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世紀II:全軍破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世紀II:全軍破敵
  • Medieval II: Total War
類型回合制策略即時戰術
平台Windows
開發商Creative Assembly
發行商Sega
音樂傑夫·范·戴克 編輯維基數據
模式單人多人
發行日
  • 歐洲:2006年11月11日
  • 北美:2006年11月14日
  • 澳洲:2006年11月16日
  • 臺灣:2008年1月23日[1]

中世紀II:全軍破敵(英語:Medieval II: Total War,中國大陸譯作「中世紀II:全面戰爭」)是2002年《中世紀:全軍破敵》的續集,也是Creative Assembly全軍破敵系列的第四款遊戲。遊戲場景宏大壯麗,而且有戰術模式和戰略模式兩種玩法:戰略模式為回合制策略遊戲的形式,而戰術模式則是即時戰術遊戲

該遊戲歷史跨度在1080年至1530年之間。和之前的《中世紀:全軍破敵》一樣,主要關注於歐洲北非中東地區在中世紀時的戰爭、宗教和政治。但在遊戲後期,科技樹可延伸至火藥甚至地理大發現時代,模擬對美洲的探索和征服。

可玩性

[編輯]
一群英格蘭騎士進攻法國步行封建騎士

與先前的「全軍破敵」系列遊戲一樣,該遊戲分為兩個遊戲模式:戰役模式與「帝國會戰」模式。戰役模式分為多人遊戲、自訂戰役與歷史戰役。歷史戰役模擬了史上著名的幾個戰役,譬如阿蘇夫戰役阿金庫爾戰役。戰役也是「帝國會戰」模式的主要構成。

教程

[編輯]

該遊戲教程被稱作「前言」。該教程基於黑斯廷斯戰役諾曼征服英格蘭事件。玩家首先要扮演軍隊指揮官征服者入侵威廉之子威廉·盧福斯。盧福斯的職責是為軍隊提供後衛,同時也讓玩家熟悉「戰役模式」中的操作。隨後他加入戰鬥。但在歷史上,威廉·盧福斯當時只有8歲,所以他不可能參戰。玩家隨後要征服撒克遜英格蘭

「帝國會戰」

[編輯]

玩家在「帝國會戰」模式中要扮演當時的一個派系,建立一個文明,要同時照顧經濟和軍事,以征服其他派系。玩家在戰略地圖中要控制其所扮演派系的軍隊、經濟和社會制度。在輪到玩家的回合時,玩家在地圖上可以移動軍隊、艦隊和事務官。在一支軍隊與另一軍隊開戰時玩家可以選擇親臨戰陣(即來到戰術模式親自操作軍隊作戰),也可以選擇自動作戰。

玩家可以選擇「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來進行「帝國會戰」。在「近期目標」中,玩家要擊敗一或兩個敵對派系(舉例而言,英格蘭就要擊敗其在歷史上的敵人蘇格蘭和法國),並統治至少15至20個據點。「長期目標」則是要統治至少45個據點,其中包括1或2個重要城市,重要城市各個派系都不同,但大多是耶路撒冷格拉納達羅馬君士坦丁堡

不論難度大小,只要取得「帝國會戰」模式的勝利,玩家就能扮演大多數派系進行「帝國會戰」遊戲,除了教皇國、蒙古、帖木兒、阿茲特克(只在「帝國會戰」晚期的美洲大陸中出現)和叛軍。

地區

[編輯]

每個派系控制一定的據點,而為了繼續發展,則必須征服其他派系。和先前的全軍破敵系列遊戲不同,中世紀II擁有兩種據點:城市城堡。這兩種據點優缺點各不同。

城堡防禦更好,能夠招募更多職業軍隊,但收入較低,教堂可以升級的級數也較低,且無法使用更高級的民用科技。

城市收入較高,是一個派系的科技中心,但易攻難守,只能訓練民兵。除了部分特有單位外,民兵總體上較那些在城堡里訓練的職業軍隊差。

小部分民兵駐紮在能訓練他們的城市裏時,不需要維護費,除此之外的其他軍隊每回合都需要維護費。城市和城堡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但大城市(及巨型城市)無法轉化為城堡。城堡升級所需要的人口較低。

和其他全軍破敵系列遊戲一樣,每個派系可以在各自的據點上建造建築,每座建築都有其不同的功能,譬如訓練軍隊、升級武器和裝甲、增加收入、增加城防或增加該據點民忠。中世紀II的一大新特點是可以建造行會。雖然行會種類不同,但是每座據點只能建造一座行會。行會提供一些加成,譬如增加部隊的移動點數、提供更好的武器、或更好的事務官;其中一些甚至能夠招募新單位,譬如在英格蘭建造、升級伐木工人行會後,就能招募虛構兵種「舍伍德弓箭手」。行會還可升級為「高級行會」,提供加成更多,甚至能夠在該派系的所有據點提供加成,而行會所在城市提供的加成更多。高級行會還能升級為「行業總部」,提供的加成最多,但每個行業在全世界只能有一個行業總部,每個行業在一個派系裏只能有一個高級行會。但如果某個派系攻佔一個擁有高級行會的城市,若該行業高級行會已在該派系建立,該派系就能擁有兩座同業高級行會。

人物

[編輯]

每個派系都有一個統治家族。只要男性家族成員年滿16歲後,玩家就能控制該家族成員,讓他管理據點或作為將領帶兵征戰。每個人物都擁有區別彼此能力的特性。一個人物的行為對其特性也有影響——舉例來說,一個將領如果常常殺戰俘、屠城的話,他的「殘暴」就會增加,一個比較「殘暴」的人在作戰時會讓敵人恐懼;一個將領如果經常釋放戰俘,和平佔領據點的話,他的「騎士美德」就會增加,一個擁有較多「騎士美德」的人在作戰時會讓自己人作戰更勇敢。人物也能通過獲得技能與隨員來讓自己更優秀(或更差)。每個人物都能從其父親遺傳特性(或叛變),酒鬼等技能無法消失,近親結婚會加強兒子遺傳得到的特性,技能「天真」和「多疑」不能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物中,但上述兩個技能都會帶來消極影響,等等。在戰役中取得勝利後,人物可以獲得部分技能(其中多為帶來積極影響的技能):舉例而言,隨着時間的延續,人物身上的傷疤會越來越多;成功完成一次十字軍東征的人物能夠增加「騎士美德」、「統率力」和「虔誠」的點數。其他技能則是通過管理城市來積累:在閉塞的地方管理不善的將領會變差,但是發展先進的中心城市會讓將領更優秀。在獲得較大的技能後,該技能的主人會獲得頭銜,譬如「勇敢者」、「正義者」、「淫賤之人」和「墮落者」。這些頭銜純屬裝飾。家族成員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是忠誠。如果一個將領不忠誠,他會起義,加入「叛軍」派系,帶走部分之前帶領的軍隊。

如果沒有家族成員率領軍隊的話,將領就是軍隊的領導。他們沒有特性及技能,也沒有隨員,但如果被殺,軍隊的士氣會減少,增加軍隊潰散的可能。如果將領被殺或被刺殺,一位新的將領會取代他,統帥這支軍隊。如果將領在一場敵我派系兵力懸殊的戰役中取勝,或展現出其卓越的領導才能的話,他也許會成為「可招納英才」,可以提拔進入統治家族。如果被提拔的話,他就變為家族成員,能夠獲得技能和隨員。若被拒絕,他還是一個普通的將領。只有將領率領的部隊也許會叛變,加入叛軍派系。

每個派系都擁有事務官,事務官能夠維護秩序或影響其他派系。事務官包括牧師(或伊瑪目)、以及公主外交官刺客間諜。每個事務官都擁有特性,來提高(或降低)行動成功幾率。舉例而言,公主就擁有「魅力」特性,控制在外交談判成功幾率和求婚被接受的幾率。間諜和刺客則擁有「詭計」特性,控制滲入城市或尋找敵情的成功幾率。除了公主外,其他所有事務官都在據點上訓練,但該據點必須擁有特定建築——舉例而言,只有擁有教堂(或誦經院)的據點能夠訓練牧師。公主則出生於玩家派系的統治家族,在年滿16歲後就能作為事務官活動了。

外交由外交官和公主執行,功能和先前的全軍破敵系列遊戲一樣,主要包括簽署協議,譬如停戰協議、盟約和王室聯姻。但是,協商介面與先前的遊戲不同;一個顯示其他派系對玩家派系的外交態度(比如說派系的財力和處於交戰狀態的其他派系)的系統已整合進協商介面中了,這個協商介面也顯示其他派系是否認為玩家的提議是公平的。

審判者來自教皇國,在玩家失去教皇的歡迎後被送往玩家派系的土地上。他們能夠審判異端的傳教者,如果他們被發現有罪的話,就會被處決。將領,甚至是玩家派系的國王都可能死於這些上帝的審判者之手。你的事務官不太可能在審判中活下來,除非發生極少發生的情況。為了擺脫審判者,玩家需要與教皇搞好關係,方法包括通過建造教堂、增加信天主教的人數、避免進攻任何更受教皇歡迎的人、抑或乾脆就把他們暗殺掉。

回合系統

[編輯]

中世紀II使用一種「回合」系統。2年1個回合,每一回合季節會更替。但是這種回合系統也會產生矛盾。舉例而言,因為移動系統,在遊戲中,從西歐到美洲需要8-10回合(也就是16至20年,因為2年1個回合的緣故);但在歷史上,哥倫布在他最開始的兩次航海中都只花費1個月的時間。通過修改遊戲檔案,玩家可以改為1年1個回合或半年1個回合。

派系

[編輯]

中世紀II「帝國會戰」共有21個派系,其中17個可玩,但在最開始只有5個可玩: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西班牙王國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威尼斯共和國。不論難度大小,不論玩的是遠期目標還是近期目標,只要在「帝國會戰」取得勝利,所有可玩派系都會解開。但不論玩家是否在「帝國會戰」取得勝利,只要玩家擊敗最開始的5個派系之外的派系,玩家就能扮演這個派系參與帝國會戰模式。擊敗派系的方法包括征服該派系所有的據點(包括佔領臨時駐地),或殺死該派系統治家族的所有家族成員。 每個派系都至少擁有1種只有該派系可訓練的單位。每個派系其中一種這樣的單位在遊戲中被稱作該派系的「特殊單位」。(舉例而言,「波耶騎兵」、「沙皇衛隊」和「哥薩克騎兵」都是俄羅斯特有的單位,但只有「哥薩克騎兵」是俄羅斯的「特殊單位」)

遊戲中的派系往往來源於現實中歷史上的派系,但體現得是否準確則不一定。每個派系可使用的單位往往來源於歷史上該派系的軍隊,並且每個派系都各有優缺點,這樣一個派系就可能比較克另一個派系。

為了讓各個派系更易被識別,遊戲中的派系都做了一定程度的簡化處理。舉例而言,俄羅斯派系在現實中的中世紀並不存在,而是分裂為各個采邑、公國和國家;基輔羅斯諾夫哥羅德共和國先後成為該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同樣,在1139年前,葡萄牙並不存在,且葡萄牙開國君主阿方索一世在遊戲中比在歷史上早活了30年。

戰役系統

[編輯]

全軍破敵系列的重點之一是將戰役整合於帝國會戰之中。兩個或多個派系之間的軍隊相互交戰即一場戰役。戰役的玩法類似於羅馬全軍破敵,即各種軍隊彼此交戰。戰役的目標是擊敗敵軍,玩家可以全殲敵軍或讓所有敵軍潰散逃離戰場;在攻城戰役中,戰役的目標是全殲敵軍,或是佔領據點的中心廣場。玩家也可以選擇讓戰役受時間限制,即進攻方必須在一定時間(電腦決定)內擊敗防守方,要不然戰役的結果就是防守方勝利。

與先前的全軍破敵系列遊戲不同,中世紀II引入了一個新的系統,用於給戰場上的部隊建模。每個士兵都由不同數量的原件構成,原件包括手臂、腿、護甲、盾牌等待;每種原件式樣都不一樣。戰役開始時,電腦會隨機性地為每個單位的每個士兵配原件,因此每個士兵看起來都不一樣。不過這系統也存在問題,比如神聖羅馬帝國的將領衛隊可能會攜帶英式或拜占庭式的盾牌。戰役也體現出了護甲的升級程度——舉例而言,在升級鏈甲後,原本不着裝甲的矛兵會穿着鏈甲。中世紀II另一點與先前的全軍破敵系列遊戲不同的地方是戰鬥變得更加現實,士兵會通過捕捉敵方動作來進行戰鬥——而不是只會一或兩種普通攻擊方法——其中包括使用盾牌、擋開進攻和直接擊殺,他們使用的武器和敵人使用的武器都很靈敏。參戰的士兵身上可以看到血跡,在士兵被箭射到後能看到有血濺出。戰鬥中的細節可以在主選單上的視像設置中進行設置。玩家最多可將4800名士兵投入戰場(須將軍隊規模調為最大規模)。

模組

[編輯]

中世紀II開放製作模組的權限,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及添加遊戲代碼,製作任何類型的模組,為玩家提供非常大的自由度。可修改的內容包括:一個單位的士兵最大數為253人、城鎮最大數為199座、兵種單位最大數為500個、自定義戰役地圖設計、自定義戰鬥地圖設計、自定義城鎮設計、自定義士兵設計、士兵數據修改等。

評價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88% (基於39次評價)[2]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1UP.comB+
GameSpot8.8/10
GameSpy4/5顆星
IGN8.8/10
PC Gamer英國94%
PC Gamer美國90%

在對中世紀II的各份評價中,PC Gamer美國版給予的評價最高,且授予該遊戲「編者選擇」,得分90%。在PC Gamer英國版雜誌中,該雜誌對此款遊戲作出評價,稱其為「新戰爭遊戲之王」。其圖像與可玩性得到了PC Gamer 英國版的極高評價,得分94%。IGN給予該款遊戲8.8/10分,稱這款遊戲不像其前作一樣具有革命性,但依然引入了一些新點子,而其他的則以羅馬:全軍破敵為基礎,仍然值得一玩[3]GameSpot給這款遊戲8.8/10的分數,稱這款遊戲「宏大壯麗,引人入勝」,但也批評到其「系統需求極高」[4]。澳大利亞雜誌PC PowerPlay給了這款遊戲罕見的滿分10/10,因其所包含的內容及其豐富,圖像也達到下一代的級別。Hyper'雜誌的安東尼·福德姆稱讚這款遊戲「戰役和世界地圖上難以置信的遊戲可玩性」。但是,他也批評道這款遊戲「更多的是對此系列遊戲細微的改良,而不是大跨步的躍進」[5]

瑞典歷史學家和瑞典學院成員彼得·昂倫德(Peter Englund)在瑞典報紙《每日新聞》(Dagens Nyheter)中對這款遊戲作出評價,在報紙中,他將古老的版畫和畫作等對戰役傳統的描述和更多現代電影描述戰爭場景的手段進行對比。昂倫德稱中世紀II對戰役描述的形式「與1600年代的版畫出奇地相似」[6]

儘管大多數對中世紀II的評價是積極的[4],但是還是有些批評,這些批評中有一些提到AI的路徑選擇問題[7]、一些提到AI問題、一些提到無趣的新特色[8]

資料片

[編輯]

2007年3月30日,世嘉宣佈將會發行新資料片《中世紀II:全軍破敵之王國》。資料片隨後在2007年8月28日於美國發行,在8月31日於英國發行,在9月7日於澳大利亞發行。這款資料片包括4個帝國會戰模式:

每個帝國會戰模式都有一個小世界地圖(比如不列顛群島)和很多據點,但是小世界地圖比原版同樣位置的據點較多,例如原版不列顛群島共分為7個據點,而在英倫霸主模式中有更多。

註釋

[編輯]
  1. ^ 全軍破敵2. 巴哈姆特. [201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3). 
  2. ^ Medieval II: Total War (pc: 2006). Metacritic. [200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3. ^ Steve Butts. IGN: Medieval II: Total War Review. IGN. [200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6). 
  4. ^ 4.0 4.1 Jason Ocampo. Medieval II: Total War Review for PC - GameSpot. GameSpot. November 14, 2006 [200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30). 
  5. ^ Fordham, Andrew. Medieval II: Total War. Hyper (Next Media): 54, 55. ISSN 1320-7458. 
  6. ^ Englund, Peter. Medieval II: Total War. Dagens Nyheter. 2006-11-24 [2010-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0). …看到一些與1600年代的版畫出奇地相似的東西。不同之處就是這個是可以移動的、彩色的、而且能夠控制的。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7. ^ Sean Molloy. Medieval 2: Total War Review from 1UP.com. 1UP.com. [200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5). 
  8. ^ Dave Kosak. GameSpy: Medieval II: Total War Review. GameSpy. [200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