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64年布林克斯酒店爆炸事件

座標10°46′10″N 106°40′55″E / 10.76944°N 106.68194°E / 10.76944; 106.68194 (Saigon)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0°46′10″N 106°40′55″E / 10.76944°N 106.68194°E / 10.76944; 106.68194 (Saigon)

1964年布林克斯酒店爆炸事件
爆炸事件之後的殘骸。
位置越南共和國 南越西貢
日期1964年12月24日
類型炸彈
死亡2人
受傷53人–63人
主謀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布林克斯酒店爆炸事件發生在位於南越西貢的布林克斯酒店,就是被人熟知的布林克斯單身軍官宿舍,在越南戰爭期間的1964年12月24號晚上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武裝分子炸毀。兩名南越民族解放陣線的特工人員引爆了位於酒店內部的汽車炸彈,這座酒店駐紮的全是美國陸軍軍官。爆炸造成兩名美國人死亡,一名軍官和一名軍士,同時造成大約60人受傷,其中包括軍事人員和越南平民。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指揮官腦海中計劃了為這次冒險行動所設定的兩個目標。首先,通過襲擊處於首都重點防護中心地段的美軍設施來顯示他們有攻擊南越的實力,這樣可以讓美國考慮是否決定要向北越發動空襲;其次,通過襲擊可以告知南越美國是脆弱的,南越也不能依靠美國的保護。[1]:423[2]:326-327

爆炸事件引發了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對此事的爭論。大多數總統的顧問都贊同對北越展開報復性的轟炸行為並且引進美國作戰部隊,但是約翰遜卻傾向於執行現有的戰略,即訓練南越軍讓他們自己保護南越。到最後,約翰遜總統占了上風並且沒有採取任何報復性行動。

背景和計劃

[編輯]
西貢布林克斯酒店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共產主義引領的越盟法國殖民侵略者進行了鬥爭,其目的是為了獲得越南人民獨立。1954年奠邊府戰役中法國大敗後,越南以17度線分成南北越,預計在1956年才迎來全國性統一大選[3]:40-56[1]:210-214。由於北越共產主義和南越反共產主義的長期存在且北越和南越是兩個獨立的地區,所以選舉活動取消了。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南越游擊隊,例如人們所熟知、受北越政府秘密支持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游擊隊,開始發動在共產主義統治下重新統一越南的叛亂行動[3]:90-100。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的高峰,美國作為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派遣了很多軍事顧問以幫助越南共和國軍隊進行訓練和指導,使得他們可以對抗南越民族解放陣線[4]。到1964年為止,在越南的美國軍事人員達到了23000名[3]:102-104。共產主義者認為美國人是殖民者,同樣認為南越是他們的傀儡,所以用武裝力量襲擊他們[1]

爆炸事件是由兩名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特工策劃和實施的,同時他們兩人也毫髮未損的逃跑了並且再也沒有被抓住[1]。越戰結束後其中一名特工阮慶軒(Nguyễn Thanh Xuân)對歷史學家斯坦利·卡勞(Stanley Karnow)追憶了他的過去。11月底,他和他同事接到了一份來自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命令,要求他們去炸掉布林克斯酒店。這座六層高並有193間臥房[5]:347的建築居住的都是美國陸軍軍官,其中包括陸軍少校和陸軍中校[6],由於這座酒店擁有美味的食物、飲料、頂部的休息區和電影院,它也吸引了那些沒有執勤任務的人員[7]。這兩名特工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在繁忙街道的人群中仔細觀察了他們的目標,發現南越軍官亦進出此酒店,所以他們從西貢黑市弄來南越軍隊制服,偽裝成南越軍事人員進入酒店觀察。阮慶軒喬裝成一名軍事司機,同時他的搭檔偽裝成一名南越少校。他們混入真正的南越軍官中,模仿他們的言談舉止、說話方式,甚至是抽煙的姿勢。然後這兩名南越民族解放陣線的特工獲得了行動所需要的汽車和爆炸物。[1]:399[2]:326-327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指揮官腦海中為這次冒險行動設定兩個目標。首先,通過襲擊處於首都重點防護中心地段的美軍設施來顯示他們有攻擊南越的實力,這樣可以讓美國考慮是否決定要向北越發動空襲;其次,通過襲擊可以告知南越美國是脆弱的,南越也不能依靠美國的保護[1]:399[2]:326-327。阮慶軒進一步說:「自從此事發生以後,美軍所犯下的罪行都是直接針對此事的」。他回憶道在平安夜那天布林克斯酒店的美軍士兵將會很多,因為他們會在酒店慶祝聖誕節,這樣的話襲擊將會比平常日子造成更多的人員損傷[8]

爆炸

[編輯]

爆炸襲擊者將炸藥藏匿在其中一輛汽車的後車廂,並在下午5點45分用設置好的定時裝備觸發了炸彈,當時正好是軍官酒吧的歡樂時光[5]:347。襲擊者把車開到酒店,他們由確切的情報得知一位美軍上校剛剛返回美國,「少校」騙酒店前台工作人員他與那位上校有約,並且聲稱那位上校將會從大叻市來。前台工作人員回覆說那位上校已經離開越南,可是「少校」卻堅持這位工作人員錯了。接着「少校」將汽車停到了賓館的地下停車場,在停車之前讓他的司機離開並且用另一輛汽車去接那位上校。接着「少校」離開了酒店,並要求警衛告訴那位美軍上校一定要等他回來。「少校」說自己已經一整天沒有進食,準備前往附近的一家咖啡館[1]:399[2]:326-327

炸彈在「少校」餐館吃東西時引爆,造成兩名美軍人員喪生[1]:399[2]:326-327[5]:347。其中軍銜較高的是陸軍上校詹姆斯·羅伯特·海根,他在軍隊已經服役超過二十年,生前為美國軍事援助越南司令部工作[9]。另一名受害者是本傑明·貝特朗,他是美國軍事援助越南司令部的參謀軍士並且作為老兵服役也超過20年,於1965年1月傷重不治[10]

傷亡報告則是充滿矛盾的。卡勞報道事件中有58人(軍事人員和平民)受傷[1],馬克·梅約(Mark Moyar)則報道有38名美國軍官和25名越南平民受傷[5]:347,而戰地記者A.J.蘭古斯(A. J. Langguth)則報道有10名美軍和43名越南平民受傷[2]:326-327。除了支撐建築物的鋼梁,爆炸幾乎摧毀了整個第一層。最頂部的四層樓則被爆炸衝擊波和持續的巨大破壞力而損壞。更嚴重的是地下停車場停放着數輛正準備運送天然氣罐的卡車,炸彈爆炸時並引發了天然氣爆炸,整個地方一片火海[2]。當時美國演員鮑伯·霍伯正在西貢為美軍事人員進行慰問演出,他是否是爆炸襲擊的目標這點並不清楚,梅約報道稱霍伯本是目標人物,但是由於機場的行李延誤而耽誤了時間[2]。同時,勞倫斯·J·奎克(Lawrence J. Quirk)則報道當時這位喜劇演員和他的團隊當時正住在街對面的賓館並且沒有受到爆炸衝擊波的影響[11]

反應

[編輯]
時任美國駐南越大使的馬克斯維爾·D·泰勒將軍。

這次的襲擊事件震驚了美國官方和越南的領導人,他們自信的認為南越政府已經完全控制了西貢並且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只是在農村地區的一小股威脅力量[12]。南越政府是不穩定的,且此政府是在被罷黜前短期執政過的軍事執政體。這樣的混戰激怒了時任美國駐南越大使馬克斯維爾·泰勒,他並曾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2];他認為南越高級軍官之間的糾紛已經使得戰爭正常的努力偏離了軌道[13]。就在爆炸事件發生的前兩周,將軍們解散了最高全國議會,這是一個平民諮詢機構,使泰勒召集這些將軍並憤怒地斥責他們,第二天泰勒要求阮慶將軍辭職,因為泰勒失去對他的信任[5]:344-345[1]:399[2]:322-325。阮慶威脅要驅逐泰勒,泰勒卻說這種被強迫性的離開將會意味着美國對南越的支持將會結束。12月22號,阮慶在越南之聲上宣布「我們為國家的獨立和越南人民的自由犧牲了太多,但是我們不會實行任何外來國家的政策」[5]:346。12月23號,阮慶在接受《紐約先驅論壇報》採訪時明確的斥責了泰勒[1]:399[5]:346,並且在爆炸事件發生的當天,他簽署了一項關於「外國操縱」的獨立宣言。同時,阮慶秘密的與共產主義者協商,希望能夠達成一項和平協議以用來將美國人逐出越南[5]:347。結果少部分人懷疑阮慶和他的幕僚是此次爆炸事件的幕後主腦[2],即使南越民族解放陣線已經通過廣播宣稱對爆炸事件負責[5]:348

時任駐越美軍司令部司令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泰勒,及在西貢和華盛頓的美軍高級官員強烈敦促總統林登·約翰遜授權對北越展開報復性的轟炸行動。泰勒在聖誕節當天給華盛頓發來電報,寫道「除了現有的苦難,河內將會受到更多的襲擊[2][5]:348。我們就像在虎口中拔牙,美國也必須更加強硬起來。由於我們的行動所致一些內部軍官已經失去了熱忱」。泰勒建議美國採取單邊行動,煽動美軍和阮慶軍政體之間的仇恨[2]

約翰遜召集美軍顧問在聖誕節德州牧場進行討論。國務卿迪安魯斯克和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建議約翰遜總統拒絕泰勒的提議[5]:348。約翰遜總統拒絕執行,並聲稱在聖誕期間的戰爭升級行為是不合適的,也會對民眾士氣造成損害。他同時提到西貢政治的不穩定性[1]:399,國際社會和美國民眾都不希望去相信南越民族解放陣線是襲擊事件的幕後主腦,同樣也擔心會因為爆炸事件而備受指責。但是這與南越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承認對爆炸事件負責所不符[13]。在南越民族解放陣線承認對爆炸事件負責後的第四天約翰遜政府才對此事作出結論。約翰遜認為此時開始報復性行動已經為時過晚並且在事情發生36小時後才行動會構成莫名的挑釁[5]:348。美國國務院給泰勒和大使館發電報,說明「西貢戰局情況仍然疑雲重重」[13][5]:348。如果約翰遜政府開展報復性的空襲行為,那麼就像是干預越南政府的內部政治危機。這些是美國民眾和國際上的觀點。約翰遜對泰勒說:「每次當我接到軍事建議的時候,就好像我需要下命令發動一場大規模的轟炸行為。但是我從來未曾想過可以依靠空襲而得到這場戰爭的勝利[13]。」最後,約翰遜勉強同意接受幕僚的意見,即發動大規模對北越的空襲,從而使得這一項戰略最終演變為政策[13]

1965年1月,南越民族解放陣線在南越秘密舉行了第三次大會並且得出美國放棄報復行為的結論,即「美國缺乏襲擊北越的意志和庇護南越不遭受致命一擊的能力」[5]:485。同時,北越不遺餘力地否認曾向南越派遣過部隊和裝備。事實上,雙方都違反了1954年制定的日內瓦協議,他們都實施過敵對軍事行動[1]:346-347, 378-379,秘密將軍事人員滲透到對方境內。同時,南越政府從1964年11月開始強制執行媒體審查制度,並且以支持共產主義為由關閉了十家報刊讀物[5]:334

柏悅酒店門外的紀念碑。

襲擊事件挑起了美國政治家對共產主義性質襲擊的不安全性。約翰遜希望現有的美軍顧問可以加強越南軍隊的實力從而穩定西貢政府,但是國防部很多官員都認為只有將美軍戰鬥部隊送到越南才能維持穩定性[12]。在美國直接參與1965年越南戰爭之前,這樣的情況加劇了總體民意和軍方之間的緊張形勢[14]。美國陸軍軍事學院的大衛·塔克(David Tucker)聲稱爆炸事件對「常規軍事平衡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於敵人的政治鬥爭是十分重要的」[15]。這座設施被修復了並且美國軍事人員一直駐守到1975年4月30號西貢政府垮台的那天,當時共產主義者已經打垮了南越政府並且統治了整個國家[16]。現今,這座建築已經是按照法國殖民地建築風格修建的柏悅酒店,並且在酒店附近有一塊爆炸事件的紀念碑[1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Karnow, Stanley. Vietnam: A history.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7. ISBN 0-670-84218-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Langguth, A. J. Our Vietnam: the war, 1954–1975.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0. ISBN 0-684-81202-9. 
  3. ^ 3.0 3.1 3.2 Jacobs, Seth. Cold War Mandarin: Ngo Dinh Diem and the Origins of America's War in Vietnam, 1950–1963.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ISBN 0-7425-4447-8. 
  4. ^ Jones, Matthew. Conflict and confrontation in South East Asia, 1961–1965: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reation of Malay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5. ISBN 0-521-80111-7.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Moyar, Mark. Triumph Forsaken: The Vietnam War, 1954–1965. New York C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521-86911-0. 
  6. ^ Bayless, Robert M. Vietnam: Victory Was Never an Option. Trafford Publishing. 2006: 152. ISBN 1-4120-6057-5. 
  7. ^ Miller, John Grider. The Co-vans: U.S. Marine Advisors in Vietnam.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74. ISBN 1-55750-549-7. 
  8. ^ LBJ Goes to War (1964–65).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1983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7). 
  9. ^ James Robert Hagen.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1). 
  10. ^ Benjamin Beltran Castañeda.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1). 
  11. ^ Quirk, Lawrence J. Bob Hope: The Road Well-traveled. Applause Books. 1998: 252. ISBN 1-55783-353-2. 
  12. ^ 12.0 12.1 Olson, James Stuart.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1960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 73. ISBN 0-313-29271-X.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Steinberg, Blema S. Shame and Humiliation: Presidential Decision Making on Vietnam. McGill-Queen's Press. 1996: 91. ISBN 0-7735-1392-2. 
  14. ^ Porter, Gareth. Perils of Dominance: Imbalance of Power and the Road to War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345. ISBN 0-520-25004-4. 
  15. ^ Tucker, David. Confronting the Unconvention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2006: 47. ISBN 1-58487-254-3. 
  16. ^ Elliott, Duong Van Mai. The Sacred Willow: Four Generations in the Life of a Vietnamese Fami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10. ISBN 0-19-513787-6. 
  17. ^ Park Hyatt, Saigon - review by Rusty Compass. Rustycompass.com. [2019-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