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澎湖/優良條目
澎湖廳城,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碼頭區,馬公市古名媽宮,故亦稱媽宮城、又因興建年代為大清光緒年間,亦作光緒城。澎湖廳城為磚石城,由澎湖水師鎮首任總兵官吳宏洛負責督造,光緒十三年(1887年)動工、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耗資23537兩,是台灣清領時期最後一座軍事防禦性的城池。
澎湖廳城原有六座城門,大半部分在日治時期因都市改正計畫被階段性拆除,用以填海造港,剩餘城垣因位處軍事要地及駐軍考量,尚有大西門、小西門(順承門)及西側城牆保留迄今,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為「國定古蹟」,現另作觀光旅遊之用途。
葉根壯(1932年7月31日—2014年7月23日),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人(今重光里),臺灣傳統木造建築大木匠師,人稱「壯司」。此外,葉根壯亦擅長擘畫、細木作與鑿花等其他傳統建築技藝,作品散見澎湖與臺灣各處高達七十餘件,包括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火燒坪靈光殿與尖山顯濟殿等。2014年7月23日在復興航空澎湖空難中罹難身亡。
澎湖遊兵,明朝奏書多作彭湖遊,是明朝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簡稱福建布政司)因海防目的派往澎湖海域巡邏的兵船軍伍。澎湖遊兵初設於萬曆廿五年(1597年),一年汛防澎湖兩次,分作春汛(約三個月)和冬汛(約兩個月),汛期結束歸返福建沿岸的水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間,澎湖遊兵整併入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浯嶼水寨,改制成浯彭遊兵。
澎湖觀音亭,古稱觀音廟、觀音堂,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媽宮北甲西垵仔),主祀觀音大士,肇建大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寺埕隔水近山、煙波浩香,為信史上澎湖第一座主祀觀音的廟寺,隸屬闔澎三大公廟、澎湖天后宮交陪廟,並被登錄為澎湖縣縣定古蹟。
澎湖跨海大橋,台灣澎湖縣位於縣道203號的橋樑,俗稱大橋,連接澎湖群島之中的白沙島與西嶼島,為澎湖重要的交通幹道。
第一代大橋於1965年3月開始興建,1970年12月完工並通車,1995年10月拆除;第二代大橋於1984年7月開始興建,1996年3月完工並通車至今。第二代大橋造價為新台幣10億2800萬元,長度2,494公尺,為台灣最長的跨海大橋。
2003年,澎湖縣政府認為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將澎湖跨海大橋登錄為「歷史建築」。
風櫃尾荷蘭城堡,明代奏章作彭湖城,1623年荷蘭文報告寫作「Het Fort, Péou (Piscadore)」,直譯為澎湖堡壘,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俗稱「蛇頭山」的小半島上的一個城郭遺址。1622年(明朝天啟二年)8月2日(格里曆,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築建,在1624年(天啟四年)九月間拆毀夷平。
其後荷蘭城堡舊址所在的蛇頭山陸續為大明帝國、東寧王國、大清帝國、日本帝國和中華民國作為軍事用地,2001年11月21日公告為中華民國的國定古蹟,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登錄名稱為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馬公要港部水道,台灣日治時期因應日本海軍於澎湖廳設立馬公要港部所建的基礎供水設施。明治43年(1910年)四月,日本海軍啟動調查策畫,大正三年(1914年)正式開工,並於大正五年(1916年)竣工,是澎湖群島境內第一處水道設施。根據1913年興建預算編列為166,857日圓。
澎湖水師協為臺灣清領時期軍事組織,隸屬綠營臺灣鎮,始於大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的同一年(康熙23年,1684年),迄於光緒12年(1886年)調升為澎湖水師鎮,存在時間達202年。
澎湖水師協最高武官以副將為首,其下設左、右兩營,兩營各置游擊一員、守備一員。兵員共2,000人,哨船共36艘,分為十三處汛守。士兵採班兵制度,即來自福建、廣東軍隊論調臺灣,三年一換。乾隆47年(1782年),員額裁減142人,降為1,858人;同治七年(1868年)改制,左、右營裁撤游擊、守備,改由都司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