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 (1904年)
李延年 | |
---|---|
出生 | 大清山東省樂安縣(今廣饒縣) | 1904年3月11日
逝世 | 1974年11月17日 中華民國台北市 | (70歲)
國籍 | 大清(1910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74年)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效命 | 中華民國 |
軍種 | 中華民國陸軍 |
服役年份 | 1924年-1949年 |
軍銜 | 陸軍中將 |
部隊 | 第2軍,第6兵團 |
參與戰爭 | 北伐、抗日戰爭、徐蚌會戰 |
獲得勳章 | 青天白日勳章 |
李延年(1904年3月11日—1974年11月17日),字吉甫,男,山東樂安(今山東廣饒)大王鎮王西村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1]。
生平
[編輯]李延年為家中次子,李家為饒縣自耕農,其祖父持有土地達百畝,以務農為生。其父李之漢為傳統私塾教育之知識分子,在6歲時李延年開始接受私塾教育。
1918年考入劉集振華高等小學堂,1921年考入濟南的山東省立商業專門學校,受到當時時代背景慫恿,李延年決定棄商從軍。民國十三年(1924)考入黃埔軍校,為第一期步兵科。畢業後編入黃埔教導團擔任排長,其後參與了大部分國民革命軍初期戰役,在第一次東征因戰功升任黃埔教導團第8連連長,北伐時1926年末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第5團團長。在南京龍潭與孫傳芳部隊交戰,該役因作戰不力受撤職留任處分。第二階段北伐戰役中,強攻臨淮關有功撤消處分。在北伐期間,日本製造了濟南五三事件,蔣中正授命第5團扼守濟南城,掩護其它北伐軍,李延年指揮的第5團堅守濟南三晝夜後撤退,五三事件後升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副師長。
1928年底北伐戰役結束,部隊進行整編,李延年轉任國民革命軍第9師(前身為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黨軍第一旅、第一師、北伐軍第一軍第一師)第26旅旅長,駐紮漢口,該師後轉隸國民革命軍第二軍。中原大戰期間,第9師在平漢鐵路與馮玉祥旗下的西北軍第3路軍血戰,李延年指揮的第26旅抵抗西北軍一師攻勢,並堅持至11月西北軍總崩。
1931年任總司令部直屬攻城旅旅長,1931年6月轉任警衛軍第二師副師長,駐杭州,警衛第二師年底因蔣中正解任,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88師,李延年續任該師副師長。1932年任第88師副師長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戰役結束後,1932年5月李延年回任國民革命軍第9師,並升任該師師長、7月兼任徐州警備司令。1933年2月,第四次圍剿中央蘇區。李延年第九師屬中路軍(總指揮陳誠)第三縱隊(司令趙觀濤)。由金溪經南城、南豐向廣昌推進。黃陂戰役,紅軍全殲第一縱隊(羅卓英)的第52、第59師。陳誠改變部署,以6個師分成兩個梯隊,第二縱隊(吳奇偉)為前梯隊經東陂、甘竹撲廣昌;第一縱隊為後梯隊,轄第11師以及從第三縱隊調來的第5、第9師,由宜黃地區出發跟進。紅軍放過敵先頭4個師,突然向後尾的蕭乾第11師和李延年第9師發起攻擊,即東陂戰役,第9師死傷過半,李率殘部連夜北撤,第四處圍剿被粉碎。1933年11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蔣介石即急調李延年、李玉堂兩師星夜疾馳閩北,沿建甌、延平、古田、水口,向福州進逼堵截蔡廷鍇部。1934年初調往江西參加第五次圍剿中央蘇區。1934年2月任剿匪東路軍第二路軍第四縱隊指揮官兼第九師師長,指揮第9、36、39、80、83共五個師,為東路軍主力。「四縱」占領龍巖後,李又命36師防守,其餘部隊清剿閩西蘇區。
1934年12月,「四縱」建制撤消,剿匪東路軍改為駐閩綏靖公署,李任駐閩綏靖公署第三綏靖區司令官兼第九師師長,駐泉州。1935年7月改任駐閩綏靖公署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兼第九師師長,駐福州。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8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兼第九師師長,參加淞滬抗戰。1938年5月,李率第二軍趕赴徐州第五戰區,增援台兒莊會戰,負責截擊由海州、魯南調來參戰的兩支日本援軍。1938年8月升任第十一軍團軍團長兼第二軍軍長。武漢會戰後,衡陽整編,取消軍團制,李仍任第二軍軍長。1939年初,第二軍移防四川秀山。1939年9月調廣西南寧,與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合編為第三十四集團軍,徐庭瑤任總司令,李延年任副總司令兼二軍軍長,參加桂南會戰。1940年初,第二軍奉調第五戰區,在鄂西宜昌,李兼江防副總司令,與日軍展開江防守備戰。1940年8月,第二軍調湖北建始整補月余。1941年8月,李從第二軍軍長調任第一戰區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陝東河防總指揮,1942年6月升任第34集團軍總司令。1944年5月豫湘桂會戰,日軍由洛陽西犯潼關。李奉命率胡宗南等部抽調的30餘萬部隊堅守潼關。李把擅退的國民革命軍第97師師長傅維藩和棄陣而逃的兩個團長槍決,把靈寶戰役中作戰不力的國民革命軍第109師師長戴慕真扣押判處無期徒刑。最終守住潼關及陝東。1945年6月,被任命為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
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前往山東接受日軍投降。1946年2月各戰區撤銷,任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兼淮海指揮部指揮官。1947年春任第一兵團副司令官。1947年6月5日任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主任。1947年秋改任第二兵團司令官兼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春任第九綏靖區(駐海州)司令官。1948年6月兼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官。淮海戰役中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官兼蚌埠指揮所主任兼第六兵團司令官,轄第39軍、第54軍、第96軍、第99軍,並指揮劉汝明第八兵團,從蚌埠、固鎮救援黃維兵團,被華東野戰軍阻擊。1949年初,李延年出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總司令湯恩伯)兼第六兵團司令長官,駐防在浦鎮、浦口。4月20日,渡江戰役打響後,負責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的最後撤離工作。4月23日,南京棄守,李延年從南京撤退到杭州,就任金華指揮所主任,六兵團負責在浙江阻擋解放軍南下的任務,然而六兵團不到一個月的作戰後即遭到擊敗,李延年指揮的部隊退入福建省。
1949年5月下旬,李延年駐紮福州,除了六兵團指揮官外另兼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主任朱紹良),重整六兵團在福建省的一系列防禦。
1949年8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所屬的第十兵團發動福州戰役,防線被擊潰後,編制在六兵團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三軍撤往廈門、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撤往平潭島、國民革命軍七十四軍撤往馬祖列島。兵團指揮部則在參謀長任同堂與福州警備司令李以匡指揮下投降。李延年後率領親信從福州撤入平潭島。9月13日、14日,解放軍二十八軍發兵攻占小練島、大練島,9月15日登陸攻擊平潭島,為平潭島戰役。9月15日下午,李天霞率領第73軍軍部由平潭縣城撤退到李延年兵團司令部所在地的觀音澳(位於縣城東南的海邊)。9月15日晚李天霞請李延年的兵團司令部都移駐停泊在港內的一艘數百噸重的小輪「騖江號」上。9月15日午夜後,李延年一行乘小輪駛出港外,李天霞率軍部登上「天平輪」逃離平潭開赴臺灣。9月16日上午,空軍飛平潭上空,所見已無烽火戰鬥早結束。李延年經馬祖北竿塘到台灣,陳誠即以擅自撤守扣押交軍法審判。
李天霞稱平潭撤守系奉李延年命令;李延年自承曾下令;第六兵團參謀長孫鳴玉出庭證言稱:「李延年曾口頭命令可撤守。」最後軍法判處李延年徒刑十二年,李天霞徒刑八年。李天霞不久後被釋放,後曾任澎湖防衛部副司令官。
李延年囚押一年多後,由其軍校教官兼部隊長官蔣鼎文(曾任第9師師長)、劉峙(黃埔教導團時代之第二營營長)及山東老鄉劉安淇等人力保,以因病保外就醫的名義釋放,此後即無正式職務,閒居台北郊區。1974年11月17日,在臺北市病逝,享年七十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