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達扎路恭記功碑
1993年的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755-799年
認定時間1996年4月16日
1936年至1937年間的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
1938年至1939年間的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
1938年至1939年間的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位於圖中遠處
2004年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所處位置。圖中中下部北京中路與綠地之間的小院落即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之所在

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藏語稱「雪·多仁乞瑪」(藏語ཞོལ་རྡོ་རིངས་ཕྱི་མ་威利轉寫zhol-rdo-rings phyi-ma,意為「雪之外碑」),稱「外碑」以與被稱為「內碑」(藏語「多仁囊瑪」)的布達拉宮無字碑對稱。該碑為方柱形,原位於拉薩市布達拉宮腳下雪村內,現位於北京中路南側、布達拉宮廣場東北角,與布達拉宮隔北京中路相望。吐蕃王朝赤松德贊贊普在位時期(755年至797年),派重臣恩蘭·達札路恭尚結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率軍攻陷長安,不久後赤松德贊立碑紀念其功績。該碑是現存最早的吐蕃碑刻。[1]1996年公布為第三批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

碑文

[編輯]

碑身北、東、南三面有字,均為藏文。其中北面藏文68列,東面藏文16列,南面藏文74列。[1]碑文目前有三個譯本,收錄在王堯着《吐蕃金石錄》、黎吉生A Corpus of Early Tibetan Inscriptions李方桂柯蔚南英語W. South Coblin合着《古代西藏碑文研究》中。[3][4][5][6]

北面

[編輯]

學者王堯所作漢文譯文如下:[1]

敕授論達札路恭盟誓之詔書,並樹碑勒石:

贊普赤松德贊陛下詔誓如下:

論達札路恭之子孫後代,無論何時,地久天長,賜以銀字大告身,永作盟書證券,固若雍仲。贊普後世每一代之間,詔令「大公」之子孫後代中一人充任內府官員家臣以上職司,並可常侍於贊普駐牧之地。「大公」之子孫後代果有任官府職司之能力者,必按其能力任命之,且予以褒揚。苟「大公」之子孫對贊普陛下不生二心,其他任何過錯決不處以死刑,若依法科處任何刑罰時,亦予以比原科處減輕一等而加以保護,「大公」之子孫某代或因絕嗣,其所屬奴隸、地土牲畜決不由(贊普)沒收,而定舉以畀其近親兄弟一支。論達札路恭之子孫後代,當其手執盟誓文書,或因絕嗣,或遭罪譴,亦不沒收其銀字告身。論達札路恭與「大公」之子孫最近支派之一脈,授以「雍仲」大銀字告身,論達札路恭之父,「大公」之子孫蕃衍,均授「尚論長史」權銜,統三百軍丁之職務。而禁衛軍「彭域東本」之職,永不授予他人,論達札路恭之遠祖「悉臘」之子孫凡具能力者,公正臨民者,授以「禁衛軍彭域東本」,永為世職。恩蘭·悉臘之子孫無論何時均令入禁衛軍旅,其俸養決不減少,亦不變更。「大公」之子孫後代手中所掌管之奴隸、地土、牧場、草料、園林等等一切所有,永不沒收,亦不減少,他人不得搶奪。若彼等自家不願再管時,不拘其(血統)遠近,賢與不肖,亦不更換而畀予焉。倘有人為報仇計,使「大公」之子孫後代遭到生命危險之時,將由上峰作主保護之。「大公」之子孫後代若不背叛(王室),則(贊普)決不聽信挑撥離間之詞,不計小疵,不予罪譴。子孫後代某人,苟對贊普陛下心懷貳志,情況屬實,犯罪者自身將受懲罰,其兄弟子侄決不連坐,(其本人)亦不科以死刑

簡言之,論達札路恭之父,「大公」之子孫後代生命,予心中以……(下殘)

東面

[編輯]

學者王堯所作漢文譯文如下:[1]

論達札路恭已任命為大內相平章政事,如詔書所頒,一切艱巨王事均曾從事,對內外政務大有裨益,上下黎庶一例公允平和,於蕃境黔首庶政堪稱嘉妙。

南面

[編輯]

學者王堯所作漢文譯文如下:[1]

棄隸縮贊贊普之時,恩蘭·達札路恭忠誠業績卓著,時,末·東則布朗·邁色正任大相,忽生叛逆之心,由是,父王棄隸縮贊被害賓天王子赤松德贊政躬亦瀕危境,蕃境黔首庶政大亂。斯時,路恭乃將末·東則布朗·邁色叛逆事實啟奏王子贊普赤松德贊聖聰。末氏、朗氏叛亂劣跡確乎屬實,遂將彼等治罪,路恭之忠貞明矣!

恩蘭·路恭忠貞不二,足智多謀,英勇深沉令任大論平章政事,後,彼洞悉廷政情,復任為往攻(唐地)州縣堡寨之先鋒統軍元帥,其精嫻弓馬戰陣,所出計謀,均操勝算,先克唐廷藩屬(吐谷渾阿豺部,自唐土奪取人口、頭疋、轄土,唐人震驚。於唐境之野貓川……湟水之濱……等地……開始納貢,路恭鏖戰……大事,忠貞……利於社稷,……獻大計謀,對贊普忠貞,對社稷裨益,心地純良。赤松德贊贊普深沉果敢,議事有方,所行政事靡不佳妙,攻取唐屬州郡城池多處,唐主孝感皇帝君臣大怖,年納絹繒五萬疋為壽,以為歲賦。其後,唐主孝感皇帝駕崩,唐主太子廣平王登基,以向蕃地納賦為不宜,值贊普心中不懌之時,恩蘭·(達札)路恭乃首倡興兵入唐,深取京師之議,贊普遂以尚·琛·野息囊通與論達札路恭二人為攻京師之統軍之帥,直趨京師,於周庢之渡口岸畔與唐兵大戰,蕃兵掩襲,擊唐兵多人。唐帝廣平王乃自京師出走,遁陝州,京師陷落,唐宰相□□□等潼關與□□□□贊普□□蕃地□□賦□金城公主之弟□□大相□□大小君長□□社稷長久,永遠讚頌,路恭忠貞裨益社稷,心地純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王堯. 恩兰·达扎路恭纪功碑. 社會科學戰線. 1981, (4): 222–230. CNKI SHZX198104038. 
  2. ^ 拉萨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拉薩市文化局. 2023-03-16 [2023-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3. ^ 林冠群. 唐代吐蕃史研究. 聯經出版. 2011-08-19: 76–77 [2018-12-09]. ISBN 978-957-08-385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5). 
  4. ^ 王堯. 吐蕃金石錄. 文物出版社. 1982 [2018-12-09]. ISBN 97878025334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5. ^ Hugh Richardson. A Corpus of Early Tibetan Inscriptions. Psychology Press. 1985 [2018-12-09]. ISBN 978-0-947593-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6. ^ 李方桂; W. South Coblin.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王啟龍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2018-12-09]. ISBN 978-7-302-142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2).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