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澳大利亞硬地網球錦標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ustralian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
澳大利亞硬地網球錦標賽
已停辦的網球賽事
巡迴賽前公開賽年代(1938–1967)
獨立巡迴賽(1968–1969)
大獎賽網球巡迴賽(1970–1990)
WTA巡迴賽(1973–2008)
ATP巡迴賽(1990–2008)
創立1938
終止2008
地點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硬地網球錦標賽(Australian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1][2]是一項於1938至2008年在澳大利亞舉辦的職業網球賽事。

創辦以來皆在泥地球場進行,直到1978年後將場地改為硬地球場[3]

由於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和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在2008至2009賽季開始將各自的賽事體系進行大幅度改革,從2009年起增設男女合辦賽事布里斯班國際賽,以提升賽事的影響力,進一步吸引為澳網熱身的頂級球員。[4][5]

賽事歷史

[編輯]

男子賽事

[編輯]

澳大利亞男子硬地網球錦標賽(The Australian Men's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1938年首屆在悉尼舉行。歷史上曾在澳大利亞多個城市舉辦,也多次更名。1987和1988年名為「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英語South Australian Open」(South Australian Open)。1999至2004年為「AAPT錦標賽」(AAPT Championships)。[6]2005年為「新生代硬地錦標賽」(Next Generation Hardcourts),[7]2006至2008年再度改名為「新生代阿德萊德國際賽」(Next Generation Adelaide International)。[8]而Eurovox和Goldair長年贊助本賽事。[9][10]

女子賽事

[編輯]

澳大利亞女子硬地網球錦標賽(The Australian Women's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1938年與男子賽事一同在悉尼展開。曾屬於WTA四級賽事WTA三級賽事。在多個城市舉辦,也多次以贊助商冠名。包括Danone(1989至1994年,Danone Hardcourt Championships)[11]、Thalgo(1998至2002年,Thalgo Australian Women's Hard Courts)、Uncle Tobys英語Uncle Tobys(2003至2005年,Uncle Tobys Hardcourts)和Mondial(2006至2008年)。[12]

歷年決賽

[編輯]

男子單打

[編輯]
地點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悉尼 1938 澳大利亞 傑克·克勞福德[13] 澳大利亞 維維安·麥格拉思 2–6, 3–6, 6–2, 6–2, 6–4
圖文巴[14] 1939 澳大利亞 維維安·麥格拉思 澳大利亞 James Gilchrist 3–6, 7–5, 7–5, 6–0
霍巴特 1940 澳大利亞 約翰·布羅米奇[15] 澳大利亞 傑克·克勞福德 6–1, 4–6, 6–2, 6–2
1941至1945年因二戰未舉辦賽事
悉尼 1946 澳大利亞 Dinny Pails[16] 澳大利亞 Geoff Brown 7–5, 6–2, 7–5
圖文巴 1947 澳大利亞 阿德里安·奎斯特[17] 澳大利亞 弗蘭克·塞奇曼 6–3, 6–2, 6–3
悉尼[18] 1948 澳大利亞 阿德里安·奎斯特 澳大利亞 Bill Sidwell 6–2, 6–1, 7–5
1949 澳大利亞 阿德里安·奎斯特 澳大利亞 Geoff Brown 4–6, 8–6, 6–4, 6–0
圖文巴[19] 1950 澳大利亞 弗蘭克·塞奇曼 澳大利亞 George Worthington 6–1, 6–0, 6–4
朗塞斯頓[20] 1951 澳大利亞 弗蘭克·塞奇曼 澳大利亞 唐·坎迪 6–3, 6–2, 6–2
墨爾本 1952 澳大利亞 盧·霍德 澳大利亞 肯·羅斯威爾 2–6, 6–1, 1–6, 6–2, 11–9
悉尼 1953 澳大利亞 盧·霍德[20] 澳大利亞 約翰·布羅米奇 7–5, 6–3, 2–6, 9–7
布里斯班 1954 澳大利亞 默文·羅斯 澳大利亞 唐·坎迪 7–5, 6–4, 6–2
朗塞斯頓 1955 澳大利亞 肯·羅斯威爾 澳大利亞 尼爾·弗雷澤 6–3, 5–7, 6–4, 2–6, 6–1
墨爾本 1956 澳大利亞 阿什利·庫珀[21] 澳大利亞 默文·羅斯 7–5, 6–4, 9–11, 6–4
1957 澳大利亞 阿什利·庫珀[21] 澳大利亞 尼爾·弗雷澤 6–2, 4–6, 6–3, 6–3
布里斯班 1958 澳大利亞 阿什利·庫珀[21] 澳大利亞 鮑勃·馬克 7–5, 6–2, 6–2
墨爾本 1959 澳大利亞 尼爾·弗雷澤 澳大利亞 羅伊·愛默生 6–2, 3–6, 12–10, 6–3
霍巴特 1960 澳大利亞 馬丁·馬利根 南非 鮑勃·休伊特 6–1, 6–2, 4–6, 6–4
1961 南非 鮑勃·休伊特 澳大利亞 羅德·拉沃 6–4, 6–2, 5–7, 6–3
布里斯班 1962 澳大利亞 羅德·拉沃 澳大利亞 弗雷德·施托勒 6–2, 2–6, 6–4, 4–6, 8–6
墨爾本 1963 澳大利亞 尼爾·弗雷澤 澳大利亞 歐文·戴維森 6–2, 6–2, 6–4
朗塞斯頓 1964 澳大利亞 馬丁·馬利根 澳大利亞 弗雷德·施托勒 6–3, 6–4, 8–6
悉尼 1965 澳大利亞 約翰·紐康姆 澳大利亞 弗雷德·施托勒 4–6, 6–1, 6–1, 6–3
1966 澳大利亞 羅伊·愛默生 澳大利亞 托尼·羅奇 6–3, 8–6, 4–6, 6–3
墨爾本 1967 澳大利亞 托尼·羅奇 澳大利亞 約翰·紐康姆 5–7, 7–5, 6–2, 6–2
↓ 網球公開年代(Open Era) ↓
悉尼 1968 澳大利亞 菲爾·登特 澳大利亞 Bob Giltinan 6–2, 6–4, 12–10
1969 澳大利亞 Ray Ruffels 澳大利亞 Ian Fletcher 6–4, 6–4, 3–6, 5–7, 6–3
圖文巴 1970 澳大利亞 Colin Dibley[22] 澳大利亞 Bob Giltinan 6–3, 7–6, 6–4
紹斯波特 1971 澳大利亞 馬爾·安德森 澳大利亞 傑夫·馬斯特斯 2–6, 6–0, 6–3, 6–2
1972 澳大利亞 傑夫·馬斯特斯 澳大利亞 馬爾·安德森 6–3, 6–7, 6–3, 7–5
羅克代爾英語Rockdale, New South Wales 1973 澳大利亞 羅斯·凱斯 澳大利亞 金·沃里克 6–3, 6–1, 6–0
金皮區 1974 西德 Ulrich Pinner 瑞典 Kjell Johansson 6–3, 6–2, 4–6, 7–5
墨爾本 1975 澳大利亞 彼得·麥克納馬拉 澳大利亞 John Marks 6–2, 6–2, 6–2
悉尼 1976 澳大利亞 Terry Rocavert 澳大利亞 Warren Maher 6–4, 6–7, 2–6, 7–6, 6–4
墨爾本 1977 澳大利亞 David Carter 澳大利亞 馬爾·安德森 6–1, 6–3
1978 No event
霍巴特 1979
[23]
阿根廷 吉列爾莫·維拉斯 澳大利亞 馬克·埃德蒙森 6–4, 6–4
1980
[24]
以色列 Shlomo Glickstein 美國 Robert Van't Hof 7–6, 6–4
悉尼 1981 澳大利亞 金·沃里克 澳大利亞 格雷格·懷特克羅斯 6–3, 7–6
1982 澳大利亞 柏·卡殊 澳大利亞 Craig A. Miller 7–5, 6–7, 6–2
1983 澳大利亞 Simon Youl 澳大利亞 John Frawley 3–6, 7–5, 6–2
1984 澳大利亞 Peter Doohan[25] 美國 Jonathan Canter 2–6, 6–3, 6–3
1985 澳大利亞 Peter Doohan[25] 澳大利亞 布魯斯·德林 6–4, 6–4
1986 澳大利亞 Peter Doohan[25] 澳大利亞 Desmond Tyson 6–3, 6–2
1987 澳大利亞 John Frawley 澳大利亞 Johan Anderson 6–2, 6–3
阿德萊德 1988 澳大利亞 馬克·伍德福德 澳大利亞 Wally Masur 6–2, 6–4
1989 澳大利亞 馬克·伍德福德 西德 Patrik Kühnen 7–5, 1–6, 7–5
1990 奧地利 托馬斯·穆斯特 美國 吉米·阿里亞斯 3–6, 6–2, 7–5
1991 瑞典 Nicklas Kulti 德國 米夏埃爾·施蒂希 6–3, 1–6, 6–2
1992 克羅地亞 戈蘭·伊雲尼斯域 瑞典 Christian Bergström 1–6, 7–6(7–5), 6–4
1993 瑞典 Nicklas Kulti 瑞典 Christian Bergström 3–6, 7–5, 6–4
1994 俄羅斯 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 俄羅斯 Alexander Volkov 6–4, 6–3
1995 美國 吉姆·考瑞爾 法國 Arnaud Boetsch 6–2, 7–5
1996 俄羅斯 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 辛巴威 拜倫·布萊克 7–6(7–0), 3–6, 6–1
1997 澳大利亞 托德·伍德布里奇 澳大利亞 斯科特·德雷珀 6–2, 6–1
1998 澳大利亞 萊頓·休伊特[26] 澳大利亞 Jason Stoltenberg 3–6, 6–3, 7–6(7–4)
1999 瑞典 托馬斯·恩奎斯特 澳大利亞 萊頓·休伊特 4–6, 6–1, 6–2
2000 澳大利亞 萊頓·休伊特 瑞典 托馬斯·恩奎斯特 3–6, 6–3, 6–2
2001 德國 托米·哈斯 智利 尼古拉斯·馬蘇 6–3, 6–1
2002 英國 蒂姆·亨曼 澳大利亞 馬克·菲利普西斯 6–4, 6–7(6–8), 6–3
2003 俄羅斯 尼古拉·達維登科 比利時 克里斯托夫·弗利根 6–2, 7–6(7–3)
2004 斯洛伐克 多米尼克·赫巴蒂 法國 米卡埃爾·洛德拉 6–4, 6–0
2005 瑞典 約阿希姆·約翰松[27] 美國 泰勒·丹特 7–5, 6–3
2006 法國 弗洛朗·塞拉 比利時 克薩維埃·馬利斯 6–3, 6–4
2007 塞爾維亞 諾瓦克·喬科維奇 澳大利亞 克里斯·古奇奧內 6–3, 6–7(6–8), 6–4
2008 法國 米卡埃爾·洛德拉 芬蘭 亞爾科·涅米寧 6–3, 6–4
布里斯班國際賽取代

女子單打

[編輯]
地點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悉尼 1938 澳大利亞 Emily Hood Westacott[3] 澳大利亞 May Hardcastle 7–5, 6–1
圖文巴 1939 澳大利亞 May Hardcastle 澳大利亞 Thelma Coyne 6–3, 6–4
霍巴特 1940 澳大利亞 Nell Hall Hopman 澳大利亞 Thelma Coyne 6–4, 3–6, 6–1
1941至1945年因二戰未舉辦賽事
悉尼 1946 澳大利亞 Nancye Wynne Bolton[28] 澳大利亞 Dulcie Whittaker 7–5 6–1
圖文巴 1947 澳大利亞 Thelma Coyne Long 澳大利亞 瑪麗·霍頓 8–6, 6–3
朗塞斯頓 1948 澳大利亞 Nancye Wynne Bolton 澳大利亞 Sadie Berryman Newcombe 6–2, 6–3
悉尼[29] 1949 澳大利亞 瑪麗·霍頓 澳大利亞 Esme Ashford 6–1, 6–1
圖文巴 1950
[30]
澳大利亞 Nancye Wynne Bolton 澳大利亞 Thelma Coyne Long 5–7, 6–3, 6–3
朗塞斯頓 1951 澳大利亞 Joyce Fitch 澳大利亞 貝麗爾·彭羅斯 4–6, 7–5, 6–1
悉尼 1952 澳大利亞 Pam Southcombe 澳大利亞 Loris Nichols 6–4, 7–5
1953 澳大利亞 貝麗爾·彭羅斯 澳大利亞 瑪麗·霍頓 6–2, 6–3
布里斯班 1954 澳大利亞 Jenny Staley 澳大利亞 貝麗爾·彭羅斯 3–6, 6–0, 6–4
朗塞斯頓 1955 澳大利亞 Margaret Hellyer 澳大利亞 Pat Parmenter 6–4, 6–3
墨爾本 1956 澳大利亞 Mary Carter 澳大利亞 Marie Toomey Martin 7–5, 4–6, 6–1
悉尼 1957 澳大利亞 Beth Jones 澳大利亞 瑪麗·霍頓 6–3, 4–6, 6–2
布里斯班 1958 澳大利亞 Lorraine Coghlan 澳大利亞 瑪麗·霍頓 6–3, 6–3
墨爾本 1959 澳大利亞 Jan Lehane 澳大利亞 Lorraine Coghlan 6–0 2–6 6–2
霍巴特 1960 澳大利亞 Lesley Turner 澳大利亞 Dawn Robberds 6–2, 6–2
羅克代爾英語Rockdale, New South Wales 1961 澳大利亞 瑪格麗特·考特 澳大利亞 Lesley Turner 6–2, 0–6, 7–5
布里斯班 1962 澳大利亞 Lesley Turner 澳大利亞 Jan Lehane 4–6, 6–4, 6–4
Glen Iris英語Glen Iris, Victoria 1963 澳大利亞 Joan Gibson 澳大利亞 Madonna Schacht 10–8, 6–3
朗塞斯頓 1964 澳大利亞 Madonna Schacht 澳大利亞 加伊·尚弗羅 1–6, 8–6, 10–8
悉尼 1965 澳大利亞 Lesley Turner[31] 澳大利亞 瑪格麗特·考特 7–5, 6–3
布里斯班 1966 澳大利亞 Karen Krantzcke 澳大利亞 Lexie Kenny 6–1, 6–2
墨爾本 1967 澳大利亞 Lesley Turner 澳大利亞 克麗·梅爾維爾 1–6, 7–5, 6–2
↓ 網球公開年代(Open Era) ↓
朗塞斯頓 1968 澳大利亞 Karen Krantzcke 澳大利亞 伊文·古拉貢 6–1, 6–1
悉尼 1969 澳大利亞 克麗·梅爾維爾 澳大利亞 Karen Krantzcke 6–3, 8–10, 6–1
圖文巴 1970 澳大利亞 伊文·古拉貢 澳大利亞 Marilyn Tesch 6–3, 7–5
南港 1971 澳大利亞 伊文·古拉貢 美國 Mona Schallau 6–1, 6–1
墨爾本 1972 澳大利亞 伊文·古拉貢 澳大利亞 Pat Coleman 6–7, 6–2, 6–2
羅克代爾 1973 澳大利亞 黛安娜·弗羅姆霍爾茨[32] 美國 安·清村 6–1, 7–5
金皮區 1974 瑞典 Helena Anliot 蘇聯 Natasha Chmyreva 6–1, 7–5
墨爾本 1975 澳大利亞 朱迪·特加特-多爾頓 澳大利亞 Kym Ruddell 6–2, 6–3
悉尼 1976 澳大利亞 黛安娜·弗羅姆霍爾茨 澳大利亞 Leanne Harrison 6–1, 6–0
Brighton East英語Brighton East, Victoria 1977 澳大利亞 Sue Saliba 澳大利亞 Pam Whytcross 2–6, 7–6, 6–2
1978 No event
? 1979 美國 Jill Davis ? ?
霍巴特(1月) 1980 澳大利亞 Nerida Gregory 澳大利亞 Karen Gulley 7–5, 6–2
霍巴特(11月) 1980 澳大利亞 Susan Leo ? ?
1981 No event
悉尼 1982 澳大利亞 安妮·明特 澳大利亞 Amanda Tobin Dingwall 6–4, 6–2
1983 澳大利亞 安妮·明特 澳大利亞 Amanda Tobin Dingwall 6–3, 6–4
1984 澳大利亞 黛安娜·弗羅姆霍爾茨 瑞典 Anneli Björk 6–3, 6–2
1985 瑞典 Helena Dahlström 瑞典 Monica Lundqvist 6–4, 3–6, 7–6
1986 澳大利亞 妮科爾·普羅維斯 澳大利亞 Michelle Bowrey 6–3, 6–3
奧本 1987 澳大利亞 Louise Stacey 澳大利亞 Jane Morro 0–6, 7–6, 6–2
1988 No event
布里斯班 1989 捷克 海倫娜·蘇科娃[33] 荷蘭 Brenda Schultz 7–6, 7–6
1990 蘇聯 娜塔莎·茲韋列娃[34] 澳大利亞 蕾切爾·麥奎蘭 6–4, 6–0
1991 捷克 海倫娜·蘇科娃[33] 日本 雉子牟田明子 6–4, 6–3
1992
[35]
澳大利亞 妮科爾·普羅維斯 澳大利亞 蕾切爾·麥奎蘭 6–3, 6–2
1993 西班牙 康奇塔·馬丁內斯 保加利亞 瑪格達蓮娜·馬列娃 6–3, 6–4
1994 美國 林賽·達文波特 阿根廷 Florencia Labat 6–1, 2–6, 6–3
1995–1996 No event
希望島 1997 俄羅斯 葉連娜·利霍夫采娃 日本 杉山愛 3–6, 7–6, 6–3
1998 日本 杉山愛[36] 委內瑞拉 瑪麗亞·文托-卡布奇 7–5, 6–0
1999 瑞士 帕蒂·施尼德[37] 法國 瑪麗·皮爾斯 4–6, 7–6(7–5), 6–2
黃金海岸 2000 克羅地亞 Silvija Talaja 西班牙 康奇塔·馬丁內斯 6–1, 3–6, 6–0
2001 比利時 賈斯汀·海寧 義大利 西爾維亞·法妮娜·艾利亞 7–6(7–5), 6–4
2002 美國 維納斯·威廉姆斯[38] 比利時 賈斯汀·海寧 7–5, 6–2
2003 法國 納塔莉·德希 瑞士 瑪麗-加雅內·米卡埃蓮 6–3, 3–6, 6–3
2004 日本 杉山愛 俄羅斯 娜佳·彼得羅娃 1–6, 6–1, 6–4
2005 瑞士 帕蒂·施尼德 澳大利亞 薩曼莎·斯托瑟 1–6, 6–3, 7–5
2006 捷克 露絲·莎法洛法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6–3, 6–4
2007 俄羅斯 迪娜拉·薩芬娜 瑞士 瑪蒂娜·辛吉斯 6–3, 3–6, 7–5
2008 中國 李娜 白俄羅斯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 4–6, 6–3, 6–4
布里斯班國際賽取代

男子雙打

[編輯]
地點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阿德萊德 1990 英國 安德魯·卡斯爾
奈及利亞 Nduka Odizor
德國 Alexander Mronz
荷蘭 Michiel Schapers
7–6, 6–2
1991 南非 韋恩·費雷拉
南非 Stefan Kruger
荷蘭 保羅·哈休斯
荷蘭 Mark Koevermans
6–4, 4–6, 6–4
1992 克羅地亞 戈蘭·伊雲尼斯域
瑞士 馬克·羅塞特
澳大利亞 馬克·克拉茨曼
澳大利亞 Jason Stoltenberg
7–6, 7–6
1993 澳大利亞 托德·伍德布里奇
澳大利亞 馬克·伍德福德
澳大利亞 約翰·菲茨傑拉德
澳大利亞 勞里·沃德
6–4, 7–5
1994 澳大利亞 馬克·克拉茨曼
澳大利亞 安德魯·克拉茨曼
南非 戴維·亞當斯
辛巴威 拜倫·布萊克
6–4, 6–3
1995 美國 吉姆·考瑞爾
澳大利亞 帕特里克·拉夫特
辛巴威 拜倫·布萊克
加拿大 格蘭特·康奈爾
7–6, 6–4
1996 澳大利亞 托德·伍德布里奇
澳大利亞 馬克·伍德福德
瑞典 約納斯·比約克曼
美國 Tommy Ho
7–5, 7–6
1997 澳大利亞 帕特里克·拉夫特
美國 布賴恩·謝爾頓
澳大利亞 托德·伍德布里奇
澳大利亞 馬克·伍德福德
6–4, 1–6, 6–3
1998 澳大利亞 喬舒亞·伊格爾
澳大利亞 Andrew Florent
南非 埃利斯·費雷拉
美國 里克·利奇
6–4, 6–7, 6–3
1999 巴西 古斯塔沃·庫爾滕
厄瓜多爾 尼古拉斯·拉潘蒂
美國 吉姆·考瑞爾
美國 帕特里克·加爾布雷思
6–4, 6–4
2000 澳大利亞 馬克·伍德福德
澳大利亞 托德·伍德布里奇
澳大利亞 萊頓·休伊特
澳大利亞 桑登·施托勒
6–4, 6–2
2001 澳大利亞 David Macpherson
南非 Grant Stafford
澳大利亞 韋恩·亞瑟斯
澳大利亞 托德·伍德布里奇
6–7(5–7), 6–4, 6–4
2002 辛巴威 韋恩·布萊克
辛巴威 凱文·烏利耶特
美國 鮑勃·布賴恩
美國 邁克·布賴恩
7–5, 6–2
2003 南非 傑夫·科塔茲
南非 Chris Haggard
白俄羅斯 馬克斯·米爾內
美國 傑夫·莫里森
2–6, 6–4, 7–6(9–7)
2004 美國 鮑勃·布賴恩
美國 邁克·布賴恩
法國 阿諾·克萊芒
法國 米卡埃爾·洛德拉
7–5, 6–3
2005 比利時 克薩維埃·馬利斯
比利時 奧利維埃·羅庫斯
瑞典 西蒙·阿斯博林
澳大利亞 Todd Perry
7–6(7–5), 6–4
2006 以色列 喬納森·埃利希
以色列 安迪·拉姆
澳大利亞 保羅·漢利
辛巴威 凱文·烏利耶特
7–6(7–4), 7–6(12–10)
2007 南非 衛斯理·穆迪
澳大利亞 Todd Perry
塞爾維亞 諾瓦克·喬科維奇
捷克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6–3, 4–6, [15–13]
2008 阿根廷 Martín García
巴西 馬塞洛·梅洛
澳大利亞 克里斯·古奇奧內
澳大利亞 Robert Smeets
6–3, 3–6, [10–7]
布里斯班國際賽取代

女子雙打

[編輯]
地點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悉尼 1938 澳大利亞 Emily Hood Westacott
澳大利亞 May Hardcastle
澳大利亞 Alison Hattersley
澳大利亞 Vera Selwin
3–6, 6–1, 6–4
圖文巴 1939 澳大利亞 Hayes
澳大利亞 Farrell
澳大利亞 Emily Hood Westacott
澳大利亞 May Hardcastle
4–6, 6–2, 6–2

另見

[編輯]

備註

[編輯]

注1:1938到1986年,男子和女子賽事多在同一城市和場地舉行。儘管之後有些例外,但賽事名稱仍被保留下來,直到2008年才分為男子和女子個人項目。[39]

年份 舉辦城市
男網 女網
1948 雪梨 朗塞斯頓
1952 墨爾本 雪梨
1957
1961 荷巴特 羅克代爾
1966 雪梨 布里斯本
1968 朗塞斯頓
1971 紹斯波特 南港
1972 墨爾本
1977 墨爾本 Brighton East
1979 荷巴特
1981 雪梨 未舉辦
1987 奧本
1988 阿得雷德 未舉辦

注2:早在1949年,(全國錦標賽)就偶爾與其他錦標賽一起舉行,[40]近幾年也是如此。[35]

參考

[編輯]
  1. ^ Alexander, J. A. Australia, the Herald Year Book. Melbourne Herald & Weekly Times. 1950: 776 (英語). 
  2. ^ AUSTRALIAN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 The Evening News (Rockhampton, Qld). 28 June 1938: 12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3. ^ 3.0 3.1 HARD-COURT CHAMPIONSHIPS. The Age (Melbourne). 4 July 1938: 7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4. ^ Baghdatis confirmed, Tomic expected. Brisbane International Tennis. 14 October 2008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5. ^ Transferring tennis championships to Brisbane wrong: Rann. ABC News. 8 July 2006 [4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6. ^ PLUS: TENNIS – AAPT Champions; Norman Wins First-Round Match.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2000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7. ^ Johansson wins Adelaide title. The Age. 9 January 2005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8. ^ 2008 Next Generation Adelaide International Singles ATP Results. Fox Sports.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9. ^ Lloyd to play, Richards 12th. The Age (Melbourne). 5 January 1980: 30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透過Newspapers.com. 
  10. ^ Warwick wins tennis, with no umpires. The Canberra Times. 26 October 1982: 18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1. ^ RESULTS PLUS. The New York Times. 5 January 1989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2. ^ WTA Finals – 2014 to 1971 (PDF).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WTA). [20 April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6 May 2016). 
  13. ^ HARD-COURT CHAMPIONSHIPS. Border Watch (Mount Gambier, SA). 5 July 1938: 8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4. ^ HARD-COURT CHAMPIONSHIPS.. West Australian (Perth). 29 March 1940: 17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5. ^ Bromwich Wins Tennis Title. Sporting Globe (Melbourne). 30 March 1940: 5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6. ^ AUSTRALIAN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 Townsville Daily Bulletin. 9 September 1946: 5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7. ^ Quist Wins Singles Title. Morning Bulletin (Rockhampton, Qld.). 10 November 1947: 4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18. ^ HARD COURT TITLES FOR SYDNEY.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4 February 1949: 7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19. ^ TITLES GAMES IN TOOWOOMBA. Townsville Daily Bulletin. 2 February 1950: 4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20. ^ 20.0 20.1 Nore Courts Necessary at Launceston. The Mercury (Hobart, Tasmania). 22 April 1949: 12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21. ^ 21.0 21.1 21.2 Cooper Wins Third Hard-Court Title. The Canberra Times. 31 March 1958: 8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22. ^ Australian hard court title to NSW. The Canberra Times. 9 November 1970: 14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23. ^ Hobart Results 1979. ATP World Tour. ATP.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24. ^ Hobart Results 1980. ATP World Tour. ATP. [1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25. ^ 25.0 25.1 25.2 Display: Peter Doohan. collections.ncc.nsw.gov.au. Sporting Hall of Fame, 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 Australia.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ne 2017). 
  26. ^ Hewitt in Adelaide swansong. The Daily Telegraph, Australia, 21 August 2007. [13 October 2017]. 
  27. ^ Johansson wins Adelaide title – Tennis. The Age. 9 January 2005 [13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28. ^ AUSTRALIAN HARD COURT CHAMPIONSHIPS. Townsville Daily Bulletin. 9 September 1946: 5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29. ^ HARDCOURT TITLES HER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8 April 1949: 8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30. ^ TENNIS. Townsville Daily Bulletin. 22 April 1950: 2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31. ^ Margaret Smith beaten. The Canberra Times. 25 October 1965: 13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32. ^ Dianne's 10th title of yea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3 December 1973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透過Google News Archive Search. 
  33. ^ 33.0 33.1 SPORTS TODAY. The Buffalo News. 6 January 1991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34. ^ ITF Brisbane 1990. [2022-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35. ^ 35.0 35.1 Australians clash in women's tennis final. The Age (Melbourne). 5 January 1992: 44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透過Newspapers.com. 
  36. ^ 1998 Hope Island. 國際網球總會. [11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2). 
  37. ^ David, Rowe. Critical Readings: Sport, Culture And The Media. McGraw-Hill Education (UK). 2003: 285. ISBN 9780335211500 (英語). 
  38. ^ Venus Is Australia Hardcourt Champ. Huron Daily Tribune (3 January 2012). [21 October 2017]. [失效連結]
  39. ^ Tennis news.... The Times (4 January 2006) (Malta). Reuters.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40. ^ HARDCOURT TITLES HER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8 April 1949: 8 [2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來源

[編輯]

鏈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