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廣訊報
《音樂廣訊報》(德語: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是一份發行於19世紀的德語期刊。有學者將其稱為「當時最主要的德語音樂期刊」。[1]這份期刊回顧彼時各國的重要音樂事件,主要面向德語國家,亦覆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英國,偶爾也曾涉及美國。[2]
期刊的公正性、堅持信譽的基本原則和對於文章作者的謹慎審核,使其在當時的德國音樂圈中確立地位,產生深遠的影響。
歷史
[編輯]《音樂廣訊報》的出版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1798年至1848年間雜誌形式的周刊,第二階段是1866年至1882年間的再版刊物。[3]位於萊比錫的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是該期刊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前三年的出版商;剩下部分則由J. Reiter-Biedermann出版。[3]在出版的第二階段,該刊物有時也被稱為《萊比錫音樂廣訊報》(德語:Leipziger 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AmZ of Leipzig」)。
該報刊登了許多史料,如其連載的格奧爾格·奧古斯特·葛利辛格所著海頓傳記及學者古斯塔夫·諾特博姆、評論家愛德華·漢斯利克的文章。雜誌亦請雇著名評論家E·T·A·霍夫曼並刊載他頗具影響力的關於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論述[3]。此外,舒曼與李斯特的作品也曾在刊物上發表。
與其信譽相背的是,期刊還記載所謂的「羅赫利茨掌故」,即一系列關於莫扎特的小短文,其作者即是雜誌第一任編輯,因此得名。而在今日,這些小短文卻被認為完全是羅赫利茨本人的臆想(參見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的傳記及莫扎特的作曲技法)。
歷任編輯
[編輯]以下列出《音樂廣訊報》發行前50年內的歷任編輯:[2]
- 約翰·弗雷德里希·羅赫利茨,任本報首位編輯達20年;並在卸任後17年繼續提供撰文素材。
- 戈特弗里德·克里斯托弗·黑特爾,期刊出版社的老闆,匿名擔任編輯10年。
- 戈特弗里德·威廉·芬克,任編輯達14年。
- 卡爾·斐迪南·貝克,萊比錫的一位風琴師,1842年任編輯。
- 莫里茨·霍普特曼,萊比錫聖多馬教堂的一名領唱,1843年任編輯。
- 長達三年的職位空缺。
- 約翰·克里斯蒂安·洛貝,在最後一年半任編輯。
《音樂期刊總錄》中的整理發行
[編輯]《音樂期刊總錄》曾將《音樂廣訊報》分為兩部分出版:
- 奧勒·哈斯. 1798年-1848年音樂廣訊報,共14卷.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2009年[4].
- 卡爾·屈格萊. 1863年-1882年音樂廣訊報,共7卷. 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1995年[5].
此外,《音樂廣訊報》不應與《柏林音樂廣訊報》混為一談,後者是在柏林出版的另一份音樂期刊,二者並無關聯;同樣地,在維也納出版的《維也納音樂廣訊報》也與《音樂廣訊報》無關。
參考文獻
[編輯]- ^ Comini, Alessandra (2008) The Changing Image of Beethoven: A Study in Mythmaking. Sunstone Press. ISBN 0-86534-661-5, ISBN 978-0-86534-661-1.
- ^ 2.0 2.1 Barbour, J. Murray (1948) "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Prototype of Contemporary Musical Journalism." Notes, Second Series, 5:325–337.
- ^ 3.0 3.1 3.2 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prepared by Karl Kügle. [200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1).
- ^ Introduction (PDF).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24).
- ^ Introduction (PDF).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24).
外部連結
[編輯]- All issues (1798–1848, 1863–1882) from Wikisource (德語)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音樂廣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