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魏公村

座標39°57′21″N 116°19′12″E / 39.9558958°N 116.3201374°E / 39.9558958; 116.320137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9°57′21″N 116°19′12″E / 39.9558958°N 116.3201374°E / 39.9558958; 116.3201374

人民教育出版社

魏公村北京的一個地名,大致位於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三環路魏公村路所包圍的地區,屬於紫竹院街道轄區。

附近有多處地理名稱以魏公村命名,包括多個公交車站,如魏公村西口(現改為為公橋站),魏公村等。

附近重要的機構有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

命名

[編輯]

元代時期,回鶻的首領向蒙古汗國稱臣,元大都西的畏吾村成為回鶻人聚居地。元朝大臣廉希憲家族安葬於高粱河畔,守墓人在附近繁衍生息,使得周邊逐漸成為畏兀兒人在京郊的聚居點[1]

在明代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稱「畏吾村」,後來又稱「畏兀村」。成化年間,太監墓志銘將該村稱作「謂務村」。

清代喬松年《蘿藦亭札記》載:「畏兀村,蓋京西直門外村名,本西域畏吾部落,元太祖時歸來,聚於此地,以稱村焉。」 道光十四年(1834年),仍以畏吾村為名。但畏兀村的畏兀兒人因一直信仰佛教,逐漸融入當地漢、滿、回族中[1]

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繪製的《實測京師四郊圖》始稱「魏公村」。根據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楊聖敏的調查,1949年魏公村只有17戶漢族農戶。此後,魏公村周邊相繼建起北京外語學院中央民族學院北京工業學院中國氣象局等單位[1]

「文革」期間被改為「為公村」,1982年恢復原名「魏公村」[2],而此時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個體工商戶逐漸放開,魏公村也於1983年出現了第一家維吾爾族餐廳[1],至1996年已有18家維吾爾族餐館,魏公村也被北京市民稱為「新疆村」,除此之外,魏公村一帶也出現了東鄉族、藏族、朝鮮族、傣族、彝族等民族經營的餐館,並逐漸發展成多民族餐館一條街。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魏公村与维吾尔族的不解之缘. 人民網. 2012-03-09 [2021-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3). 
  2. ^ 戶力平.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20: 60. ISBN 978-7-5207-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