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
外觀
生產力(英語:productive forces;德語:Produktivkraft)是改造和影響自然並使之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概念。
概述
[編輯]通常認為,生產力有三要素:勞動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力,或勞動能力,是「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勞動資料也稱勞動手段,是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物質資料或物質條件。勞動對象即勞動過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對象,包括自然物和加工過的原材料。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合稱生產資料。
馬克思指出「由此可見,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繫着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1]
論爭
[編輯]孫冶方1980年發表的《什麼是生產力以及關於生產力定義問題的幾個爭論》認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十五年,對生產力問題有三次爭論:
- 生產力三要素論和二要素論之爭。二要素論認為生產力由人和生產工具構成,也是斯大林和毛澤東的觀點。文革後三要素論為大多數學者認可。
- 是否要研究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爭論。
- 生產力有沒有內部矛盾,有沒有「兩重性」的爭論,由李平心提出。
至今,「三要素論」已占主導地位,而其他問題尚無主流共識。
參看
[編輯]- ^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 www.marxists.org.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