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73式裝甲運兵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73式裝甲運兵車
73式裝甲運兵車
類型裝甲運兵車
原產地日本 日本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73年-至今
使用方日本 日本
生產歷史
研發者三菱重工
研發日期1969年
生產商三菱重工
單位成本1億日圓
生產日期1973年
製造數量338輛以上
衍生型5種
基本規格
重量13.3 噸(未加武器)
長度5.80 m
寬度2.90 m
高度2.21 m
操作人數4車員+8步兵

裝甲鋁合金
主武器白朗寧M2重機槍
副武器住友74式7.62毫米車載機槍
發動機三菱4ZF氣冷V型4汽缸
柴油引擎
300 hp / 2,200 rpm
懸掛扭力桿
作戰範圍300 km
速度60 km/h 渡河6km/h

73式裝甲運兵車日本陸上自衛隊使用的裝甲運兵車

60式裝甲運兵車的後繼車種由1967年三菱重工開始研發翌年1968年試驗車完成。1969年技術測試開始、1973年三菱命名為「73式裝甲運兵車」正式服役。並沒有裝備許多步兵戰鬥車的20mm砲,而是往純粹兵員輸送車型量產型發展。73式裝甲運兵車1974年開始交貨合計338輛生產。現在新型96式裝甲運兵車逐步將之汰換。在量少的自衛隊規模中本車算是大量的裝備,最終的造價約1億日圓一台可以說是量產的好處減低成本。從配備後已經服役30年以上現在和96式裝甲運兵車一同服役。

特徵

[編輯]

共分成車體前部右側駕駛席,左側槍手和前方槍手席,後部兵員室和車頂觀測位等人員配置處。外觀和60式裝甲運兵車相似、T字型槍口設置在車體後部,還有3連裝煙霧彈發射機,兵員室上面大型對開式艙門是其特徵,核生化防護裝置在本車已經是標準裝備。和各國同世代的裝甲車(APC)相比本車還比較低矮。基於核生化環境下戰鬥考慮可以從車內操作白朗寧M2重機槍槍塔。試驗時20mm機關砲也曾搭載過後來並未採用。

浮航渡河能力一開始就列為規格,車體輕量化成為重點所以全面採用鋁合金裝甲,但是重大缺點是浮航前準備過程極繁雜,各部隊也常有渡河「沈沒」事件傳出,日本國內河川護岸水泥整治多數已經完成不再適合浮航渡河、加上陸上自衛隊施設科部隊的81式自走架橋車裝備後;車輛獨自浮航過河的必要性有所減低。世界主流上也不再採用怕高熱彈的鋁合金製車輛。

73式裝甲運兵車延生型有74式自走105mm榴彈砲75式130mm自走多管火箭車、75式自走氣象測定車、76式砲擊追蹤雷達。有一些退役車也改裝成70式除雷車給施設科部隊使用。

登場影視作品

[編輯]

相關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