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蘇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速特蒙古語Асуд轉寫Acud),史籍亦稱作阿速、阿闌、阿思、阿宿、阿蘇特、阿速惕等,「特」為蒙古語的複數詞綴。阿速特人就是奧塞梯人,中國古稱奄蔡,也被稱為阿蘭人。元明時期,用阿速特稱呼已經融入蒙古諸部的奧塞梯人。

起源

[編輯]

奧塞梯人是古代中亞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薩爾馬特人的後裔,屬伊朗語支,信奉東正教,原居高加索山以北,頓河下游的庫班和捷列克,後移居到捷爾賓特伏爾加河口,與拜占庭(今希臘)、谷兒只(今格魯吉亞)、斡羅思(今俄羅斯)關係密切。古希臘、羅馬文獻中稱之為Aorsoi、Alanorsi。所謂奄蔡,即其中文音譯,首次見於《太史公書·大宛列傳》。

演變

[編輯]

公元158年之後,一小支北匈奴人西遷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粟特)的錫爾河以北的圖蘭地區;4世紀中期(373年),這小支北匈奴人越過頓河,吞併了奄蔡。5世紀中期,匈人阿提拉率領奄蔡人西征,一直到達了法蘭西中部的奧爾良,後來成為今天加泰羅尼亞人族源之一。同俄羅斯人一樣,阿速特人信奉基督宗教中的希臘正教蒙古西征占據了高加索,蒙古帝國將大批阿速特人抽調,作為蒙哥汗的直屬親軍。這次大規模的抽調,應該與蒙哥汗的親基督教思想有關,蒙哥的母親出身克烈部,是一位虔誠的景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信徒,這種思想應來自於蒙哥的母親。元朝時,阿速人仍占據重要地位。阿速人多身材高大、碧眼捲髮,中國史書中稱之為「綠睛回回」。阿速人以驃悍著稱,精於騎射,在元大都的禁衛親軍中就有三萬人。怯薛中,由這些綠睛回回組成的阿速回回軍來保護皇帝,阿速軍首領也稱達魯花赤(蒙古語「鎮守官」),其領軍的首領為赫廝和赤禿滿。隨着元朝滅亡,阿速軍也撤回蒙古草原。

北元終結以後,阿速特部逐漸融入了蒙古民族之中,成為永謝布-科爾沁萬戶的主要來源之一,是舊科爾沁三部之一。蒙古歷史上著名的阿魯台就是阿速特部的首領,最初阿速特部應當追隨阿魯台活動於呼倫貝爾地區,阿魯台在母納山身亡後,阿速特部活動於科布多一帶(今蒙古國西部地區);後又南下進入漠南河套地區;衛拉特人東進後,阿速特等部組成了右翼蒙古的永謝布萬戶。達延汗破右翼三萬戶,收編了永謝布萬戶;後來,永謝布萬戶吸收了烏濟葉特諸部。林丹汗西遷時,永謝布萬戶在與察哈爾萬戶的衝突中解體。餘部被科爾沁諸部收編,而今天的阿速特後裔,應當主要集中在阿魯科爾沁(也稱「阿巴噶蒙古」,意為「叔父」,指成吉思汗兄弟的後裔)所聚居的地域。

年表

[編輯]

公元1221年,哲別速不台等率軍自高加索北上,大敗阿速特欽察等部聯軍。

公元1239年,拖雷的長子蒙哥,率師征服阿速特部。

公元1253年,大蒙古國派遣人括阿速特戶口東遷,阿速特人大多從軍,從而成為大汗親軍的主體。這隻約三萬之眾的信奉東正教的親軍(最有名是玉哇失),一直到北元時期(1368—1388年),都是蒙古大汗的忠實守衛者。

公元1272年,阿速特人組成阿速特拔都軍攻宋。

公元1336年7月11日,這些阿速特軍人的後裔寄送了一封表示尊敬的信給羅馬天主教教宗本尼狄克十二世。在1338年帶信給在阿維農的教宗的使團中,除了納昔奧的安德魯和威廉外,還有阿速特人托蓋。

元武宗曲律汗時期,設立左、右阿速兩衛。後主要屯墾於大都以北,古北口內的潮河川以及雲中等地。

元朝的統治崩潰時,阿速特作為元順帝的親軍撤往塞外,也速迭兒殺害捕魚兒海之戰戰敗的北元後主脫古思帖木兒之後,1388年北元徹底滅亡。阿速特作為後繼的蒙古大汗的親軍,卻依然堅持東蒙古本部的正統,擁立了黃金家族的本雅失里為大汗。本雅失里西奔察合台汗國途中被瓦剌殺害,阿速特人又擁立了位於科爾沁阿岱台吉為大汗。

蒙古汗國中後期,特別是漠南蒙古右翼(西部)分封王俺答汗推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以後,阿速特與其他蒙古部族一樣,逐漸改信奉黃教藏傳佛教格魯派)。   

首領

[編輯]
阿蘇特部首領官銜
政權 官銜 名諱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蒙古本部
韃靼
太師 阿魯台 ?—1434年 ?—14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