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夏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威
個人資料
出生1893年3月2日
 清朝廣西省梧州府容縣
逝世1975年1月3日(1975歲—01—03)(81歲)
 英屬香港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夏威(1893年3月2日—1975年1月3日),原名鈞善,號煦蒼廣西省梧州府容縣沙田鄉人[1]:114中華民國陸軍上將,新桂系核心人物之一。

夏威

生平

[編輯]

夏兄弟3人,兄理孚,弟國璋[1]:114

新桂系

[編輯]

夏生於一個鄉紳家庭。1911年(宣統3年),夏在桂林入廣西陸軍小學,3年後升武昌陸軍中學,1916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114。和黃紹竑白崇禧為同年級同學。辛亥革命爆發後,夏威加入革命派的學生軍。中華民國成立後,夏威先赴南京接受軍事教育,後赴湖北省的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學習。1915年(民國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步兵科,翌年6月畢業。1916年,陸軍部分發夏到廣西督軍署候差[1]:114。1917年5月,夏威在廣西陸軍模範營(營長馬曉軍)當少尉連附,時段祺瑞棄約法,西南擁護孫中山主張北伐,組護法政府,湖南、廣東、廣西聯軍入湖南討段,模範營參加北伐[1]:114。1917年10月,模範營由南寧出發,到桂林後改為湘粵桂聯軍總司令部衛隊第一營[1]:114。此後,回到廣西省,在廣西陸軍(舊桂系)內逐步升職[2][3][4]

1924年(民國13年)6月,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的新桂系在同舊桂系陸榮廷沈鴻英的三方戰爭中占領南寧。此時,新桂繫結成「定桂討賊聯軍總指揮部」,夏威擔任李宗仁手下的討賊軍第3縱隊司令。夏威為新桂系在廣西統一戰爭中作出了貢獻。廣西統一後,新桂系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其後,1926年(民國15年)3月,夏威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第6旅旅長(不久調任第1旅旅長)。[5][3][4]

北伐的活躍與蔣桂戰爭的失利

[編輯]

1926年的北伐中,夏威參戰,擊敗了湖南省、湖北省方面的吳佩孚率領的北京政府軍隊,立下軍功。1927年(民國16年)3月,進軍安慶安徽省),6月攻取徐州,升任第7軍副軍長。但直魯聯軍發動反擊,奪回徐州,夏威率第7軍奉命守備長江。8月末,第7軍受到直魯聯軍及孫傳芳軍隊的夾擊,夏威反擊,殲滅孫傳芳的軍隊。夏威因功升任第7軍軍長,並出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6][3][4]

1927年,企圖打倒蔣介石唐生智率部進攻南京。同年10月,夏威率第7軍奉蔣的命令,在白崇禧指揮下迎擊。夏威率領第7軍在各地擊敗唐軍,11月攻陷武漢,唐生智被迫下野。其後,夏威進軍湖南省,1928年(民國17年)1月,攻陷長沙。1929年(民國18年)3月,蔣桂戰爭中,夏威因耽於飲酒,被受蔣介石收買的部下師長發動兵變,夏威未作抵抗而下野,逃往香港,十分狼狽。[7][3][4]

抗日戰爭的活動

[編輯]

1932年(民國21年),夏威回到廣西省,被任命為南寧軍事學校校長。其後,任國民革命軍第15軍副軍長,1933年(民國22年)升任該軍軍長。1934年(民國23年)冬,迎擊長征中的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民國25年),隨着國民革命軍的重編,夏威改任第48軍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白崇禧赴最前線,夏威任廣西綏靖公署主任,負責留守。[8][3][4]

1939年(民國28年),夏威任第16集團軍總司令。同年,日軍在廣西登陸,夏威迎擊失利而敗退,11月日軍攻占南寧。夏威退往武鳴縣。1944年(民國33年)9月,日軍進攻桂林,防守該地區的夏威的第16集團軍迎擊日軍。但夏威為保存新桂系的軍隊,僅派一部分兵力對日軍作戰,結果11月日軍占領桂林,夏威率軍向西撤退。1945年(民國34年)3月,第16集團軍的番號被廢止,夏威改任第2方面軍副司令。同年5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9][3][4]

國共內戰的活動

[編輯]

1946年(民國35年),夏威被任命為第8綏靖區司令官,率領安徽省的新桂系軍隊為第二次國共內戰作好準備。1948年(民國37年)8月,夏威接替李品仙任安徽省政府主席。9月,兼任華中剿匪副總司令。夏威在安徽省推進軍事統制及行政改革,以防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擊。

1949年(民國3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逼近安慶,夏威辭去安徽省政府主席職務,赴武漢投奔白崇禧。[10][3][4]其後,新桂系軍隊敗退。1949年9月,白崇禧指揮第七軍在湖南湘鄉縣青樹坪對解放軍作戰小勝後,在某次軍事會議席上,第三兵團司令張淦主張反攻長沙與解放軍決戰;夏威主張退回廣西部署作戰[1]:121-122。白崇禧遲疑不決,結果在湖南省的衡陽寶慶一帶被解放軍全殲第七軍[1]:122。後來夏威在桂林對張文鴻説:「如果當時按照我的計劃,就不致有衡寶之戰,也不致遭到如此巨大的損失。」[1]:122

1949年12月南寧解放前夕,白崇禧、夏威等乘機往海南島,夏威轉香港定居不去台灣[1]:122。1975年1月3日,夏威在香港因汽車交通事故而死亡。享年83歲(滿81歳)。[11][3][4]

著作

[編輯]
  • 《民生主義經濟共管制》
  • 《大同世界之理想與實際》

注釋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馮璜. 〈夏威傳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 (編). 《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總第104輯)》.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85. 
  2. ^ 趙(1993)、152-154頁。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徐主編(2007)、1131頁。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劉國銘主編(2005)、1915頁。
  5. ^ 趙(1993)、154-155頁。
  6. ^ 趙(1993)、155-156頁。
  7. ^ 趙(1993)、156-157頁。
  8. ^ 趙(1993)、157-158頁。
  9. ^ 趙(1993)、158-159頁。
  10. ^ 趙(1993)、159-160頁。
  11. ^ 趙(1993)、160頁。

參考文獻

[編輯]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李品仙
安徽省政府主席
1948年8月—1949年3月
繼任:
張義純