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 (武安侯)
鄭英(15世紀—1516年10月31日),明朝武安侯鄭宏子,後襲爵。與同時期武將鄭英不是一人。
生平
[編輯]明憲宗年間
[編輯]成化十三年(1477年)鄭宏去世,鄭英襲為武安侯。[1]九月,與保定侯梁傅、鎮遠侯顧溥、西寧侯宋愷、駙馬都尉、石璟、馬誠、富陽伯李輿、武進伯朱霖、豐潤伯曹振、崇信伯費淮為正使,與眾副使持節冊封遼王朱豪墭第二子鎮國將軍朱恩鑙為遼世子、岷王朱音埑第六子朱膺錄為唐年王,瀋府陵川康肅王朱佶煃嫡長孫朱詮𨮒為陵川王,淮府永豐恭和王朱祁鉞嫡長子朱見淨為永豐王,趙府襄邑恭定王朱祁鋥第二子鎮國將軍朱見沂為襄邑王,代府隰川懿安王嫡長子朱仕邃為隰川王,瀋府沁源端憲王朱幼埼長子朱詮鍾為沁源王,進其夫人高氏為沁源王妃,南城兵馬副指揮夏宣女為唐府新城王朱芝坦妃,南城兵馬副指揮宋宏女為承休王朱芝埌妃,西城兵馬副指揮李真女為代府武邑王朱聰沬妃,慶府群牧所副千戶沈宏女為豐林王朱邃㙂妃,西城兵馬副指揮劉瑄女為韓府漢陰王朱偕汪妃,韓府奉祠所奉祠副平寔女為高平王朱偕灤妃。[2]
十六年(1480年)九月,與西寧侯宋禮、武平伯陳能、費淮為正使,與眾副使持節冊封遼世子朱恩鑙為遼王,進世子妃張氏為遼王妃,襄王朱祁鏞長子朱見淑為襄世子,第二子朱見淓為陽山王,德王朱見潾嫡長子朱祐榕為德世子,庶長子朱祐樬為泰安王,代府和川悼僖王朱成鏝長子朱聰潪為和川王,進夫人孫氏為和川王妃。[3]
十一月,與泰寧侯陳桓、顧溥、恭順侯吳鑑、費淮、懷柔伯施鑑坐五軍等營,鄭英坐左哨營。[4]
十九年(1483年)九月,與會昌侯孫銘、清平伯吳琮、彭城伯張信、施鑑為正使,與眾副使冊封荊王朱見潚庶長子朱祐柄為荊世子,都梁悼惠王朱見溥長子朱祐橺為都梁王,代王朱成鍊第三子朱聰涓為樂昌王,第四子朱聰注為吉陽王,魯王朱陽鑄嫡第二子朱當漎為魯世子,第五子朱當湄為高密王,瀋王朱幼㙾第二子朱詮鉌為靈川王,唐山悼僖王朱幼墧長子朱銓鈹為唐山王,夫人張氏進唐山王妃,南城兵馬副指揮孔顯女為滋陽王朱當漬妃,西城兵馬副指揮杜顯女為汶川王朱申銷妃。[5]
二十一年(1485年)八月,與恭順侯吳鑑、保定侯梁任、鎮遠侯顧溥、永康侯徐錡、陽武侯薛倫、豐城侯李璽、應城伯孫繼先、施鑑、遂安伯陳韶、修武伯沈祺為正使,與眾副使持節冊封唐王朱芝址庶長子潁昌王朱彌鍗為唐世子、王妃蘇氏為唐世子妃,庶第四子朱彌鈱為郾城王,庶第五子朱彌鋿為衛輝王,楚府江夏悼順王朱季㙱嫡長子朱均鋷為江夏王,瀋王朱幼㙾庶第三子朱詮鏋為宜山王,淮王朱祁銓第二子朱見澱為清江王,荊王朱見潚庶第三子朱祐槢為虞城王,庶第四子朱祐橙為洛安王,慶王朱邃塀庶長子朱寘錖為落交王,崇王朱見澤庶長子朱祐桓為瑞安王,周府鎮平榮莊王朱子堠庶長子鎮國將軍朱同䥸為鎮安王,進夫人劉氏為鎮安王妃,趙府洛川靖懿王朱祁鋹嫡長子朱見渥為洛川王,進夫人王氏為洛川王妃,西城兵馬副指揮栗俊次女為瀋府西陽王朱詮鉦妃,南城兵馬副指揮蕭晟次女為寧府建安王朱覲鋉妃,東城兵馬副指揮周昱次女為德府泰安王朱祐樬妃。[6]
二十三年(1487年)六月,與吳鑑、顧溥、保定侯梁任、永康侯徐錡、廣平侯袁輅、遂安伯陳韶、施鑑充正使,與眾副使持節冊封周世子朱同䥝為周王、世孫朱安㶇為周世子,肅簡王朱祿埤庶長子汾川王朱貢錝為肅王,妃楊氏進為肅王妃,遼王朱恩鑙嫡長子朱寵涭為遼世子,第二子朱寵瀤為光澤王,肅寧悼靖王朱恩鉹嫡長子朱寵汕為肅寧王,通城榮順王朱季𰊺嫡長孫朱榮渡為通城王,魯王朱陽鑄第三子朱當沘為東甌王,晉府河東昭靖王朱鍾鏸嫡長子朱奇淮為河東王,夫人韓氏進為河東王妃,代府饒陽悼昭王朱成鋈嫡長子朱聰澂為饒陽王,昌化溫憲王朱仕墰嫡長子朱成鍰為昌化王,夫人暢氏進為昌化王妃,趙王第三子朱祐棌為清流王,臨漳恭安王朱祁鋆嫡長子朱見淔為臨漳王,夫人石氏進為臨漳王妃,南城兵馬司副指揮張桓女為楚府江夏王朱均鋷妃。[7]
明孝宗年間
[編輯]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與吳鑑、梁任、顧溥、陽武侯薛倫、駙馬都尉周景、楊偉、曹振、興安伯徐盛、成安伯郭鐄、成山伯王鏞、平鄉伯陳信、都督僉事張海、郕府儀賓王憲、戶部右侍郎葉淇、禮部右侍郎倪岳、通政使司左通政張璞、右通政陳琬、左參議田景賢、大理寺右少卿李價、鴻臚寺卿齊章、光祿寺少卿李紳、尚寶司卿李璋、吏科給事中鄭寯、戶科給事中王珦、禮科右給事中張九功、兵科右給事中陳瑞、刑科給事中蔡坤、工科給事中夏昂、中書舍人歐陽棔、黃琳、孫琰等持香帛分祀 祖陵等陵、徐楊等王、岳鎮海瀆歷代帝王先師孔子大岳太和山真武等神及各府先王。[8]
二年(1489年)九月,與懷寧侯孫泰、薛倫、定西侯蔣驥、清平伯吳琮、東寧伯焦俊、徐盛、建平伯高進、張信、修武伯沈坊持節充正使,與眾副使冊封唐世子朱彌鍗為唐王,妃蘇氏為唐王妃,襄世子朱見淑為襄王,寧府輔國將軍朱宸浮為石城王,周王朱同䥝弟朱同鏘為新會王,潁川溫僖王朱子墟子鎮國將軍朱同𨭖為潁川王,夫人王氏為潁川王妃,周王子鎮國將軍朱安涘為義寧王,鎮國將軍朱安泛為平樂王,鎮國將軍朱安㴦為崇善王,鎮國將軍朱安漨為海陽王,鎮國將軍朱安渳為安定王,鎮國將軍朱安㵩為曲江王,鎮國將軍朱安㳚為博平王,鎮國將軍朱安𣹩為聊城王,鎮國將軍朱安漕為汾西王,淮王朱祁銓子朱見湁為南康王,晉府河中悼懷王朱奇溶長子朱表梈為河中王,伊府方城懷僖王朱諟𨰞長子朱訏洼為方城王,東城兵馬副指揮劉釗女為魯府陽信王朱當㳻妃,岷府安昌懷僖王朱膺鋪長子朱彥滵為安昌王,湖廣武岡州監生劉政女為安昌王妃,東城兵馬副指揮崔勝女為德府濟寧王朱祐樳妃。[9]
八年(1495年)六月,鄭英等八百零八人缺席朝參,明孝宗下旨說,各官懶惰朝參,不畏禮法,本當究問,姑且寬恕。[11]
十三年(1500年)四月,兵部奉旨上疏稱鄭英、徐錡、襄城伯李鄌、南和伯方壽祥、都督僉事楊玉、都指揮文錦及在外都指揮丁玉等五十七個在京的武官材勇可取,請求任用,獲准。[12]
十四年(1501年)四月,與方壽祥領續選聽征官軍一萬人於原營操練聽調。[13]五月,出鎮陝西充總兵官。[1][14]九月,與巡撫都御史周季麟因隱瞞蒙古入侵軍情被兵部治罪,兵部建議看在邊疆有軍情,下詔切責讓他們戴罪立功,孝宗准奏。兵科都給事中屈伸等又奏周季麟節制不嚴、鄭英統馭無方,監察御史匡翼之等也請求治周季麟、鄭英、鎮守太監劉雲之罪。[15]
十六年(1503年)四月,孝宗寬恕周季麟、鄭英、劉雲等,罰鄭英俸兩月。[16]
十七年(1504年)八月,應鄭英所請,將其歲祿折色五百石內改支本色二百石。[17]十一月,蒙古萬餘騎入寇,兵部安排鄭英馳往固原督守備等官整兵防守,孝宗准奏。鄭英奏稱奉敕令專一備御固原,總制尚書秦紘又欲令他防守西安,請求決斷,孝宗命他仍領西安原調備冬官軍三千前往固原防備蒙古。[18]
明武宗年間
[編輯]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月,楊一清巡撫陝西、督馬政,因鄭英貪腐昏庸不稱職,將其彈劾罷免,推薦都指揮僉事曹雄代任。[19][20]
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與寧陽侯陳繼祖、崇信伯費柱、建平伯高霳、應城伯孫鉞、成安伯郭寧、恭順侯吳世興、鎮遠侯顧仕隆、宣城伯衛璋、遂安伯陳鏸、平江伯陳熊為正使,與眾副使持節冊封襄簡王朱見淑第二子光化王朱祐櫍為襄王,崇簡王朱見澤世子朱祐樒為崇王,妃李氏為崇王妃,徽莊王朱見沛世子朱祐檯為徽王,瀋王朱幼㙾庶長子西陽王朱詮鉦為瀋世子,妃宋氏為瀋世子妃,岷王朱彥汰嫡長子朱譽榮為岷世子,周府上洛莊惠王朱同䤪嫡第九子朱安瀼為上洛王,慶府慶王朱台浤弟朱台濠為壽陽王,秦府保安莊簡王朱公鋉庶第五子鎮國將軍朱誠漖為保安王,汧陽安裕王朱誠洌庶長子鎮國將軍朱秉楱為汧陽王,夫人稽氏為汧陽王妃,晉府寧河安憲王朱鍾鏤嫡第三子朱奇沄為寧河王,魯府安丘榮順王朱當澻長子朱健朴為安丘王,夫人孔氏為安丘王妃,鉅野恭定王朱陽鎣長子朱當涵為鉅野王,夫人孫氏為鉅野王妃,監生蕭本正長女為岷府黎山王朱彥𰝥妃,西城兵馬副指揮楊世清長女為崇府慶元王朱祐椐妃,東城兵馬副指揮鄧鉞長女為周府博平王朱安㳚妃,南城兵馬副指揮盧鈈長女為周府萊陽王朱安潏妃,南城兵馬副指揮高綸長女為寧府瑞昌王朱拱栟妃,西安右獲衛納粟副千戶楊仁長女為秦府宜川王朱秉𣕃妃。[21]
五年(1510年)四月,與吳世興、興安伯徐良、衛璋、安鄉伯張坤、清平伯吳傑、武進伯朱本為正使,與眾副使冊封蜀府昭王朱賓瀚嫡長子朱讓栩為蜀王,晉府鎮國將軍朱表槏為新化王,朱表栺為旌德王,輔國將軍朱表杋為交城王,代府思王朱聰沬庶第二子朱俊櫃為進賢王,代王朱俊杖庶長子朱充燿為泰順王,庶第四子朱充爔為河內王,岷王朱彥汰嫡第二子朱譽桔為善化王,荊府都昌悼僖王朱祐㮧嫡長子朱厚熙為都昌王,瀋府沁水端懿王朱詮鐕嫡長子朱勛瀶為沁水王。[22]
七年(1512年)七月,受任為南京左府僉書管事。[23]八月,南京府事兵部彈劾鄭英和前府僉書管事彭城伯張欽偷懶不赴任,請求治罪,武宗都寬恕了,准許鄭英自稱老病辭職。[24]
九年(1514年)五月,與永壽伯朱德、高平伯谷大寬、朱本、永康侯徐源、刑部左侍郎張綸、張坤、陳繼祖、泰寧侯陳儒、東寧伯焦洵充正使,與眾副使持節冊封崇府崇靖王朱祐樒世子朱厚燿為崇王,趙府趙王朱祐棌嫡長子朱厚煜為趙世子,韓府通渭恭裕王朱偕浢庶長子朱旭𰘲為通渭王,魯府東阿榮靖王朱陽鏢庶長子鎮國將軍朱當滰為東阿王,鄒平恭懿王朱陽鎕庶長子鎮國將軍朱當潩為鄒平王,荊府荊和王朱祐橺庶第二子朱厚焜為富順王,遼府長陽昭和王朱豪㙷嫡長子朱恩鈉為長陽王,夫人黃氏進為長陽王妃,周府河陰王朱安㳋夫人張氏進為河陰王妃,南城兵馬副指揮牛端女為魯府新蔡王朱當泘妃,東城兵馬副指揮劉瓚女為秦府郃陽王朱秉橘妃,西城兵馬副指揮賈倉女為瀋府定陶王朱詮鑨妃,南城兵馬副指揮彭鏞女為代府和川王朱俊㰍妃。[25]
十年(1515年)九月,與安鄉伯張沖、吳傑、武靖伯趙弘澤、焦洵、陳儒、禮部左侍郎吳儼、陳繼祖、高霳、通政使司左通政劉達為正使,與眾副使持捧節冊冊封榮王朱祐樞嫡長子朱厚勳為世子,嫡次子朱厚𤏴為福寧王,韓王朱旭櫏嫡第二子朱融燧為世子,庶長子朱融焌為長洲王,褒城安僖王朱偕沺庶長子鎮國將軍朱旭欄為褒城王,趙府廣安端裕王朱祐枳嫡長子朱厚熽為廣安王,瀋王朱幼㙾庶第七子朱詮𨭖為雲和王,慶府豐林溫僖王朱邃㙂嫡長子朱寘鏷為豐林王,東城兵馬司副指揮顏兗女為岷世子朱譽榮妃,北城兵馬司副指揮伍經女為南豐王朱彥激妃,通判王綸女為益世子朱厚燁妃,東城兵馬司副指揮石鈺女為魯府鄒平王朱當潩妃,東城兵馬司副指揮王綱女為晉府靖安王朱表柣妃,中城兵馬司副指揮劉瓚女為周府封丘王朱同鉻妃。[26]
十一年十月卒。詔給其家齋糧麻布,賜祭葬,皆如慣例。[27]十二年(1517年)三月,武宗命其子鄭綱襲爵。[1][28]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明史》卷一百零六
-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
-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
-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九》
-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四》
-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十九》
-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九十一》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十一》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三十》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一》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一》
-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一》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三》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四》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九》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八》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十五》
-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十八》
- ^ 《明史·楊一清傳》誤作鄭宏。
-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六》
-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六》
-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六十二》
-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九十》
-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一》
-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二》
-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九》
-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二》
-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