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干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干民
任期
20世紀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張存禮張翰民趙金山趙文棟
出生1908年1月28日
 清朝山東省臨清縣
逝世1991年3月17日(1991歲—03—17)(83歲)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張干民(1908年1月28日—1991年3月17日),原名張存禮,曾用名張翰民趙金山,後改名趙文棟[1]山東省臨清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1923年,張干民在濟南的山東省立第一師範讀書。1925年6月,經馬守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到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國共合作失敗後,被中共地下黨派往山東工作,任共青團山東省委秘書長[2]。10月,中共山東省委為加強魯西地區的領導,開展農運工作,派張干民去聊城。10月16日,他與山東省委委員王寅生趙以政聶子政等,在趙以政家裡成立中共東昌(即魯西)縣委,張干民出任書記[3]。期間策劃暴動,以當時官商勾結民怨最大的陽穀坡里天主教堂為攻占首要目標[4]。1928年1月14日,中共東昌縣委發動領導了坡里暴動,成立了東臨地區革命委員會,開倉放糧,賑濟災民[5]。1月18日,東臨道道尹陸春元調集20餘縣的軍警、地方民團千餘人和張宗昌部隊前往鎮壓農民暴動。農民軍因寡不敵眾而撤出[6]

暴動失敗後,中共地下工作轉為秘密進行,張干民遭到國民政府通緝。同年3月,張干民被調到山東省委工作,出任4月28日成立的魯北特委委員(李春榮為書記,其他委員有李宗魯、王旭鵬於贊之、金谷蘭[7])。5月4日,由於暴動被泄露,高唐政府派出警備隊襲擊了特委,原書記李春榮等人被殺,張干民等人被迫返回省委[7]。同時濟南五三慘案發生,工農運動進入低潮。張干民從魯北折返到濟南,與於培緒組織民運,印刷宣傳材料[8]

1929年5月,張干民被中共中央調入東北,在中共滿洲省委秘書處工作。同年中共大連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中共滿洲省委派張干民到大連重建,與吳曉天、朱全盛迅速成立中共大連特別支部,張干民出任書記[9]。任內,他成立了碼頭工會,利用《泰東日報》進行宣傳;聯絡機關位於《泰東日報》社(現中山區民生街76號)[10]。9月掩護剛出獄的劉少奇護送回省委[11]。同年12月,張干民受組織派遣,赴上海參加工運會議[12]

1930年1月,張干民參加中央訓練班後,又被派回東北,在中共滿洲省委工作。3月到奉天軍械廠做工運工作,4月被捕[13],次月(1930年5月)出獄後,在省委組織部工作,代組織部長[14]。此前由於楊靖宇被捕後,中共撫順特別支部被毀掉後未能有效恢復,張干民因此被派往撫順、化名趙金山,重組中共撫順特別支部,並在同年7月成立,張干民出任書記[15][14][16]。9月20日,他主持成立撫順工人聯合會,他和省委派到撫順的王全榮王揚德以嫂、侄相稱,假建一個家庭在撫順落戶,做為中共撫順特支機關辦公所在地。10月下旬,恢復後的中共滿洲省委決定把中共撫順特支改為中共撫順縣委,由張干民任書記兼組織工作(李賀年擔任為宣傳委員)。縣委下轄大井、古城子、農村三個支部[17]。並發展撫順工人糾察隊、赤色工會[18]。同年11月,中共撫順縣委再次遭到嚴重破壞。由於叛徒范青在1930年11月10日晚的會議結束後,向日本警察署報告了會議及林仲丹來撫順的情況,林仲丹在11日回奉天的火車上被捕[19]。當晚,中共滿洲省委特派員楊一辰到縣委找張干民談工作,與張干民、趙發財一同被捕。12日,日軍又在古城子等地逮捕了李鶴年劉榮之李德錄楊德昌等24人。同年12月25日,林育英、張干民等人,被引渡到撫順縣公安局[20]。1933年張干民出獄,與中共地下黨組織失去聯繫。1933年7月至1945年8月,他在臨江縣警察局工作[21]。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經黨組織審查張干民沒有變節問題,重新分配工作。1945年9月,張干民在臨江縣政府、臨江縣公安局任專署特派員、科長。1947年2月至5月,升任任遼寧省工礦管理局科長。1947年6月至1948年2月,任遼寧鴨綠江航運局副局長。1948年8月,任東北糧食總局直屬倉庫主任。1949年4月,任東北糧食總局瀋陽糧秣總廠廠長[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1月,任東北糧食總局加工處副處長。1951年6月,任東北人民政府財政部科長。1953年1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糧食局總務科長。1955年3月,任吉林省糧食廳總務科長。1958年5月,任吉林省糧食廳工業處副處長。1983年,在吉林省糧食廳離休[23]。1991年3月17日病逝,享年83歲[24]

參考

[編輯]
  1. ^ 初興佳主編. 中共满洲省委八十年研究文集.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06: 261. ISBN 7-5073-2303-X. 
  2. ^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山东编年史 第1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 412. ISBN 978-7-209-08861-9. 
  3.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北省臨西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临西文史 第4辑. 山東省聊城地區新聞出版局. 1997.01: 66. 
  4. ^ 冀魯豫邊區革命史工作組編.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1.06: 46–48. ISBN 7-5607-0456-5. 
  5. ^ 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等編.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组织史资料 1921-1987.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02: 76. ISBN 7-80023-311-1. 
  6. ^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山東省中共黨史學會編. 山东党史资料文库 第6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5: 622–625. ISBN 978-7-209-08772-8. 
  7. ^ 7.0 7.1 中共平原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中共平原县党史大事记 1923年8月-1950年1月. 中共平原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 38. 
  8. ^ 劉雲才,邢曉瑩著. 中共满洲省委.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2008.05: 226–228. ISBN 7-5317-2014-0. 
  9. ^ 劉功成,王彥靜著. 20世纪大连工人运动史.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1.05: 278–279. ISBN 7-205-05013-8. 
  10. ^ 中共大連市中山區委黨史辦公室編. 中共中山区党史大事记 1920-1990. 中共大連市中山區委黨史辦公室. 1993.07: 18. 
  11. ^ 張璐著. 刘少奇在中共满洲省委研究.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5.08: 114–115. ISBN 978-7-5073-4346-5. 
  12. ^ 單文俊,大連史志辦公室主編. 中共大连地方史 上. 大連:大連出版社. 1996.01: 92. ISBN 7-80555-790-X. 
  13. ^ 馬彥文編輯. 东北抗日联军名录. 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2005.03: 367. 
  14. ^ 14.0 14.1 趙興勝主編. 黄埔人生 黄埔军校山东同学著作选编 上. 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2016.11: 214–216. ISBN 978-7-5516-1158-9. 
  15. ^ 撫順市社會科學院,撫順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編. 抚顺市志 市情要览卷. 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5.08: 798. ISBN 7-80644-741-5. 
  16. ^ 中共撫順市委組織部,中共撫順市委黨史研究室,撫順市檔案局編.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抚顺市组织史资料 1928-1987. 中共撫順市委組織部,中共撫順市委黨史研究室,撫順市檔案局. 1992.11: 32. 
  17. ^ 肖競,李聯誼著. 抚顺工人运动史 1901-1949.10. 撫順市總工會幹部學校. 1995.04: 64. 
  18. ^ 政協撫順市委員會文史委員會編. 抚顺文史资料选辑 第4辑. 政協撫順市委員會文史委員會. 1984.11: 240–245. 
  19. ^ 中共撫順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 抚顺地区党的活动大事记 第1辑 1927-1948. 中共撫順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 1989.05: 27. 
  20. ^ 撫順市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抚顺民国往事.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4.12: 269. ISBN 978-7-205-08163-8. 
  21. ^ 王鶇賓等主編. 东北人物大辞典 第2卷 上. 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 1996.12: 96. ISBN 7-80507-413-5. 
  22. ^ 大連市史志辦公室編. 中共大连市委历届委员名录.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9.10: 115. ISBN 978-7-5098-0425-4. 
  23. ^ 中共德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德州党史人物传略 第1辑. 中共德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 330. 
  24. ^ 劉秀華,張旭東主編. 中共满洲省委史话. 瀋陽:瀋陽出版社. 2013.12: 192. ISBN 978-7-5441-5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