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足陽明胃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代高武撰《針灸聚英》(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的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是一條經脈十二正經之一,與足太陰脾經相表里。本經起於承泣,止於厲兌,左右各45個腧穴

經脈循行

[編輯]

起於鼻翼兩側(迎香),上行到鼻根部,與旁側足太陽膀胱經交會,向下沿著鼻的外側(承泣),入上齒齦,回出環繞口唇,向下交會於頦唇溝內承漿穴(任脈)處,再向後沿著口腮後下方,出於下頜大迎處,沿著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過上關足少陽膽經),沿髮際至額(頭維),與督脈會於神庭

面部支脈:從大迎前下走人迎,沿著喉嚨,會大椎,入缺盆,向下通過橫膈,屬胃,絡於脾臟。

缺盆部直行支脈:經乳頭,向下挾臍旁,入小腹兩側氣衝。

胃下口部支脈:沿腹裡向下到氣衝處與前脈會合,再由此向下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臏,沿著脛骨前脊外側,下經足背,進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

脛部支脈:從膝下三寸(足三里)處分出,進入足中趾外側。

足背部支脈:從足背上(衝陽)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與足太陰脾經相接。[1][2]

主治概要

[編輯]

本經主治胃腸病、神志病和頭、面、眼、鼻、口、齒疾患,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腧穴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孫國傑 主編. 針灸學.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48. ISBN 7-5323-4102-X. 
  2. ^ 《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