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6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4年縣市長選舉結果地理分布:
  無黨籍人士。
  不在選舉範圍內的福建省、台灣省陽明山管理局

196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即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五屆縣市長選舉,與1964年中華民國省議員選舉合併辦理,同時於1964年4月26日星期日舉行投票。本屆選舉共選出臺灣省當時21個縣市的行政首長,任期4年,但並沒有牽涉到實施戰地政務的 福建省(金馬地區)

本次選舉是《自由中國》雜誌社嘗試籌組中國民主黨遭國民黨打壓後的首次縣市長選舉。在21位縣市長席次中,一度沉寂的在野人士在本次選舉頗有斬獲,曾參與組黨的高玉樹及葉廷珪分別取得臺北市及臺南市執政。以政黨分析, 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分別取得基隆市臺東縣的執政權,臺北市臺南市等2席則由無黨籍人士贏得,其餘17席皆由中國國民黨取得。

選舉結果

[編輯]

總得票率

[編輯]
政黨 上屆得票率 本屆得票率 游離票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72.02% 74.99% 2.97%
 無黨籍黨外人士 27.98% 25.01% 2.97%

政黨席次變化

[編輯]
政黨 上屆席次 本屆席次 兩屆差額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9 17 2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1 1 0
  中國青年黨 0 1 1
 無黨籍 1 2 1

翻盤縣市

[編輯]
縣市別 上屆當選人黨籍 本屆當選人黨籍
臺北市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無黨籍
臺南市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無黨籍
高雄縣  無黨籍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臺東縣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青年黨

當選人名單

[編輯]

各縣市之縣市長選舉當選人名單:

縣市別 當選人 黨籍 備註
臺北縣 蘇清波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臺北市 高玉樹 無黨籍
基隆市 林番王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連任
宜蘭縣 陳進東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桃園縣 陳長壽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新竹縣 彭瑞鷺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連任
苗栗縣 林為恭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連任
臺中縣 林鶴年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臺中市 張啟仲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彰化縣 呂世明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連任
南投縣 楊昭璧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雲林縣 廖禎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嘉義縣 何茂取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臺南縣 劉博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臺南市 葉廷珪 無黨籍
高雄縣 戴良慶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高雄市 陳啟川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連任
屏東縣 張豐緒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花蓮縣 柯丁選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臺東縣 黃順興  中國青年黨
澎湖縣 蔣祖武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各縣市選舉結果

[編輯]

臺北縣

[編輯]

本屆選舉國民黨提名臺北縣議會議長蘇清波角逐臺北縣長,遇上無黨籍的李庭昌。此次選舉結果,蘇清波與李庭昌僅有一小段差距,蘇清波在21鄉鎮市的得票勝過李庭昌;李庭昌則於三峽鎮、樹林鎮、鶯歌鎮、新莊鎮、三重市、五股鄉、蘆洲鄉、泰山鄉、深坑鄉、淡水鎮、三芝鄉、汐止鎮、雙溪鄉、士林鎮等14個鄉鎮市勝過蘇清波。

1964年臺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蘇清波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1,360 56.74%
2 李庭昌 無黨籍 84,903 43.26%
選舉人數 511,787
投票數 199,824
有效票 196,263
無效票 3,561
領取未投票 45
投票率 39.05%
資料來源:《續修臺北縣志·卷七·選舉志》,張勝彥,2006年,頁148。

臺北市

[編輯]

選舉背景

[編輯]

由於1960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韓語3.15 부정선거中爆發韓國總統李承晚為了連任的作票事件,導致學生運動抗議引發群眾推翻李承晚政權、加上1961年土耳其發生選舉舞弊事件。因此在本屆選舉中,國民黨受到美國警告,加上民眾對黨外支持正值熾烈,人民都盡全力防止國民黨做出不公正的事。使國民黨做出讓步,允許黨外候選人自派監票員。[1]:24也給了黨外的高玉樹捲土重來的機會。高玉樹自言自己會願意再度參選,是因為選務當局允許候選人自派監票員之故。[1]:24本屆選舉中,執政黨國民黨由於在現任市長黃啟瑞任內出現停職事件,引起黨內內鬨。然而高玉樹陣營也面對國民黨強大機關對黨提名候選人周百鍊的深入輔選,曾任周百鍊代市長主任秘書的賴春貴也對高玉樹「五虎將」中的黃信介等人進行收買,免費招待到南部風景區觀光旅行,直到選舉後才返回台北。[2]:42-43使李福春、黃信介、張詩經藉詞遊玩避開輔選,而其他輔選大將宋康霖謝世輝也傳出倒戈到周百鍊陣營的傳聞。[3]:95-96

黨外勢力亦出現分裂情形,出現律師陳逸松李鉎源(市議員李連麗卿之夫)的出馬角逐,[4]被視為受到高層授意瓜分黨外選票,李鉎源甚至能在二二八事件仍是禁忌的當年二月舉辦聲勢浩大的「二二八追悼會」,[5]:91請兩位道士奉「二二八死難同胞之靈位」於打鐵街(今承德路)遠東戲院旁弔祭,並在太平町沿街大呼殉難者王添燈顯靈,[6]引起注目。此外黨外的郭國基則試圖替李鉎源助選,被視為欲報前年省議員選舉高玉樹幫助其弟楊玉城當選之仇。[3]:96[7]

選舉過程

[編輯]

對此高玉樹陣營一方面設法勸說謝世輝、宋康霖重返旗下助選。並派親信林水泉以遊覽名義南下高雄拜訪郭國基,分析李鉎源特務背景,[8]勸說郭氏改助選屏東的黃振三[9]:398此外將郭氏揚言「報復」的言詞秘密錄音,等到郭國基要來臺北協助李鉎源時嚇阻他。[3]:96高玉樹並敦促黨外友人李建生登記參選,聯合李、高兩氏的監票員監票。本屆選舉臺北預定設立550個投票所(最後設立365個投票所)。然而候選人卻僅准推薦292名監票員,[10]面對國民黨以往的作票紀錄,卻苦於無法推薦550名監票員。因此高氏請李建生登記參選,得以另行推薦二百多名監票員供高玉樹之用,增加國民黨作票難度。[5]:92-93

高玉樹並獲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的張明彰相助,招募了一千名中興、臺大淡江大同工學院、省立工專學生,除550名正式監票員外,其餘五百多人分布在每一投票所門外監視。[5]:93當時高玉樹對張明彰說,他估計只能贏周百鍊頂多一萬票,假使這一萬票之中,被國民黨「歪哥」了六千票,那就變成輸給周百鍊二千票,什麼都完蛋了。張明彰將高玉樹的估計轉告監票員們,於是人人自覺責任重大,嚴密監視選票。[5]:95-96而高玉樹也發放每人四節電池的手電筒,以防中途「停電」。[5]:95

當時張明彰的號召震驚了國民黨,就動員學校和救國團的力量來「疏導」勸阻。救國團派到法商學院的教官武偉治上校,也奉命阻止此事。他先邀張明彰談話,勸他放棄助選活動。張明彰技巧性的回覆「我們不是要為高玉樹助選,只是要監督投票公平公正沒有舞弊。高玉樹的票就唱給高玉樹,周百鍊的票也一定要唱給周百鍊。誰也不能僥倖得到別人的票」武偉治無話可說,最後只好要求如果高玉樹落選了,希望不要示威遊行抗議。張明彰欣然答應,表示只要投票開票完全公正,高玉樹失敗就失敗,當然不會有示威抗議。[5]:94

此次選舉被視為臺灣地方自治以來選情最激烈的一次臺北市長選舉,甚至被臺北媒體稱為「世界大戰」。國民黨動用輿論、學校到民間團裡全力為周百鍊輔選,以及抹黑高玉樹當市長時財產爆增,黨報《中央日報》更大力刊載高玉樹的緋聞、刊載高玉樹上酒家、養酒家女的新聞。然而這些宣傳手法,並未發生預期作用。論上酒家、養酒家女,在當時臺籍民眾心中,原不像道學先生看得那麼罪大惡極。市民甚至認為那是有錢及作官的人「免不了」的生活項目。如今為了選舉而「挖人臭空」(臭洞),反而太過小器。對於要投給高玉樹的人,未影響投票意願。[5]:90

當時周百鍊宣傳車所經之處,大放鞭炮,表示市民對周百鍊的歡迎。然而事實上鞭炮是從宣傳車上取出,自備自放,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反而引起市民不平討論。當調查局招集同志替周百鍊拉票,聲明總統提名、黨內支持。在會中發言時,曾在北平任國特的宗榮祿發言指出市民實情反應,反而引起會場情緒紛亂,要求主席制止宗榮祿發言。會後宗氏更遭情報局派人跟蹤數日,直到高玉樹當選,跟蹤者才消失。[11]

在4月26日投票當天開票時,更發生「計票突然無故停頓....後來才又恢復廣播」的疑似作票事件。[12]:137此外「停電」事件也在高陣營事先預備手電筒下得以監控票箱。

選舉結果

[編輯]

國民黨除強力輔選周百鍊外,對李鉎源舉辦「二二八追悼會」採取默許而未有打壓的態度,[5]:96反而引起李鉎源是得到國民黨當局默許的懷疑。後來李鉎源遭高陣營揭發是調查局秘密專員,最後李氏僅得到0.20%得票率,對高陣營分票作用不大。而黃信介也拒絕接受招待,與大同區陳天來負起徵票責任,提高高玉樹大同區得票率。[2]:43最後高玉樹以191,838票擊敗周百鍊的176,117票當選。其中大同區高玉樹更是以23,774票大勝周百鍊的8,835票。

1964年臺北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周百鍊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76,117 47.27%
2 高玉樹 無黨籍 191,838 51.49%
3 李建生 無黨籍 561 0.15%
4 陳逸松 無黨籍 3,322 0.89%
5 李鉎源 無黨籍 761 0.20%
選舉人數 516,761
投票數 379,538
有效票 372,599
無效票 6,939
領取未投票 50
投票率 73.46%
資料來源:《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選舉篇》,黃振超,1987年,頁259

選後張明彰出任臺北市古亭圖書館主任。一度結合黃華呂國民許曹德等青年準備角逐下屆臺北市議員,[5]:170此外也組織「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推動民主運動、反對一黨專制。[13]:286最後在調查局間諜陳光英的密告下,1967年起,張明彰等人除陳光英全數被捕入獄。 1969年一審定讞,依叛亂罪被判刑15年至8年不等。[14]據張明彰回憶,在獄中有位偵防特務馬克教對其坦言「你們現在都還年輕,還是嫩草,不趁現在剷除,將來長大成為樹木,像郭雨新、高玉樹等等,要剷除就難了!」。[5]:175

基隆市

[編輯]

本屆由爭取連任的現任市長林番王擊敗國民黨提名的省議員謝清雲當選。

1964年基隆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林番王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51,255 55.50%
2 謝清雲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41,091 44.50%
選舉人數 122,321
投票數 95,068
有效票 92,346
無效票 2,722
領取未投票 21
投票率 77.73%
資料來源:《基隆市志·卷三·政治志選舉篇》,邱智信編纂,2001年,頁32、《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桃園縣

[編輯]

陳長壽在派系輪流下,獲國民黨提名參選桃園縣長。然而遭到客家區的黨外女將黃玉嬌挑戰。黃玉嬌以民社黨員身分,在當時頗能打動選民心理。最後在南區地方派系在緊要關頭支持陳長壽下,陳長壽才當選縣長。[3]:289

本屆桃園縣仍有作票爭議,據黃玉嬌參加1977年選後地方選舉檢討座談會發言,本屆選舉她抓到作票證據,然而在打選舉官司時,法官的判決居然是:「原告黃玉嬌,妳抓到舞弊XX票確實沒錯,但對選舉結果沒有影響。」。[15]:55

1964年桃園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陳長壽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78,520 59.13%
黃玉嬌 無黨籍 52,936 39.87%
曹成金 無黨籍 773 0.58%
王新順 無黨籍 559 0.42%
選舉人數 246,531
投票數 135,385
有效票 133,503
無效票 1,882
領取未投票 225
投票率 54.92%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由於陳長壽吃過客家籍黃玉嬌的虧,因此對客家人存了極大的偏見,使地方派系強烈的表面化。引起南區對抗北區的派系之爭長達五、六年之久。[3]:289陳長壽上任之後,「固執己見」,明顯排斥客家人士。縣府內部人事遂成為兩派福佬與客家的暗鬥,他對客家籍主管運用調職手段達成排除異己的目的。[3]:290最後在得罪南派、又不獲北派同情下,狼狽退出政壇。[3]:290

新竹縣

[編輯]
新竹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彭瑞鷺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77,626 100%
選舉人數 233,133
投票數 181,928
有效票 177,626
無效票 4,302
領取未投票 260
投票率 78.04%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苗栗縣

[編輯]

本屆國民黨提名了現任縣長林為恭競選連任,對上曾競選省議員、獲劉派支持的邱慶彰[16]:326最後林為恭以86,489票擊敗邱慶彰45,019票當選,在全縣十八個鄉鎮中除公館鄉外,皆勝過邱慶彰。

苗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邱慶彰 無黨籍 45,109 34.28%
林為恭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86,489 65.72%
選舉人數 207,188
投票數 134,111
有效票 131,598
無效票 2,513
領取未投票 12
投票率 64.73%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林為恭在公館鄉得票不及邱慶彰。除了邱慶彰為銅鑼鄉中心埔人,他的姑媽邱戊妹是公館知名助產士,與公館有地緣關係外,林為恭一句「我經營的南莊礦業,大學畢業生滿礦坑」亦激怒了一些公館鄉親。選後導致時任國民黨公館民眾服務社主任的江聰仁因輔選不利,向國民黨苗栗縣黨部引咎辭職。[16]:326

臺中縣

[編輯]
臺中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何金生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84,036 39.76%
2 林鶴年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27,336 60.24%
選舉人數 296,051
投票數 217,523
有效票 211,372
無效票 6,151
領取未投票 43
投票率 73.47%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臺中市

[編輯]

本次選舉國民黨提名臺中市公車老闆張啓仲參選,而黨外陣營的何春木第三度參選市長,卻出現同為黨外的蔡志昌。最後在黨外陣營瓜分選票下,由張啟仲當選。

臺中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張啓仲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65,689 57.30%
2 蔡志昌 無黨籍 32,123 28.02%
3 何春木 無黨籍 16,826 14.68%
選舉人數 150,232
投票數 116,868
有效票 114,638
無效票 2,230
領取未投票 11
投票率 77.79%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彰化縣

[編輯]

本次選舉中地方派系屬「紅派」的呂世明競選連任,呂世明背後有彰化客運員林客運及「紅派」的支持。「白派」在八位大將(蘇博士、陳筆、陳萬福、林生財、洪挑、莊北斗、王博士、吳局長)互推下,決定推出一位代表與呂世明一決雌雄。對此「白派」在經過一連串會議後,一開始推出蘇博士為代表。然而蘇某在競選活動開始不到十天就捨棄。後來又推舉王博士領銜,然而這位王醫師在遍訪各地後,又放棄領銜。[17]:362-363在無可奈何之下,「白派」推舉陳萬福出馬,然而當陳萬福在熱心探訪選情之時,忽然遭到家人極力反對,最後倉皇向白派競選總部請辭。[17]:363白派在短短三週出現頻頻更換主帥的情形,使「白派」元老們焦慮萬分,便慌張地召開連連兩天的緊急臨時會議。經一番長時間討論後才硬著推舉二林區大老醫學博士洪挑出來領表。[17]:363最後國民黨在無法疏導下開放競選。[18]本次競選成為歷屆彰化縣長選舉中地方派系最激烈的一戰。

當時兩派的戰火越來越激烈,更互鬥得如火如荼,花錢之多及召集人馬之眾,被視為彰化歷史選舉未有。[17]:364-365當時黨外陣營的石錫勳也受到「紅派」及「白派」雙方派人遊說,此時王燈岸見兩派說客紛至沓來,害怕石錫勳受到人情包圍,無端捲入漩渦,因此奉勸石錫勳保持客觀,以免選民對石錫勳產生懷疑。[17]:365唯最後石錫勳表態支持呂世明。使選局逆轉,但也因此使石錫勳受到「白派」的譏諷與詛咒。[17]:365-366

開票結果呂世明以些微領先當選縣長。洪挑在南彰化的十四個鄉鎮領先,呂世明則領先十二個鄉鎮。

彰化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呂世明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57,752 51.03%
2 洪挑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51,409 48.97%
選舉人數 418,611
投票數 315,688
有效票 309,161
無效票 6,527
領取未投票 15
投票率 75.41%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南投縣

[編輯]
南投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楊昭璧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7,095 100%
選舉人數 196,578
投票數 119,266
有效票 117,095
無效票 2,171
領取未投票 24
投票率 60.67%
資料來源:《南投縣志·卷二·政事志》,黃耀能總纂、陳哲三協纂、吳金標編纂,1997年,頁392

雲林縣

[編輯]

現任縣長林金生在縣長任期結束前,即規劃由他的機要秘書林恆生接班。然而國民黨不願地方派系坐大,因此提名了非地方派系出身、在臺灣省政府工作的廖禎祥返鄉參選。[19]被視為大爆冷門,由於廖禎祥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地工作,雲林縣選民大多對他陌生。[3]:210地方上也出現對廖禎祥不服的實力派人物,有「五虎將」之稱的王吟貴、張春盛、吳興旺、蕭茂霖(此四人皆曾擔任雲林縣議會議長)與林恆生組成聯合陣線,共推林恆生為盟主,出馬與廖禎祥一決雌雄。[3]:211外界分析如果林恆生違紀參選,則第五屆縣長選舉應有七成把握。[3]:214

然而「五虎將」的違紀如成事實,不僅廖禎祥面臨四面楚歌,國民黨雲林縣黨部也下不了台。最終在有關單位協調下,以林恆生退出競選,廖禎祥父親廖裕紛捐出新臺幣一百萬元作為獎學金,表示廖家對地方服務的誠意作為公開條件。此舉雖有「搓圓仔湯」之嫌,[3]:211-212最終廖禎祥仍在一人參選下,順利當選第五屆雲林縣長。

雲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廖禎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84,421 100%
選舉人數 313,638
投票數 288,063
有效票 284,421
無效票 3,642
領取未投票 100
投票率 91.85%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嘉義縣

[編輯]

本屆選舉中,黨外陣營推出知名律師許竹模,與爭取連任的何茂取競選。最後由何茂取當選。

嘉義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何茂取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03,928 54.85%
2 張源泉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681 1.42%
3 許竹模 無黨籍 82,863 43.73%
選舉人數 332,337
投票數 194,126
有效票 189,472
無效票 4,645
領取未投票 13
投票率 58.41%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臺南縣

[編輯]

在國民黨黨內提名之際,「山派」有縣議會議長廖乾定及黨工出身的醫師李耀乾爭取提名,「海派」則有教育科科長劉博文意圖參選。然而當外界一致認為廖乾定獲得提名之時,廖氏卻忽然接到一封內附子彈的恐嚇信,後在廖母堅決反對下,廖乾定選擇退出選舉。[20]「山派」只好臨時改由李耀乾出馬。而海派則在吳三連斡旋下,最後國民黨同意省黨部建議,開放自由競選。[21]:29-30

在選舉之初,就發生劉博文請「分期請假」,被「山派」現任縣長胡龍寶批駁不准請假的事件。[22]劉博文在前縣長高文瑞時期,獲提拔為教育科科長,當時即因學歷問題遭省政府以「資格不符」三度打回票,最後在高文瑞力挺下就任。[3]:171胡龍寶就任縣長後,曾因派系不和欲打壓劉博文。最後在地方人士斡旋下續任教育科科長。[3]:172-173面對胡龍寶的批駁,最後劉博文簽呈一次請假27天。[23]

在選舉中,「海派」緊咬李耀乾是雲林縣人,「山派」則大力抨擊劉博文的學歷問題。[21]:30劉博文則宣稱他自1942年到1943年在日本專修大學法學部修業兩年,得到過學校發給的學分證明書,但因日軍侵略中國軍事失利,以致全國大專學校關閉,以學生從軍攻打中國否則不給畢業證書威脅。劉博文稱他「凜於愛國大義,不甘屈服,逃回祖國」故未領得畢業證書。並表示當選舉告一段落後,當依法追訴以維名譽。[24]而李耀乾則對自己不能說國語(即北京話)解釋「我國推行國語,原先政府是在滿洲話和閩南話擇一而行,但當時說閩南話的人士沒有盡到爭取之責,所以我國的國語即採用滿洲語」,並舉高文瑞與黃千里競選縣長為例:黃千里國語頭頭是道;高文瑞國語卻一知半解,最後高文瑞卻當選而且做得不錯,能不能說國語跟能不能做縣長並無關係。[25]李耀乾雖有現任縣長胡龍寶的支持,然而劉博文亦有前縣長高文瑞支持,加上劉博文有新生製麻場及台南紡織財團的支持,在財力上遠勝過李耀乾。[21]:31-32而李耀乾的黨工背景也引起非議,影響了李耀乾的選情。[26]最後劉博文以61.80%得票率大勝李耀乾的38.20%得票率贏得選舉。

臺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劉博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76,833 61.80%
2 李耀乾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09,296 38.20%
選舉人數 370,264
投票數 292,853
有效票 286,129
無效票 6,724
領取未投票 13
投票率 79.09%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劉博文當選後,鹽分地帶文學家、佳里名醫吳新榮在1964年4月27日的日記者載:「劉博文是北門區人,竟掀起這樣風暴;雖然對手是個眼科醫李耀乾,但其背景是現任縣長胡龍寶。雖然他們用盡惡劣的手段,究竟劉博文以十七萬票對十萬多票,贏了對方有六萬多票。這個原因是胡龍寶的劣績,引起北門區人未有之團結,而以本區90%的壓倒數字勝利的。又個原因是本區的前輩吳三連高文瑞陳華宗龔聯禎等,為栽培後輩所出的力量所致的。」[27]

劉博文當選後,由於其學歷登記為「日本專修大學高等研究科畢業」,再度因學歷問題被李耀乾告上法院,[21]:30最後法院由教育部鑑定以「視同大學畢業」承認劉氏學歷。[3]:172

臺南市

[編輯]

現任市長辛文炳早在就職兩年後曾因受不了國民黨的官場作風而一度北上中興新村打算向省主席周至柔請辭,最後在省府秘書長親自接見勸退打消辭意。[28]:151然而辛文炳也顯得無意追求連任。面對黨外來勢洶洶的葉廷珪,儘管國民黨地方黨部在提名之際屬意辛文炳,並試圖勸退省議員黃業。然而辛文炳在黨部主委王秀春(前成大校長王唯農之父)等人勸進聲中,[28]:151最後接受少數友人吳修齊的意見放棄連任。[29]

雖然國民黨內登記提名者除黃業外仍有林全興歐雲明,唯真正有參選到底意志者只有黃業。對此著急的國民黨臺南市委員會曾暗中為侯全成沈榮葉禾田代辦登記,然而上述幾人因意願不高或條件難接受而未接受安排。[30]最後國民黨只好提名黃業角逐市長,加上市議員翁余森櫻,以及代表民社黨的前省議員魏東安[31]以及葉廷珪共四人參選。

黃業在選舉之初即因他與其大舅子經營的臺南紙廠經營不善引起爭議,影響其經濟基礎。[32]導致其競選大將鄭添池因為其作保遭到查封,而一氣之下遠赴日本,對其選舉隔岸觀火,而使黃氏選情一度下滑。[33]在選舉期間還遭債主追債,向法院聲請宣告破產,導致在選前遭法院宣告破產。[34]此外黃業在選前更發生與雜誌社發行人林寬報發生互告的事件,引起外界關注。最終葉廷珪成功回任市長。

臺南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黃業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61,055 47.95%
2 翁余森櫻 無黨籍 576 0.45%
3 葉廷珪 無黨籍 65,099 51.13%
4 魏東安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603 0.47%
選舉人數 171,640
投票數 129,948
有效票 127,333
無效票 2,615
領取未投票 12
投票率 75.71%
資料來源:《臺南市志·卷九·選舉志》,王振惠、游醒民主修,1979年,頁187-188

高雄縣

[編輯]

現任縣長余登發當選後,大刀闊斧砍掉國民黨民眾服務處預算。結果在任期未滿即遭撤職。本屆國民黨提名上屆縣長選舉落選的戴良慶捲土重來,余登發則因不得再參選,推出其子余瑞言參選縣長。最後初出茅廬的余瑞言不敵戴良慶落敗。

1964年高雄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戴良慶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4,552 57.70%
2 余瑞言 無黨籍 83,962 42.30%
選舉人數 295,891
投票數 202,420
有效票 198,514
無效票 3,906
領取未投票 9
投票率 68.41%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高雄市

[編輯]
高雄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簡秋桐 無黨籍 987 0.63%
2 李源棧 無黨籍 14,140 9.07%
3 陳啟川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96,451 61.82%
4 楊金虎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44,436 28.48%
選舉人數 245,401
發票數 157,818
有效票 156,014
無效票 1,779
領取未投票 25
投票率 64.30%
資料來源:《重修高雄市志·卷二·民政志》,高雄市政府,1990年,頁165-166

屏東縣

[編輯]

現任縣長李世昌有意爭取連任,然而在國民黨內遇上即將任滿臺灣省議員任期、有意轉換跑道的張豐緒,張豐緒為屏東首任民選縣長張山鐘之子,地方派系上與李世昌同屬「張派」。最終提名結果揭曉,國民黨破天荒的提名張豐緒角逐縣長,打破現任縣長未獲提名連任的傳統,也導致李世昌與國民黨「張派」漸行漸遠。[35]:223-248

當時黨外勢力出現屏東縣議員黃振三出馬角逐,黃振三曾於1952年角逐屏東市長選舉,後任屏東縣議會第四、五、六、七屆縣議員,本次獲中國青年黨提名,有一定地方實力。當時國民黨不斷在眷村透過耳語傳播,抹黑黃振三是移送管訓的地痞流氓無賴,針對黃振三極盡汙衊之能事。[35]:223-248而黃振三在這場選舉中未能獲得郭國基助選。對此黃振三手持麥克風獨自走在宣傳車前面,沿途踩街拜票。在國民黨地方派系「林派」的反撲,加上李世昌的反張勢力加入,對張豐緒形成重大壓力。也是屏東縣長民選以來首度的政黨對決。[35]:223-248

選舉結果張豐緒以117,562票擊敗黃振三的83,591票,然而在屏東33個鄉鎮市中,國民黨除了在8個原住民「鐵票區」保有優勢外,其餘25個鄉鎮市幾乎敗給黃振三,當中8個客家鄉鎮更是由黃振三大幅領先。[35]:223-248

屏東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黃振三  中國青年黨 83,591 41.56%
2 張豐緒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7,562 58.44%
選舉人數 309,418
投票數 206,158
有效票 201,153
無效票 5,005
領取未投票 55
投票率 66.63%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花蓮縣

[編輯]
1964年花蓮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柯丁選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01,863 100%
選舉人數 233,133
投票數 103,313
有效票 101,863
無效票 1,450
領取未投票 29
投票率 80.96%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臺東縣

[編輯]

國民黨在辦理提名時,出現14名申請登記者。當中被視為最孚眾望者有「吳派」的林尚英及傾向「黃派」的議長許添枝,然而林尚英涉及花蓮合庫貸款弊案,許添枝則因貨車漏稅案而官司纏身,[36]:268最後都未遭到提名。其他候選人中被視為比張振雄更有人望者還有「黃派」的賴萬成、黃鏡峰、呂銘佶等人。[37]在賴萬成方面,則因臺灣省黨部主委薛人仰認為其任臺東水利會會長才九個月,因此希望推出其他人選。而原先支持賴萬成的省議員洪掛,則因怕國民黨提名「吳派」人選,轉而支持提名不屬吳、黃兩派的臺東鎮張振雄[36]:268結果國民黨最終在2月提名了張振雄,但也引起當地地方派系側目,認為本屆選舉是黨部與地方派系的對抗。此外當地出現慫恿甫敗選省議員選舉的縣議員黃順興之聲音。[38]:188 最後黃順興決定登記縣長選舉。

地方派系的不滿先是導致「吳派」大將林尚英違紀參選,與黃順興同一陣線。在競選活動上兵分兩路,林尚英深入鄉村逐戶拜訪,黃順興則跟隨在張振雄後面作宣傳。外界原本預測黃順興可能在抽籤前夕撤銷登記,使林尚英競選縣長,黃順興轉攻下屆省議員選舉。[39]結果在公告候選人抽籤決定名次前夕,林尚英卻遭到省選舉監督以「因案停職依法不合」為由剔除候選資格,成為各縣市68名候選人名單中唯一不合格者。[40]此舉引起地方上的不良反應,無論黨員或非黨員均認為此作法欠缺公允。並導致「吳派」對國民黨不再配合。至於「黃派」雖然有領導人黃拓榮為張振雄輔選,但由於張氏不屬地方派系,黃拓榮的手下大將認為張振雄聲望不夠,而採取作壁上觀甚至唱反調。[37] 此外,吳、黃兩派考慮如果支持張振雄當選縣長,則兩派勢必要等八年後才有執政的機會,不如暗中支持黃順興,四年之後再奪回縣長之位較為有利。[36]:268

原本依照臺東縣以往紀錄,獲得國民黨提名者都能順利當選。因此外界都認為張振雄能篤定當選,已經開始叫他「張縣長」。[3]:345張振雄本身也出現將當選問題交給國民黨部負責的態度,並無投入資源競選。[37] 最終黃順興獲得基層支持,以四千多票些微差距擊敗張振雄,當選縣長。

1964年臺東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黃順興  中國青年黨 38,934 53.13%
2 張振雄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34,345 46.87%
選舉人數 105,172
投票數 76,950
有效票 73,279
無效票 3,671
領取未投票 45
投票率 73.17%
資料來源:《臺東縣史·政事篇》,顏志光主修;李文良等纂修,2001年,頁239、《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選後《徵信新聞報》分析,黃順興的勝選是基於哀兵必勝的姿態及穿插在派系的空隙,加上輔選張振雄的國民黨臺東縣黨部一向輕敵,未予妥善協調。最終黃順興在競選過程中把握派系之間的弱點,爭取了臺東縣第五屆縣長。[37]

澎湖縣

[編輯]
1964年澎湖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蔣祖武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38,174 100%
選舉人數 46,479
投票數 38,846
有效票 38,174
無效票 672
領取未投票 9
投票率 83.58%
資料來源:《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頁424

本屆補選

[編輯]

政黨席次變化

[編輯]
政黨 本屆席次
選舉結果 補選差額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7 1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1 1
  中國青年黨 1 0
 無黨籍 2 0

翻盤縣市

[編輯]
縣市別 本屆當選人黨籍 補選當選人黨籍
基隆市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當選人名單

[編輯]
縣市別 當選人 黨籍 當選
基隆市 蘇德良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南投縣 林洋港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黃富三. 《台北市歷屆市長議長口述歷史》. 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 2001年12月. 
  2. ^ 2.0 2.1 《黃信介紀念文集》.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黃信介紀念小組. 2000年8月. ISBN 957-97495-5-8.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臺灣時報社. 《政海浮沉錄》. 臺灣時報社. 1977年9月. 
  4. ^ 陳逸松在回憶錄則表示參選是由於受到法國承認中共的影響,為避免日後國民黨逃離台灣捲走台灣人的財產才決定參選。並表示自己受到大稻埕上層人士支持,為此他曾前往高玉樹大正街三條通口的房子拜訪高玉樹、楊玉城兄弟,表示非國民黨的票源要集中,如果高氏決定角逐,他願意退讓。高氏則稱不願角逐,會全力幫忙陳逸松。結果高玉樹在最後登記前五分鐘登記參選。見《陳逸松回憶錄(戰後篇)》,聯經,2015年11月初版。頁159-164。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李世傑. 《特務打選戰》. 敦理出版社. 1989年10月. 
  6. ^ 林曙光著,《打狗采風錄》,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頁66
  7. ^ 然而郭國基之子郭拔山否認此說,郭拔山認為是李鉎源向郭國基發誓要利用選舉替二二八罹難者超渡,因此使郭國基答應助選。見郭拔山著,《郭國基選壇馳聘錄》,高雄:大舞台書苑出版社,1977年11月再版。頁397-398
  8. ^ 林水泉口述史. [2017-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9. ^ 郭拔山. 《郭國基選壇馳騁錄》. 大舞台. 
  10. ^ 候選人推荐監察員 北市人數確定 每人限荐二九二位 依照投開票所輪流分配. 《徵信新聞報》二版. 1964-04-13. 
  11. ^ 〈國民黨好人切腹記〉,收於李敖著,《國民黨研究續集》,臺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3月30日初版。頁256。
  12. ^ 林忠勝. 《高玉樹回憶錄》. 前衛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9578015395. 
  13. ^ 黃華. 《別無選擇》. 前衛出版社. 2008年11月. 
  14. ^ 林水泉、呂國民15年,張明彰、黃華10年,許曹德等8年。後許曹德上訴改判10年。
  15. ^ 黃煌雄. 〈今年五項公職選舉的歷史意義〉,收於《國民黨往何處去?》 初版. 臺北市: 長橋出版社. 1978年11月1日. 
  16. ^ 16.0 16.1 何來美著.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 初版. 臺北市: 聯經出版. 2017年2月. ISBN 978-957-08-4867-0.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王燈岸著,王鏡玲編註. 《磺溪壹老人》. 玉山社. 2018年11月. ISBN 978-986-294-214-7. 
  18. ^ 江世凱,〈彰化縣歷屆縣長選舉軼聞〉,《臺灣文獻》第四十六卷二期,頁38
  19. ^ 廖禎祥與林恆生縣長交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2). 
  20. ^ 〈重大選戰講古-角逐百里侯,兩派大對決〉,劉金清,《聯合報》14版,1989年10月28日
  21. ^ 21.0 21.1 21.2 21.3 陳延輝、蕭晉源. 《台南縣派系興起與政黨政治的確立》.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 ISBN 978-986-7263-26-1. 
  22. ^ 〈台南縣長候選人 劉博文分期請假 胡龍寶不予批准〉,《徵信新聞報》七版,1964年4月2日。
  23. ^ 〈「分期」請假遭批駁 南縣劉博文昨簽呈請假〉,《徵信新聞報》七版,1964年4月3日。
  24. ^ 〈南縣選戰學歷糾紛 劉博文有說明〉,《徵信新聞報》七版,1964年4月12日。
  25. ^ 〈不能說國語 照樣可當選 李耀乾另一套說法〉,《徵信新聞報》七版,1964年4月18日。
  26. ^ 例如新營名醫沈乃霖在回憶二二八事件時,曾提及一位曾擔任國大代表的李姓人士曾出賣許多縣內台籍菁英,見《台南縣派系興起與政黨政治的建立》,頁32
  27. ^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纂,《吳新榮日記全集11(1962-1967)》,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2008年6月初版一刷。頁193。
  28. ^ 28.0 28.1 謝國興. 《府城紳士:辛文炳和他的志業(1912-1999)》. 南天書局. 2000年5月. ISBN 957-638-540-7. 
  29. ^ 吳修齊在回憶錄中則稱辛文炳原本還想競選連任,而底下人員的積極勸進幾乎說服辛氏。最後他向辛文炳的夫人分析,認為辛文炳就算出來,對上善於造勢的葉廷珪,「九成會落選」,最後讓辛氏打消念頭。見謝國興訪問,《吳修齊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12月出版。頁294。
  30. ^ 〈葉廷珪捲土重來 黃業將兵遭敗績〉,《徵信新聞報》七版,1968年4月28日
  31. ^ 〈魏東安表示決競選到底〉,《自立晚報》二版,1964年4月10日。
  32. ^ 〈殺出程咬金幫了倒忙 三隊一欺壓選民起反感〉,《徵信新聞報》七版,1968年4月28日
  33. ^ 〈南市選局起波瀾 選戰正白熱債主迫債急〉,《自立晚報》二版,1964年4月20日。
  34. ^ 〈臺南法院昨宣告黃業破產〉,《自立晚報》二版,1964年4月25日。
  35. ^ 35.0 35.1 35.2 35.3 黃映溓. 〈威權邁向民主--從屏東縣三場縣長選舉談起〉. 《屏東文獻》第二十一卷. 2017年12月. 
  36. ^ 36.0 36.1 36.2 李文良等纂修. 《臺東縣史 政事篇》. 臺東縣政府. 2001年8月. ISBN 957-02-8833-7. 
  37. ^ 37.0 37.1 37.2 37.3 黃順興勝得險 國民黨提名未孚眾望競選技術欠妥招致反感. 《徵信新聞報》七版. 1964-04-28 (中文(臺灣)). 
  38. ^ 黃順興. 《湖濱雜思》. 民主潮社. 1972年9月. 
  39. ^ 東縣選戰三鼎足兩壁壘 張振雄強敵當前 林尚英來者不善 黃順興志不在此. 《徵信新聞報》二版. 1964-04-06 (中文(臺灣)). 
  40. ^ 縣市長候選人資格昨日審查竣事 林尚英因案停職被剔除 其餘六十七人全部合格. 《徵信新聞報》七版. 1964-04-09 (中文(臺灣)). 

書目

[編輯]
  • 《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下篇)》,中央選舉委員會,1984年
  •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八.職官志第一冊-文職表篇>,劉寧顏,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