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姓
禹姓,是漢字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7位。在目前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則名列第三百五十八位,多以琅琊、隴西為郡望。如今部分禹氏族人依然保留有參加大禹祭祀的習俗。
姓氏 | |
禹 | |
《百家姓》第107位 | |
13: |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
14: |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
15: |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
堂號 | 敦倫堂、惜陰堂、十起堂 |
郡望 | 隴西郡 |
起源
[編輯]禹姓主要有源於姒姓、源於妘姓、源於回族、源於滿族、源於蒙古族等五種說法。漢族禹姓後人一般尊夏禹為禹姓或鄅子為得姓始祖。
- 源於姒姓,出自遠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大禹為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歷史上「三皇」之一,亦稱大禹、夏禹、戎禹。但是姒姓後代何時、因何事演變成禹姓,尚且無歷史資料可考。唯一可以參考的資料是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所修《祀禹錄》中的大禹家譜。其中記載了從大禹開始,到禹的一百四十一世後裔期間姒姓在浙江紹興會稽山數千年的繁衍過程。如今在紹興市,姒姓後裔大約有一百五十戶人家,四百多人。他們當中的大部分姒姓後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鄉的禹陵村。目前,紹興市禹陵鄉禹陵村大禹世系已傳經四千多年。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一百多戶,人口有三百多人,其中最小的輩分是一百四十五代。
- 源於妘姓,出自西周時期楚國附庸國鄅國,屬於以國名為氏。鄅國,子爵,是周公旦所封的夏后氏之裔的封國。地理位置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城北八公里處的南坊鎮古城村一帶。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姬丐二十七年,魯哀公發動攻擊邾國之戰,邾國戰敗,魯國順帶吞併了曾一度被邾國占領的鄅國「沂西之田」,同時鄅國也被魯國吞滅。鄅國滅亡後,在鄅子的後代子孫中,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鄅氏,後來去邑為禹,以念亡國,稱禹氏,世代相傳至今。
-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禹氏,據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安康禹氏後嗣為其始祖所立墓碑記載:「始祖禹開雲,系西安府渭南人也。清順治年間,跋山涉水,來到興郡安邑(今陝西安康),住在梅子鋪東、越河西岸(今越嶺關)。」主要分布在中國陝西省安康市的恆口地區。
-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族、錫伯族伊拉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禹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禹爾氏,世居阿魯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ur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禹爾氏多冠漢姓為禹氏,滿族禹爾氏多冠漢姓為姚氏,皆世代相傳至今。禹兒乞氏,亦稱珠爾奇特氏、主兒乞氏、主兒勤氏、月兒斤氏、朱日其德氏,源出蒙古東方三部落之一,為成吉思汗四世祖合布勒長子斡勤巴兒合黑所建。但日本學者和田清則認為其本為女真族人,滿語為Jurkit Hala,世居地待考,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禹氏、康氏、朱氏等。
遷徙分布
[編輯]禹氏人口總數在中國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107位。在2013年人口統計中排305位。禹氏族人早先在隴西郡發展成望族,世稱隴西望。後遷徙至東亞各地。
- 據湖南邵東《團山禹氏族譜[1]》記載,該支禹氏始遷祖太白公自西晉咸寧年間(公元275年)由江西泰和遷徙至湘中邵邑。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發展,子孫遍布湖湘川黔等地。辛亥革命先驅禹之謨是團山禹氏56代孫。
- 據歷史文獻《隴西堂禹氏族譜[2]》記載,元朝末年,禹氏族人一支從江蘇蘇州閶門外禹家巷遷興化東鄉(戴窯北側兩公里一帶),後逐漸形成禹莊自然村落。到了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禹氏家族遭難,全村禹姓幾乎滅絕。倖存一禹姓六歲男孩因急中生智躲在量米的笆斗里,才逃過劫難。因此禹氏小孩被喚作禹斗寶,在其舅母撫育下成人。因此,禹斗寶被後人奉為始祖(中興始祖)。到了明朝中期,禹莊禹氏家族開始興旺,其後裔中的禹龍(字子化)擅長詩文,與「狀元宰相」李春芳、文學家宗臣過從甚密,留下許多傳世之作。到了清朝末年,禹氏家族第九世中產生了一位光前裕後的人物即著名肖像人物畫大師禹之鼎,從而使該家族令世人矚目。
- 據《河南滎陽禹氏族譜》記載,該支禹氏始遷祖聞政公於明宣德年間(1429年),由浙江餘姚江橋村遷徙到河南汜水虎牢關,至今已傳至22世。
- 據韓國《丹陽禹氏族譜》記載,始遷祖禹玄在從中國東渡到丹陽定居,高麗(고려)是中國元朝時期的行政省之一,全稱為「征東行中書省」。禹玄在1014年(高麗玄宗5年)中了進士,任正朝戶長,追增為門下侍中平章事。
其中,湖南團山禹氏族譜中關於生活在中國南部地區的禹姓人口記載甚為詳細。而且根據縣誌和人口普查資料,可以基本確定湖南團山禹氏族群是目前中國南部最大的禹姓族群。其中有很多祖籍團山的禹姓人士遷徙到四川,是當時湖廣填四川的記錄,大概有一百三十餘家,但沒有明確是官遷還是民遷,僅籠統地在團山禹氏族譜中記錄某某遷四川。然而團山禹氏族人每次修譜都設法聯繫四川等地的外遷族人,據記載初修譜曾經送達四川,四修譜成後特地預留一部族譜送往四川以供查閱。
截至2017年,在中國江蘇的阜寧縣,甘肅省的古浪縣,湖南省的雙峰縣、邵東縣崇山鋪、團山鎮,河南省的泌陽市、滑縣、柘城市、滎陽市汜水縣,雲南省的通海縣、昌寧縣,安徽省的和縣、碭山縣、蕭縣蘆屯村,浙江省寧波市餘姚梁弄鎮,貴州省的黎平縣、興仁縣,重慶市的永川縣,山東省的萊州市、臨沂市西南莊村、小郝埠村、蒙陰縣、泰安市岱嶽區、禹城市,四川省的宜賓市,湖北省的鍾祥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崇左縣,遼寧省的新民市,河北省陽原縣,韓國的丹陽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布。
「禹氏」與「宇文氏」的爭議
[編輯]湖南邵東團山禹氏族譜作為現在中國涵蓋禹姓族人最廣、編纂歷史最久的禹氏家譜曾受到過來自各方的考證和質疑。在《團山禹氏五修族譜》中就有摘錄前人的質疑:
「或有難之者曰:『考邵邑各著姓,多來自明,其譜有至五修、六修、七修者矣。禹居團山,來自西晉,歷年一千七百二十餘載,傳系六十世,更朝一十六代,而譜方四修,抑何相反若此以為疏耶?……不幾令人以來自西晉為無據乎?指為冒妄,則西晉禹氏,實非豪門貴胄;指為攀援,則所祖太白,亦非名公巨卿,究竟原委若何?願聞其說。』」
來自貴州省貴州酒文化博物館的禹明[3]則進一步認為:
- 宋朝人鄭樵作《通志·氏族略》中有言:「夏禹的後人以『禹』為姓。」 清朝初年王相著《百家姓考略》時,根據宋朝人著的《廣韻》一書中「禹」、「鄅」二字的讀音,說:「禹,隴西郡,系出妘姓。雲、夢之間有『鄅國』,為楚附庸,後去邑為氏。」前者並沒有嚴明禹氏的郡望在哪裡,後者說鄅國在『雲、夢之間』(現在湖南湖北一帶),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據《左傳》和《臨沂縣誌》記載鄅國在今天山東省臨沂市,與湖南湖北相去甚遠,且今山東省臨沂市城北8公里處的南坊鎮古城村還有鄅國故都遺址(1992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為實證。
- 禹姓《族譜》中的「祖籍江西」說和禹永元《墨帙》中的「禹姓來自鄅國」說以及「江西遷邵東」說等,存在重要紕漏:江西在歷史上稱「江右」,不是「江左」。「江西」和「吉州」作為行政建置和地域名稱是隋、唐以後才出現的,並非「西晉咸寧年間」就有這兩個地名。因此禹永元《墨帙》中說「太白公於西晉咸寧年間,由江西吉州之泰和(縣)遷邵東」一事存在疑問。
- 「禹姓」作為一個新的姓氏是明朝開始才在全國大範圍出現的,主要是由隴西的「宇文」氏族演變而來。歷史上的夏禹和《漢書·西南夷傳》記載的「鉤町王禹」中的「禹」字都只是人名,並非姓氏。至於網上公布的「南北朝時常州刺使禹萬城」和金代「義勝軍節度使禹顯」一事。「常州」是隋朝開皇九年才新設置的州名,不是「南北朝時」。唐代仍設置常州。隋初和唐代在地方上均設置「刺史」一職,禹萬城任常州刺史應是隋朝初年的事。禹萬城可能是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為避免隋朝統治者的歧視而由宇文改姓禹的。而禹顯也同樣可能是宇文泰的嫡傳子孫,北周政權丟失後遷回北方的。兩個禹姓人名的出現時間,正是北周政權消亡,宇文氏族人皇權失落後的敏感時期,由此可知,由於禹顯一支可能為宇文氏族人後裔,因此目前出版的《百家姓》中,有的就將「禹顯」的郡籍作為「宇文」氏族人的郡籍,稱「太原郡」。
- 因為朱明王朝嚴禁「胡姓和胡服」。而「宇文」是北方鮮卑民族複姓,是朱明王朝禁用的「胡姓」之一,因此從明朝初年開始,鮮卑宇文複姓通改為單姓的「禹」,以夏朝的「大禹」為崇拜,故以他為姓氏。從此,「宇文」複姓從歷史上消失。禹明根據網上公布的河南泌陽和江蘇蘇州兩地禹姓族人「在明朝初年遇難」一事中可以發現一條信息,就是朱明王朝對於宇文族人不願改從單姓的,還採取了「滅族」的強制手段。貴州習水土城禹氏《族譜》中也有「…洪兵趕散…」之說,「洪兵」暗指「朱洪武」的兵,這條信息同樣證明朱元璋對宇文氏族人改姓採取強制手段。而且 「宇文」作為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的複姓之一,在明朝之後消失殆盡的現象也可以為之佐證。明代改姓後的禹姓人留在四川地區的有仁壽知縣禹祥和萬曆時四川總戎指揮使禹嘉績。
對於這些疑問,禹氏族人、網民『木頭車』做出了分析認為把「宇文氏」當做「禹氏」的改姓祖先是不恰當的[4],因為:
- 貴州省等地禹氏《族譜》中有相關的『宇文氏』記載,並不見於全國其他『禹氏』族譜中的記載。黔北土城禹姓族源是否屬於宇文氏,尚無定論。而且即便黔北土城禹姓族源屬宇文氏,也不能以偏概全,把全國其他禹姓都說成是宇文氏的後裔。
- 禹姓至少從宋代就開始存在,因為宋版的《百家姓》中禹姓已排在107位。所謂「禹氏是從明朝開始才在全國大範圍出現的」的結論是很站不住腳的。「團山禹氏族譜」更是引用了南宋著名姓氏學者鄧名世的學術成果:《漢書》中的「萭章」可能就是「禹章」。
- 關於之前質疑團山禹氏族譜延綿千年而不中斷的記錄,木頭車指出在族譜中已有言明:之前的族譜關係並非杜撰,而是有着祖遺譜——繕修譜——印修譜(一修譜——二修譜——三修譜——四修譜)的明確繼承關係。之所以從簡,有圖無表,人徒存名,齒不多錄者,必因當日避亂,為攜帶及隱藏計,近詳遠略,不得已而如是刪錄。而且西晉禹氏實非豪門貴胄,如果意在攀援,則所祖太白亦非名公巨卿,也是不合理的質疑。
- 從客觀的角度而言,族譜中的錯誤肯定是有的。例如江西等地的地名,可能是在族譜的記載傳承過程中,使用了編撰當時比較讓人容易理解的地方名稱而不是用古稱。但這並不構成全盤否定禹氏族譜的理由。
參考資料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 《百家姓》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禹姓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