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HIV亞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慢病毒屬
SIV和HIV病毒的種系發生樹。
科學分類 編輯
(未分級)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副核糖病毒界 Pararnavirae
門: 反轉錄酶病毒門 Artverviricota
綱: 反轉錄酶病毒綱 Revtraviricetes
目: 逆轉錄病毒目 Ortervirales
科: 逆轉錄病毒科 Retroviridae
亞科: 正逆轉錄病毒亞科 Orthoretrovirinae
屬: 慢病毒屬 Lentivirus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HIV-1)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2(HIV-2)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編號
類型類型[*]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傳染病科
ICD-10B20-B24
ICD-9-CM042-044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一大障礙是病毒的高遺傳變異性。[1]HIV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HIV-1型和HIV-2型。HIV-1與生活在西非的黑猩猩大猩猩體內發現的病毒有關,而HIV-2與西非的瀕危靈長類白頂白眉猴英語Sooty mangabey體內發現的病毒有關。[2]HIV-1病毒向下可分為幾組:其中,HIV-1的M組病毒數量占優,是艾滋病(AIDS)流行的肇因。基於基因序列數據,M組可進一步細分為各亞型。已知某一些亞型更具毒性或對不同藥物具有抗藥性。通常認為,HIV-2病毒的毒性比HIV-1低,也更不容易傳播:儘管已知HIV-2也會導致艾滋病。

主要類型

[編輯]

HIV-1

[編輯]

HIV-1是本病毒最常見和最致病的毒株。科學家將HIV-1分為主組(M組)和兩個或更多的次組:N組、O組和可能的P組。據信,各組分別代表着幾次從SIV到人類的獨立傳染(然而同組的亞型則不是)。 在HIV-1的基因組全序列的6種可能的閱讀框中,共發現了39條開放閱讀框[3],但其中只有少數是功能性的。

M組

[編輯]

M組的「M」代表主要即「Major」,這是迄今最常見的HIV類型,它感染了超過90%的HIV/AIDS病例。M組向下可分為多條演化支,被稱為「亞型」;這些亞型也以一個字母表示。此外,不同的亞型可以重組成所謂的「流行重組形式」(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每一個CRF以一個數字代稱。例如,CRF12_BF是B和F亞型的重組。

  • A亞型常見於西非。[4]
  • B亞型是歐洲、美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主要類型。[5]
  • C亞型是南非、東非、印度、尼泊爾和中國部分地區的主要類型。
  • D亞型通常僅出現在東非和中非。
  • (E亞型)曾用於描述名為CRF01_AE的毒株[6],其發現於東南亞(泰國),為異性戀中的主要類型:因為其傳染率遠高於其他大多數的亞型。
  • F亞型發現於中非、南美洲和東歐地區。[7]
  • G亞型(以及CRF02_AG)發現於非洲和中歐地區。
  • H亞型僅限於中非。
  • (I亞型)曾用於描述現今被認為是CRF04_cpx的毒株;其中,cpx用於表示幾種亞型的「複合」重組。[來源請求]
  • J亞型主要發現於北非、中非、西非以及加勒比地區。[8]
  • K亞型僅限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喀麥隆境內。

如上亞型有時會被進一步細分為亞亞型,例如A1、A2、F1和F2。[來源請求]

2002年的HIV-1亞型流行度

N組

[編輯]

N組的「N」代表着「非M」即「non-M」、「非O」即「non-O」。該組是弗朗科-喀麥隆團隊在1998年發現的。當時,他們在一位因艾滋病死於1995年的喀麥隆婦女身上鑑定並分離出了HIV-1毒株YBF380,並發現這一毒株會與來自SIVcpz(來自黑猩猩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的包膜抗原發生反應,但不會與M組或O組的發生反應;這表明它確實是HIV-1的一種新毒株。[9]截至2015年,已記錄到的N組感染少於20例。[10]

O組

[編輯]

O組(「O」代表「離群者」,即「Outlier」)通常不在西非和中非以外的地區出現。據報道,該毒株最常見於喀麥隆:一項1997年的調查顯示,當地共有2%的HIV陽性樣本來自O組。[11]O組曾引起過一些關注,因為早期版本的HIV-1檢測套件無法檢測到該組毒株。然而,現在已經開發出了更先進的HIV檢測方式來檢測O組和N組。[12]

P組

[編輯]

2009年,據報道,一條新近分析的HIV序列被認為更接近於在野生大猩猩身上新發現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gor),而非來自黑猩猩的SIVcpz。該病毒是從一位定居在法國的喀麥隆婦女身上分離出的,她在2004年被診斷感染有HIV-1病毒。報告這一序列的科學家將其列入擬議的P組,「等待確定其他人類病例」。[13][14][15]

HIV-2

[編輯]

在非洲以外地區,HIV-2並未廣泛流行。1987年,在美國發現第一例病例。[16] 許多檢測HIV-1的套件亦可用於檢測HIV-2。[17]

截至2010年,HIV-2病毒已知的分組共有8組(A到H)。其中,只有A組和B組流行。A組主要發現於西非,但已全球擴散到安哥拉莫桑比克巴西印度歐洲美國。儘管HIV-2有着全球範圍的分布,但B組仍然主要限於西非。[18][19] 儘管其分布相對受限,診斷表現出HIV感染症狀的患者時,需要考慮HIV-2的情況並不僅限於來自西非的患者,還應包括與來自西非的人有體液交換的患者(如共用針頭、性接觸等)。[20]

HIV-2與在白頂白眉猴英語Sooty mangabey中流行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smm)關係密切,這一靈長類物種棲息在西非沿岸的森林裡。種系發生分析顯示,和在人類中顯著擴散的兩種HIV-2毒株(A組和B組)最密切相關的病毒,是在科特迪瓦西部塔伊森林的白頂白眉猴體內發現的SIVsmm。

另外6個已知的HIV-2組,每組均只有一名病例。它們可能分別來自從白頂白眉猴英語Sooty mangabey到人類的幾次獨立傳染。在利比亞的兩個人身上發現了C組和D組,在塞拉利昂的兩個人身上發現了E組和F組,在科特迪瓦的兩個人身上發現了G組和H組。上述每種HIV-2毒株(人類可能是其終結宿主)和來自所感染人類同一國的白頂白眉猴英語Sooty mangabey身上發現的SIVsmm毒株最為相關。[18][19]

診斷

[編輯]

當患者沒有症狀,但存在HIV血液檢測陽性結果時,可被診斷為HIV-2。Multispot HIV-1/HIV-2快速檢測是目前唯一經FDA批准的區分這兩種病毒的方法。可以識別出HIV-1、HIV-1的O組以及HIV-2的酶免疫測定,一直以來都是篩查和診斷HIV的推薦方法。[20]如果在組合篩查中發現測試結果雖為陽性,但HIV-1免疫印跡法卻無法確定結果時,則還應進行氨基酸測試等後續測試,以區分感染類型。[21]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當個體具有西非血統,或曾與具有該血統的其他人性接觸或共用過針頭時,應考慮可區分HIV-2的診斷方式。西非被列為最高風險,因為該病毒起源於這一地區。

治療

[編輯]

HIV-2的致病性被發現低於HIV-1。HIV-2的致病機理並不十分明確,它與HIV-1的具體差異亦不了解;然而,已知HIV-2的傳播速率遠低於HIV-1。兩種病毒的感染都可以讓感染者患上艾滋病,也都可以突變產生抗藥性。[20]HIV-2患者的疾病監測包括臨床評估和CD4細胞計數,而治療手段包括使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蛋白酶抑制劑(PI)和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並聯合使用CCR5共受體拮抗劑和融合抑制劑。[22]

尚未確定對HIV-2的初始和二線治療方案。HIV-2似乎本身對NNRTI有抗性,但可能對NRTI敏感,儘管目前對其機理不甚了解。蛋白酶抑制劑呈現的效果多變,整合酶抑制劑則尚在評估中。針對上述治療的組合方案研究指出,其治療效果受組合使用藥物的不同而變化。儘管尚不明確HIV-1和HIV-2病毒的致病機理,但已知二者的致病途徑和模式有所不同,使得用以評估HIV-1抗藥性相關突變的算法,無法作用於HIV-2。[20]

兩種病毒可以分別被感染,但也可以一起被感染:這被稱為「共感染」。與單獨的HIV-1感染或共感染相比,HIV-2似乎具有較低的致死率、較不嚴重的症狀和較慢的艾滋病進程。然而,共感染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先感染的是哪種病毒。HIV-1傾向於與HIV-2競爭疾病進程的速率。隨着時間的推移,共感染在全球範圍內似乎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多數已確定的病例出現在西非國家,美國亦有一些此類病例。[22]

懷孕

[編輯]

如果孕婦遭到暴露,應正常進行篩查。如果發現有HIV-2存在,可提供一些圍產期的ART藥物來降低出現母嬰傳播的風險。嬰兒出生後,應開始為期6周的預防性療程。母乳亦有可能含有HIV-2病毒,因此,嚴禁母乳餵養。[21]

演化

[編輯]

HIV病毒正在演化為更溫和的形式,但要成為不致死的病毒還有「極為漫長的路」。[23]

抗藥性突變

[編輯]

具有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抗性的HIV-1和HIV-2分離株產生於自然選擇和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已被追蹤和分析。斯坦福HIV耐藥性數據庫和國際艾滋病協會公布了最重要的一些突變。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obertson DL, Hahn BH, Sharp PM; Hahn; Sharp. Recombination in AIDS viruses. J. Mol. Evol. March 1995, 40 (3): 249–59. PMID 7723052. doi:10.1007/BF00163230. 
  2. ^ Sharp, P. M.; Hahn, B. H. Origins of HIV and the AIDS Pandemic (PDF).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2011, 1 (1): a006841–a006835 [2017-02-13]. PMC 3234451可免費查閱. PMID 22229120. doi:10.1101/cshperspect.a00684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4). 
  3. ^ Dhar¹, D. V., Amit, P., & Kumar, M. S. In-Silico Identification of New Genes in HIV-1 by ORF Prediction Method.
  4. ^ Bobkov AF, Kazennova EV, Selimova LM,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the HIV-1 epidemic in Russia: predominance of subtype A. J. Med. Virol. October 2004, 74 (2): 191–6. PMID 15332265. doi:10.1002/jmv.20177. 
  5. ^ Goudsmit, Jaap.
  6.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Sub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Worldwide Epidemic: Pathogene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6). 
  7.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roduction to HIV types, groups and subtypes.
  8. ^ Hemelaar J, Gouws E, Ghys PD, Osmanov S.; Gouws; Ghys; Osmanov. Global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V-1 genetic subtypes and recombinants in 2004. AIDS. March 2006, 20 (16): W13–23. PMID 17053344. doi:10.1097/01.aids.0000247564.73009.bc. 
  9. ^ T. Mourez, F. Simon, and J.C. Plantiera,. Non-M varian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3, 26: 448–461. doi:10.1128/cmr.00012-13. 
  10. ^ M. D』arc, A. Ayoubaa, A. Estebana, G. H. Learnc, V. Bouéa, F. Liegeoisa, L. Etiennea; et al. Origin of the HIV-1 group O epidemic in western lowland gorill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22 (1): 83–92. 
  11. ^ Peeters M, Gueye A, Mboup S, Bibollet-Ruche F, Ekaza E, Mulanga C, Ouedrago R, Gandji R, Mpele P, Dibanga G, Koumare B, Saidou M, Esu-Williams E, Lombart JP, Badombena W, Luo N, Vanden Haesevelde M, Delaporte 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IV-1 group O viruses in Africa. AIDS. March 1997, 11 (4): 493–8. PMID 9084797. doi:10.1097/00002030-199704000-00013. 
  12. ^ 存档副本 (PDF). [2008-05-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9-21). 
  13. ^ Plantier JC, Leoz M, Dickerson JE, De Oliveira F, Cordonnier F, Lemée V, Damond F, Robertson DL, Simon F. A new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erived from gorillas. Nature Medicine. August 2009, 15 (8): 871–2. PMID 19648927. doi:10.1038/nm.2016. 
  14. ^ New HIV strain discovered. Associated Press (CBC News). 2009-08-03 [2009-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5). 
  15. ^ Donald G. McNeil, Jr. Precursor to H.I.V. Was in Monkeys for Millennia.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6, 2010 [201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But P appears to have crossed over from a gorilla; it was discovered only last year, and in only one woman, who was from Cameroon, where lowland gorillas are hunted for meat. 
  16. ^ HIV-2. [201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5). 
  17. ^ CBER - Donor Screening Assays for Infectious Agents and HIV Diagnostic Assays. [201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1). 
  18. ^ 18.0 18.1 Santiago, Mario L.; Range, Friederike; Keele, Brandon F.; Li, Yingying; Bailes, Elizabeth; Bibollet-Ruche, Frederic; Fruteau, Cecile; Noë, Ronald; Peeters, Martine; Brookfield, John F. Y.; Shaw, George M.; Sharp, Paul M.; Hahn, Beatrice H.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Free-Ranging Sooty Mangabeys (Cercocebus atys atys) from the Taï Forest, Côte d'Ivoire: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Epidem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Journal of Virology. 2005, 79 (19): 12515–27. PMC 1211554可免費查閱. PMID 16160179. doi:10.1128/JVI.79.19.12515-12527.2005. 
  19. ^ 19.0 19.1 Marx PA, Alcabes PG, Drucker E. Serial human passage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by unsterile injec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epidem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 Africa.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1, 356 (1410): 911–20 [2017-02-13]. PMC 1088484可免費查閱. PMID 11405938. doi:10.1098/rstb.2001.08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9). 
  20. ^ 20.0 20.1 20.2 20.3 存档副本. [201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21. ^ 21.0 21.1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HIV-2) by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AIDS Institute: http://www.hivguidelines.o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22.0 22.1 R Kannangai, S David, G Sridharan.
  23. ^ HIV evolving 'into milder form'. [201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