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島 (小說)
珊瑚島 | |
---|---|
作者 | 羅伯特·麥可·貝冷丁 |
類型 | 冒險小說 |
語言 | 英語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托馬斯納爾遜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857年 |
出版地點 | 英國 |
媒介 | 印刷(精裝與平裝) |
《珊瑚島》[1](英語:The Coral Island: A Tale of the Pacific Ocean)是蘇格蘭作家羅伯特·麥可·貝冷丁1857年的小說,講述南太平洋發生海難,僅三名少年倖存但困在荒島,他們在島上經歷各種挑戰與歷險。本書主角均為未成年人,在以往少年小說裡非常罕見。
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催生魯濱遜式文學,《珊瑚島》便是其中的熱門代表作,1857年面世後反覆再版,從未絕版。小說重大主題如基督教教化效應、19世紀南太平洋帝國主義發展,等級制度和領導力的重要作用。本書是威廉·戈爾丁1954年反烏托邦小說《蠅王》的靈感源頭,該書顛覆《珊瑚島》的價值觀,巴蘭坦筆下的孩子們遭遇邪惡,《蠅王》認為孩子的內心就有邪惡。
小說20世紀初收入英國小學生經典讀物,在美國納入高中重點推薦讀物。現代評論家認為書中世界觀過時且傾向帝國主義,小說人氣略有下滑。2000年,獨立電視網播出《珊瑚島》改編的四集兒童電視劇。
背景
[編輯]作者與出版
[編輯]羅伯特·麥可·貝冷丁1825年生於愛丁堡並在故鄉長大,在父母十個孩子裡排第九,是家中幼子。除1835至1837年進入愛丁堡公學外,巴蘭坦沒有接受其他正式教育,全靠媽媽和姐姐輔導。他16歲時遠赴加拿大,在哈德遜灣公司工作五年,與第一民族交易毛皮。[2]1847年返回蘇格蘭後,他為康斯特布爾出版社工作數年[3],從普通職員[2]一直干到企業合伙人[4]:6。巴蘭坦在加拿大時給母親寫長信消磨時間,自稱反正是給媽媽看,不需要多少寫作技巧[4]:4,同時開始文學創作[4]:5。他的小說處女作《年輕的毛皮商人》以加拿大之行為基礎,1856年發行[2],同年巴蘭坦決定全職投身寫作,開始創作他賴以成名的青少年冒險小說[3]。
巴蘭坦沒去過南太平洋任何珊瑚島,全靠他人在英國發表的著作了解。為增強戲劇效果、「刺激青少年讀者」,他「加入不少血腥和暴力內容」。[5]背景知識匱乏導致他一度誤稱椰子很軟、很容易打開。後來他嚴格要求內容準確,但凡可能就只根據親身經歷創作。[6]巴蘭坦在愛丁堡對面的法夫本泰蘭福斯灣海濱別墅創作《珊瑚島》。為他立傳的埃里克·奎爾宣稱,巴蘭坦大量借鑑美國作家詹姆斯·鮑曼1852年小說《島嶼家園》。[7]他還參考傳教士約翰·威廉姆斯1837年的《傳教事業記》,文化史學家羅德·愛德蒙認為兩書個別章節過於類似,稱巴蘭坦創作時肯定把威廉姆斯的著作放在桌前打開照搬[8]:147。愛德蒙還稱,《珊瑚島》就像「其他太平洋題材作品混合而成的水果雞尾酒」[8]:146,「按現代標準,巴蘭坦在《珊瑚島》的剽竊行徑令人震驚」[8]:148。
小說初版標示年份1858,但1857年12月上旬就開始在書店銷售,當時業界普遍把出版日期往後標,特別是在聖誕節期間[9],確保進入新年後還是新書[10]。《珊瑚島》是巴蘭坦第二部小說[11][注 1],面世後經久不衰,從未絕版[12]。他40年創作產量頗豐,出書上百本之多[13]:61–62。作家兼教授約翰·雷尼·肖特指出,巴蘭坦對信仰非常虔誠,自認有義務向目標讀者——維多利亞時代中產階段男童——傳達「榮譽、禮儀、宗教準則」[14]。
托馬斯納爾遜出版社從巴蘭坦手中買下手稿並買斷小說版權,《珊瑚島》初版隨後面世。當時英國基本沒有版稅概念,出版社普遍直接買斷版權,這樣圖書無論再版多少次、賣出多少本作家都拿不到一分錢[15]:76[注 2]。巴蘭坦拿到50至60英鎊[16],相當於2020年的5780至6940美元[注 3]。小說銷售火爆,新版本如雨後春筍,巴蘭坦想買回版權未果。1893年他不無苦澀地致信託馬斯納爾遜出版社,稱對方38年來獨占全部利潤,而他身為作者卻一分錢都拿不到。[18]
《珊瑚島》至今仍是經典著作,1995年隨企鵝圖書通俗經典系列再版[7]。
文學和歷史背景
[編輯]《珊瑚島》出版恰逢「兒童小說第一個黃金時代」[9],該書率先以兒童為主角引領兒童文學、特別是男童文學潮流,如今已是該體裁的常用套路[19]。文學批評家米妮·辛格指出,本書仍有說教的一面但不再強加,而是與主旨融合、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就像從兒童角度創作兒童小說[19]。
文學批評家弗蘭克·克默德認為,《珊瑚島》可充當「思想史文獻」[20]。小說的科學和社會背景立足社會達爾文主義,一年後正式出版的《物種起源》此時已開始流通並引發大量探討,查爾斯·達爾文1842年著作《珊瑚礁結構與分布》是當時介紹珊瑚生長的名作[21]。巴蘭坦持續關注達爾文和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的著作[9],他還在後續作品自承參考亨利·奧格·福布斯的研究[22]。同時代的許多通俗文學受進化論影響顯著[23],社會達爾文主義對維多利亞時代世界觀與大英帝國建築影響很大[24]。
內容簡介
[編輯]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敘述,立足15歲少年拉爾夫·羅孚視角,他乘的船撞到珊瑚礁後沉沒,僅羅孚與另外兩名少年倖存。三人爬上荒無人煙的玻里尼西亞大型島嶼,故事按拉爾夫回憶少年曆險展開。「經歷這段奇妙歷險時我還小,回首往事那時我還很孩子氣,我把書特別獻給孩子們,衷心期望他們學到有價值的知識,從字裡行間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與益處」。[25]:Preface
小說情節進展迅速,僅用四頁介紹拉爾夫的早年經歷,再用14頁講述他登上「箭號」遠航太平洋的歷程,海難發生後只有他與18歲的傑克·馬丁、13歲的彼得金·蓋伊倖存。敘述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三人如何解決食宿、保暖需求,如何自食其力;第二部分動作場面更多,如與海盜的衝突、與波利尼西亞原住民的爭鬥,還有傳教士勸人信仰基督教的描寫。
三人在島上的早期生活質樸宜人,水果、魚、野豬等食品非常豐富。他們利用僅有的破損望遠鏡、鐵槳、小斧頭建造住所和小船,在島上生活好幾個月才遇到其他人類。當時他們看到海上兩艘大型舷外托架獨木舟一追一逃,兩群波利尼西亞土著在島邊海灘下船後開戰,追兵勝利後抓獲15名戰俘並馬上吃掉一人。他們還準備殺害被俘的女人和孩子,拉爾夫三人出手阻止打敗追兵,酋長塔拉羅感激不已。第二天早上少年又阻止土著同類相食,土著離開小島,三人繼續獨立生活。
島上出現新的不速之客,這次是以買賣或偷窺檀香木為生的英國海盜,人數比之前的土著更多。三人躲入洞穴,拉爾夫前去探察海盜是否離開時被抓上對方的雙桅縱帆船,與船員血腥比爾拉上交情。海盜船停靠埃莫島交易木材,拉爾夫得以了解島上文化的方方面面,島民喜歡衝浪,用嬰兒向鰻魚神獻祭,強姦與同類相食都很常見。
島上局勢漸趨緊張,島民襲擊殺害大部分海盜,隨船而來的只有拉爾夫與血腥比爾倖存。兩人乘船逃離但比爾傷重不治,臨死前對罪惡的一生懺悔。拉爾夫獨自駕船回到珊瑚島與傑克、彼得金重逢。
三人乘船前往曼戈島,當地部分居民在傳教士影響下改信基督教。拉爾夫一行再遇塔拉羅,酋長千金阿瓦提亞不顧父親反對想加入基督教。三名少年帶着阿瓦提亞乘小舟前去附近小島,該島酋長是基督教徒,但途中遭塔拉羅的戰船攔截後被俘。一個月後又有傳教士來到曼戈島,塔拉羅終於加入基督教,拉爾夫等人獲釋。島民把「假神」付之一炬,[25]:332長大成人、閱歷豐富的拉爾夫三人啟程回家,此後他們還在1861年的續作《大猩猩獵人》再度歷險[26][27]。
體裁與風格
[編輯]巴蘭坦自認所有作品都是「年輕人冒險的故事」,《珊瑚島》也不例外[14]。丹尼爾·笛福1719年的《魯濱遜漂流記》催生魯濱遜式文學,《珊瑚島》便是其中熱門代表作[28]:173[5],而且此前少年小說極少只以未成年英雄為核心[19][29]:36。
英語教授蘇珊·梅爾指出,與《魯濱遜漂流記》相比,魯濱遜式文學大多以「平淡現實」取代原作浪漫風格,《珊瑚島》、弗雷德里克·馬里亞特1841年小說《馬斯特曼·萊迪》都是其中典範[30]。文學批評家麗莎·霍納克聲稱,青少年文學只有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金銀島》還像《魯濱遜漂流記》那樣採用浪漫主義風格並注重人物發展。《珊瑚島》歷險情節眾多,但字裡行間隨處可見家庭小說的現實風格,家庭小說正是現實主義小說的主要勢力範圍。巴蘭坦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三名少年如何生活,[26]描寫歷險時注重體現「輕鬆自信」,情節包含的樂趣都為此而生[29]:38。作者在序言借拉爾夫之口表示:「無論是否成年,如果有誰就是喜歡憂鬱、沮喪,或是無法秉持善意、以同情視角走進歡樂世界,那麼我真心建議他合上書放到一邊,這不適合他們」[25]:Preface。英語教授達芙妮·庫澤認為,小說情節「從英格蘭海岸迅速轉到充滿異國風情的太平洋島嶼,與兒童幻想現實世界突然變成神秘國度類似」[31]。
現代讀者往往感覺巴蘭坦花費太多篇幅描寫動植物[32],似乎想讓能夠接觸類似環境的讀者相信,書中人物的歷險環境真實存在[31]:2。他的作品還令現代讀者感到「過於虔誠」[32],約翰·雷尼·肖特認為作者能以通俗易懂、風格優雅的散文形式講好故事,這種能力足以補償書中道德語調帶給讀者的不適感[14]。
主題
[編輯]小說主要主題包括基督教的影響、社會等級制度的重要作用、歐洲文明面對南太平洋島民的固有優勢。英語教授馬丁·杜特希爾認為《珊瑚島》是描繪維多利亞時代殖民關係的重要文獻。[7]小說的基本主題贏得普遍認可:「遺棄兒童在沒有成人監督時承擔成年人的責任」,學界認為本書堪稱同類典範[33]。
小說後半部的重要主題是傳教士在南太平洋傳播基督教文明及其影響[13]:61–62,書中傑克對彼得金言道:「南海(指南太平洋)島嶼土著都是兇猛的食人族,他們根本不尊重陌生人」[25]:172。現代評論家毫不客氣地批評上述主題,傑瑞·菲利普斯1995年撰文指出,《珊瑚島》「完美體現」「19世紀太平洋帝國主義官方口徑」,「痴迷於天神、貿易、民族的純粹」[34]。
等級制度和領導力的重要作用占據小說顯著篇幅,種族整體等級源自維多利亞時代觀念,同時受達爾文的進化論與其他理論影響。土著在道德與文化方面的進化程度不及歐洲人,雙方爭奪土著婦女阿瓦提亞的情節將「文明與同類相食」對立,足以證明上述觀點。[31]:6三名少年同樣存在等級,三人對如何組織都有發言權,但年紀最長的傑克說話顯然最有分量[31]:2–3,仿佛「天生的領導人」[33],特別是在遇到危機的時候,形成自然等級。海盜等級森嚴,因缺乏民主而被消滅。土著的等級處處透出野蠻,巴蘭坦以此表達領導人應該受到他人尊重、在被領導者同意之下管理[31]:2–3。巴蘭塔的小說主要面向青少年,「未來世界的主人」,這種教育思想尤為恰當[30]。
現代評論家認為小說隱含陰暗主題。2001年《大學英語》刊登杜特希爾的文章,認為小說代表「維多利亞時代早期大英帝國擴張支持者的樂觀與信心」消退,朝「對殖民統治形成自主意識和焦慮心理」轉變。在她看來,書中對同類相食的描寫「過度修辭」,特別是借血腹比爾之口講述斐濟野蠻行徑的部分,以向鰻魚神獻祭嬰兒最為突出。傳教士也有類似血腥比爾的說法,但他是倫敦傳道會的代表,「殖民小說的象徵人物」,杜特希爾認為這些內容反映上述焦慮心理。[7]學者認為同時代的其他熱門同類小說也有帝國主義色彩,約瑟夫·布里斯托1991年的《帝國男孩》聲稱從《珊瑚島》看到所謂「帝國主義男子氣概」,英國人對帝國與男子氣概的態度受其顯著影響[35]。
學者研究書中描繪的太平洋文化與殖民影響。布萊恩·斯崔特1975年著作《文學中的野蠻:英語小說表現的『原始社會』》[36],羅德·愛德蒙1998年文章《代表南太平洋:庫克至高更的殖民論述》都是如此[37][38]。殖民者以測繪領土地理、管理土著居民治安為手段實施統治,這是《珊瑚島》與同類小說普遍的重要主題,克拉克三人畫下島嶼乃至南太平洋地形,最終征服這些地區,土著紛紛改信基督教。這種主題此後一直延續到史蒂文森的《金銀島》。[28]:178
探析基督教自然派與福音派關係是常見的維多利亞時代主題。文學批評家凱瑟琳·安德森指出,當時非常流行的珊瑚首飾代表虔誠[注 4]。少年在島嶼瀉湖底發現珊瑚「魔法花園」,代表「傳教士接觸太平洋島嶼社會」[21]。珊瑚在維多利亞時代充滿福音派色彩,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蟲[注 5]反映「兒童讀者為傳教事業提供資金」,文學批評家米歇爾·艾勒瑞以《珊瑚島》等19世紀早期和中期兒童圖書為例,珊瑚在這些作品都起教育作用[43]。
小說為讓-雅克·盧梭式冥想提供背景,盧梭倡導直接與自然界互動的教育環境,不局限於書本和老師強迫[44]。辛格指出,盧梭的《愛彌兒》提倡閱讀甚至模仿《魯濱遜漂流記》[19]。文學批評家菲奧娜·麥卡洛克認為,拉爾夫三人直接從島上獲得知識,其中沒有任何中間人引導,這與盧梭在《愛彌兒》提倡的「兒童直接語言」類似[9]。
專業評價
[編輯]《珊瑚島》的熱銷立竿見影,出版後50年內就譯成歐洲幾乎所有語種[45]。小說贏得同時代讀者普遍好評,但現代批評家認為文中充斥「過時的殖民主題、充滿爭議的種族論調」[5]。巴蘭坦融嗜血歷險和虔誠的帝國擴張思想於一體,不但贏得兒童目標觀眾認可,他們的師長也不例外[46]。他的其他作品大多消逝在歷史長河,但至今仍因《珊瑚島》為後人牢記[47]。
20世紀初,《珊瑚島》還是英國小學生經典讀物[48]。美國長期把本書列入高中重點推薦讀物。1915年《英語期刊》發文,《珊瑚島》入選「輕鬆風格男生小說」推薦類別[49]。20世紀50年代,本書簡化改編版入選美國12至14歲兒童推薦讀物[50][51]。現代學者對《珊瑚島》缺乏關注[22],學界普遍認為小說在許多方面都已過時,但2006年第15屆國際萬維網會議仍經投票把本書選為蘇格蘭小說二十強[52]。
影響
[編輯]史蒂文森1882年小說《金銀島》的靈感一定程度上源自《珊瑚島》[53],作者對巴蘭坦的文筆深表欽佩[5]。J·M·巴里創作的彼得潘也部分源自《珊瑚島》,他和史蒂文森都是本書的「狂熱讀者」[54]。此外,巴蘭坦友善對待讀者的教導思想對小說家喬治·阿爾弗雷德·亨蒂影響很大[19]。
威廉·戈爾丁1954年小說《蠅王》與《珊瑚島》的價值觀對立[55],甚至有些惡搞[56],戈爾丁對此毫不掩飾。《蠅王》結尾,營救兒童的海軍軍官談起《珊瑚島》,稱拉爾夫的表現「就像《珊瑚島》,演得不錯」[57]。《蠅王》裡也有名叫傑克的人物,代表孩子們不理智的一面。戈爾丁筆下三大核心人物分別是拉爾夫、小豬、傑克,着實就是巴蘭坦筆下英雄的漫畫式重塑。[19]戈爾丁兒時很喜歡並反覆閱讀《珊瑚島》,但他強烈反對書中觀點,在《蠅王》把英格蘭少年寫成野蠻人[55],他們與巴蘭坦筆下少年相反,遺忘遠超所學[13]:61–62。戈爾丁表示,《珊瑚島》在他心中「腐爛成堆肥」,為「新神話紮根」提供養料[55]。霍納克指出,《金銀島》不再像巴蘭坦筆下那樣把小島描繪得質樸宜人,不再適合居住,僅是挖掘寶藏的所在,這與維多利亞時代後期的帝國使命一致[26]。
電視改編
[編輯]1980年,泰晤士電視與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合資把《珊瑚島》改編成同名兒童電視劇,1983年在澳大利亞和英國首播[58]。天頂製片後將小說改編成四集兒童電視迷你劇,2000年在獨立電視網播映[59]。
注釋
[編輯]- ^ 《珊瑚島》是巴蘭坦第三部著作,處女作《哈德遜灣或北美荒野日常生活》是紀實作品[11]。
- ^ 英國19世紀80年代才普遍採用現代版稅制,出版商與作家事先約定版稅的零售價占比,再與售出數量相乘支付[15]:80。
- ^ 採用英格蘭銀行的通貨膨脹計算頁面換算,需在第一格輸入「50」或「60」,第二欄選擇「1857」,第三欄選擇轉變年份後點「Show amount」[17]。
- ^ 維多利亞時代的珊瑚首飾熱潮在19世紀40至50年代達到高峰,估計奧馬勒公爵與夫人1844年在那不勒斯舉辦婚禮時的珊瑚飾品對此影響很大[39][40][41]。
- ^ 「珊瑚蟲」是巴蘭坦時代常見術語,指組成珊瑚的珊瑚蟲殘骸,不是指某種「蟲」[42]。
參考資料
[編輯]- ^ 珊瑚岛 (英)巴兰坦 著 沈忆文,沈忆辉 译 文教 文轩网.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12-07-01 [2022-09-01]. ISBN 97875001344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1) (中文).
- ^ 2.0 2.1 2.2 Rennie, Neil, Ballantyne, Robert Michael (1825–1894),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2018-03-11], doi:10.1093/ref:odnb/12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1)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3.0 3.1 Obituary. The Times (34184). 1894-02-10: 5 [2013-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
- ^ 4.0 4.1 4.2 Ballantyne, R. M. Personal Reminiscences in Book Making.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4 [1893]. ISBN 978-1-4191-4102-7.
- ^ 5.0 5.1 5.2 5.3 The Coral Isl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Review. 2009-01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 ^ Tucker, Nicholas, The Child and the Book: A Psychological and Literary Explor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7–168, 1990 [2021-08-03], ISBN 978-0-521-39835-0
- ^ 7.0 7.1 7.2 7.3 Dutheil, Martine Hennar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annibal in Ballantyne's The Coral Island: Colonial Anxieties in Victorian Popular Fiction. College Literature. 2001, 28 (1): 105–122. JSTOR 25112562.
- ^ 8.0 8.1 8.2 Edmond, Rod. Representing the South Pacific: Colonial Discourse from Cook to Gaugu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521-55054-3.
- ^ 9.0 9.1 9.2 9.3 McCulloch, Fiona. 'The Broken Telescope': Misrepresentation in The Coral Isl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 2000, 25 (3): 137–145. doi:10.1353/chq.0.1401.
- ^ Sammons, Jeffrey L. Friedrich Spielhagen. Verlag Max Niemeyer. 2004: xviii [2021-08-03]. ISBN 978-3-484-32117-5.
- ^ 11.0 11.1 Cox, Michael; Riches, Christopher, Ballantyne, R. M. [Robert Michael Ballantyne] (1825–1894) Scottish novelist, A Dictionary of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199585052, doi:10.1093/acref/9780199585052.001.0001
- ^ Jolly, Roslyn. Ebb Tide and The Coral Island. Scottish Studies Review. 2006, 7: 79–91 [2019-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13.0 13.1 13.2 Townsend, John Rowe. 1840–1915: Nineteenth-Century Adventures. Written 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 Viking Children's Books. 1974. ISBN 978-0-7226-5466-8.
- ^ 14.0 14.1 14.2 Short, John Rennie. Imagined Country: Societ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3. ISBN 978-0-8156-2954-2.
- ^ 15.0 15.1 Finkelstein, David; McCleery, Alistair. An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 Routledge. 2012. ISBN 978-1-136-51591-0.
- ^ Potter, Jane. Children's Books. Finkelstein, David; McCleery, Alistair (編). The Edinburgh History of the Book in Scotland: Professionalism and Diversity 1880–2000 4.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359. ISBN 978-0-7486-1829-3.
- ^ Inflation Calculator. Bank of England. [202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 ^ Ward, Simon. The Economics of Authorship. Finkelstein, David; McCleery, Alistair (編). The Edinburgh History of the Book in Scotland: Professionalism and Diversity 1880–2000 4.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410. ISBN 978-0-7486-1829-3.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Singh, Minnie. The Government of Boys: Golding's Lord of the Flies and Ballantyne's Coral Isl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1997, 25: 205–213. doi:10.1353/chl.0.0478.
- ^ Kermode, Frank. William Golding. Puzzles and Epiphanies: Essays and Reviews 1958–1961.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2: 203.
- ^ 21.0 21.1 Anderson, Katharine. Coral Jewellery. Victorian Review. 2008, 34 (1): 47–52. JSTOR 41220397. S2CID 201782824. doi:10.1353/vcr.2008.0008.
- ^ 22.0 22.1 Miller, John. Adventures in the Volcano's Throat: Tropical Landscape and Bodily Horror in R. M. Ballantyne's Blown to Bits. Victorian Review. 2008, 34 (1): 115–130. JSTOR 41220406. S2CID 162508944. doi:10.1353/vcr.2008.0021.
- ^ Hannabuss, Stuart. Moral Islands: A Study of Robert Michael Ballantyne, Writer for Children. Scottish Literary Journal. 1995, 22 (2): 29–40.
- ^ Brantlinger, Patrick. Victorians and Africans: The Genealogy of the Myth of the Dark Continent. Critical Inquiry. 1985, 12 (1): 166–203. JSTOR 1343467. S2CID 161311164. doi:10.1086/448326.
- ^ 25.0 25.1 25.2 25.3 25.4 Ballantyne, R. M. The Coral Island: A Tale of the Pacific Ocean. Thomas Nelson and Sons. 1911 [1858]. OCLC 540728645.
- ^ 26.0 26.1 26.2 Honaker, Lisa. "One Man to Rely On": Long John Silver and the Shifting Character of Victorian Boys' Fiction.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2004, 34 (1): 27–53. JSTOR 30225794. S2CID 162220139. doi:10.1353/jnt.2004.0003.
- ^ MacKenzie, John M. Hunting and the Natural World in Juvenile Literature. Richards, Jeffrey (編). Imperialism and Juvenile Literatur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9: 158. ISBN 978-0-7190-2420-7.
- ^ 28.0 28.1 Mathison, Ymitr. Maps, Pirates, and Treasure: The Commodification of Imperi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Boys' Adventure Fiction. Denisoff, Dennis (編). The Nineteenth-Century Child and the Rise of Consumer Culture. Ashgate. 2008: 173–188. ISBN 978-0-7546-6156-6.
- ^ 29.0 29.1 Phillips, Richard. Mapping Men & Empire: A Geography of Adventure. Routledge. 1996. ISBN 978-0-415-13772-0.
- ^ 30.0 30.1 Maher, Susan Naramore. Recasting Crusoe: Frederick Marryat, R. M. Ballantyne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Robinsonade. 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 1988, 13 (4): 169–175. doi:10.1353/chq.0.0620.
- ^ 31.0 31.1 31.2 31.3 31.4 Kutzer, M. Daphne. Empire's Children: Empire and Imperialism in Classic British Children's Books. Routledge. 2000: 2. ISBN 978-0-8153-3491-0.
- ^ 32.0 32.1 Lessing, Doris; Ousby, Ian. The Cambridge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4. ISBN 978-0-521-44086-8.
- ^ 33.0 33.1 Niemeyer, Carl. The Coral Island Revisited. College English. 1961, 22 (44): 241–245. JSTOR 373028. doi:10.2307/373028.
- ^ Phillips, Jerry. Narrative, Adventure, and Schizophrenia: From Smollett's Roderick Random to Melville's Omoo. 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1995, 25 (2): 177–201. JSTOR 30225966.
- ^ August, E. R.; Brake, Laurel. Rev. of Joseph Bristow, Empire Boys: Adventures in a Man's World. Victorian Periodicals Review. 1993, 26 (4): 235. JSTOR 20082717.
- ^ Korg, Jacob. Rev. of Brian Street, The Savage in Literature: Representations of 'Primitive' Society in English Fiction, 1858–1920. Nineteenth-Century Fiction. 1976, 31 (1): 118–119. JSTOR 2933323. doi:10.2307/2933323.
- ^ Hanlon, David; Edmond, Rod. Rev. of Rod Edmond, Representing the South Pacific: Colonial Discourse from Cook to Gaugu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99, 104 (4): 1261–1262 [2021-08-04]. JSTOR 2649581. S2CID 162306632. doi:10.2307/26495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
- ^ Kitalong, Karla Saari; Emond, Rod. Rev. of Rod Emond, Representing the South Pacific: Colonial Discourse from Cook to Gauguin. Pacific Affairs. 1999–2000, 72 (4): 623–625. JSTOR 2672435. doi:10.2307/2672435.
- ^ Flower, Margaret; Langley-Levy Moore, Doris. Victorian Jewellery. Courier Dove. 2002: 18. ISBN 978-0-486-42230-5.
- ^ Anderson, Katharine. Coral Jewellery. Victorian Review. Spring 2008, 34 (1): 47–52. JSTOR 41220397. S2CID 201782824. doi:10.1353/vcr.2008.0008.
- ^ Marriage of the Duke D'Aumale. The Times (18787). 1844-12-06: 5 [2014-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
- ^ Darwin, Charles. Th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Coral Reefs. MobileReference. 2009: 4 [1842]. ISBN 978-1-60501-648-1.
- ^ Elleray, M. Little Builders: Coral Insects, Missionary Culture, and the Victorian Child.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10, 39: 223. S2CID 162940808. doi:10.1017/S1060150310000367.
- ^ Ornstein, Allan C.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12th. Cengage. 2012: 103–105. ISBN 978-1-133-58985-3.
- ^ Carpenter, Humphrey; Prichard, Mari.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131 [2021-08-04]. ISBN 978-0-19-211582-9.
- ^ Miller, John William. The Coral Island.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2008-02-25 [202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
- ^ Forman, Ross G. When Britons Brave Brazil: British Imperialism and the Adventure Tale in Latin America, 1850–1918. Victorian Studies. 1999, 42 (3): 454–487. JSTOR 3828976. doi:10.2979/VIC.1999.42.3.455.
- ^ Marsh, Jackie. The Primary Canon: A Critical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2004, 52 (3): 246–262. JSTOR 1556055. S2CID 144035337. doi:10.1111/j.1467-8527.2004.00266.x.
- ^ Herzberg, Max J. Supplementary Reading for High-School Pupils. English Journal. 1915, 4 (6): 373–382. JSTOR 801636. doi:10.2307/801636.
- ^ Assuma, Daniel J. A List of Simplified Classics. College English. 1953, 42 (2): 94–96. JSTOR 808695.
- ^ Blair, Glenn M. Reading Materials for Pupil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1955, 39 (1): 14–21. JSTOR 40363447.
- ^ Top twenty Scottish novels, WWW2006, [2014-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4)
- ^ Brantlinger, Patrick.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33. ISBN 978-0-7486-3304-3.
- ^ O'Sullivan, Emer.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carecrow Press. 2010: 37. ISBN 978-0-8108-7496-1.
- ^ 55.0 55.1 55.2 Kundu, Rama. New Perspectives on British Authors: From William Shakespeare to Graham Greene. Sarup & Sons. 2006: 219. ISBN 978-81-7625-690-2.
- ^ McNamara, Eugene, Holden as Novelist, English Journal, 1965, 54 (3): 166–170, JSTOR 811334, doi:10.2307/811334
- ^ Reiff, Raychel Haugrud. 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Marshall Cavendish. 2010: 93. ISBN 978-0-7614-4700-9.
- ^ Coral Isla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8)
- ^ The Coral Isla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8)
外部連結
[編輯]- 古騰堡計劃:《珊瑚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oodreads:《珊瑚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eedbooks:《珊瑚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互聯網檔案館:《珊瑚島》(書籍掃描原版插圖)
- LibriVox公有領域有聲書:《珊瑚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