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國道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3月20日) |
210國道 | |
---|---|
主要連接道路 | |
起點 | 內蒙古滿都拉口岸 連接 蒙古國道路 |
終點 | 廣西防城港 |
公路系統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道 |
210國道,也稱為滿防線、國道210線或G210線,是中國的一條國道,起點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滿都拉鎮,終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的國道。
這條國道經過內蒙古、陝西、四川、重慶、貴州和廣西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在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中,本國道向兩側延伸,起點由原包頭市區改為滿都拉鎮中蒙邊境口岸,修建途經子午谷(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經寧陝縣南至石泉縣),終點則由原南寧市改為防城港市。
里程表
[編輯]城市名 | 距起點距離 |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滿都拉鎮(口岸) | 0 |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 | |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 |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 | 44 |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 | 136 |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 176 |
陝西省榆林市 | 347 |
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 | |
陝西省延安市子長市 | |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 | |
陝西省延安市 | 663 |
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 | 703 |
陝西省延安市富縣 | |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 | 787 |
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 | 829 |
陝西省銅川市宜君縣 | 861 |
陝西省銅川市 | 910 |
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 | 1017 |
陝西省西安市 | |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 1201 |
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 | 1278 |
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 | 1347 |
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 | 1424 |
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 | 1513 |
四川省達州市 | 1664 |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 | 1739 |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 | 1804 |
重慶市 | 1897 |
重慶市巴南區 | 1954 |
重慶市綦江區 | 2014 |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 | 2191 |
貴州省遵義市 | 2253 |
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 | 2344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 | |
貴州省貴陽市 | 2418 |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 | |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2574 |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 | 264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 | 2765 |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 | 2938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 | 2967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 | 3056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 3097 |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上思縣 | |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 |
歷史
[編輯]210國道在關中、陝北段,早在唐朝時為長安通往北方的延州古道(驛道)組成部分。1932年動工、1935年建成「咸榆公路」寬6米至3米半,碾壓土路。1936年,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派兵工整修了咸榆公路延安以南原來難以通車路段,使甘泉至延安間汽車通行無阻。[1]1937年秋冬,陝甘寧邊區組織群眾修築延安姚店經青化砭、王家屯至延川縣永坪77km公路,延川至永坪36.7km公路。使咸榆線全線得以貫通。[2]1947年進攻延安之前,當局投資數十億對咸榆公路沿線整修橋梁,在咸陽至界子河(今洛川縣和富縣縣界)至甘泉之間路面鋪裝碎石(寬3公尺,厚11.7公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咸宋公路(宋指吳堡縣城宋家川鎮),1952年3月在銅川成立「咸宋公路工程局」,按六級公路標準改建,路基加寬至7.5米,新鋪碎石路面。1964年改稱西包公路,西安至延安段鋪築油路。1980年始稱210國道。
重慶至貴州段則為始建於1935年的原川黔公路[3]。全面抗戰爆發後,大量人員內遷重慶,這些移民在川黔公路沿線聚居,形成以公路里程碑為地名的聚落,在重慶南岸留下四公里、五公里、九公里等地名[4],川黔公路也與滇黔公路、滇緬公路一同構成抗戰期間的對華援助路線。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黃莉紅:「楊虎城主政期間的陝西地方建設」,《文博》,1997年第1期。
- ^ 張國斌:「陝甘寧邊區時期的道路」,來源:《延安日報》,2021-11-29。
- ^ “贵州省北界”碑 见证老川黔公路的历史 ——史话老川黔公路修建(上) (PDF). 綦江日報. 2020-05-08 [2024-12-16].
- ^ 重庆珍档丨四五六七八公里的地名背后,是一段悲壮抗战史. 2020-04-07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