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Superbanana/子頁面
意大利入侵埃及 | |||||||
---|---|---|---|---|---|---|---|
西部沙漠戰役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英國 自由法國 提供支援 埃及 | 意大利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威廉·戈特[nb 2] 約翰·坎貝爾[4] |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馬里奧·貝爾蒂 彼得羅·馬萊蒂 | ||||||
兵力 | |||||||
1個加強旅[nb 3] 205架飛機 海軍支援 |
大約4個師[nb 4] [nb 5] 300架飛機 | ||||||
傷亡與損失 | |||||||
40人死亡[11][12] |
120人死亡 410人受傷[11][nb 6] |
意大利入侵埃及(英語:Italian Invasion of Egypt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部沙漠戰場上意大利對英聯邦和自由法國發動的一次攻勢行動。最初,進攻的目標是奪取蘇伊士運河。為達成目標,來自利比亞的意大利軍隊將必須前進穿過埃及北部以到達運河。在多次延遲之後,攻勢的目標被大大降低。最後,目標是進入埃及並攻擊那些阻止進軍的部隊。[1]
在入侵過程中當意大利軍隊進入埃及65英里(105公里)後,他們僅僅遭遇了英軍的掩護預警部隊,並沒能和主力部隊交戰。掩護部隊由第7裝甲師的一個加強旅組成。由第7裝甲師剩餘部分和印度第4步兵師組成的英軍主力駐紮在邁爾薩·馬特魯,距離意軍突破最遠處80英里(130公里)。
背景
[編輯]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王國站在納粹德國一邊向英國和法國宣戰。[14]作為回應,在6月13日埃及國會斷絕了和意大利的外交關係,但是聲明除非遭到攻擊否則不會參戰。[15] 1939年9月,埃及政府對德國作出過相同舉動。[16]然而,雖然埃及保持中立,但它簽署了1936年英埃條約。該條約允許英國軍隊在蘇伊士運河遭到威脅時占領埃及。
當意大利宣戰時,它有兩個集團軍駐紮在利比亞:第5集團軍和第10集團軍。第5集團軍駐紮在的黎波里塔尼亞以面對在突尼斯的法國軍隊。第10集團軍駐紮在昔蘭尼加,它面對在埃及的英軍。這兩個集團軍中,在宣戰時第5集團軍更為龐大擁有九個師,第10集團軍擁有五個師。當法國戰敗以後,第5集團軍的師和物資可以被分散以加強和增援第10集團軍。至入侵時,第10集團軍擁有10個師而第5集團軍擁有4個。但是在昔蘭尼加數量龐大的意大利軍隊仍然受到運輸不足的阻礙,軍官訓練水平低以及支援武器的狀況削弱了意大利軍隊。在整個意大利皇家軍隊中,炮兵和坦克部隊的士氣最高。但是大炮陳舊且普遍口徑偏小。甚至炮彈的破壞性不足。意大利駐利比亞的裝甲部隊由數以百計的L3輕型坦克組成。這些雙人操縱的機槍運輸裝置事實上都是些小坦克。在戰前他們就暴露出他們的虛弱和缺乏有效性。僅僅在近期有大約70量M11型中型坦克到達。[17]
幾乎從一開始,在北非的意大利軍隊的形勢就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6月12日,63名意軍被俘。
6月17日,在第6步兵師指揮部的基礎上組建了西部沙漠軍隊(WDF)司令部。由理查德·奧康納指揮,西部沙漠軍隊包括所有直接面對在昔蘭尼加意軍的部隊。因為這個司令部奧康納被提拔為中將,[18]他擁有得到飛機、坦克和大炮支援的大約10000人。奧康納的方法是在沿着前線的快速巡邏中交戰。他着手在無人區組建了由第7裝甲師單位組成的移動編隊,「蘇格蘭高地縱隊」(jock columns),該編隊包括坦克,步兵和大炮。[18]這些小型但是受過良好訓練的正規軍隊發動了最初的進攻,穿過邊境襲擊了意大利護衛隊和強化陣地。[19]在意大利宣戰的一周以內,英國第11輕騎兵團(阿伯特王子團)攻占了利比亞境內的卡普措堡壘。在巴比迪亞東面的一次埋伏當中,英軍俘虜了第10集團軍工程兵司令拉圖西(Lastucci)將軍。
6月28日,意大利北非總司令和利比亞總督伊塔洛·巴爾博元帥在圖卜魯格着陸時被友軍炮火誤殺。[20]巴爾博被認為比他同時代的人更為看重現代科技在戰爭中的作用。他也了解意大利在北非成功的一個機會是基於突然襲擊的快速攻勢。然而,由於之前宣戰,巴爾博對墨索里尼發出了他的疑慮:不是人員的數量而是他們武器讓我感到憂慮,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幾乎都是缺乏的……如果我們不能提供給他們必須的物資以移動和戰鬥就無法多派出幾千人的軍隊。[21]巴爾博需要的所有物資包括:一千輛卡車,一百輛水罐車和更多的中型坦克和反坦克炮。這些物資是意大利不能提供或甚至不能生產的。在羅馬的總參謀長彼得羅·巴多格里奧(Pietro Badoglio)元帥以不切實際的承諾回復巴爾博的需求。據巴多格里奧所說:「當你擁有70輛中型坦克時,你將處於優勢。」在他死之前,巴爾博正在準備於7月15發動一場突襲進入埃及。[22]
意大利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用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取代巴爾博成為總司令和總督。墨索里尼命令格拉齊亞尼於8月8日發動一場進攻進入埃及。這是格拉齊亞尼錯過的許多最終期限之一。[1]格拉齊亞尼向墨索里尼抱怨說第10集團軍沒有適當裝備進行這樣一場行動。格拉齊亞尼進一步抱怨說攻入埃及不可能成功。墨索里尼命令格拉齊亞尼無論如何都必須進攻。
戰場
[編輯]當意大利打算入侵埃及的時候,英國估計意大利將要沿着地中海公路快速推進140英里(230公里)占領鐵路終點並以邁爾薩·馬特魯為基地,並正在為此作準備。在這個地區,沙漠是機械化部隊不受阻礙的行動的理想場所。懸崖在向南的內陸大約10英里(16公里)處和海岸平行。在懸崖和海岸之間的區域為沿着許多線路以各種各樣的方法前進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範圍。[23]
然而,懸崖和海岸在靠近一個小港口塞盧姆附近的某處會合。那裡,許多岩石組成的自然障礙物妨礙了機動性。[23]
意大利入侵者將要穿越不發達和缺水的土地,軍隊的行動範圍,到海岸的行動距離取決於兩個要素。第一是在它的配置中有多少機械化運輸的部隊。第二是軍隊可以攜帶的補給的數量。食物,油料和備用零件是非常重要的,但在這些補給品中,水是第一位的。[23]
雙方軍隊
[編輯]當時,英國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將軍以埃及為基地的中東司令部擁有大約36000人的軍隊(包括支援和行政單位)。[nb 7] 他將使用這些軍隊防禦埃及和蘇伊士運河,對抗敵方駐紮在利比亞的估計總數250000人的意大利軍隊和駐紮在意屬東非的估計總數250000人的軍隊。
意大利
[編輯]由馬里奧·貝爾蒂指揮的指揮的第10集團軍的十個師被組成了五個軍,第20、21、22、23軍和新成立的「利比亞師集群」,或者簡稱為「利比亞軍」。第10集團軍的師是標準的意大利「二進制」步兵師(1938年意軍改組,把每個師三個步兵團改成兩個步兵團)或者是黑衫黨步兵師或者是利比亞殖民地步兵師。第10集團軍進入埃及的部分是利比亞軍、第23軍和第21軍。[8]
利比亞軍由兩個利比亞步兵師和「馬萊蒂集團」組成。後者是由六個以卡車運輸的利比亞營組成的特殊單位,由彼得羅·馬萊蒂(Pietro Maletti)將軍指揮。這個機械化集團包括很多意大利現有的裝甲部隊和幾乎所有的M11/39中型坦克。當馬萊蒂隨着他的部隊前進時,格拉齊亞尼命令駐紮在距離圖卜魯格許多英里之外的剩餘的意大利部隊全面入侵。[21]
貝爾蒂將軍願意採取標準的沙漠策略——用第21軍的步兵主力沿着海岸公路前進。第21軍主要的步兵師缺乏沙漠經驗。由經驗豐富的利比亞師和摩托化的馬萊蒂集團從南面側翼推進。貝爾蒂的地面部隊由意大利皇家空軍利比亞空軍司令部提供支援,其擁有300架各種型號的飛機。[21]司令部擁有四個轟炸機聯隊,一個戰鬥機聯隊,三個其他的戰鬥機大隊,兩個偵察機大隊,以及兩個用於殖民地偵察的中隊。[25] 意大利空軍擁有薩伏伊-馬爾凱蒂SM.79型轟炸機,布雷達Ba.65型對地攻擊機,菲亞特CR.42型戰鬥機和IMAM Ro.37、卡普羅尼Ca.309、卡普羅尼Ca.310bis型偵察機。司令部被建立以作為一個獨立單位跟隨和支援地面部隊。相對於空軍,貝爾蒂只能期待從意大利皇家海軍獲得少許支援。自意大利宣戰以來已經損失了10艘潛艇,而艦隊非常重要以至於不能在這裡冒險。此外,意大利海軍已經遭遇了嚴重的油料短缺。[21]
英聯邦
[編輯]面對意大利入侵的是西部沙漠軍隊,至此西部沙漠部隊包含有力量不足的印度第4步兵師,由諾埃爾·貝雷斯福德-普雷斯少將指揮,和同樣實力不足的第7裝甲師(沙漠之鼠),由邁克爾·奧默爾·克萊格少將指揮。英軍預計意軍會快速推進至邁爾薩·馬特魯,至8月中旬英軍把他們大部分的裝甲部隊集中在邁爾薩·馬特魯附近,留下由威廉·戈特准將指揮的第7裝甲師支援團接管前線。[3] 支援團擁有三個摩托化步兵營,得到火炮和工程兵特遣部隊和機槍部隊支援。其被命令襲擾敵軍,如果遭遇攻擊應進行遲滯但不要和敵軍過多糾纏。這樣,就可以用很小的損失防禦邊境和邁爾薩·馬特魯之間的地區並且將擊敗主要攻擊的實力保留在馬特魯。[3]
英軍的防禦計劃因此很簡單:主要由支援團組成的小規模防衛部隊,[26] 此外包括第11輕騎兵團(師的偵察團),儘量給敵軍製造更多的麻煩,並將在意軍前進至邁爾薩·馬特魯之前在戰場上持續後退。那裡,一支強大的步兵力量將等待意軍的攻擊,同時在沙漠側面的懸崖上,第7裝甲師的主力將準備進行反擊。防衛部隊的目標似乎比實際的要大。大部分的支援團將要運用其機動性來保護沙漠側翼,同時海岸附近將組成一支軍隊,包括冷溪護衛團(Coldstream Guards)第3營,該營同時得到皇家第1步槍營的一個連,自由法國摩托化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連的加強並得到火炮和機槍的支援。[26][27]
1940年5月末,中東的英國皇家空軍擁有205架飛機的實力。其中包括96架老式的布里斯托爾孟買(Bristol Bombay)和布倫海姆(Blenheim)中型轟炸機。還包括75架老式的格洛斯特角鬥士(Gloster Gladiator)戰鬥機和34架其他種類飛機。在7月,4架霍克颶風(Hawker Hurricane)戰鬥機抵達。其中只有一架可以用於西部沙漠。[22]
到7月底,英國皇家海軍贏得了地中海東部的控制權。所以英國獲得了主動,他們可以炮擊意大利海岸陣地並且並幾乎一直不停的將補給沿着海岸運至邁爾薩·馬特魯和更遠的地方。[28]
入侵
[編輯]1940年8月10日,失去耐心的墨索里尼給格拉齊亞尼元帥尼發出了一個嚴厲的指示:
入侵英國已經被決定,正在進行準備。至於日期可能是一周或一個月之內,此外當第一隊德國人踏上英國領土的那天,你將要進行攻擊。我再重複一遍目標不是領土,不存在對亞歷山大甚至是塞盧姆的企圖的問題。我僅僅要求你攻擊你面對的英國軍隊。.
作為對墨索里尼的回應,格拉齊亞尼命令第10集團軍指揮官貝爾蒂將軍準備8月27日行動。但是格拉齊亞尼、貝爾蒂或者其他在北非的將軍都不相信一場攻勢是可行的。墨索里尼在羅馬的總參謀長巴多格里奧元帥承諾給予充足的補給和運輸,但這些並沒有被提供。[1]
9月8日(在收到解職的威脅之後),格拉齊亞尼同意在第二天進入埃及。
推進的意大利部隊包括五個步兵師和「馬萊蒂集團」。前方包括大部分可用的利比亞單位。由利比亞殖民地皇家軍隊的一部分組成的利比亞常備騎兵,其也被稱為「利比亞師集團」或者更簡單稱為「利比亞軍」。其擁有沙漠部隊和駱駝騎兵、步兵營、炮兵以及非正規騎兵。
推進計劃由於運輸能力不足被進行修改。從側翼穿過沙漠的行動被取消,第1和第2利比亞師被用在靠近海岸的公路,作為第23軍下轄步兵師的先頭部隊。馬萊蒂集團被用作側翼警衛。大體上,當其軍隊穿越對方領土時,貝爾蒂使用他的炮兵和坦克部隊隨同保護他的步兵。[21]
1940年9月9日,意大利皇家空軍的飛機開始和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展開空戰。CR.42s型戰鬥機穿越利比亞東部和埃及西部領空。[21] 雙方的轟炸機襲擊敵方陣地。英國轟炸了意軍後方的圖卜魯格和其他集結區域。而意大利嘗試削弱入侵沿線的敵軍。
意大利皇家軍隊在地面上的推進被證實非常艱難。一個師迷路並且許多發動機過熱。數量處於劣勢的英軍部下地雷並撤退。[21]
不幸的是,馬萊蒂集團沒有到達在西迪奧馬爾(Sidi Omar)戰前的運輸地點,此地靠近利比亞和埃及的邊境。結果,意大利的地面入侵開始緩慢。由於無線電信號被中途截取,意大利自己將這條信息提供給世界其他地方。至9月10日以前第11輕騎兵團的裝甲車輛都沒有偵察到馬萊蒂集團穿越沙漠的前進路線。一場大霧掩護了英軍,使其可以在意大利人緩慢推進的時候掩護自己。當霧散去以後,第11輕騎兵團成為來自上方的意大利飛機的目標,他們使用坦克和大炮在地面上突圍。[21]
至9月13日,黑衫軍第1師(3月23日師[nb 8])重新占領了利比亞的卡普措堡壘。然後意大利軍隊穿越埃及和利比亞的邊境。[29] 在「入侵埃及」開始了4天之後,意軍進入了埃及。
同一天,第3冷溪護衛團的一個排在塞盧姆發現自己成為吸引整個利比亞第1師注意力的孤立目標。在他們到達開闊地帶以前,利比亞人停下整列的大炮、坦克和運輸車輛。一場猛烈的炮擊,同樣軍隊被派上高地上的英國人前沿陣地。但是,當攻擊開始的時候,前哨的守衛人員已經撤退至哈法雅隘口。然而槍炮的吼叫聲可以鼓舞意大利士兵,他們之前已經受到那些僅僅穿過視野似乎沒有蹤影的英軍小部隊的攻擊。[26]
意大利四個師的大部隊緩慢的進軍穿過隘口並遭遇小規模衝突。英軍撤走後留下的地雷給意軍造成了一些損失。意軍僅僅看見或抓獲了一名敵軍士兵。損壞的和被遺棄的英軍車輛是他們在這裡的無聲的證明。.[26]
9月16日,在阿拉姆達(Alam el Dab)地區當一大群意軍坦克從海岸公路向內陸移動時,第3冷溪護衛團幾乎被切斷。其及時的對第11輕騎兵團發出了一次無線電呼叫要求援助,並從包圍中突出。同一天即將結束時,大部分的防衛部隊成功的撤往鄰近的邁爾薩·馬特魯。[26]至此,意大利軍隊到達其推進最遠處,第1黑衫軍師占領了西迪·巴拉尼。[30]
意軍前進至馬克提拉(Maktila);位於越過西迪·巴拉尼10英里(16公里)處;格拉齊亞尼提出補給問題並在此停下。他將他的問題報告給墨索里尼和巴多格里奧。與此同時,他宣布他的部隊完全步行至邁爾薩•馬特魯需要6天時間。此外,他所需要的物品列表中現在包括一些新內容:600頭騾子。似乎他已經放棄了得到更多運輸車輛的希望。[2]
在前進當中,意軍占領了許多英軍的飛機場。[31]
儘管墨索里尼激勵他繼續前進,格拉齊亞尼仍然在西迪•巴拉尼挖掘戰壕。此外,他在馬克提拉、圖馬爾(Tummar)和索法非(Sofafi)的懸崖上建立了九個加強營地。[32]在他的後方,他將意大利師部署在布克-布克(Buq Buq)、西迪奧馬爾和哈法雅隘口。[33]格拉齊亞尼現在位於英軍主要防禦陣地邁爾薩•馬特魯以西80英里(130公里)處。
結果
[編輯]最終,意大利入侵埃及沒能到達英軍的主要防禦陣地。沒有繼續前進至邁爾薩·馬特魯。這次入侵的結果與其最初的目標蘇伊士運河相距甚遠。
關於英軍,韋維爾將軍寫到:
最大的榮譽應歸於威廉·戈特准將指揮的支援團,和J.C.坎貝爾(J. C. Campbell)中校指揮的炮兵部隊,他們的冷靜和高效的作為使這次撤退得以完成,同時也得益於軍隊的忍耐力和戰術技能。[4]
關於意大利入侵埃及,墨索里尼在10月26日提出下面的問題:
在占領西迪·巴拉尼四十天之後,我問我自己一個問題,長時間的停滯對誰有利,敵人還是我們?我不願意進行回答,它真的對我們比對敵人更有利嗎……是時候提出你是否認為你希望繼續進行指揮的問題了。[2]
兩天以後,10月28日,意大利軍隊入侵希臘,埃及和格拉齊亞尼都不再成為焦點。他被允許以從容的速度繼續他的計劃。意軍對邁爾薩·馬特魯的推進計劃於12月15日開始……或者是12月18日。但很快格拉齊亞尼和意軍在埃及失去了對事態進展的控制。[2]
1940年12月8日,英軍對設立於西迪·巴拉尼外圍防線的意大利加強營地進行了突襲。貝爾蒂將軍正在病假期間,伊塔洛·加里波第(Italo Gariboldi)將軍臨時接替了他的職務。英軍的襲擊非常成功,第10集團軍在埃及的單位很少有沒被消滅或被迫撤退的。至12月11日,英軍的襲擊成為了一場全面的反擊,被稱為羅盤行動。意軍被迫一次又一次的向利比亞更遠處撤退。在這場以襲擊開始的行動結束之前,整個第10集團軍已經被殲滅。
參見
[編輯]- 北非戰場
- 西部沙漠戰役
- 北非戰場時間線(英文)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線(英文)
注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墨索里尼自己問道:「在占領西迪•巴拉尼四十天之後,我問我自己一個問題,長時間的停滯對誰有利,敵人還是我們?我不願意進行回答,它真的對我們比對敵人更有利嗎……」這場入侵沒有達到墨索里尼在入侵之前的要求:「我僅僅要求你攻擊你所面對的英國軍隊。」 [1] 意大利軍隊未能和他們所面對的英軍交戰,並和對方派出的小型防衛部隊進行了有限的接觸。[2]
- ^ 由威廉·戈特指揮的第7支援團被留在邊境以遲滯意大利軍隊的推進。[3]
- ^ 第7裝甲師被撤往馬特魯。第7支援團接管了前線並被命令監視意軍並遲滯其前進。[3] 抵抗入侵的單位包括:第1皇家步槍營、第1皇家諾森伯蘭燧發槍團、第1皇家坦克團、第2步槍旅、第3冷溪護衛團、第11輕騎兵團、一個自由法國摩托化海軍陸戰連和皇家騎炮團的大炮。[5] 依照丘吉爾的說法,英軍防衛部隊包括三個步兵營,一個坦克營,三個炮兵營和兩個裝甲連。[6]
- ^ 「利比亞軍」包括意屬利比亞殖民地第1步兵師第2步兵師和「馬萊蒂」集團(一個特別的摩托化單位)[7]; 其他的意大利單位包括第63步兵師(Cirene),第62步兵師(Marmarica),黑衫軍第1師(23 Marzo)和黑衫軍第2師(28 Ottobre)[8] 入侵以4個師和1個裝甲集團穿過邊境開始;[9] 利比亞第1師,利比亞第2師,黑衫軍第1師,Cirene師和馬萊蒂集團。黑衫軍第1師占領了西迪·巴拉尼,Cirene師在Nibeiwa以西20英里處挖掘戰壕,[10] 馬萊蒂集團也駐紮於Nibeiwa附近。[7] 其餘的部隊布置在後方。[8]
- ^ 根據丘吉爾的說法,進攻的意大利軍隊包括6個步兵師和8個坦克營。[6]
- ^ 丘吉爾指出意大利的損失是英軍傷亡人數40人的十倍……並且還損失了150輛卡車[13]
- ^ 在戰爭爆發時,無論如何他沒有完整的軍隊,也缺乏器材和大炮:他的軍隊由新西蘭第2師的部分單位(一個步兵旅,一個被削弱的騎兵團,一個機槍營和一個野戰炮團),人員不足的印度第4步兵師(包括兩個步兵旅和其部分炮兵單位),第7裝甲師(包括兩個裝甲旅,各下轄有兩個團,而不是正規編制的三個)和14個沒有編組的英國步兵營組成。[24]
- ^ 為紀念1919年3月23日意大利法西斯黨成立
引用
[編輯]- ^ 1.0 1.1 1.2 1.3 1.4 Macksey, p. 35
- ^ 2.0 2.1 2.2 2.3 Macksey, p. 47
- ^ 3.0 3.1 3.2 3.3 Playfair, p. 205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Playfair205」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4.0 4.1 Wavell, p. 3001
- ^ Playfair, pp. 209-211
- ^ 6.0 6.1 Churchill, p. 415
- ^ 7.0 7.1 Walker (2003) p.62
- ^ 8.0 8.1 8.2 Hunt, p. 51
- ^ Bauer (2000), p.95
- ^ Bauer (2000), p.113
- ^ 11.0 11.1 Fox, Jim. World War II's Opening Salvoes in North Africa. touregypt.net Egypt feature story. [2008-12-08].
- ^ Churchill, p. 416
- ^ Churchill. p. 416
- ^ Playfair, p. 109
- ^ Playfair, p. 121
- ^ Playfair, p. 54
- ^ Macksey, p. 25
- ^ 18.0 18.1 Mead (2007), p. 331
- ^ Macksey, p. 26
- ^ Playfair (2004), p. 113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Macksey, p. 38
- ^ 22.0 22.1 Macksey, p. 28
- ^ 23.0 23.1 23.2 Macksey, p. 9
- ^ Playfair, p. 93
- ^ Mollo, p. 92
- ^ 26.0 26.1 26.2 26.3 26.4 Macksey, p. 40
- ^ Playfair (2004), pp.209–210
- ^ Macksey, p. 29
- ^ Gilbert, p. 125
- ^ Playfair (2004), p. 210
- ^ Titterton, p. xx[頁碼請求]
- ^ Playfair (2004), Map 15 between pp. 256 & 287
- ^ Macksey, p. 68
參考書目
[編輯]- Bauer, Eddy; Young, Peter (general editor). The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Revised. London, UK: Orbis Publishing. 2000 [1979]. ISBN 1-85605-552-3.
- Black, Jeremy. World War Two: A Military History. Warfare and History. Routledge. 2003. ISBN 0-41530-535-7.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II, Their Finest Hou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6 [1949]. ISBN 0-395-41056-8.
- Gilbert, Mart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hoenix. 2000 [1989]. ISBN 1-84212-262-2.
- Hunt, Sir David. A Don at War. Frank Cass. 1990 [1966]. ISBN 0-71463-383-6.
- Jowett, Philip. The Italian Army 1940-45 (2): Africa 1940-43. Men-at-Arms. Osprey Publishing. 2001 [2000]. ISBN 1-85532-865-8.
- Macksey, Major Kenneth. Beda Fomm: Classic Victory. Ballentine's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Violent Century, Battle Book Number 22. Ballantine Books. 1971.
- Mollo, Andrew. The Armed Forces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Crown. 1981. ISBN 0-517-54479-4 請檢查
|isbn=
值 (幫助). - Mead, Richard. Churchill's Lions: A biographical guide to the key British generals of World War II. Stroud (UK): Spellmount. 2007. ISBN 978-1-86227-431-0.
- Playfair, Major-General I.S.O.; with Stitt R.N., Commander G.M.S.; Molony, Brigadier C.J.C. & Toomer, Air Vice-Marshal S.E. Butler, J.R.M , 編. The Mediterranean and Middle East, Volume I The Early Successes Against Italy (to May 1941).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United Kingdom Military Series. Naval & Military Press. 2004 [1st. pub. HMSO 1954]. ISBN 1-84574-065-3.
- Titterton, Commander G.A.; First Sea Lord Admiral Sir Nigel Essenhigh & David Brown. The Royal Navy and the Mediterranean Volume I: September 1939-October 1940. Naval Staff Histories.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2 [1952]. ISBN 0-71465-179-6.
- Walker, Ian W. Iron Hulls, Iron Hearts: Mussolini's elite armoured divisions in North Africa. Marlborough: Crowood. 2003. ISBN 1-86126-646-4.
- Wavell, Archibald. Despatch on Operations in the Middle East From August, 1939 to November, 1940. London: War Office. 1940. in 使用{{London Gazette}}時必須標示date=。
外部連結
[編輯]- Archibald Wavell's Despatch on Operations in the Middle East From August, 1939 to November, 1940. (PDF). Supplement to the London Gazette, Number 37609. June 13, 1946 [October 31, 2009].
- The Italian Army in Egypt during World War II
- Bush Battles.. Time Magazine. Monday, August 12, 1940 [July 15,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