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士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士驤(1860年8月13日—1909年6月28日),字萍石,號蓮府安徽泗州人,出生於江蘇淮安山陽縣更樓東街。清末重臣,曾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生平

[編輯]

原籍安徽泗州(今泗縣)。其祖楊殿邦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任漕運總督,咸豐三年(1853年)卸任後,於淮安南門更樓東購置一宅院(今襪廠),遂定居淮安。其父楊鴻弼,「嬰末疾不仕」,幼年即有殘疾,把一生的精力均用在培養子女上,「生子八人,其五登甲乙科」。

楊士驤題保定蓮池書院水東樓匾

楊士驤生於咸豐十年(1860年)庚申六月二十七日酉時。少年時,祖、父相繼去世,家道中落,生活日益困窘,但是士驤兄弟讀書則益加勤奮。士驤16歲中秀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登乙酉科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聯捷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十五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2]。後保升道員,補直隸通永道,擢按察使,遷江西布政使,調直隸布政使。三十一年(1905年)署山東巡撫。楊士驤為官,「以幹練稱於時」,短短十餘年時間,他春風得意,成為清廷的高級官吏。巡撫山東近三年,政績斐然,在此任上,他比較妥善地處理了「膠州灣事件」和「曹州教案」,又嚴法規治黃河,使山東數年之間再無河患。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9月,楊士驤代替袁世凱為署直隸總督。宣統元年(1909年)6月28日,猝卒於任,終年五十歲,贈太子少保,諡文敬。歸葬淮安馬甸鄉。

袁世凱曾說,「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裏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全人,張季直算半個。」

中國科舉制度中,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是楊士驤的門生

死因與墓葬

[編輯]

關於楊的死因,當時眾說紛紜,有病逝,仇殺,情殺,被革命黨暗殺等說法,不一而足。

楊死後,清廷對楊褒獎有加,其靈柩曾「奉旨入城」(舊時淮安城,死人不得進城)。其墓葬(在今建淮鄉)也頗具規模,有神道石人石馬。遺憾的是其墓葬毀於文革中,墓誌碑也被砸碎。

2005年11月22日,淮安市楚州區考古隊在當地群眾指引下,用了三天時間對楊氏墓園進行全面勘探。11月25日,對散落並深埋田間的楊士驤原墓地神道上的石碑、石龜、棺柩、墓穴、祠堂遺址等進行全面清理。發掘後,發現用上等楠木和朱紅漆製做的楊士驤夫婦棺柩保存完好。楊士驤的棺木站頭站尾書寫着:「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號諡文敬顯考楊蓮府君之靈柩」、「生於咸豐十年庚申六月二十七日酉時,卒於宣統元年六月己酉五月初十日午時」文字。夫人徐氏棺木站頭站尾分別書寫着:「皇清誥封一品夫人顯妣楊門徐太夫人之靈柩」,「生於同治元年八月十二日午時,卒於宣統二年六月二十日丑時」。文字為宋體,清晰端正。用金粉彩繪的人物、花卉、動物圖案非常逼真。楊棺站頭圖案為盤龍,夫人棺木站頭圖案為鳳、仙鶴。棺材內楊士驤夫婦的遺骸各歸其棺,包括頭顱、肢骨、椎骨、牙齒保存完整。2005年12月2日上午,考古人員在清理女棺時,還發現五塊腰帶上的玉片,一隻殘斷的玉簪,兩枚鳳冠上的珍珠和小翠珠子。男棺內清理出未曾腐爛的馬蹄袖,衣袖質地為紫紅絲綢,上有黃褐色團龍刺繡花紋,圖案精美,工藝精湛,考古人員還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在周邊村莊收集到刻有:「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楊文敬之墓」殘斷墓碑和部分神道上的石構件。

家庭

[編輯]

楊士驤的大哥楊士燮,字味青,是光緒2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記名御史、做過知府、官至浙江道台,辛亥革命以後,寓居上海靜安寺,不久即移居天津日租界。楊士燮娶了吳棠的女兒為妻,生了八個兒子,都曾出國留學,人稱楊家將。其中一子為楊毓章,曾經留學日本,後來成為天津中國銀行第一任行長。楊毓章生子子楊憲益,是中國著名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詩人。 楊士驤的三哥楊士晟,字蔚霞、進士,官至崇明等知縣; 楊士驤在家排行第四; 老五楊士琦,曾經是袁世凱內閣的成員,職務是「政事堂左丞」。也曾做過上海交通大學第一任校長。楊士琦的兒子楊毓珣在民國間曾任山東省省長一職,娶袁世凱的第四女為妻。[3]

楊士驤懼內,故不曾有平康之遊,生前題聯自嘲:「平生好讀遊俠傳,到死不識綺羅香。」

故居

[編輯]
  • 楊士驤故居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南門更樓東街,列為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49》,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

[編輯]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八):光緒十二年。丙戌。五月。癸巳朔……○壬寅。諭內閣、新科一甲進士三名趙以炯、鄒福保、馮煦、業經授職外。彭述、姜自騶、蔡金台、周爰諏、張星吉、姚丙然、陳昌紳、華學瀾、吳慶坻、劉啟襄、吳鴻甲、王蔭槐、王榮商、於齊慶、馮芳澤、丁秉乾、張燮堂、連捷、楊士驤、孫錫第、宋伯魯、王廷相、朱延熙、淩彭年、葛振元、陳志喆、劉玉珂、徐嘉言、羅光烈、沈曾桐、周承光、陳遹聲、李端榘、陸壽臣、宋滋蘭、韓培森、柯劭忞、楊天霖、李煥堯、陳文塽、李瑋堂、徐世昌、盛沅、徐受廉、李子榮、劉學謙、余贊年、孫綜源、鹿瀛理、高熙喆、孔憲教、高覲昌、仇繼恆、江希曾、沈維善、丁良翰、馬芳田、余朝紳、吳炳、尹殿揚、渠綸閣、徐敏中、闊普通武、林鑒中、賀沅、瑞洵、陳田、梅汝鼎、林仰崧、李子茂、張元奇、鍾大椿、承德、榮慶、淩芬、陳兆葵、莊鍾濟、楊森、王新楨、謝崇基、宋育仁、葉在琦、王榮先、景厚、王守訓、黃紹曾、格哷鏗額、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九):光緒十五年己丑,夏四月……○癸卯。引見丙戌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趙以炯、編修馮煦、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孫錫第、韓培森、熊亦奇、陳遹聲、華學瀾、姜自騶、秦綬章、徐受廉、朱延熙、曾宗彥、榮慶、余贊年、張元奇、於齊慶、王廷相、馮芳澤、秦夔揚、孫綜源、宋伯魯、張星吉、蔡金台、楊天霖、吳慶坻、王蔭槐、姚丙然、江希曾、周承光、吳鴻甲、陳田、高覲昌、彭述、淩彭年、王榮商、劉玉珂、周爰諏、張燮堂、吳炳、童祥熊、徐世昌、鹿瀛理、劉學謙、柯劭忞、羅光烈、沈曾桐、承德、陳兆葵、闊普通武、俱著授為編修。
  3. ^ 《楊士驤故居》,淮海晚報,201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