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公共財政 |
---|
金融市場與金融商品 |
---|
股票 |
債券 |
其他市場 |
衍生性金融商品 |
估價和理論 |
交易 |
相關領域 |
金融市場,指具有一定規模的資金融通、貨幣借貸和買賣有價證券的活動和場所。金融市場不一定要在固定的場所中,通過電子通訊等方式完成的交易也可以被認為是金融市場的一部分。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是資金供求雙方,可以是個人、企業、銀行、經紀人、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資機構以及政府機構等。金融市場交易的對象是貨幣形態的資金商品,並以利息作為價格。而利息通常是資金使用權轉移的代價或者是資金參與生成的利潤的分割。金融市場是一個大型生態系統,貨物和服務的製作,新的資產形式和金融市場內外的這些資產之間的相互作用。
並非只有市場經濟下才有金融市場。計劃經濟體制下也可以有金融市場,因為沒有金融資本就無法調動資源,其存在仍是必須的,但其規模一般不如市場經濟下的金融市場規模大,而其運作機制也與市場經濟下的金融市場有很大差異,不以喊價逐利套現為目的,雖然避免了動盪與投機,但最終因為靈活性不足而沉沒在市場中,俄羅斯等之後也開展了更加競爭力的新金融體系。[1]
歷史
[編輯]15世紀時,風情萬種的米蘭和水上之都威尼斯就已經開始了證券交易,那時的主要貿易是商業票據的買賣[2]。一百年後,交易國債的法國里昂和比利時安特衛普被認為是出現證券交易活動最早的地區[3]。而有形的、有組織的金融市場要等到了17世紀,才逐漸在歐洲大陸上形成,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4]。
英國在金融市場的歷史上不可或缺。1694年,英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這標誌着大不列顛現代銀行制度的確立。而1773年,在英國柴斯胡同的小咖啡廳里成立的倫敦交易所,則取代了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1816年,英國首先實行金本位制,這使得英鎊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貨幣。等到了19世紀,英國形成了國際性的金融市場,倫敦搖身一變,成了國際金融中心。在大洋彼岸,美國金融市場也在慢慢崛起,他們從買賣政府債券開始,在1790年成立了全美第一家交易所——費交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名鼎鼎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則遲在1863年才成立,證券市場上股票逐漸取代政府債券居於主導的地位。[5]
從13世紀到19世紀,銀行、交易所、保險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在歐洲各國出現。隨着信用制度的發展,資金需求者直接面對普羅大眾籌集資金的形式出現了,股票和債券成了兩種主要的證券信用工具。隨着英格蘭第一條鐵路的出現,大家發現只要投資交通運輸股,就可以獲得穩定的股息和資本收益。於是,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裡,投資家們湧向了數千家可以產生資本收益和股息的公司。運輸革命助推着全球經濟增長,金融市場也朝着全球化的方向發展。等到了1914年時,資本已經得以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實現自由流動,每個人都能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投資配置,追求最優的回報。[6]
當人們以為一切繁華都永不落幕時,1914年7月3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全世界所有交易所停業,股市跌入懸崖谷底,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時代暫告一段落。在殘酷的戰爭中,資本被填入無窮無盡的軍火開支中。即便紛爭結束,市場也沒能繼續全球化,每個人只知國內的市場,不知國際的市場。在一戰前,各國市場能給予的回報率基本相同。而戰爭後,每個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高築壁壘,互相排擠,資本被禁止流向回報率最高的國家,全球的股票市場也開始分化。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蘇聯競相將產業大規模國有,主要包括其許多主要產業以及受美國受管制的產業。[7]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着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西方各國才慢慢出現了一股逐漸放鬆甚至取消金融管制的浪潮,金融機構活動範圍得以擴大,匯率管制得以解除,金融企業的業務活動被允許適當交叉,銀行利率的管制也放鬆了許多。資本市場終於得以再次流通起來。[8]
中國的金融市場計劃則起源於計劃經濟時期「大一統」的金融體系,改革開放後,才慢慢變成多元混合型金融體系。1981金融市場改制,以中央銀行為中心,國家專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分工協作的金融體系逐步形成,市場化進一步擴大。到2004年,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形成了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的現代金融體系。
國際發展目標
[編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目標10「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下有具體目標從事對全球金融市場的監管:「改善對全球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監管和監測,並加強上述監管措施的執行」[9]。
分類
[編輯]金融 |
---|
- 按業務活動期限劃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
- 按成交後是否立即交割: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
- 按有價證券是否新發行: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 按地域範圍:地方性金融市場、國內性金融市場、國際性金融市場;
- 按市場職能: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
較常見的一種分類是將金融市場分為短期資金市場和長期資金市場。短期與長期的劃分通常以一年為準。短期資金市場即貨幣市場,包括同業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回購市場、短期外匯市場等;長期資金市場即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期貨市場和長期外匯市場等。
金融市場之功效
[編輯]- 就中央銀行而言,可增進執行貨幣政策之便利。
- 此一敏感之組織,其動態及短期利率型態,都可作為央行業務活動之敏感晴雨表。
- 此一市場之結構既是完整的,央行與金融部門可在此形成自然接觸點。公開市場操作可影響超額準備、貨幣供給、利率,甚至是匯率及國際收支。
- 就商業銀行而言,可使其資金運用效率提高,尤其負債管理觀念形成後更明顯。
- 對企業而言,可提供資金出路,或提供資金融通。
- 對個人而言,可提供個人儲蓄者保有財富的工具,提高個人儲蓄投資意願及其收益。
- 對政府而言,金融市場承購政府債券,可減少政府向央行借款,避免通貨膨脹,亦使政府資金有出路。
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姜建清:冷战!暗战!金融战!穿越苏联时代海外银行兴衰沉浮之旅. [2024-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4).
- ^ 存档副本.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0).
- ^ 存档副本.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 ^ 存档副本.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3).
- ^ 存档副本.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3).
- ^ https://finance.sina.cn/usstock/mggd/2019-01-03/detail-ihqhqcis2816993.d.html?vt=4&pos=17
- ^ https://finance.sina.cn/usstock/mggd/2019-01-03/detail-ihqhqcis2816993.d.html?vt=4&pos=17
- ^ https://www.google.com.hk/search?tbm=bks&q=inauthor:%22%E8%AF%81%E5%88%B8%E4%B8%9A%E4%BB%8E%E4%B8%9A%E4%BA%BA%E5%91%98%E4%B8%80%E8%88%AC%E4%BB%8E%E4%B8%9A%E8%B5%84%E6%A0%BC%E8%80%83%E8%AF%95%E7%BC%96%E5%A7%94%E4%BC%9A%22&sa=X&ved=2ahUKEwjKysTPgov_AhWZPHAKHUFABKcQ9Ah6BAgHEAs&biw=1391&bih=616&dpr=2.2
- ^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2016-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