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氯痤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氯痤瘡
烏克蘭前總統尤申科的臉部長出氯痤瘡
類型toxic dermatosis[*]Halogen acne[*]
病因類戴奧辛物質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皮膚病學
ICD-11ED81.1
ICD-10L70.8
DiseasesDB31706
eMedicinetopic/620
(Acneiform Eruptions)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氯痤瘡(英語:Chloracne),由氯苯酚多氯聯苯等導致的痤瘡。也有因二噁英引發的病例。

氯化煙霧以及不斷接觸固態氯可造成接觸部位皮膚損害。氯化透過衣服也可造成皮膚損傷。皮疹好發部位在臉部、耳輪、耳後、頸、肩、手臂、胸部、腹部甚至陰囊。皮疹初起時呈小粉刺狀或囊狀,以後發展為硬囊狀隆腫,有些還可能化膿。損傷開始時出現小囊,類似粉刺和痤瘡的小膿泡。氯痤瘡在某些方面與一般痤瘡不同,前者皮膚乾燥,後者常含較多油脂。氯痤瘡的丘疹為非炎症型,而一般痤瘡則常伴炎症損傷。形成氯痤瘡所需的接觸時間主要與工作條件有關,可以從數周至約一年不等。

1897年第一次描述了因二噁英生氯痤瘡的病例。[1]1930年代,成為多氯聯苯農藥製造工人的職業病,1960年代得到確證。

實驗動物研究顯示,當二噁英量達到23-13900ng/kg時就發生氯痤瘡,人體則僅需96-3000ng/kg。

烏克蘭親西方的總統尤先科曾被疑似俄羅斯特工以二噁英下毒,導致臉部長滿氯痤瘡並終身留下疤痕,是世上暫時唯一一宗已知的大量二噁英中毒個案。

註釋

[編輯]
  1. ^ Siegfried Bettmann (1869–1939),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相關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氯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