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農業
外觀
蘇聯農業大部分以集體耕作的形式生產,此外還有一些有限的自留地。農業是蘇聯經濟中效率較低的部門之一。
斯大林時期推行斯大林主義政策,其中就包括蘇聯農業集體化以及對富農發動階級鬥爭[1],這導致1920年代和1930年代蘇聯的農業產出急劇下降,進而導致1932年蘇聯大饑荒(尤其是烏克蘭大饑荒)。農民主要在國營農場和蘇聯集體農莊生產。
在尼基塔·赫魯曉夫(處女地運動)、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和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領導下,他們為了糾正斯大林主義政策實施下的農業效率低下問題而實施改革。然而由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不允許市場機制與中央計劃共存,因此自留地的規模仍然被嚴格限制,而這正是蘇聯農業中生產力最高的那一部分。在其後的幾十年裡,蘇聯一直用從西伯利亞開採的貴金屬來支付糧食進口費用,有人認為這表明蘇聯的農業從未取成功。另外當時蘇聯真實的數字被視為國家機密,因而只有蘇聯的以外的地區會嘗試準確分析蘇聯的農業數據。
蘇聯的食品,尤其是肉類食物,往往非常稀缺,以至於蘇聯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缺錢,而是缺乏物資。
儘管擁有巨大的土地資源、農業機械、農用化學品以及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但蘇聯農業的生產力相對較低。許多地區的產出因氣候和生產力低下而受到限制。然而蘇聯農場的表現並非一律糟糕。儘管收成不好的時候(如1972年和1975年)需要進口,但蘇聯的大規模集體農業化和相對較高的農業機械化使得蘇聯仍然是世界主要穀物生產國之一。
參考文獻
[編輯]- ^ Власов М. Сельское хозяйство СССР за пятнадцать лет диктатуры пролетариата. Народное хозяйство СССР. Экономико-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журнал: 72–91. 1932 [25 Dec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5 Octobe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