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口海防遺址
29°57′39.77″N 121°43′20.87″E / 29.9610472°N 121.7224639°E
鎮海口海防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北侖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近代 |
編號 | 4-0140-3-062 |
認定時間 | 1996年 |
鎮海口海防遺址是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甬江口兩岸的一組海防遺蹟的總稱。遺址位於今寧波市鎮海區和北侖區,分布範圍約2平方千米。遺址年代從明代至民國,集中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時期的海防遺址和相關遺蹟。1996年,鎮海口海防遺址中的14處遺蹟被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997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
歷史
[編輯]鎮海口的屯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陽嘉元年(132年)。東晉隆安四年(400年)爆發的孫恩起義是鎮海口首次受到來自海上攻擊[3],而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建立的沿海制置司則是中國首個海軍衙門[4]。自明代起,鎮海口先後經歷倭寇襲擾、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抗日戰爭,留下一系列海防遺蹟。
抗倭
[編輯]自元代起,倭寇開始襲擾鎮海口,至明代嘉靖年間達到頂峰,前後延續200餘年,其中尤以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最為嚴重。在此之間,還發生了日本使者因幕府內亂而導致的爭貢之役。因為戰亂,鎮海縣的人口也從洪武年間的9.88萬人下降到嘉靖年間的3.87萬人。為防禦倭寇,自元大德八年(1308年)始,定海(即鎮海)設千戶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國公湯和修建定海衛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都督同知盧鏜在招寶山巔主持修建威遠城,城中設火炮4尊,這是鎮海口首次設置火炮。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都曾在鎮海口阻擊倭寇[5]:3-7。
抗英
[編輯]1840年7月10日,自廣東沿海北上的英國東方遠征軍艦隊在占領定海(今屬舟山市)縣城後封鎖鎮海口並嘗試登陸,此後與鎮海口守軍和鄉勇發生衝突,造成上百人死亡,英軍亦有20餘人被俘。欽差大臣伊里布與英軍司令懿律和談,商定英方撤退一半,中方釋放戰俘。當年,南攔江、北攔江炮台建成,次年又增設石壘,架設大炮,林則徐也在1841年6月協辦鎮海口防務,考察炮台等設施,7月離開鎮海赴伊犁。10月9日,英艦11艘集結於鎮海口外游山海面,次日黎明猛攻鎮海口,並在江南笠山、鉗口門兩處登陸,當日上午金雞山失守。11時,英軍炮轟鎮海縣城、威遠城及招寶山炮台,隨後在鈎金塘和招寶山東側登陸,仰攻威遠城導致火藥庫爆炸,守軍怯敵而逃。隨後英軍據招寶山巔炮轟鎮海縣城,同時步兵攻入縣城東門,欽差大臣裕謙等官員自殺殉國。兩天後英軍進攻寧波府城,守城官員不戰而逃。1842年3月,清軍由揚威將軍奕經率領多省反攻部隊欲收復鎮海口,其中兩路分別負責收復鎮海縣城和威遠城,但因軍機泄露,均告敗退。4月鎮海民眾伏擊英軍,其中以「黑水黨」最為著名。至5月,除招寶山英軍外其餘英軍大都撤退,招寶山英軍在《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的10月撤退。是役造成威遠城嚴重損壞,後於1845年修繕,新增火炮等軍事設施[6]。1854年於東嶽宮側修建昭忠祠,紀念裕謙等殉難者,現已不存[5]:9-16。
抗法
[編輯]1877年,清政府在招寶山東麓建造威遠炮台,這是鎮海首座大型炮台,次年由守備吳傑統帥炮兵。1880年,金雞山、小浹江口興建靖遠、鎮遠炮台,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浙江提督歐陽利見於金雞山建天然、自然炮台,招寶山附近增建定遠、安遠炮台。同年,為增強招寶山的防禦能力,前後山處增建月城。次年2月,為防止法國艦隊闖入甬江,甬江口設置由水雷、漁網和木樁構成的防線,開口處備有大船用於隨時沉船堵口,三艘南洋水師艦艇亦在甬江口防線內靠泊。與此同時,由寧紹台道薛福成採取外交手段,將寧波城內的法國商人、傳教士也被遷移到江北岸予以監視。1854年2月,法軍抵達鎮海口外,3月1日起開始轟擊威遠炮台,炮台守備吳傑指揮守軍還擊,重創法艦紐回利號。3日,法艦再襲鎮海口,守軍還擊擊中頭桅,壓傷多人。3月10日後,法艦隻是遠距離開炮,並未靠近。3月21日,法艦被守軍偷襲,此後陸續退守金塘海面,改為封鎖甬江口,至4月15日中法停戰[5]:17-21。1936年縣人集資建成吳公紀功碑亭,紀念吳傑的戰功。
抗日
[編輯]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4年,國民政府聘請德國軍事顧問佛采爾制定《寧波區海防設備實施計劃》,將甬江口兩岸及長跳嘴、老鼠山一帶定為日軍最有可能登陸的區域,在此設置多座掩體。此後的1936年,鑑於中法戰爭時期修建的炮台不夠牢固,且位置過於靠內,安遠、平遠、綏遠三座炮台被廢棄,在鉗口門炮台山建成新鎮遠炮台,與原威遠、宏遠炮台合用,同時修建和更新了彈藥庫、探照燈等設施[3]。抗日戰爭爆發後,鎮海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受到日軍主力的進攻,因而抗戰物資仍在經寧波轉運。至1940年7月起,日軍開始在鎮海口頻繁活動,炮擊海岸,自16日開始,約30餘艘日艦抵達甬江口,軍艦和飛機向各要塞射擊。次日日軍500餘人在老鼠山登陸,守軍無法抵抗,退守王家溪口、孔墅嶺一帶。午後日軍400人又在後海塘等地登陸,下午5時鎮海縣城陷落。是日,國軍一九四師各團自寶幢、龍山、保國寺增援鎮海,駐守上虞的第十六師也前往鎮海增援。次日7時,國軍自江南、江北開始反攻。中日兩軍在戚家山展開拉鋸戰,至21日下午日軍放棄戚家山,當晚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從鎮海口撤退。此次戰鬥國軍和日軍均傷亡千人左右。1941年4月15日起,日軍再度增兵鎮海口並對國軍駐地實施轟炸並嘗試登陸,遭到守軍抵抗。4月19日,日軍從多地搶灘登陸,當日鎮海口防線被突破,鎮海縣城再次陷落,日軍占領至1945年方才結束[5]:22-28。
主要遺蹟
[編輯]鎮海口現存海防遺蹟年代自明代至20世紀,現存城址、炮台、營壘、瞭望台、烽堠、碉堡等設施共30餘處[5]:30,分布範圍集中在鎮海口附近2平方公里的範圍,其密度、豐富性和完整性在中國現存海防遺址中較為罕見[7]。
城址
[編輯]威遠城位於招寶山巔,扼守甬江口,被清浙江提督歐陽利見指為明代沿海數座守邊城池中最為重要的城池。威遠城由都督盧鏜和海道副使譚綸主持修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抗倭期間,此後歷代重修,現存周長502米,高7.4米,東北、西南設有城門。西南城門有「威遠城」門額,內門兩側有楹聯「海不揚波千古定,地無愛寶一山招」。城內曾設置軍營並設有鐵炮。第一次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期間,威遠城曾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6]。城內有寶陀寺一座,現存圓通寶殿建於清代[8]。城內曾有40餘方碑刻,現存11方,刻於明清,其中明代4方,清代7方。碑刻中的7方為軍政首腦的題字,其餘4方則為史實記敘,其中包含記敘中法戰爭鎮海之戰情形的「保護寶陀寺勒石碑記」[5]:36-37。
1883年中法戰爭前夕,駐鎮海淮軍統領楊歧珍以威遠城過高,威遠炮台過露,於山腰新建月城,作為威遠炮台的接應,同時拱衛威遠城。現存月城長60米,門高3.8米,門額刻有「海宇乂安」四字,門洞內嵌歐陽利見書《增築招寶山月城碑記》一方[5]:33。
鎮海縣城原為明代定海衛城,始建於吳越天寶二年(909年),至元代毀壞,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國公湯和拓建衛城,周長1288丈,高2丈4尺。北城牆與海塘合一,既可抵擋海潮,也可作海防之用。除北城牆外其餘城牆開5門,分別為城東的鎮遠門,城南的南熏門和清川門以及城西的武寧門和向辰門[3]。現僅存和後海塘相連的北城牆[9]。
炮台
[編輯]鎮海口最早的炮台建於明代,威遠城建成次年即在城內設置炮台,清初在縣城三面各築炮台。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修建北攔江和南攔江炮台。中法戰爭前的1877年至1884年間,新建威遠、定遠、鎮遠、靖遠、天然、自然炮台並擴建南攔江炮台。中法戰爭結束後,又新建宏遠、平遠、綏遠、安遠炮台,同時為各炮台增添克虜伯後膛炮。民國二十年(1931年)《鎮海縣誌》共載有炮台12座。至抗日戰爭前夕,國民政府裁撤平遠、綏遠、安遠炮台,於鉗口門炮台山建成新鎮遠炮台,與威遠、宏遠炮台共同防禦鎮海口,後遭到日軍破壞[3]。
現存炮台中,安遠炮台位於甬江北岸。該炮台由寧波府同知杜冠英督造,建於1887年,使用三合土修建,民國時使用水泥加固。炮台呈圓形,內徑16.5米,高6米,設有前後兩炮門,分別面對甬江上下游,抗日戰爭前廢棄。宏遠、鎮遠、靖遠、平遠炮台位於甬江南岸。其中,宏遠炮台位於笠山東北麓,1887年由杜冠英督造,時為鎮海口第一道防線。現存清代三合土炮台部分殘牆和民國鋼筋混凝土炮台一座。鎮遠炮台位於小浹江口,今開發區四號橋西南側,始建於1880年。炮台為梯形立面,損毀嚴重,現僅有2間三合土營房保存完整。靖遠炮台位於金雞山東北麓,始建於1880年。炮台為梯形立面,三合土修築,表面較為完整,頂部損毀。平遠炮台位於金雞山東北山腰,建於1887,現損毀嚴重,僅存部分三合土殘牆[5]:37-41。
配套設施
[編輯]鎮海口存留有營壘、瞭望台、烽堠、碉堡等軍事配套設施。
民國二十年《鎮海縣誌》曾記載鎮海口有七家山(戚家山)、金雞山、中營等多座營壘。現存的戚家山營壘位於北侖區戚家山山頂,由總鎮楊春和主持修建於1881年,為清軍二線兵營所在地。營壘由石塊堆積而成,呈橢圓形,殘長600米,高至3米。1940年7月21日,國軍與日軍曾在此拉鋸[5]:42。
金雞山瞭台位於金雞山巔,坐西南朝東北,建於1884年。瞭台為條石築成,現存建築高5.4米,東北側有歐陽利見手書「督師禦敵處」石碑一通,附近有告誡村民不要破壞軍事設施的保護軍門遺蹟碑一通,還曾建有營壘及通往天然、自然炮台的壕溝[5]:41-42。
1936年秋,為防禦日軍入侵,國民政府聘請德國軍事顧問佛采爾制定《寧波區海防設備實施計劃》。根據此計劃,在甬江口兩岸修建了多處鋼筋混凝土掩體。其中,位於甬江北岸的碉堡分布於招寶山和後海塘一帶,共8座[10],甬江南岸蛟山閣[11]、鯉魚山附近[12]也有存留。
相關史跡
[編輯]鎮海口也存留了一部分與海防和戰爭相關的史跡,包括與作戰將領相關的史跡和碑祠等紀念設施遺蹟。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抗倭將領俞大猷擢升南直隸總兵,離開鎮海赴任。兩年後,民眾在鎮海鎮遠門內修建生祠紀念,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立碑4方,碑文由豐坊撰寫。清雍正二年(1724年)俞公祠圮,縣人重修。1957年俞公祠被拆毀,1994年鎮海中學擴建操場時發現俞公祠遺址和碑,並將碑遷移至梓蔭山後[13]。
鎮海文廟始建於北宋雍熙二年(985年),主要建築位於今鎮海中學內,歷史上曾多次重修,其中的泮池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建三橋於其上[1]。現存大成殿1937年建成,由木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4]。第一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期間,將領曾在文廟大成殿商議軍務。1841年10月10日,鎮海被英軍攻破。當日,欽差大臣裕謙在泮池投池殉國,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殉國的最高級官員[1]。
鎮海城區兩處遺蹟和中法戰爭中開炮擊傷法艦的炮台守備吳傑有關。一處是位於勝利路與人民路交叉口的吳傑故居,另一處則是梓蔭山西麓的吳公紀功碑亭。吳傑故居占地面積1869平方米,由東西兩院構成,分別建於1886年和1895年。吳公紀功碑亭建於1936年10月吳傑誕辰百周年時,為四柱歇山頂亭,碑文由湘潭人袁思亮撰寫,鎮海縣人俞佐庭書寫[1]。
列表
[編輯]損毀、保護與展示
[編輯]在歷次戰爭中,鎮海口海防設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6],遺址附近的人居環境也對遺址帶來了基礎沉降等危害,使得炮台等設施發生開裂甚至坍塌。人為破壞也使得部分遺蹟消失,2005年鉗口門抗日炮台就曾因為周邊建設被夷平[15]。1983年至1985年間,威遠城曾進行過維修加固,2006年對南城牆也進行了維修[1]。20世紀90年代初,鎮海中學對校內的海防遺蹟進行了維修。1995年前後,安遠炮台周邊環境得到整治,炮台得到加固,周邊增建的部分建築被拆除[5]:79-83。2016年起,甬江口南岸的海防遺址也進行了搶險加固[16]。1989年12月12日,鎮海口海防遺址中的威遠城、月城、明清碑刻、安遠炮台、吳公紀功碑亭、吳傑故居、泮池、金雞山瞭望台、靖遠炮台、平遠炮台、宏遠炮台、鎮遠炮台和戚家山營壘13處遺蹟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7]。1996年11月20日,上述遺蹟和新發現的俞大猷生祠碑記共14處遺蹟被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016年8月,國家文物局對鎮海口海防遺址保護規劃批覆立項[18]。
1993年10月,鎮海區文化部門曾在鎮海鼓樓舉辦「鎮海軍民反侵略史跡展覽」,在數日內吸引上萬人參觀,引起轟動[5]:45。1995年4月18日,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開工建設。該館位於招寶山麓,原東嶽宮所在地,由鎮海各界和寧波幫人士捐款,知名建築學家齊康設計,1997年5月竣工,當年10月8日開館,江澤民題寫了館名[5]:64-66。同日,由中法戰爭時期浙江巡撫劉秉璋四氏孫,香港企業家劉永齡捐建的「中法戰爭鎮海之役勝利紀念碑」在安遠炮台東北側建成,張愛萍題寫了碑名[5]:84-85。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镇海口海防遗址. 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2006-01-04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 ^ 中宣部公布第一批1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華網. 2010-08-17 [2017-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3.0 3.1 3.2 3.3 第七编 军事. 镇海县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4. ISBN 7-5000-0425-7.
- ^ 熊燕軍. 南宋沿海制置司考.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 (1).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夏炳章; 王閏清. 海天雄镇:镇海口海防遗址.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 ISBN 7-5000-6028-9.
- ^ 6.0 6.1 6.2 胡白水. 招宝山上威远城. 寧波晚報. 2016-10-23 [2017-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 ^ 張春海; 吳文康. 这里矗立着一群历史丰碑——走访镇海口海防遗址. 中國社會科學報 (北京). 2015-03-19: A02.
- ^ 圆通宝殿. 寧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2005-12-30 [2017-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镇海后海塘. 鎮海區文保所. 2006-02-10 [2017-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 ^ 抗日碉堡群. 鎮海區文保所. 2006-10-08 [201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蛟山阁碉堡. 北侖區文保所. 2005-12-02 [201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鲤鱼山碉堡群. 北侖區文保所. 2005-12-31 [201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鄭毓嵐. 俞公生祠与碑记. 今日鎮海. 2014-12-05: 7.
- ^ 孔庙大成殿. 鎮海區文管辦. 2005-12-30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 ^ 北仑炮台山抗日遗址遭炸被毁. 中國寧波網. 2005-04-21 [201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北仑区领导调研镇海口海防遗址保护工作. 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7-10-10 [201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 ^ 第二十四编 文化 新闻. 镇海县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4. ISBN 7-5000-0425-7.
- ^ 南華. 我市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获批. 寧波日報. 2016-08-25 [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