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Tokisaki Kurumi/存檔1
The earliest known descriptions of cancer appear in several papyri from Ancient Egypt. The Edwin Smith Papyrus was written around 1600 BC (possibly a fragmentary copy of a text from 2500 BC) and contains a description of cancer, as well as a procedure to remove breast tumours by cauterization, wryly stating that the disease has no treatment.
— History of cancer
唐納德·布魯斯·約翰遜的快速刪除通知
[編輯]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唐納德·布魯斯·約翰遜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和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快速刪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若您認為刪除理由不合適或您已對頁面做了改善,請在被提刪頁面快速刪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on}}
,並在頁面的討論頁中說明理由。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CSRX 300=AWP=駭客專用 2020年3月2日 (一) 17:39 (UTC)
簽名問題
[編輯]您好,根據WP:SIG#HTML中的規定:
- 您的簽名必須出現至少一個不是由擴展標籤渲染出的部分,例如使用LaTeX必須至少在簽名中加入一個或多個非LaTeX字符或其他純文字。
但我看到您的簽名從頭到尾都由LaTeX組成,未加入非LaTeX的文字內容,如可能請適當地修改您的簽名以符合方針/態度指引的規定,感謝配合。--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 2020年3月11日 (三) 07:55 (UTC)
關於速刪
[編輯]您提報的速刪不符合g8,管理員駁回後,請勿再提速刪,但您可以提刪至afd。--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31日 (二) 14:45 (UTC)
說明
[編輯]我剛才回退你的編輯是因為:漢語維基百科應以漢語為主,如果標註英語,要麼這是人名地名或其他什麼名稱,要麼就是這個詞非常特殊,從傳統漢語根本無法理解,懂英語的或許能夠從英語試着理解一點點。但「不宣而戰」顯然不屬於這種情況,就像狗,即便沒有條目,也不應該標個dog。--7(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5:08 (UTC)
- @Jarodalien:說實話,我完全能理解閣下的這種想法以及閣下的做法,但是我想說幾個點:
- 首先,不宣而戰這個詞將來極有可能被重定向至宣戰#不宣而戰而非不宣而戰,這雖然看起來增加了深度但也帶來很多麻煩(比如學科的重定向)
- 其次,我認為這種只加紅鏈的做法降低了與Wikidata的互聯,進一步可能影響到翻譯混亂,找不到對應條目等問題。
- 以上。--TALK(CONTRIBUTION) 2020年7月11日 (六) 05:12 (UTC)
- 對於不懂英語的讀者而言,找到「undeclared war」也沒有任何用處;對於懂英語的讀者而言,要找到這個英語條目也沒有任何困難。紅鏈和綠鏈各有優點,所以我的觀點是,原本條目是用什麼,就沒有必要非要改成另一種,可參考User:Jarodalien#常見問題之一,為什麼我不用綠鏈,謝謝理解。--7(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6:31 (UTC)
請查看你的郵箱
[編輯]尊敬的Tokisaki Kurumi/存檔1:請查看你的郵箱!主題: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如有任何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Please check your email! Subject: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If you have questions, email [email protected].)
Samuel (WMF)(留言) 2020年9月24日 (四) 10:14 (UTC)
唐納德·布魯斯·約翰遜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唐納德·布魯斯·約翰遜」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和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請多關注存廢和特圖評選 2020年9月30日 (三) 17:59 (UTC)
為什麼要回退我在"中國同性戀史"的編輯?
[編輯]我說的是事實。維基百科是一個要認識事實的地方,不是粉飾太平的地方。基督教對同性戀的迫害行之有年,該是時候面對了。許多恐同嚴重的地區都是在西化之後產生變化。 Chamomile333(留言) 2020年11月18日 (三) 12:42 (UTC)
- @Chamomile333:要可供查證,不要真理。編者不能因為僅僅相信某件事是對的就將他們加入到維基百科中,也不能因為不同意某件事就將其從頁面中移除,除非有可靠來源支撐。換句話說,你說你是對的是不夠的,你得要證明你是對的,僅此而已。--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8日 (三) 12:46 (UTC)
證據在這裡: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Christianity_and_homosexuality 在更早期的西方社會如希臘羅馬時期對同性戀都是較寬容的,自從聖經有許多對同性戀不利的撰寫之後,同性戀地位開始走下坡。 Chamomile333(留言) 2020年11月18日 (三) 12:58 (UTC)
證據:https://en.m.wikipedia.org/wiki/Homosexuality_in_Japan 日本在西化之後同性戀地位也開始走下坡。中東也是,非洲也是。 Chamomile333(留言) 2020年11月18日 (三) 13:02 (UTC)
- @Chamomile333:啊,這就是中文維基百科沒有一套權威但生動的新手指引的壞處,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教您如何辨別合適的參考文獻和進行引用。
- 到目前為止您的話本身是可以加入這個條目了,但問題是,您得學會引用,您在這裡和我說這些是實際上有用,但法理上沒用的,我可能會幫您補上參考文獻,但請您記住在這裡每寫一句話,應當要麼在後文中提及了而且在後文中參考文獻了(而且這一般僅限在引言部分,即第一段),要麼在後面列明參考文獻。這裡順帶一提,比這裡嚴一點的英文維基百科禁止引用自身做參考文獻(即您現在這種引用方法)而是建議使用複製粘貼+改寫的方式,但中文要松不少。
- 不論如何,還是給您推薦一下Help:新手入門目錄,Help:從這裡開始以及Wikipedia:新手入門/主頁這三個新手入門指南。--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8日 (三) 16:20 (UTC)
- @Chamomile333:請您注意,基督教對同性戀不友善無法導出中國在西化時期受基督教影響導致的對同性戀不友善,除非這句話有可靠來源,否則將是典型的原創研究。這類原創研究可能會造成相關不蘊含因果謬誤(如隨着海盜數目的減少,全球逐漸變暖)。如果您希望繼續加入文字,希望能引用可靠的來源直接證明您的觀點,而非引用基督教對同性戀存在不友善來證明基督教對同性戀一直不友善(這屬於量化詞對調謬誤)。--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16 (UTC)
基督教已經融入西方社會,西方社會影響全世界。 Chamomile333(留言)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28 (UTC)
- @Chamomile333:是的,是的,我沒有否認這些,問題在於:您的第一段更改中缺少可靠文獻證明西方以基督教為核心(您應該這樣:你很棒!<ref>[www.google.com]</ref>。,顯示為:你很棒![1]。第二段更改中「民風西化,受基督教宗教觀擾亂的醫學、科學觀念影響中國」也是缺少可靠文獻,其次這句話本身也沒法證明這些西方觀念導致了中國對同性戀的不友善的(當然本質上還是沒有可靠文獻)。--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43 (UTC)
- @Chamomile333:我在這裡給出一段我以前寫的東西作為範例,供參考:
--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45 (UTC)
恭喜您完成第十八次動員令!
[編輯]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Tokisaki Kurumi閣下您好:
再次感謝您報名參與第十八次動員令!根據您的貢獻,您已經成功達到了完成本次動員令的的「最低要求」,因此您已成功完成本次動員令!恭喜!
根據動員令報名時您所申報的完成動員令次數,請在您的用戶頁加入以下模板:
{{User 動員令|1}}
(您可以直接複製此行到您的用戶頁適當位置,並保存頁面)
您還可以獲得下列頭銜,請根據指示置於您的用戶頁:
- 「♥新銳」頭銜:代表您是動員令開始時編輯次數小於1000、第一次參加動員令及完成動員令,請在您的用戶頁加入以下模板:
{{User 新銳}}
。
最後,請允許我們對本次動員令頒獎的遲緩表示誠摯的歉意,並再次感謝您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感謝您對主持人團隊的支持,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希望下一次動員令您能繼續參與。如有任何意見或問題,請至動員令的討論頁提出。
- ^ [www.google.com]
- ^ Psillos, Stathis; Curd, Mart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1. publ. in paperback. London: Routledge. 2010: 129–38. ISBN 978-0415546133.
- ^ Baird, Forrest E.; Walter Kaufmann. From Plato to Derrida.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ISBN 978-0-13-158591-1.[頁碼請求]
- ^ Hume, David. I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