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06年國共經貿論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6年國共經貿論壇第一屆國共經貿論壇),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共中央台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主辦,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承辦。是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後,再一次的雙方高層會晤。兩黨人士和兩岸企業界人士、專家學者、台商代表等共400餘人出席了會議。

2006年4月13日,連戰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身份前往參與國共經貿論壇,也是卸下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後第一次啟程出訪中國大陸。同行團員除了台灣的政治人物以外,並有許多台灣工商界的重要人物,如辜濂松嚴凱泰等人隨行。長榮前董事長張榮發之子張國政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等人均隨行。據統計,這次國民黨代表團的團員達到兩百人以上,而這次隨行的企業家所代表台灣企業的總市值達到全台灣產值的48%。

前期波折

[編輯]

2005年兩黨領袖會談達成五項共同願景,舉辦兩岸經貿論壇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新聞公報中有關於「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的共識。兩岸經貿論壇原擬於2005年12月下旬在台北舉行。計劃邀請中台辦主任陳雲林赴台參加論壇。但陳雲林及有關人員入台兩次未獲得批准。

根據大陸媒體的報道,其中具體過程為:先是陳水扁斷然拒絕,後又以立法院長王金平參加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作為交換條件,再後來又提出大陸方面應允許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到大陸訪問,再後來還提出應通過兩會協商。海基會為此兩次致函海協,要求大陸方面派人協商或台灣方面派人來大陸溝通陳雲林赴台一案。但此要求最後未被大陸方面所接受。

於是,陸委會於2005年11月18日宣布,對陳雲林等61人來台案「不予許可」。國民黨方面隨後向陸委會提出訴願,希望能改變當時的決定。12月19日,內政部開會討論陳雲林一行赴台一案,最終維持不予許可的決定。

2006年3月15日,中國國民黨建議將兩岸經貿論壇移至大陸舉辦。3月22日,陳雲林與國民黨智庫代表團商定,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辦兩岸經貿論壇。論壇主題為: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

國共經貿論壇

[編輯]

4月14日,國共經貿論壇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兩岸經貿論壇的台灣工商企業界代表郭台銘、辜濂松等人。

在開幕式結束後,論壇進行一個小時的專題報告,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炳才主持,大陸經濟學家吳敬璉與台灣經濟學家孫震進行專題報告。14日下午的研討有兩大議題:一,全球化浪潮下,兩岸經貿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二,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15日的議題研討從早上8時開始,共有三大議題:一,兩岸直航對產業發展策略、企業全球布局的影響;二,兩岸觀光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三,兩岸金融交流與兩岸經貿發展。

15日下午3時許,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在北京飯店舉行,對論壇進行總結,賈慶林和連戰出席。閉幕式由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的資深顧問徐立德和中台辦副主任李炳才共同主持,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林豐正及中台辦主任陳雲林分別講話。最後由中央臺辦副主任李炳才宣讀的《共同建議》中,宣布了十個兩岸開放或合作的領域。

《共同建議》全文如下:

  1. 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期望。
  2. 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通航。共同推動兩岸民間航空行業組織儘快按既有模式,就兩岸貨運包機便捷化和客運包機節日化、周末化、常態化進行協商。
  3. 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呼籲台灣方面同意農產品採直航方式經高雄等港口銷往大陸,以爭取時效,減少損耗。
  4. 加強兩岸金融交流,促進兩岸經貿發展。鼓勵和推動兩岸金融行業組織就監管機制的建立開展研討。大陸將創造條件,為中小台資企業的融資需求提供方便。呼籲台灣儘快同意大陸金融機構在台灣設立代表處。
  5. 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台灣其他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加強兩岸在通訊、資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信息產業標準的制定。大陸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海峽西岸及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與台灣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6. 積極推動實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促進兩岸人員的往來和經濟關係發展。呼籲台灣參照春節包機澳門協商模式,同意台灣民間旅遊行業組織與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協商,建立健康有序的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機制。
  7. 探討構建穩定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推動兩岸學者專家、工商界就更緊密的兩岸經貿合作關係、兩岸共同市場進行探討。

同時大陸方面在會後公布了數項開放措施,包括開放11種臺灣主要蔬菜品種零關稅輸入,承認臺灣高等院校學歷,允許臺灣醫生在大陸執業,臺灣投資者在與中國合資醫院中的股權最高可佔70%,制定中國居民赴臺灣旅遊管理辦法等。不過在台灣方面事前關心的金融機構赴中國開設分行等議題,則未有結論。

胡連會

[編輯]

4月16日,連戰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進行第二次的「連胡會」,胡錦濤並會見所有參與國共經貿論壇的台灣代表。連胡兩人在上午9點55分握手相會,隨即與陪同連戰訪問的四位國民黨副主席和新黨黨主席郁慕明握手後,雙方隨即進入第二會場,和陪同進入人民大會堂的台灣政商代表握手致意(胡與各政商代表握手時間每一位約3秒,獨與長榮前董事長張榮發之子張國政握手長達8秒),並進行全體人員的大合照。緊接著展開會談至10點5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場作陪。連戰會中提出希望國共論壇能再接再厲面對更嚴肅的挑戰,如兩岸和平安全機制,及國際參與等問題,希望能通過共同市場理念,排除貿易阻礙,鼓勵生產要素自由流通。而胡錦濤則對兩岸關係提出四點建議:

  1. 堅持「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2.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宿。
  3. 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效途徑。
  4. 開展平等協商,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

胡錦濤也重申,所有對台灣的承諾,都會認真履行;中共方面將推動早日實現兩岸三通,並在「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的基礎上,開展兩岸平等協商,為兩岸和平發展開創新局面。這些承諾不會局勢的一時波動,而有任何改變;也不會因為少數人的干擾和破壞,而有任何改變。不過對於陳水扁在連戰行前公開提出,只要中共當局願意承認一中各表,他也願意接受的說法,在這次連胡會中並未多所著墨。連戰並未提及相關議題,胡錦濤雖多次重申九二共識,但也未提及「一中各表」。

各方反應

[編輯]

台灣方面

[編輯]
中華民國政府

4月14日,在連戰前往中國時,陳水扁總統即藉著接見外賓的場合表示,當中國一日不放棄一黨獨裁、專政、極權統治,一日不放棄武力犯台的企圖,一日不實施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制度,他相信,這些再怎麼樣的國共論壇,其實都是假象,不管是「國共論壇」也好,或是「連胡再會」也好,其實都是中國政權「包藏禍心的遮羞布」而已。

4月16日,陸委會發表聲明,「胡錦濤已清楚說明,一個中國原則並無『一中各表』的意義,中國當局仍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鳥籠框架』,台灣人進入這個鳥籠,一旦中共將鳥籠收緊,台灣人將無路可逃。」「中共始終刻意漠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限縮臺灣人民對未來前途的自由選項,這才是兩岸關係互動障礙的基本根源。」民進黨黨主席游錫堃也表示,連戰並未要求胡錦濤針對「一中各表」表達意見,胡錦濤也採迴避態度,「可見一中各表只是謊言,希望以後國民黨不要再提。」對於會後大陸宣布的開放措施,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認為,凡是涉及需要政府協商者,就算胡錦濤找連戰會上一百次也是一樣,「沒有找台灣民選政府坐下來談,就是辦不成。」

台灣輿論

4月16日,在連胡會的同時,執政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陳景峻即表示,「兩岸可對談,但要在堅持台灣主權獨立的對等情況下,顧及主權、民主與尊嚴。」「連胡會看起來好像釋放很多善意,其實都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極盡籠絡與統戰手段,不代表台灣2300萬人民的意見,台灣人民也不會接受。」台聯黨也批評對岸放出十五項不能稱為利多的「利多」,卻把台灣的資金與技術鎖在大陸,明顯是「中國請君入甕,連戰納表稱臣。」

不過作為反對黨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則批評政府的應對方式,認為國共論壇中共釋出十五項對台利多,政府應該冷靜、沈著因應,「不要破口大罵」,不然將造成不良的印象。媒體人陳文茜則在其主持的節目中表示,這次隨行的企業家所代表台灣企業的總市值達到全台灣產值的48%,顯示兩岸經貿趨勢無法阻擋,如果政府進一步緊縮對大陸經貿政策,將導致台商到香港股票上市,「台商」也將化為「港商」,造成台灣產業的空洞化。

4月17日,民進黨內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濁水表示,這次大陸開放的各種項目,包括蔬果零關稅、醫師可以赴大陸開業等措施,都是針對傳統的民進黨支持群眾——農民與醫師——而來。政府如果還是採取拒絕的態度,恐將失去支持者的民心。台灣新聞媒體也認為,對岸以經貿防止台獨的用意明顯,手段也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與從前僵化的兩岸政策已有不同。如果台灣政府仍舊以政治掛帥,縱然能滿足一時的國內政治需求(包括選票等),也將無法克服台灣的談判籌碼逐漸流失的現實問題。

中國大陸方面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14日在兩岸經貿論壇發表演講時說:事實表明,台灣當局領導人企圖通過「憲改」謀求台灣「台灣法理獨立」的冒險性、危險性在上升。一旦其「台獨」分裂圖謀得逞,勢必導致台灣社會陷於混亂,引發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嚴重威脅台海地區乃至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對於這種危險性,我們必須有充分的估計。

國共兩黨搭建的交流溝通平台所形成的共同建議,可以作為兩岸對話和談判一旦恢復之後的重要參考,以利於推動兩岸對話和談判與解決問題的進程。他表示,兩黨搭建的交流溝通平台,空間是廣闊的,議題是開放的,歡迎兩岸各界人士參加。既可以通過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討論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議題、加強文化交流的議題;也可以通過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討論台灣人民關心的其它議題。

台商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認為:兩岸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拼經濟上。「台灣就是太多政治,太少經濟」,論壇跨出務實的第一步很重要,為了人民福祉,應該繼續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中信集團總裁辜濂松表示,兩岸經濟上合作是絕對需要的,這是兩岸大家的共識,他展望這次論壇能有好的結果。他說,「三通」對兩岸是絕對好的影響,就如連戰在演講中所說,本來台北和北京之間4個小時就可以到,因為沒有「三通」,卻不得不繞道花費八九個小時,他認為,不能「三通」的主要原因還是台灣政府政治上的考量。

台灣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表示,他一直以來都認為民眾的利益高於一切。逆潮流而動者,終究不得民心。大陸方面15項政策措施絕對是利好消息,台灣股市又會漲停。隨着兩岸經貿論壇成果的不斷推進,他相信大陸方面還會釋出更多有利於台灣同胞的優惠措施。

台灣錫山集團執行總裁王屏生認為:台灣政府正像連戰在開幕式上所說,不推不動,推一推,動一動,整天空喊拼經濟,實際是在拖後腿,別說台灣工商界不願再等了,就是台灣民眾也已經等得心煩意亂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次論壇,進一步加大推動台灣政府拼經濟的力度,讓台灣民眾儘早受益。

台灣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表示:兩岸最重要的就是經貿交流,這是大家都關心的議題,兩岸關係能和緩,對兩岸經濟、企業交流、實際業務發展都是正面的。他說,大陸是「世界工廠」,可能進一步會變成世界市場,全球五百大企業大都已經進入大陸,在全球化趨勢下,台灣不能自外於大陸這個市場。

輿論

對外經貿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華曉紅認為:不「三通」不直航的影響無需再作解釋,一些台灣學者甚至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它的利弊,但是,就是用所有經濟學模型分析出來的結果,無論在任何假設條件下,都說明了直航和「三通」對於台灣經濟利益都是正面的關係,只是相關的幅度不同。無論如何,最後得出的結論都是利大於弊。「三通」問題拖到今日,已無研究必要,更無研究價值。實際上就是如何做的問題。有一個非常簡單但至今沒有人提過的問題,那就是台灣政府很關注它自己作為WTO成員的地位,但是,在你看到權利的同時,你是不是也想到了你的義務,而這個義務是根本不用談的,這是全球都在遵守的原則。

中國著名台灣問題專家,福建省社科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所長吳能遠先生認為:胡錦濤所強調的和平與發展理應成為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展現了大陸對台政策的務實性和前瞻性。從目前世界局勢,世界經濟發展的格局和潮流一直到現階段兩岸關係中間所面臨的一些主要問題,根據綜合的分析,把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的重點放在建立一個穩定、和平的兩岸關係上,這符合大多數台灣人民的迫切願望,也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現狀,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定位。

而對於民進黨的態度,吳所長也指出,最近這樣一些事態的發展對於民進黨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機會。從壓力的角度說,民進黨會面臨着台灣主流民意、台灣工商企業界的非常強烈的壓力,面臨着台灣經濟發展本身需要發展兩岸經貿關係、需要兩岸儘快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接「三通」的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民進黨如果能夠順應民意,能夠借勢的承認「九二共識」,那麼兩岸關係馬上就可以展開非常樂觀的一個發展前景,這樣民進黨就有可能在台灣人民中間、在兩岸關係中間、在國際社會中間都會獲得很好的一個影響。反過來民進黨如果因為兩岸關係這樣的發展是在野黨促成的,不是他自己促成的,而採取一種逆勢操作和抵制的態度甚至是倒行逆施的做法,那麼民進黨將會跟台灣的主流民意更加的對立,這對民進黨未來的發展會構成很大的危機。

香港

[編輯]
  • 香港大公報》的評論文章指出:目前兩岸年貿易規模達到900多億美元,占了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台灣從大陸一年獲得500多億美元的順差,可以說大陸是支撐台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大陸市場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兩岸經貿發展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支持力量,若沒有大陸市場與兩岸經貿的發展,台灣經濟可能就會很快垮掉。
    • 文章指出,陳水扁當局「積極管理」的「鎖島政策」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已很難阻擋兩岸經貿發展的大潮。台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突然命令陸委會和經濟部必須在6個月內將「兩岸客貨運包機、大陸第一類人民來台觀光、台灣農產品輸往大陸」等三項重大決策定案。其態度出乎意料的「大拐彎」,或許正是出於兩岸經貿論壇的巨大影響力。
  • 香港《成報》的文章指出:胡連再次握手,象徵國共兩黨的合作再向前邁進。今次兩岸經貿論壇的成果,既有利推動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亦對兩國人民帶來實際好處。台海緩和不但合乎國共兩黨和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亦對區域合作和全球局勢產生正面影響,相信可望為胡錦濤即將訪美行程打好基礎,為胡錦濤與布什的峰會營造良好氣氛。
  • 香港《明報》的社評文章說:時隔一年,胡連再在北京握手,國共兩黨舉辦的「兩岸經貿論壇」更達成15項推動兩岸交流與共同發展的共識。大陸當局和台灣在野泛藍勢力最近一年的連串溝通與交流,比較符合台灣的主流民意;近月島內的一些重要發展,應有助壓抑「台獨」勢力的進一步擴張,以及有利於創造兩岸和解的條件。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若能接受這些共識,加以落實,必然為兩岸人民、國際社會所樂見。民進黨政府若是繼續固執於一黨之私,置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於不顧,台灣人民亦應明智選擇。
    • 文章在最後指出,台海問題是兩岸中國人的事,需要兩岸中國人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去尋求和平解決之道。只要海峽兩岸朝野都能以台胞福祉為先,縱使眼前的努力未見實時效果,但當條件成熟,水到渠自成,假以時日,兩岸中國人必定能夠找到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行之道。

影響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