防震減災工作[2][13]

一測中心擁有全國甲級測繪資質和地震安全性評價乙級資質,保有GPS接收機45台套,精密水準儀40餘台,重力儀地磁儀地質雷達、樁基檢測設備、SUN/JX4/MAPGIS工作站、數碼化儀等一系列設備[2]。一測中心先後承擔了中國地殼運動網絡工程、首都圈防震減災示範工程、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工程、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網絡、三峽庫區形變網監測和中國大陸地球物理背景場等多項國家級工程,參與了天津市電子經緯儀能力比對、大地形變測量規範(水準測量)編制項目、多種地球物理場動態圖像與強震預測試驗等科研項目[14][15][16],參加了1966年邢臺地震區域水準複測、汶川8.0級地震科學考察一等水準測量項目[15][17]。完成了地震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及科學工程共計200餘項[2]。取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自然科學獎、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科學基金獎50餘項[2]。一測中心同時在華北地區建有一批跨斷層水準觀測場地和台站水準觀測場地,用於華北地區地震前兆監測工作[1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中心领导-现任领导.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天津. [201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 2.1 2.2 2.3 2.4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中心概况.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天津. [201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中文(中國大陸)). 
  3.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地球物理学学科史.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04: 79. ISBN 978-7-5046-6044-2.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中心领导-历任领导.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天津. [201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中文(中國大陸)). 
  5. ^ 鄭國光. 曲折的历程 历史的重任—郑国光写在中国地震局成立46周年之际. 中國地震局. 北京. [2018-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2) (中文(中國大陸)). 
  6. ^ 中國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四川政報. 1999, (19) (中文(中國大陸)). 
  7. ^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2002年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大事年纪.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天津. [201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中文(中國大陸)). 
  8. ^ 孫其政,吳書貴主編.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 1966-2006 下.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7.12: 936. ISBN 978-7-5028-3093-9. 
  9. ^ 9.0 9.1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牛之俊主持召开局长专题会研究部署地震计量业务改革工作. 中國地震局. 北京. [201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中文(中國大陸)). 
  10. ^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机构设置.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 天津. [201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中文(中國大陸)). 
  11. ^ 王瓊. 地震局领导赴一测中心指导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人民網科技. 北京. [201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0) (中文(中國大陸)). 
  12. ^ 王江海等著. 地质过程中非平衡自组织导论. 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1993.08: 2–3. ISBN 7-80584-267-1. 
  13.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編.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 2012. 北京:測繪出版社. 2012.07: 368. ISBN 978-7-5030-2676-8. 
  14. ^ 李文一. 电子经纬仪能力比对的实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計量與測試技術. 2014, (10): 41–42 (中文(中國大陸)). 
  15. ^ 15.0 15.1 15.2 陳聚忠. 大地形变测量规范(水准测量)编制项目研究成果. 中國科技成果. 2014, (10): 41–42 (中文(中國大陸)). 
  16. ^ 劉靜; 張學民. 多种地球物理场动态图像与强震预测试验. 中國科技成果. 2013, (22): 25–26 (中文(中國大陸)). 
  17. ^ 董運洪; 陳長雲. 汶川Ms8.0地震北川附近同震垂直位移特征.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09, 29 (6): 28–31 (中文(中國大陸)).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